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寿辰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7,29(3):47-50
经济新常态下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必须把农业经济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市场化组织程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3.
4.
新常态下湖北省农业转型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湖北,正面临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重大转型。从土地流转进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了新常态下湖北省农业转型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湖北省农业转型发展面临的诸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机制不活、规模经营困难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新常态下湖北省农业转型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发展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发展的转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在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必须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农技推广机构责任制,在新常态下不断探索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江西省绿色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农业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江西省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发挥该省农业生态资源条件较好的优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数量型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有利于促进绿色生态江西的建设。在分析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农业经历30多年超高速增长后进入了常态化发展.该研究介绍了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深化农地制度、农业科技体制、经营方式、投融资体制、户籍制度、产业结构、文化领域等改革,充分发掘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突出强调农业现代化,这意味着新常态下传统农业领域将迎来"老树发新芽"的机会。本文在系统分析江西农业发展症结的基础上,借鉴日本农业发展经验,提出农业"六次产业化"对发展江西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从消费和投资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六次产业化"是新常态下江西加快发展一个重要动能的理由,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现代农业科技》2017,(2)
本文简要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概念及遵循的4项技术原则,进而对江西省循环农业的四大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今后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提出了9条建议:1加强循环农业重要性、必要性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自觉践行循环农业;2大力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及各种类型专业合作社,提高循环农业发展水平;3充分利用江西省丰富的光、温、水、土资源,挖掘种植潜力,调整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效益;4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再生、协调发展;5大力推进秸秆直接还田,或通过沼气发酵、食用菌生产、加工有机肥再还田,实现农田有机质良性循环;6进一步完善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农牧良性结合、种养殖业双赢;7大力扶持牧草种植,促进草食畜禽产业发展;8以循环理念带动生态旅游、庭院经济发展;9健全服务网络,加强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切入点,分析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所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激发农业科技工作的创新积极性三方面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业作为经济的组成部分,已经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带动下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本文分析了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的新趋势、剖析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展现代农业,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高等农业教育旨在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常态下,我国农业产业呈现新的发展态势,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急需进行调整,以对接、促进和引领农业产业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