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麦黄花叶病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麦黄花叶病的病状是黄色花叶,有时叶片生短坏死条斑,植株矮缩。寄主仅大麦属(Hordeum spp.)8种。小麦属(Triticum spp.)17种,山羊草属(Aeoilops spp.)11种,黑麦(Secale cereal)和燕麦(Arena sativa)等40种禾本科植物不感染。  相似文献   

2.
大麦黄花叶病抗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9~1983年,在浙江舟山大麦黄花叶病重病田,连续3年重复鉴定了国内外大麦品种资源6026份,抗病材料经过多点10次以上鉴定,筛选出不发病或免疫材料36份,高抗材料24份,可作抗源之用。通过大量品种抗病性鉴定资料的统计分析证明,大麦对黄花叶病的抗性,多棱大麦比二棱大麦强,皮大麦比裸大麦强,六棱皮麦同其他各类棱型比较,抗性最强。已筛选到的抗源材料大部份原产于我国,并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江、浙、鄂、赣四省。国外抗源材料以日本品种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比较分析了“青华矮6号”等水稻抗病新品种对我省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vzae(Gshiyama 1923)Dye,1978〕Ⅰ—Ⅳ菌群的抵抗性,它们的抗感性按照品种×菌株的互作反应,可划分为6个类型,以中抗品种“华竹40”为亲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均表现不同程度抗病。其中尤以“青华矮6号”的抗病性最好。“青华矮6号”是采用多系杂交育成的一个纯晚型中迟熟、丰产抗病、米质好的品种,测试证明对广东Ⅰ、Ⅱ、Ⅲ及Ⅳ菌群表现高抗,对优势菌群的抗病等级为1.3~1.4,CK_1(IR_(26)抗病)为0.84~1.2,CK_2(二白矮感病)为6.0,抗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L.S.D=0.77(P=0.05),主要抗性基因为Xa_4。该品种经3年多点大面积验证试验结果,它的丰产抗病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4.
大麦是江苏、浙江一带的主要夏熟粮食、饲料及酿造原料作物。江苏省扬州市种植面积达205万亩以上,占三麦面积的37.4%。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品种的更换,原来广为种植的六棱大麦和元麦均基本被淘汰,改种了二棱大麦早熟三号。由于这个品种容易感染黄花叶病,一般发病后减产1~2成,重者达5成以上。自1975年以来利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和适当推迟播期及病田深翻等,能有效地控制病害达到持续高产的目的。目前这一措施已在大面积推广示范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仇志荣 《植物保护》1986,12(2):46-46
大麦黄花叶病(BYMV),发病随种植面积的扩大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轻病田产量损失10—15%;发病重的损失40%左右。目前尚无抗病品种。1983年秋至1985年上半年对大麦黄花叶病的综合防治作了试验,并收到一定效果,方法如下: 1.轮作 采用大麦—水稻-油菜-水稻-绿肥-水稻-小麦-水稻-大麦等多种作物的合理轮作,可明显减少大麦黄花叶病的发生率。因大麦黄花叶病毒只为害大麦而不为害小麦,水稻、绿肥等作物。  相似文献   

6.
伍荣 《植物医生》2011,24(2):6-7
大麦黄花叶病是大麦的主要病害,为害大,并且在田间不易判断。介绍了大麦黄花叶病的症状、生理特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麦黄花叶病综合预防技术*成长庚(江苏省盐城市植保站224002)仇广灿(盐都县测报站)胥爱连(阜宁县测报站)姜春义(大丰市植保站80年代,我市大麦黄花叶病发展加剧,成为大麦高产优质的障碍。近10a来,我们开展了调查研究,明确了病害的成因,摸索出“三...  相似文献   

8.
 大麦山黄花叶病毒抗性突破株系的出现克服了已有大麦抗性基因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大麦黄花叶病毒原株系和抗性突破株系RNA1中包含NIa蛋白酶基因的1Kb区段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比较两株系的序列差异。表明两者间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7.2%,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7.3%。根据存在的这些微小差异,人工合成具有株系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建立PCR检测系统,以期在大田黄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大麦山黄花叶病毒抗性突破株系的出现克服了已有大麦抗性基因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大麦黄花叶病毒原株系和抗性突破株系RNA1中包含NIa蛋白酶基因的1Kb区段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比较两株系的序列差异。表明两者间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7.2%,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7.3%。根据存在的这些微小差异,人工合成具有株系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建立PCR检测系统,以期在大田黄花叶病毒株系鉴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用大麦黄矮病毒(BYDV)的混合毒原及分离的4种株系,分别在温室和田间接种不同玉米品种幼苗。结果表明:BYDV的RPV(缢管蚜株系)和RMV(缢管长管蚜株系)侵染玉米幼苗,其症状以细条点症为主,很少产生红叶症。在温室内潜育期为29~34d,田间潜育期较短,为17~21d。BYDV侵染玉米可造成轻度矮化,且不同玉米品种苗期对BYDV的抗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大元麦种植面积约一千余万亩,尤以南通、扬州、监城、镇江四个专区为多。条纹病历年严重,因此防治条纹病以保证增产,实属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玉米对矮花叶病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矮花叶病(MDMV)是我国玉米上的重要病毒病之一。目前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是种植抗病品种。研究品种的抗病遗传力是抗病育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哈密瓜花叶病流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项工作从褐飞虱各发育阶段的发育速度、存活率及繁殖力等方面系统地研究温度与褐飞虱种群数量变动的关系。实验种群观察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其未成熟期的历期最短(20.7天)、存活率最高(81.91%)、产卵量最大(705.4粒/头)。组建了五种温度条件下的褐飞虱实验种群年龄特征生命表,并计算其内禀增长能力。在22~32℃范围内,实验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呈抛物线趋势,据二次方程计算结果表明,理论上在26.12℃时其周限增长速率最大,λ=1.1988/日;27℃时λ=1.1955/日。通过后季稻田间虫量及小气候温度系统观测证实,褐飞虱理论最适温度和后季稻褐飞虱自然种群猖獗发生的日均温27℃、28℃的气温条件是一致的。据此提出以褐飞虱发生期内适温日(日均温27℃、28℃)出现多少作为年度间后季稻褐飞虱发生程度的温度指标的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4.
扬州地区食蚜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扬州地区农田常见食蚜蝇有11种,其中黑带食蚜蝇、门氏食蚜蝇、大灰食蚜蝇、短刺刺腿食蚜蝇、狭带食蚜蝇的发生量最多,是当地的优势种群。食蚜蝇以成虫、老熟幼虫、卵在林木的树皮下,在松柏等常绿树上越冬。黑带食蚜蝇种群密度季节性消长呈马鞍型,门氏食蚜蝇呈抛物线型。温度和天敌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食蚜蝇成虫需补充营养,在田间的分布与蚜虫密度、蜜源植物有一定关系。食蚜蝇捕食蚜虫的能力因虫种而异,黑带食蚜蝇、短刺刺腿食蚜蝇、门氏食蚜蝇一生的食蚜量分别为138.7、109.0、75.9头。食蚜蝇是一种捕食能力较强的天敌。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郊栽种較普遍的瓜类植物中都有花叶病的为害。1956-57年的調查,一般发病率有5-10%,个别田地可达1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大麦黄花叶病毒的机械接种一般发病率较低,为提高其发病率,我们进行了缓冲液种类、用量,接种源种类,接种时苗龄,按种后苗培育时的温度、光照强度和时数等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结线虫病是我国红麻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经4年在湖南、浙江、广东和广西等省(区)红麻主产区调查和鉴定,病原线虫有下列3个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南方根结线虫是优势种,其在湖南阮江县砂壤土麻田1年可发生4代。文中并对最佳施药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杭州地区油菜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苗期病毒病的发生,决定于带毒有翅蚜从毒源寄主上迁入的时间与虫口数;本田期病毒病的流行为害,在很大程度上与苗床后期和本田初期有翅若蚜的长成和扩散有关。杭州地区的传毒蚜虫主要为菜缢管岈,其有翅蚜的发生及迁飞高峯期约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油菜病毒病发病率的高峯与有翅蚜发生高峯成正相关。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带病的十字花科杂蔊菜的蓿根,越夏后萌发的植株是秋菜及油菜的重要毒源之一。在7月中旬正8月上旬的炎热夏天仅看到火白菜是菜缢管蚜的寄主,但未检查到病株,另一试验火白菜感病后无隐蔽现象。杭州地区10月份的降水量、降雨天数以及相对湿度对当年病毒病流行与否影响最大,天气干旱病毒病相当严重。暴雨或连续降雨两天以上能影响有翅蚜,发生量与迁飞量显著下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毒病的蔓延。播种时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每亩3斤撒施畦面,苗床期两片真叶开始,连续用乐果及二二三、六六六混合液治蚜4次,与加强肥水管理,效果达84.7%。  相似文献   

19.
广州及其附近十字花科蔬菜花叶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郊区、新会县荷塘乡及南海县等重要蔬菜栽培区域的无菁(Brassica juncea(L.) Coss.)、芥菜(B.juncea(L.) Coss.)、白菜(B.chinensis L.)、菜心(B.sp)、蘿卜(Raphanus sativus L.)和大白菜(土名绍菜)(B.pekinensis(Lour.) Rupr.)等十字花科蔬菜普遍而严重地感染一种花叶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