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栽培平菇多以新鲜棉籽壳作原料,但我市是非棉产区,许多菇农只能从外地运进陈的棉籽壳料。这种陈料因经堆放,一般都带有绿霉、曲霉等杂菌、螨虫,散发出霉气,用来种菇常遭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于1985~1987年,采用开水烫料、多菌灵加石灰拌料、堆料发酵、常压灭菌闷料等方法进行多次试验,结果以常压灭菌两端接种的袋栽法效果最好。现介绍如下:(一)原料配方陈棉籽壳100%,另加石灰(或过磷酸钙、钙镁磷肥)1.5%。料水比为1∶1.2~1.3。将石灰或磷肥与棉籽壳混合后再加水拌匀,闷堆半小时,然后装袋。  相似文献   

2.
1 培养料 将平菇废料捣碎曝晒,每 1 0 0kg废料,配生石灰 3~ 5kg、磷肥 1 5kg、石膏 1~ 1 5kg。含水量以手抓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而不下滴为宜。拌好料做成底宽 1 5m、顶宽和高各 1m、长不限的堆,每隔 1m用尖木棍扎洞至堆底后覆农膜。当料温升至 60℃时,保持 4 8小时后进行第 1次翻堆。复堆后重复以上过程。发酵完毕,加 0 1 %多菌灵,拌匀后铺床。2 铺料和播种 栽培床宽 80~ 1 0 0cm、高 2 0~ 3 0cm成马鞍形。铺料前一天将床面浇湿,先在床面上洒石灰粉,再铺 5m厚料,在料边缘向内 5cm撒播一层宽1 5cm…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1988年秋后对感染杂菌的培养料进行发酵和添加少许麦秸栽培平菇,取得较好效果。(一)原料处理将感染杂菌的棉子壳料摊于水泥地面曝晒3天,按每百公斤料加4公斤石灰粉拌匀,装入塑料袋内扎口备用。麦秸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二)拌料发酵将棉子壳与麦秸分开拌料。污染料配方为基料70公斤,加石膏2%、石灰2.5%、过磷酸钙3%、多菌灵0.1%、磷酸二氢钾0.5%,料水比1:1.2~1.4。麦秸料配方为麦秸35公斤,另加麸皮16%、过磷酸钙1.5%、石膏1%、石灰2%、高锰酸钾0.1%,料水比为1:1.5。将污染料及麦秸料按配方各自拌匀后再混合均匀,在洁净的地上堆成1.2米高的馒头形,覆盖薄膜,上插温度计。当料温升到50℃时,揭开薄膜并在其上每隔40厘米用木棒打一到底的通气孔,再覆膜一天,次日开始翻堆,翻堆时先将表层料放在一边,再将堆心料翻于其上,以后每隔2天翻堆一次。  相似文献   

4.
夏季用发酵料通气袋栽平菇,料温平稳、不污染、出菇快而齐、产量高。笔者于1990年8月中旬投料500kg,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配料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粉2%,料水比1:1.3。先将石灰粉加入水中搅匀,然后边泼水边翻料,最后用扫帚揉搓1~2遍,使棉子壳含水均匀。(二)发酵将拌好的料做成高宽各1米的长堆,  相似文献   

5.
夏季高温期是蔬菜的淡缺季节,利用农作物的小生态环境于夏天栽培平菇,即能增加农民的种田效益,又能解决蔬菜的供应,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循环.现将我们三年来的平菇夏季栽培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平菇品种为侧5.培养料为纯棉子壳另加过磷酸钙、石灰和石膏粉各1%,多菌灵0.1~0.2%.将料拌透堆闷2~3天,含水量62~65%,pH8~8.5.用规格为16.5×40×0.06cm的塑料袋作容器,每袋装料(干重)500g左右,两头接种,用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培养基主料为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供试菌种为本所采集驯化的孢犊金针菇、上海金针菇和福建三明8201金针菇。 2.方法:(1)培养基配方:一级种为PDA培养基,二级种和栽培用料为棉籽壳93%,蔗糖1%,石膏粉1%,玉米粉5%,料水比1∶1.3。 (2)培植方式:瓶栽。选用500g罐头瓶,常规拌料,堆闷2小时后装瓶。装料时装满压实与瓶口齐,在瓶口中间打穴,接种穴的直径为3cm,深3cm,用聚丙稀薄膜和牛皮纸封口,用扎绳扎紧。  相似文献   

7.
紫木耳是我场食用菌研究所驯化成功的一个食用菌新品种,它不仅营养丰富,食法多样,而且适应性强,产量高。栽培实践证明:用玉米芯栽培紫木耳应抓好以下几条关键措施:1 做好玉米芯的贮存与加工 玉米芯含糖份较多,易发生霉烂变质,应在通风干燥处存放,防止雨淋和受潮。发热霉变的玉米芯不能作为栽培原料。玉米芯使用前先在日光下曝晒2~3天,然后粉碎成豆粒大小,颗粒不可过大过小。2 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配方:玉米芯73%,棉籽壳20%,蔗糖1%,石膏粉1%,另加水130%-140%辅料。拌料时,应先将玉米芯和棉籽壳混合加水堆闷一夜,让其吸足水后再加入其它拌…  相似文献   

8.
张沿江 《食用菌》2003,25(5):34-34
笔者多年来用罐头瓶栽培猴头菇 ,容器易得 ,且可重复使用 ,成本低。以玉米芯为原料 ,采用塑料膜封口取代棉塞 ,操作简便 ,灭菌彻底 ,成品率高。1 原料配方 以玉米芯为主料 ,选择色正、无污染的玉米芯 ,用筛片口径为 12cm的粉碎机粉碎 ,颗粒有花生粒大小。配方 :①玉米芯 83%,玉米面 15 %,过石 1%,豆粕 (或豆饼粉 )1%。②玉米芯 83%,麦麸 15 %,石膏 1%,磷酸二氢钾 1%。2 拌料装瓶灭菌 按上述比例称取原料 ,料水比为 1∶2 ,边浇水边翻堆 4~ 5次 ,充分拌匀 ,pH值自然即可。玉米芯持水性差 ,拌好料后焖 1小时 ,促进原料吸透水 ,并且多余水…  相似文献   

9.
蘑菇培养料的快速堆制法,是我室多年来在实践中探索的结果。此法培养料的堆制时间为16~18天,比常规堆料快8天,1987年在6个乡的52户菇农家栽培试验结果,蘑菇单产比常规法增加一倍,且在用工、用药和整个堆料耗资方面都少于常规法。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快速堆料法,培养料的配方与常规法相同.整个堆制过程分预堆、混堆和控温发酵三个阶段。①预堆:首先将麦草铡成约20厘米长并行压破,用粪水湿透,加入氮肥总量的1/3后行踩紧,四围和顶部用薄膜盖严。②混堆:事先要将干牛粪粉、枯粉和干蚕粪用粪水或粪浆拌湿至含水量20%以上,在预堆后的2~4天,用调位法将其拌入草料中,并加入所有的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红高粱种植面积大,其下脚料高粱壳很多。为此,笔者于1987~1988年进行了高粱壳生料栽平菇试验,获得较好的效益。(一)高粱壳处理:选当年无霉变的高粱壳,曝晒2天后拌水上堆,含水量为用手紧握有水滴出现,以100公斤高粱壳为一堆,覆薄膜让其自然升温48小时,使残存的高粱迅速发芽,然后摊晒使已发芽的高梁失去活力,最后按每100公斤高粱壳加入2公斤石膏粉、1公斤磷肥、10公斤米糠的比例拌料,含水量不超过60%。  相似文献   

11.
在食用菌生产中,培养料污染杂菌(尤以老菇区)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于1995年10月,将防霉剂应用于平菇栽培,效果显著。现把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试验材料 ①防霉剂:引自岔北化工厂菌研室;②菌种:沪平3号,杂17,赤平1号;③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6%,玉米粉2%,磷肥1%,尿素、黄豆粉各0.5%。总投料500kg。 (二)试验方法 按每50kg料加入一包防霉剂,按上述配方拌料,料水比1:1.4~1.5,拌匀后做堆、打孔、覆膜发酵,36小时后10cm以内料温达60~65℃,进行翻堆,以后每12小时翻堆一次,连续翻二次,料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棉子壳料货紧价扬。纯稻草栽培费工、费时,成功率低,出菇后劲不足,生物转化率不高。我们用棉壳、稻草混合发酵料栽培平菇,经几年的生产实践,成功率100%,生物效率在200%以上。1 培养料配制 棉壳47%,稻草47%,石膏1%,磷肥2%,石灰3%,料∶水1∶16。先将整稻草切分4段,拌入棉壳使其均匀,石膏、磷肥,石灰拌匀少量多次溶入水中与培养料拌匀。2 堆积发酵 堆料宽15m、高13m,长不限,稍压实。因稻草通气良好,堆顶可不打孔。待堆温达50~60℃维持6~8小时翻堆,共3~4次。3 阳畦栽培 栽培场地先用5%石灰水消毒,待料冷…  相似文献   

13.
用玉米芯栽培平菇操作简单易行,省时省工,从玉米收获以后均可栽培,生物效率高。根据笔者几年来的栽培经验,下面介绍用生料袋栽和畦栽两种方法。 (一)选料和处理 选干燥、无霉变、无虫蛀的当年或上一年秋季收获保存的玉米芯,因玉米芯含糖量较高,较易污染发霉,所以收获后的玉米芯必须及时收藏,防止雨淋。使用前必须粉碎,一般可用去掉筛底的打草机粉碎成指头尖或豆粒状碎块为宜。粉碎块太大,装袋后孔隙大,料易干,发菌困难,产量低;粉碎得太细,料内通气性差,发菌慢,产量也不高。 (二)拌料和建堆 粉碎后的玉米芯,放在干净水泥地上,加3%~5%的石灰水,边拌料边洒石灰水,边用脚踩,踩后再翻,翻了再踩,一般翻拌3~4次即可拌透。然后建堆,用铁铣轻轻拍平,此后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翻堆一次,翻前先用3%~5%的石灰水再洒一遍,石灰水用量以手握料见指缝有1~2滴水为宜,晚上加盖薄膜。一般堆2~3天,翻堆4~6次,当较大块玉米芯断面已无白心时,表明料已浸透水。在最后一次翻堆  相似文献   

14.
刘代宽 《食用菌》2003,25(1):37-37
近两年平菇经济效益逐渐下滑 ,如何提高平菇经济效益 ,笔者摸索 2年 ,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原料准备 选无霉变稻草、玉米秆用 15mm直径筛眼粉碎 ,稻草、玉米秆不要粉的太粗太细。配方 1:稻草 4 0 % ,玉米秆 4 0 % ,玉米粉 8% ,麸皮 8% ,石灰粉 2 % ,石膏粉 1% ,磷肥1%。配方 2 :稻草 30 % ,玉米秆 30 % ,棉壳 30 % ,玉米粉 4 % ,麸皮 4 % ,石灰粉 2 %。含水量 6 0 % ,即 1kg干料加水 1.2kg ,拌均建堆发酵 ,料堆不少于 15 0kg用木棍在料面每隔 30cm打通气孔 ,测料温达 6 0℃以上保持 2 4小时 ,趁热装袋灭菌。用2 3cm× 4 3…  相似文献   

15.
我市菇农普遍反映,冬季室外平菇堆料发酵时间太长(一般需12天),既费工又费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堆料发酵期探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操作过程 按配方拌好准备发酵的料,每堆料以500~1000kg(干料计)为宜,堆成高1~1.3m的馒头形。取一个燃着的蜂窝煤炉(炉内填满煤饼)埋在堆料内中下部,用长1m、口径比炉口稍大点的铁皮烟囱竖放在炉口上,铁皮烟囱的一部分埋在堆料内,炉子  相似文献   

16.
答:堆料的前一天,将草截成约1尺长,用清水或尿水浸泡,使其吸足水分。同时,将干粪也用水拌湿,含水量掌握约50%。堆料时先在地上铺一层7尺宽、4~5寸厚的草,再铺一层约1寸厚的粪,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两年来,在7~8月用稻草进行大床栽培试验,周期25天左右,生物学效率达35~40%.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稻草浸水选无霉变的稻草,用清水浸泡24小时,让草秆充分浸透使组织软化.捞起后用清水冲洗2~3次,自然沥干至含水量70%左右进行堆料.(二)稻草预堆按干草72%、棉子壳20%、糖5%、石灰粉3%、磷酸二氢钾0.1%的配比,先调棉子壳含水量为65%左右,然后铺一层稻草加一层棉子壳、糖、石灰粉堆料,最后将磷酸二氢钾用适量水溶解浇在草  相似文献   

18.
选择无霉烂的新鲜玉米芯,将其粉碎成颗粒备用。培养料配方为玉米芯97%、尿素0.3%、磷肥0.7%、石灰1%、白糖1%,另加0.1%多菌灵,料水比为1:1.1~1.3。pH6.5—7.0。为了更好地使培养料吃水均匀,拌料后闷20~30分钟再铺床播种。播种前要先挖好阳畦,畦宽1米,长度根据培养料多少而定。铺料前畦底及四周要浇足水,并撒些石灰粉驱蚯蚓为害。铺料厚10~12厘米,按8~10厘米株行距打眼点播,再在料面上盖一层报纸遮光,最后覆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封严)保温保湿。为防止夜间温度下降,可在畦上面加盖草帘。  相似文献   

19.
贵刊1986年第二期介绍了“塘泥拌稻草栽培佛罗里达侧耳”一文后,笔者利用油菜壳拌塘泥试栽平菇(HP—1)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原料处理:将新鲜干油菜壳用3%石灰水浸24小时,再堆制2~3天;塘泥于播种前一天挖取,堆放在水泥地上沥去多余水份,掌握含水量在60~  相似文献   

20.
此法是将发好菌的黑木耳栽培袋吊挂于向日葵行间出耳,污染少,产量高。现将具体操作规程分述如下:(一)配料可采用棉籽壳或玉米芯作主料。①棉籽壳90%,麸皮8%,石膏粉1%,白糖1%;②碎玉米芯78%,麸皮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加水140%左右(水中加入1%的石灰),边喷水边搅拌,拌好后做堆覆薄膜闷一夜,第2天再将糖溶解在少量水中加入,pH 调至7(灭菌后为6左右)。(二)装袋料调好后,立即装入17×34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干料300~350克,边装边适度压紧,装至袋长的3/5左右时,中间戳一个直径约3厘米粗的接种穴,上口圈,加棉塞,并包好牛皮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