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蝎子属特种动物,需在特殊的环境中生活、繁殖、生长与脱皮。特别是二龄蝎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这个时期若管理不善就会使二龄蝎大面积的死亡或生长缓慢或相互残杀。 母蝎对仔蝎的保护期仅在幼蝎伏背期间,仔蝎当离开母体独立生活时,母蝎便失去保护仔蝎的功能。这时  相似文献   

2.
<正>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所饲养的小熊猫于2013年6月24日成功产下2只幼仔,并全部成活。为小熊猫今后的饲养繁殖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小熊猫的生活习性小熊猫属食肉目浣熊科,又名九节狼,是喜马拉雅山脉特产动物。在我国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在国外分布于印度、不丹、缅甸等国。常活动在海拔2 000~4 000 m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喜食竹叶及嫩枝的杂食动物。晨昏活动频繁,善  相似文献   

3.
我是只狗,远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狼,还有胡狼已生活在广阔的山川田野,纵横在草原雪地,是后来一个叫:"人"的动物,一厢情愿的把我们捕捉,圈养在身边,并驯化了我们。  相似文献   

4.
狐狸     
狐狸与狼来自于共同的古老祖先。大约在五百万年前的上新世,开始分道扬镳,狼的体型变得越来越大,而狐狸的体型则与祖先的相似。现今,狐狸在地球上分布之广是没有哪一种食肉兽能与之相比的。地球上除了新西兰、马达加斯加和一些海洋岛屿外,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狐狸的身影.世界上的狐狸可以分成好几个属,有狐属(vulPes)、北极狐属(alorex)、大耳狐属(Otocyon)、灰狐属(Urocyon)和耳廓狐属(Fennecus)这些狐狸与犬属(Cants)、豺属(Cuon)、胡狼属(Dusicxon)、鬃毛狼属(Chrxsocxon)、猎狗属(Lycaon)、貉属(Nyctereu…  相似文献   

5.
母猪在产仔期间,食仔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当地母猪及其杂交猪,食仔发生率高达5%以上。现将其原因及具体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一、母猪食仔原因 (一)饮水不足 猪属多胎动物,分娩时间持续较长,一般需2~4小时,有的长达十几个小时。并且由于产前1~2天母猪食欲下降,在分娩过程中活动频繁,致使母猪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在炎热的  相似文献   

6.
狼的保定及其主要传染病的防治赵广英,高中信,梁冬莹(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狼(Cantslupus)属食肉目、犬科、狼属。在自然界狼主要捕食病老残弱的动物,对被捕食动物的种群质量和健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狼是畜牧业的害...  相似文献   

7.
正小爪水獭又名亚洲小爪水獭,属于食肉目鼬科,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世界上最小的水獭种,体长一般为60~94 cm。小爪水獭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巴基斯坦、缅甸等多个国家,主要生活于海拔1 500 m以下的亚热带山地河谷中。小爪水獭过着一夫一妻制的生活,多在春、夏两季繁殖产仔,每年繁殖1~2胎,每胎产2~4仔,生下的小爪水獭哺乳3个月后就能独立生活。我国拥有占世界近1/4的水獭物种,对水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养管理、生态分布和  相似文献   

8.
沙棘的种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是胡颓子科沙棘属野生灌木或小乔木,又名醋柳、酸刺、黑刺,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是具有共生固氮能力的落叶灌木。  相似文献   

9.
犬细小病毒是美国Eugster在从患出血性肠炎的犬粪便中发现的一种小DNA病毒。该病毒属犬的烈性传染病病原 ,临床上多以出血性胃肠炎和突发性心肌炎导致死亡为特征。本病主要经直接接触传染或食用被污染的饲料经消化道传染。一般发生在 2~6月龄的仔犬 ,发病率可达 90 %以上 ,死亡率也很高。许多人认为免疫过的动物不会再感染该病 ,于是放松管理 ,消毒不彻底 ,可能引起疾病的发生。本文是对免疫后发病的仔犬进行治疗及病理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动物试验动物为甘肃农业大学藏獒繁育中心的 1 3只四月龄仔獒 ,分别在 4 5、6 0…  相似文献   

10.
雪豹佝偻病     
雪豹属猫科动物.产于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是典型的高山动物,生活在海拔2700~6000 m的岩石地带,有垂直迁移的现象,独栖,常白天活动,行动敏捷,食物包括山羊、绵羊、鹿、猪、旱獭和野兔.多在2~3月发情交配,孕期90~103天,每胎2~4仔,2~3岁性成熟,寿命约20年,为我国Ⅰ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1.
<正>犬瘟热病毒是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在自然界中狗、狼、胡狼、豺、银黑狐、北极狐、山狗、獾、艾虎、貉、雪貂、水貂、紫貂黄鼬、白鼬、臭鼬、水獭、熊狸、浣熊、蜜熊、白鼻熊和大小熊猫对犬瘟热病毒均易感。近些年也多次见到有专业户先是自家的小狗患病,然后是看家护院的大狗发病,接着貉、水貂发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可见,加强此病防制对毛皮动物饲养专业户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狼是动物园常见的兽类观赏动物之一。中小型动物园由于受饲养条件的限制,通常采取圈养方式来对狼进行饲养管理,本文主要介绍圈养方式下狼的饲养与繁殖情况。狼属食肉目犬科犬属,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文化底蕴,所以被动物园列为重要的兽类观赏动物之一。野生狼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嗅觉灵敏,听觉发达,夜间活动多,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栖息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母猪繁殖效率,探究妊娠期不同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分娩产程的影响,本研究以广西某公司2 969头大白母猪和1 787头长白母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妊娠期3个阶段(妊娠30、80和107 d)背膘厚与分娩接产记录数据,分析背膘厚与分娩产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等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白母猪分娩产程时间显著短于长白母猪(P<0.05),大白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优于长白母猪(P<0.05)。在妊娠30 d时,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在妊娠80 d时,背膘厚≥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产程最短;背膘厚在16~18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高、母猪产程较短。在妊娠107 d时,背膘厚在14~16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但母猪产程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背膘厚≥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大。妊娠期背膘厚减少1~2 mm的大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小,产程较长。而背膘厚减少>2 mm的长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大,产程较短。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在母猪妊娠期间,合适的背膘厚可有效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母猪分娩期间的福利水平。养殖场可以根据营养配方和猪群品种建立背膘数据库,通过精准饲喂将母猪背膘厚调整至最佳范围,同时合理控制妊娠期背膘变化。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背膘厚对母猪产程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母猪繁殖效率,探究妊娠期不同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分娩产程的影响,本研究以广西某公司2 969头大白母猪和1 787头长白母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妊娠期3个阶段(妊娠30、80和107 d)背膘厚与分娩接产记录数据,分析背膘厚与分娩产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等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白母猪分娩产程时间显著短于长白母猪(P0.05),大白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优于长白母猪(P0.05)。在妊娠30 d时,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在妊娠80 d时,背膘厚≥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产程最短;背膘厚在16~18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高、母猪产程较短。在妊娠107 d时,背膘厚在14~16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但母猪产程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背膘厚≥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大。妊娠期背膘厚减少1~2 mm的大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小,产程较长。而背膘厚减少2 mm的长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大,产程较短。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在母猪妊娠期间,合适的背膘厚可有效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母猪分娩期间的福利水平。养殖场可以根据营养配方和猪群品种建立背膘数据库,通过精准饲喂将母猪背膘厚调整至最佳范围,同时合理控制妊娠期背膘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大兴安岭森林里,一谈到狼,人们无不咬牙切齿,因为狼给人留下了凶恶残暴的印象。狼,形态大小皆象家犬,与纯种狼狗尤其相似。成年狼体长可达1.1—1.8米,身高0.8米,尾长0.45米,体重约28—45公斤。据鄂伦春猎人讲,一只狼每年食肉可达1—2吨,仅春季一只狼捕食有蹄类动物幼崽就可达10—20余只。大兴安岭密林中的驼鹿((犭罕)大罕)驯鹿(四不象)、马鹿每年产的幼仔,死于狼害的大约有30—50%。  相似文献   

16.
应用基因遗传分离定律方法分析测定, 论证了中国地方狼犬狼青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w/aw或aw/at,黑背黄腹个体的基因型为at/at,基因aw对at显性。纯合狼青色的犬与其它毛色类型的犬相配所得后代,其毛色全为狼青色; 经鉴定为杂合子的狼青色犬与纯合的黑背黄腹犬相配,所得后代的毛色分离比为1∶1;经鉴定为杂合狼青色的公母犬互配,所得后代毛色分离比为3∶1。中国地方狼犬与德国牧羊犬相配,其后代毛色完全遵循基因遗传分离规律。  相似文献   

17.
蝎子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抗癌、解毒、止痛等功能,此外,以全蝎烹调的菜肴为中国一大名菜。近几年野生资源缺少,人工养殖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家庭致富的好门路。 一、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喜群居,好静不好动,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昼伏夜出进行捕食、饮水和交尾活动。在4℃~20℃的条件下,4~5个月不饮食也不会死亡。出生后的幼蝎在7~10天内可以不吃食物,靠卵黄供应营养照样生长。4~6天开始第一次蜕皮,蜕皮后呈棕黄色,称为2龄蝎。刚蜕皮的仔蝎明显增大,在母蝎周围活动,母蝎乘仔蝎离开自身的机会,用尾刺将自己背上仔蝎蜕下的皮开掉。待清理干净后,仔蝎又重新爬到母蝎背上由母蝎继续背负。再过4~5天后,仔蝎离开母背而独立生活,仔蝎在母背上约10天左右。在这期间母蝎很少活动,也不外出寻食,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仔  相似文献   

18.
狐生育年限,母狐为8~10年,公狐为6~8年,仔狐9~11月龄达性成熟。一、发情狐属于季节性发情动物,每年2~4月份发情配种,一般是2月下旬到3月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12种胡枝子属常见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种胡枝子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有3种,分别为不规则形、长方形、不规则形和长方形均有;垂周壁式样有浅波状、深波状、平直—弓形、浅波状和平直—弓形均有4种;依据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12种胡枝子可以分为5类。气孔器普遍存在于所有类群的下表皮及大部分类群的上表皮上,有无规则型、不等型、平列型3种,以平列型为主;12种胡枝子属植物的气孔器长宽比在1.26~2.11之间,截叶铁扫帚和铁马鞭气孔长轴的差异最显著;气孔器密度在23.7~1135.5个/mm~2之间;气孔指数为1.5%~25.7%,各种间差异显著。表皮毛普遍存在于下表皮及大部分类群的上表皮上,长短和密度因种而异。这些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是胡枝子属植物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形态响应,可作为部分胡枝子属植物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马属偶蹄目、河马科动物,是陆地上仅次于象的大型哺乳动物。河马每胎产1仔,初生体重为40~50 kg,哺乳期约为1年[1]。1995年8月,重庆动物园从广州引进1头约4月龄,体重约100 kg的幼龄河马。一般仔河马由其母亲自然哺乳较为多见,而过早脱离母体人工成功饲养的幼仔国内少有报道,河马的育幼成功在重庆动物园为首例。现将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