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开发平菇栽培原料的新资源,我所于1994年进行了用棉铃壳栽平菇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培养料配方 收集采摘棉花后的棉铃壳,晒干后经粉碎机粉碎呈颗状备用。试验设三个配方:①棉铃壳100kg。②棉铃壳、棉子壳各50kg。③棉子壳100kg。各配方均加石灰粉3kg,石膏、磷肥各2kg,草木灰5kg,多菌灵200g,水125~130kg。用25×50cm的塑料袋装料进行生料栽培,各装70袋,于8月15日播种(层播法,3层料2层菌种),菌种为本所的平优1号,播种量15%。  相似文献   

2.
1992年12月,笔者用甜叶菊废渣栽培平菇,获得成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材料 新鲜甜叶菊废渣,当年无霉变的棉子壳。平菇品种为济选1号、亚光1号。 (二)试验方法 试验设7个配方:①100%棉子壳;②80%棉子壳,20%甜叶菊废渣;③60%棉壳,40%甜叶菊废渣;④50%棉子壳,50%甜叶菊废渣;⑤40%棉子壳,60%甜叶菊废渣;⑥20%棉子壳,80%甜叶菊废渣,⑦100%甜叶菊废渣。每种配料各50kg,9月装袋栽培,12月出菇基本结束。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观察菌丝生长状况、出菇迟早和计产,结果以济选1号在配方④中的表现最好。50%的棉子壳和50%的甜叶菊废渣栽培平菇,菌丝生长快,菌丝粗壮,出菇早,产量最高,袋栽生物效率为180%。同样,亚光1号也是以配方④表现最好。 我们通过对棉子壳、甜叶菊废渣营养成分分析表  相似文献   

3.
用于栽培金针菇的原料很多,常用的有木屑、棉子壳、甘蔗渣、麸皮、米糠、玉米粉、菜子饼、大豆饼等农副产品下脚。为了比较不同配方组合与金针菇产量的关系,笔者于1993~1994年初进行了五个不同配方组合的栽培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杂交种89号,纯白种50号。 (二)培养料配方 配方1棉子壳、木屑各35%,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对照组)。配方2棉子壳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3木屑70%,麸皮23%,玉米粉5%,石膏、糖各1%。配方4棉子壳、木屑各30%,麸皮、菜子饼各20%。配方5棉子壳、木屑、麸皮各30%,菜子饼10%。 (三)试验方法 每品种各设五个配方,每配方10个重复,每重复装干料300g,制种按常规法,培养料含水量68%,于10月27日接种,23℃左右温度培养,杂交89号12月10日,纯白种12月20日见绝大部分菌袋面上已吐黄水或有鱼籽般菇蕾,搬入栽培房开袋,用工具将老菌块挑出,袋口覆盖报纸,每天掀开报纸通风1次,报纸保持湿润,菇房地面、床架喷水增加空气湿  相似文献   

4.
1配方 豆秆培养料:豆秆87.85%,玉米面5%,石灰2%,石膏1.5%,磷肥2%,草木灰1.5%,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0.5ppm三十烷醇,每100kg料加水160kg。两头填充料:棉子壳93.85%,草木灰2%,石灰1.5%,石膏1%,磷肥1.5%,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每100kg料加水125~130kg。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处理玉米芯对猴头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英  梁荣华 《食用菌》1994,16(5):24-25
玉米芯是主要的农副产品,无论是平川还是山区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经过几年的试验,虽已证明玉米芯栽培猴头菇是可行的,但产量不很理想。为了提高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产量,我们于1992年春季用不同方法处理玉米芯,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H—88,由山西省生物研究所提供,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用棉子壳培养基。 (二)栽培料配方 ①玉米芯77%,麸皮20%;②玉米芯87%,麸皮10%;③玉米芯50%,棉子壳37%,麸皮10%;④棉子壳87%,麸皮10%(对照)。各配方均加入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磷酸二氢钾0.2%。 (三)栽培方法 栽培原料为玉米芯和棉子壳,玉米芯粉碎成0.5~1cm大小的颗粒,每种配方装料10kg。试验时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玉米芯,将配方①~③各分成两组:A组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加入各  相似文献   

6.
紫木耳栽培一般只用棉子壳培养料,成本高。近两年来,笔者利用谷壳和棉子壳混合料栽培紫木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培养料配方 谷壳59%,棉子壳20%,米糠或麦麸18%,石膏、蔗糖、过磷酸钙各1%,外加食盐1%、石灰0.5%。  相似文献   

7.
1993年我县袋栽灵芝超过百万袋,灵芝收获后的废料(以下简称废料)菇农一般是将它晒干作燃料,为了探索栽灵芝后的废料再利用途径,笔者进行了灵芝废料种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较好结果。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引自山东农科院,母种采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原种系用麦粒菌种。 (二)原料处理 种植灵芝的培养料配方是:棉子壳77%,麸皮20%,过磷酸钙、石膏、糖各1%,灵芝采收结束后于8月中旬脱袋,剔除污染腐烂部分,粉碎后烈日曝晒2~3天,干燥后保存备用。棉子壳原料也要晒2天才能使用。 (三)试验设计 试验设五个处理。①棉子壳78%;②棉子壳48%,废料30%;⑧棉子壳39%,废料39%;④棉子壳30%,废料48%;⑤废料78%。以上各处理中均要加麸皮15%,玉米面5%,石膏、糖各1%,pH自然,含水量65%左右。每个处理用17×40cm的  相似文献   

8.
生料栽培香菇,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适应工厂化生产,但容易引起杂菌污染。为此,我们采取综合措施以抑制杂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一)不同培养料配方:以木屑和棉子壳为基础,配制了10种不同配方,即:78%木屑,20%米糠,1%石膏,1%糖;90%木屑加10%米糠或10%麸皮;95%木屑,5%糖;78%棉子壳,20%米糠,1%石膏,1%糖;90%棉子壳加10%麸皮,95%棉子壳,5%糖;或10%米糠、100%棉子壳或杂木屑。  相似文献   

9.
随着食用菌的发展,由于广泛使用棉子壳为培养料,使棉子壳价格不断上涨。为降低成本,生产中需开发其他原料,在南方大量油茶壳被作为薪柴烧掉。本试验是通过棉子壳与油茶壳不同配比对黑木耳生长及产量影响,筛选出最佳培养料配方。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沪耳1号,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培养料配方,①棉子壳100%;②棉子壳50%,油茶壳50%;③棉于壳60%,油茶壳40%;④棉子壳70%,油茶壳30%;⑤棉于壳80%,油茶壳20%。各配方中另加麸皮8%,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料水比1:1。 (二)试验方法 先按比例称取干油茶壳,用1%石灰水浸泡24小时,沥于水、称重,再加其他原料及水拌匀,配料加水时要减去油茶壳吸收的水分。料拌好后装入规格为17×32cm袋中,加棉塞扎口,于100℃灭菌10小时,4月8日接种,在25℃下培养菌丝,5月20日开袋出  相似文献   

10.
徐明生 《食用菌》1996,18(6):16-16
由于多种原因.冬季栽培平菇往往出现栽培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笔者利用低温穿刺透气法加快发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曲师9111,CCEF-89,亚光1号,小平菇18,江都792,菌种来源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谷粒。 (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①棉子壳88%,麸皮8%;②棉子壳95%,白糖1%;③棉子壳68%,玉米芯20%,麸皮8%。以上配方中分别加入生石灰3%,石膏1%,多菌灵0.5%。 (三)试验方法 ①选新鲜、无霉、无虫的棉子壳如玉米芯,自然晒干,玉米芯经粉碎。按配方拌料,含水量为60%~65%。用14×28×0.04cm的聚丙烯料筒,装  相似文献   

11.
棉子壳加玉米面生料栽平菇,在刊物上已有报道, 但结果各异.现将笔者做的两次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一)培养料配方(%) ①棉子壳96(对照).②棉子壳95,玉米面1.③棉子壳94,玉米面2.④棉子壳93,玉米面3.⑤棉子壳92,玉米面4.⑥棉子壳91,玉米面5.各配方均加石膏2、白糖1、石灰0.5、尿素0.25、多菌灵0.15.(二)试验方法各配方加水拌匀,含水量为60%左右,按常规装袋,每袋装干料750g,用种量为干料重的10%(菌种为少孢06平菇),每配方10袋.第一次于4月25日在室外遮阳播种,温度从4℃到32℃.第二次是11月1日在室内播种,温度从12℃到32℃.  相似文献   

12.
方芳  蔡露莎 《食用菌》1994,16(2):20-21
为了探讨金针菇优质高产配方,降低生产成本,从1989~1992年,我们分别以有机氮、无机氮、糖及微量元素做基质辅料,采用不同混合比例进行袋栽试验,探索出了较高产廉价的配方,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配方(%) 试验共设24个配方,现选择其中14个配方组合进行比较。配方1(CK),棉子壳82,麸皮15,糖1。配方2:棉子壳82.5,麸皮15,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作为栽培主料的棉子壳日趋紧张.为此,我们经粉碎的棉桃壳加棉子壳进行栽培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简介如下:(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上海金针菇2号.原种培养基为小麦,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加小麦.栽培料设三组;A.棉桃壳粉70%;B.棉子壳加棉桃壳粉各35%;C.棉子壳70%(对照).各配方均加麸皮25%,玉米粉3%,糖1%,石膏粉1%.(二)试验方法 选用当年的棉桃壳,经晒干粉碎.各配方混匀后兑水拌料,料水比1:1.25.用17×  相似文献   

14.
玉米皮是玉米籽粒加工淀粉后的下脚料。为了开辟食用菌培养料来源,我们于1994年10月至1995年1月,进行了玉米皮不同配比栽培金针菇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一、处理与方法 (一)试验处理 设五个配方:①玉米皮100%;②玉米皮80%,麦麸20%,③玉米皮60%,麦麸20%,棉子壳20%;④玉米皮40%,麦麸20%,棉子壳40%;⑤棉子壳100%。各配方均另加石膏、蔗糖和石灰各1%,  相似文献   

15.
增温剂在草菇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增温剂应用于蘑菇堆料,具有省工、省料、增产的作用;在平菇生料栽培中,培养料经增温剂堆制后,也具有增产作用。为研究增温剂对草菇栽培的影响,我们于1995年7月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供试菌种:V_(238),由江苏省江阴市食用菌指导站保存。②培养料配方:棉子壳41%,废棉41%,石膏1%.过磷酸钙1%,草木灰1%,生石灰5%。  相似文献   

16.
我们选用了桑蚕副产物——蚕粪米代替麦麸(米糠)制作食用菌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菌种:平菇侧五,从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引进。二、材料:由省蚕科所提供的87年下半年养蚕后的蚕粪。三、配方:1.棉子壳78%,麦麸20%,石膏1%,糠1%,多菌灵0.2%,2.棉子壳78%,米糠20%,石膏1%,糠1%,多菌灵0.2%;3.棉子壳78%,蚕粪20%,石膏1%,糠1%,多菌0.2%;4.棉子壳88%,蚕  相似文献   

17.
以大豆秸秆、玉米芯、棉子壳为主料,以麸皮、芝麻渣、玉米面、熟石灰为辅料,按主料的不同添加比例设计7个栽培配方.试验结果,配方7(大豆秸秆26%,玉米芯26%,棉子壳26%,麸皮16%,芝麻渣2%,玉米面2%,熟石灰2%),配方6(玉米芯39%,棉子壳39%,麸皮16%,芝麻渣2%,玉米面2%,熟石灰2%)的生物学效率分别是96.7%、94.9%,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综合菌丝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第一潮菇采收时间、A级菇商品率指标,配方7、配方6是白灵菇生产的较理想配方.配方1(以纯大豆秸秆为主料)出菇晚、单菇较轻、生物学效率较低.配方2(以纯玉米芯为主料)生物学效率高,但菌丝长速慢,满袋时间较长,菌袋周身有部分菌被,单菇重及A级菇商品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8.
干菇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因栽培的主料棉子壳货紧价扬,我们从1995年开始进行玉米芯种平菇试验,现将其高产高效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1菌种制作 ①品种选择:经几年对比试验,筛选出了三个较适合玉米芯料生长的品种,这三个品种是9204(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和江都792、江都109(引自江都天达食用菌所)。②原种配方:棉子壳78%,麸皮20%,石膏、磷肥各1%,克霉灵0.1%。③栽培种配方:a.棉子壳88%,麸皮10%,石膏、磷肥各1%,克霉灵  相似文献   

19.
一、原料:棉子壳,木屑,麸皮,石膏等。二、生产工艺:(一)配方:1.棉壳89%,麸皮10%,’石膏12%。2.棉子壳50%,木屑39%,麸皮10%,石膏2%。3.木屑79%,麸皮20%,石膏2%。水一般为120%左右。水份多少对发菌会有一定影响。 (二)灭菌:采用高压灭菌,1.5磅压力下保持1.5小时,常温灭菌在100℃温度下保持3小时,并要闷一夜。 (三)接种:在接种之前,接种箱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气化消毒,消毒半小时后再进行无菌接种。在接种时菌种量要大些,并要选择优嫩的良菌种,如发现老化和吐黄水的菌种则不能用。  相似文献   

20.
生产金针菇一般都是用麸皮作辅料,但我省麸皮货源少,价格高,而棉子和稻谷量多价廉,这两种原料是否可以代替麸皮使用于生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金针菇品种为三明1号.棉子和稻谷要先经粉碎,以麸皮作对照.配方(%):①棉子壳78,麸皮20(对照);②棉子壳78,棉子粉20;③棉子壳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