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受种鸡场的种鸡带菌、日常饲养管理不善和环境卫生消毒不彻底的影响,鸡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已成为肉鸡养殖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从兽医临床讲,肉鸡感染支原体病后,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增加几十倍,反过来说,肉鸡感染大肠杆菌后,支原体病的感染率也将增加几十倍.也就是说,大肠杆菌病与支原体病最容易形成混合感染,死亡率可达10~40%,有时高达70%.两种病的混合感染以及抗药性的产生,使得在治愈此类疾病时药物选择上面临诸多难题.因此,应根据其具体发病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方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廖加法  付照武  王勇 《畜牧兽医杂志》2014,(3):116+119-116,119
绵羊螨病是一种易反复感染的疾病,通常在治愈后不久又重复感染,在反复感染的过种中,因用同一种治疗药物治疗而使螨虫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本文主要是介绍用药物对病羊的身体治疗及用药物对病原进行杀灭,从而达到对绵羊螨病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病和大肠杆菌病是家禽的常见传染病.该文报道一例孔雀支原体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头孢氨苄和氟苯尼考为敏感药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鸡慢性呼吸道病(CRD)是一种经呼吸道感染的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鸡败血支原体(Mycoplasm gallisepticum,MG)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常用的药物有红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由于CRD在临床上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用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为此我们研制了防治CRD的复方药物支呼灵,并对其疗效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9):89-91
为充分了解滨州及周边地区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特点,以期为猪链球菌病的科学防控提出建设性建议,特开展了2013年滨州地区猪链球菌病发病特点及分析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链球菌与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到46株猪源链球菌,阳性分离率约为24.9%,存在较高程度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现象;链球菌与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程度不同,总的混合感染率为58.7%。  相似文献   

6.
大肠杆菌病一直是肉鸡疫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该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发病频繁、病型复杂,而且因菌株耐药性的产生,常用药物对其不敏感,导致治疗难,疗效差。  相似文献   

7.
在肉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一直是禽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该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发病频繁,病型复杂,而且由于菌株耐药性的产生,常用药物对其不敏感,导致确诊难、疗效差,损失严重。下面结合我们多年的禽病防治经验,谈谈肉鸡大肠杆菌病及其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素华 《北方牧业》2006,(23):21-21
<正>大肠杆菌病与支原体病混合感染是肉鸡养殖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从兽医临床讲,肉鸡感染支原体病后,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增加几十倍,反过来说,肉鸡感染大肠杆菌后,支原体病的感染率也将增加几十倍。也就是说,大肠杆菌病与支原体病最容易形成混合感染,死亡率10%~40%,有时高达70%。两种病的混合感染以及抗药性的产生,使得在治愈此类疾病时药物选择上面临诸多难题。因此,应根据其具体发病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9年笔者接诊1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本文总结了该病例的发病基本情况、诊断和治疗措施。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有效防控是坚持全进全出,彻底清栏消毒,严格的隔离措施,发现病鸡及时挑出。对大肠杆菌的防控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发病后最好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在用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各抗生素的交叉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大肠杆菌病中医也称谓“肠黄”是鸡的常见病之一,本病多因外感湿热失于饮喂或感染疫病之气所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很多,由于常年均可发生大肠杆菌病,经常的使用抗生素药物易产生耐药性,治疗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的损失很大。我们根据化验确诊的临床病例,应  相似文献   

11.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养鸡场常见的传染病,多由养殖密度较大,鸡舍通风不良,消毒不及时,饲养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常继发于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型霉形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2018年在天祝县华藏寺、西大滩、打柴沟等乡(镇)的养鸡场(户)流行的传染病均为霉形体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死率居高不下,给养殖场(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临床诊断和病理学剖检,做出初步诊断,结合血清学、病原学、生化试验等实验室检测技术进一步确诊为霉形体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再通过药敏实验确定恩诺沙星、卡那霉素、泰乐菌素为敏感治疗药物,结合综合性防制措施,使流行于天祝县养鸡场的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病混合感染得以有效控制,死亡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方法仍然是通过药物控制,一般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以及误用常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所以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在大量药敏试验中发现,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有效治疗药物时  相似文献   

13.
2007年4月份,共和镇木场村群众购人陕西省的24头仔猪先后发病,并引起当地112头散养猪先后发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这起疫情确诊为猪巴氏杆菌病、猪沙门氏杆菌病和猪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经过多种药物注射治疗,疗效不理想.为了找到疗效较好的药物,作者经过药敏试验,找到了敏感药物,并通过注射这种药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兽医理论自拟中药方剂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并选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的对分离株大肠杆菌敏感较高的药物丁胺卡那霉素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制剂组的治疗保护率为83.3%,丁胺卡那霉素组为86.6%,结果表明利用中草药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对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制剂预防组和丁胺卡那霉素预防组保护率均为93.3%.试验各组间鸡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正>猪链球菌广泛分布于环境中,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各种年龄猪发病,以气候多变季节易发。猪链球菌病病原复杂多型,且不同菌株对许多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临床治疗时建议做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药物。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猪弓形体病和附红细胞体病发生较频繁,可能缘于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而且它们经常与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严重.猪群感染弓形体和附红细胞体后,临床上常常以无名高热、体温稽留不退,皮肤发红或苍白,常被怀疑为"高热病"或与之有关的疾病.现将一起猪弓形体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某鸡场25日龄的三黄肉鸡进行研究,通过病理解剖,细菌学检查和琼脂扩散实验确定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和大肠杆菌病的混合感染。通过药物敏感实验,证明此大肠杆菌最为敏感的药物是呋喃唑酮和氟苯尼考,而对恩诺沙星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18.
《北方牧业》2010,(5):17-17
<正>山东目前,山东的猪病较前期缓和,主要还是混合感染为主,其中蓝耳病、猪瘟、支原体病、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都有。在临床表现上,什么症状都有,母猪会导致流产。混合感染的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为主,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9.
秋季常见猪病的流行,整体呈现种类繁多、防控难度高、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传染性高、易产生耐药性等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降低秋季养猪感染病患的可能,文章自十方面就防治猪病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来源于动物、植物或矿物质,含有各种生物有效成分,不易产生耐药性,体内代谢较快,高效低毒,无残留,可替代化学合成物,兼有药物与营养剂双重作用,既可抑菌杀菌、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中草药在治疗羊病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