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对照,通过调查水淹条件下植株的受害情况,研究了陆川油茶(C.vietnamensis)、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香花油茶(C.osmantha)作为砧木的岑软3号嫁接苗的耐涝性,结果表明:普通油茶和香花油茶作为砧木的岑软3号嫁接苗耐涝性极强,水淹处理40 d内均所有植株均未表现出受害症状;陆川油茶仅在水淹处理20、30 d时受害指数为10.00,且水淹处理40 d时受害植株均已恢复,耐涝性也较强;广宁红花油茶作为砧木的岑软3号嫁接苗耐涝性最差,且植株间耐涝性有分离,水淹处理第40d时受害指数达到57.33,并有30%的植株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普通油茶为对照,在人为控水模拟自然干旱的条件下,通过测定嫁接苗叶片的永久萎焉系数、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抗旱指标,研究了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的湘林11号一年生嫁接苗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香花油茶嫁接苗永久萎焉系数为1.34,显著低于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嫁接苗分别为1.63、1.58和1.69,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值综合评定,4个物种作砧木的湘林11号嫁接苗的抗旱性依次为香花油茶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作砧木明显提升了嫁接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筛选普通油茶优良砧木,研究了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陆川油茶(C.vietnamensis)和香花油茶(C.osmantha)砧木种子质量对普通油茶岑软3号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物种种子质量与沙藏过程中胚芽与胚根的生长极显著相关,种子质量越大,越能促进中胚芽与胚根的生长。3个物种间作为砧木的种子质量差异显著,但除以陆川油茶为砧木的嫁接苗梢粗达到2.56 mm,显著高于普通油茶和香花油茶外,3个油茶物种作为砧木的嫁接苗梢长和叶片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普通油茶质量大的种子作为砧木,可促进嫁接苗的新梢的增长和增粗,而陆川油茶和香花油茶质量大的种子作为砧木,可促进嫁接苗新梢增粗。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红羽1号’和‘红羽2号’油茶新品种繁育的相关技术参数,本研究以普通油茶作砧木,‘红羽1号’和‘红羽2号’油茶新品种作接穗进行大树换冠,开展嫁接成活率及接穗新梢生长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羽1号’和‘红羽2号’油茶新品种与普通油茶嫁接亲和力强,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3.75%、94.74%,芽成活率分别为88.33%、88.89%。利用‘红羽1号’作接穗其接穗的生长及抽梢情况单株间差异极显著(P 0.01),但利用‘红羽2号’作接穗只是接穗的生长单株间差异显著(P 0.05);‘红羽1号’和‘红羽2号’新品种间的嫁接生长情况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4个油茶新品种为材料,开展了芽苗砧嫁接砧穗组合的亲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朝霞’为接穗的4个组合中,砧木为‘晚霞’时,砧穗亲和性最高,嫁接成活率、抽梢率、苗高、地径及新梢长均达到最大值;以‘晚霞’为砧木的4个组合中,接穗为‘秋霞’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6.95%,接穗为‘朝霞’时,苗高、地径和新梢长仍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6.79 cm、3.51 mm和9.27 cm;以‘晚霞’为砧木时,砧穗亲和性最好,适合做砧木品种,‘秋霞’+‘晚霞’的组合嫁接成活率最高,‘朝霞’+‘晚霞’的组合苗木生长最旺盛;非本砧嫁接亲和性优于本砧嫁接。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的筛选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优良砧木品系,研究了宁明、上思、凭祥3个区域采集的11个陆川油茶单株种子作为砧木嫁接普通油茶(C.oleifera)岑软3号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除P11嫁接保存率为83.33%外,其余10个家系的嫁接保存率均在90%以上,且所有家系萌芽率也均在90%以上;不同砧木嫁接苗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1的地径和梢粗最粗,分别达到4.92、3.16 mm,P8的梢长最长且抽生的新梢叶片数量最多,分别达到20.20 cm和8.23片;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得分值来评定砧木品系的优劣,最优为P1,分值达1.345 8,其次是P6和P8,最差为P11。  相似文献   

7.
为给筛选抗旱性强的油茶优良单株以选育油茶抗旱砧木提供参考依据,以香花油茶、小果油茶、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这6个油茶物种的1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控制浇水使土壤自然干旱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苗期抗旱性的强弱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宁红花油茶的暂时萎蔫系数和永久萎蔫系数分别达到5.09%和3.11%,均显著高于其它油茶物种;而香花油茶的暂时萎蔫系数和永久萎蔫系数均最小,仅分别为2.42%和1.10%;6个油茶物种的抗旱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香花油茶小果油茶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6个物种内不同单株间的抗旱性均存在分离情况,依其永久萎焉系数的大小可将其划分为0%~1%、1%~2%、2%~3%、3%~4%、4%~5%共5种抗旱类型,其中,广宁红花油茶的抗旱类型分布在3~5级之中;博白大果油茶分布在2~4级之中,陆川油茶、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均仅在2、3级之中有分布,香花油茶只在1、2级之中有分布。  相似文献   

8.
5个油茶物种的耐涝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油茶(Camellia spp.)物种1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通过调查淹水处理后不同时间植株的受害情况对其耐涝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通油茶(C.oleifera)和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具有较强的耐涝性,淹水处理32天才完全死亡,而香花油茶(C.osmantha)、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和陆川油茶(C.vietnamensis)耐涝性极强,整个试验期60天后均有10%以上的植株还存活,5个物种的耐涝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香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陆川油茶>广宁红花油茶>普通油茶;5个物种内不同单株间耐涝性均有差异,其中香花油茶单株耐涝性分离最大,其次是博白大果油茶和陆川油茶.  相似文献   

9.
为给香花油茶分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1份山茶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DPSv3.01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引物共扩增出77条带,其中有52条多态带,多态性比例为67.5%。根据ISSR聚类分析结果,在遗传距离为0.42时,11份山茶属植物可分为4类,第1类为5个普通油茶的无性系,即:湘林27、桂无5号、赣190、岑软2号和岑软24号;第2类为宛田红花油茶;第3类为陆川大果和博白大果油茶;第4类为香花油茶。根据研究结果可以推测香花油茶不属于普通油茶。  相似文献   

10.
用1年生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实生容器苗作砧木,"岑软3号"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接穗,在1月下旬进行铝片和塑料绑带2种嫁接绑扎材料的小苗嫁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铝片和塑料绑带两种嫁接绑扎材料培育油茶小苗嫁接苗,其存活率、苗木生长均无显著差异,且二者所需的总成本基本持平,但应用铝片更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因此,建议在油茶小苗嫁接中使用铝片作为绑扎材料。  相似文献   

11.
以普通油茶作砧木和接穗进行大树嫁接换冠,研究不同嫁接条件对油茶接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砧木年龄、嫁接时期、接穗保存时间对接穗成活有显著影响,断砧高度对接穗成活没有显著影响;砧木年龄、断砧高度、嫁接时期对接穗新梢长度有显著影响,接穗保存时间在接穗成活后对新梢长度没有显著影响。选择20 a砧木+25~50 cm断砧高度+6月上旬+采穗当天嫁接,最有利于提高油茶的嫁接成活率和新梢长度。  相似文献   

12.
油茶不同品种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明6种供试油茶的抗炭疽病等级,分析油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4种酶活性,摸清油茶抗炭疽病与酶活性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活体针刺接种自然发病法评价抗炭疽病等级,采用光度分析法测试了酶活性,采用关联法分析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的相关程度。[结果]结果表明:感病指数最小为博白大果油茶26.9,病斑长度(2.62±0.40)mm,感病指数最大为普通油茶68.8,病斑长度(8.01±2.03)mm。感病指数大小顺序依次为:普通油茶岑软3号岑软2号陆川油茶香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感病后,高抗的博白大果油茶、中抗的陆川油茶和香花油茶POD活性均较其他高感油茶品种明显升高,CAT也明显升高(除岑软2号油茶外),SOD和PPO则表现各异;防御酶活性诱导增长率、酶AUEAPC综合增长率以高抗的博白大果油茶,中抗的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增长率高于高感油茶;健康油茶酶活性与病斑大小、感病指数相关性弱或基本不相关,感病后POD、CAT、PPO均与抗性呈正相关,而SOD与抗性呈负相关,相关性均在高度和中度以上。[结论]博白大果油茶为高抗品种,陆川及香花油茶为中抗品种,岑软2号、岑软3号、普通油茶为高感品种,且感病油茶酶活性与感病指数存在明显相关,试验进一步明确了油茶抗炭疽病及其防御酶在抗性评价中的作用,为早期鉴别油茶抗病性并筛选抗病油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油茶品种果壳及饼粕中活性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宁、皂素、多糖和黄酮是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壳和饼粕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含量因油茶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以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及岑软3#油茶(Camellia oleifera‘Cenruan 3’)为研究对象,参照LY/T 1083-2008测定果壳中的单宁,参照SN/T 1852-2006测定果壳和饼粕中的皂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壳和饼粕中的多糖和果壳中的总黄酮含量。研究结果表明,3种油茶果壳含有的单宁类化合物在含量上有一定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陆川油茶(14.10%),岑软3#油茶(12.21%),香花油茶(11.20%),单宁纯度最高为岑软3#油茶(47.73%),最低为陆川油茶(42.22%);果壳中的皂素含量均在5%以下,不同品种间差异不大,而岑软3#油茶饼粕中的皂素含量高达19.29%;陆川油茶果壳中的多糖高达12.99%,与饼粕中的多糖含量相近,而香花油茶果壳中的多糖仅为1.68%,品种间差异较大;3种油茶果壳中的黄酮含量在4.95%~6.84%之间,与品种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4.
蜡杨梅与杨梅种间嫁接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蜡杨梅与杨梅的嫁接亲和性及亲缘关系,为杨梅扩展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连续3年在浙江余姚滩涂上(土壤pH8. 01),以蜡杨梅和杨梅为砧木,以4种主栽品种‘荸荠种’‘东魁’‘夏至红’和‘水晶种’为接穗的种间嫁接,并基于SSR对蜡杨梅和杨梅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和聚类分析。调查各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及相关指标。【结果】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70. 08%~83. 75%,其中‘夏至红’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1. 98%),‘荸荠种’次之(80. 43%);蜡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27. 51%~38. 29%,其中,‘东魁’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34. 88%);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蜡杨梅砧穗组合。不同组合间的T-test显示:蜡杨梅砧穗组合BQ4-6、DK4-6和SJ4-6分别在冠径、干周和植株高度等指标上显著性高于杨梅砧穗组合。6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个砧木群体在连续3年的试验中,嫁接成活率与植株高度和冠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砧木高度与植株高度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利用127对SSR标记对2个砧木及4个接穗材料进行了多态性检测,聚类分析后分为3个群体,蜡杨梅与杨梅的种间亲缘系数为0. 31,杨梅砧木与‘夏至红’亲缘关系最近,与‘荸荠种’次之;蜡杨梅与‘东魁’亲缘关系最近;与嫁接成活率的表现一致,亲缘关系越近成活率越高。【结论】蜡杨梅砧木与杨梅接穗间存在一定的亲和性,而且更适合生长在碱性土壤中。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区主要油茶物种生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华南地区主要油茶物种的生长特性,本研究对定植6年8个月的植株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油茶物种间,在株高、地径、冠幅以及茎、叶、花芽、果实和根系的生长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香花油茶(Camellia osmantha)株高、地径和冠幅分别达到5.39 m、103.92 mm、7.17 m2,根、茎、叶片、花芽和鲜果的质量则分别达到7.58、26.76、9.88、1.42、7.25 kg,在所有8个物种中均最高,生长势最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综合得分值来评价8个物种的生长量,依次为香花油茶陆川油茶(C. vietnamensis)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博白大果油茶(C. gigantocarpa)普通油茶(C. oleifera)南荣油茶(C. nanyongensis)宛田红花油茶(C. polyodonta)小果油茶(C. meiocarpa)。  相似文献   

16.
金花茶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皮糙果茶(Camellia crapnelliana)、宛田红花油茶(C.polyodonta)和油茶(C.oleifera)为砧木,采用切接法嫁接,设不同时间、不同砧木、接穗留叶与套袋、砧龄与穗龄、穗芽数量、砧木高度等处理进行金花茶(C.nitidissima)嫁接试验.结果表明,金花茶嫁接以2月和9月成活率较高;砧木亲和力红皮糙果茶高于宛田红花油茶和油茶,接穗留叶可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秋季采用套袋的效果较好,而春季不宜套袋,砧龄1年、低砧,穗龄1年、单芽,其嫁接成活率较高.在秋季以1年生砧木采用留叶、套袋、低砧,1年生穗龄、单芽处理时,其嫁接成活率达95.57%.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与其他山茶属植物的杂交育种亲和性,培育出利用价值高的杂交金花茶新品种,开展金花茶与宛田红花油茶(C.polyodonta)、越南抱茎山茶(C.amplexicaulis)、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普通油茶(C.oleifera)无性系岑软3、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黑牡丹茶花(Heimudan)等山茶属植物杂交育种试验,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共设计18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有10个杂交组合可以结实,不同杂交组合结实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金花茶66号×宛田红花油茶1号(组合L5)结实率最高(63.64%),金花茶1号×宛田红花油茶2号(组合L6)结实指数最高(15.21)。杂交果的果形、单果鲜重、果高、果径、果皮厚、单果籽粒数、单果籽鲜重与母本无显著差异,与父本有显著差异。试验表明普通金花茶与宛田红花油茶具有较高的亲和性,与越南抱茎山茶亲和性不高,与广宁红花油茶、岑软3、黑牡丹具有一定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油茶品系的养分利用及土壤养分限制情况,以岑软2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2)、岑软3号(Camellia oleifera Cenruan 3)和香花油茶1号(Camellia osmantha 1)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油茶品系叶片与土壤碳(C)、氮(N)和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叶片C和P含量均表现为香花油茶1号>岑软2号>岑软3号,叶片N含量表现为香花油茶1号>岑软3号>岑软2号。不同油茶品系叶片N∶P均为14~16,均受N和P的双重限制。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C、N和P含量降低,土壤C∶P、N∶P增加。岑软2号、岑软3号叶片C、N和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相关指标多呈显著负相关,香花油茶1号叶片N、P含量与土壤N∶P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油茶品系的生长均受N、P限制;随土层深度增加,植物生长可能受P限制。  相似文献   

19.
穗条农艺性状对油茶岑软3号芽苗砧嫁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进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岑软3号芽苗砧嫁接育苗,研究了其穗条的农艺性状,即不同木质化程度和部位对嫁接育苗成活率及生长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木质化的接穗嫁接成活率低,仅为53.17%,半木质化以上的当年生接穗,无论是顶芽、中部芽还是下部芽,嫁接成活率均可达90%以上;其中选择完全木质化接穗的顶芽生长表现最佳,其次是完全木质化接穗的中部芽和半木质化的顶芽,完全木质化接穗的下部芽和未木质化接穗的嫩芽最差。  相似文献   

20.
油茶高接换冠嫁接成活率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长林系油茶4号、18号、21号、40号和55号5个优良新品种作接穗,对低产的普通油茶林进行高接换冠,开展砧木生长势、嫁接部位直径大小、嫁接高度、保留技数量和接穗新鲜程度5个因子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茶砧木生长势越强嫁接成活率越高,砧木嫁接部位直径3~8cm嫁接成活率较高,接穗采集后越早嫁接成活率越高,砧木的嫁接高度、保留枝条数量对成活影响差异不显著.油茶砧木生长势强、嫁接部位直径3cm以上、接穗采集当天嫁接的成活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