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NM菌剂是由几十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生物制剂。试验证明,NM菌剂能明显增强动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减少发病率1-7倍,降低因病死亡率10%-30%;NM菌剂能改善机体的生理活动,促进生长,提高肉蛋奶产量20%左右;NM菌剂能发酵转化秸秆、增加营养、降低粗纤维含量,提高适口性,减少浪费。另外,还能除臭除污,改善饲养环境。NM能提高经济效益30%左右。  相似文献   

2.
NM菌剂是在日本EM菌剂和山东CM菌剂基础上,增减了部分微生物菌种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经特殊工艺培养研制成功的生物菌剂。内含光合菌、放线菌、双岐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几十种有益微生物,它们取长补短,共同生存,协调生长,并产生较强的抗病菌和促生长、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的有效物质。同时还具有发酵饲料、秸秆,降低粗纤维提高适口性和营养成分以及粪便除臭等多项功能。笔者在2000~2001年对其功能效果进行了反复的实验观察,旨在了解其应用于畜牧业生产所产生的效果。实验考察的项目有:①畜禽常见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中提取出的有益菌种为原料,配制微生物菌剂,研究堆肥微生物菌剂对黑麦草和高羊茅初期生长的影响,从而确定堆肥有益微生物中最佳菌种复配比例.结果表明,黑麦草和高羊茅各项生长指标与叶绿素含量与没接种菌剂处理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种有益菌种配置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要优于双菌种处理和单菌种处理.和对照相比,在接种三菌种复合菌剂处理下,高羊茅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地上干重、根重、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高出对照13.41%、58.92%、72.86%、100%、68.92%和37.61%;黑麦草分别高于对照15.11%、34.44%、71.74%、100%、66.89%和33.41%.综合各项指标,从中优选出一组堆肥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其复配体积比例为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1:1:1.  相似文献   

4.
针对张掖地区气候特点和养羊生产实际,引进3种商业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规模场羊粪进行好氧堆肥发酵对比试验,对不同时期的温度、pH值、病原菌及虫卵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效果均优于自然状态(对照组)下的处理结果,其中以菌剂2效果最佳,该菌剂可使堆体的最高温度提前4~5 d到来,可使堆体内的虫卵...  相似文献   

5.
接种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猪粪堆肥时间过长及堆肥过程中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试验研究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 kg新鲜猪粪,各处理组接种微生物混合菌剂,其中酵母菌、乳酸菌、蜡状芽孢杆菌各30 mL,处理Ⅰ组加枯草芽孢杆菌15 mL,处理Ⅱ组加枯草芽孢杆菌30 mL,处理Ⅲ组加枯草...  相似文献   

6.
复合微生物菌剂接种量相同,发酵72-96h时玉米小麦混合秸秆的粗蛋白提高28.38%,活菌数达13.15亿/g(P<0.01);发酵秸秆饲喂奶牛的试验结果表明,头均产奶量提高85.8kg,净增经济收入177.75元.经济效益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的不断提高,膳食营养结构不断向精细化发展,动物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动物保健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动物保健行业发展的影响与推动因素很多,尤其和养殖密切相关,并且养殖也是关系到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肉类和奶制品的人均消费逐年增多,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行政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的动物保健市场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呈现出一些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种植紫花苜蓿,设置空白对照(原土种植紫花苜蓿)、陶粒1%、陶粒3%、陶粒5%、微生物菌剂0.1%、微生物菌剂0.3%、微生物菌剂0.5%不同处理,分析以陶粒、微生物菌剂作为土壤改良剂时,其对土壤团粒结构、理化性质、酶活性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疏松多孔的陶粒增加了土壤的蓄水保持能力,陶粒添加量为1%时土壤改良效果最好,随着陶粒添加量增加土壤砂粒含量、团聚体含量、含水率、有机质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脱氢酶活性呈逐渐减小趋势,过量陶粒没有改良效果,甚至破坏原始土壤。微生物菌剂直接提高土壤中有益菌含量,适量的微生物菌剂通过对植物根系分泌物、土壤有机质、矿质颗粒的分解,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微生物菌剂添加量为0.3%时改良效果最佳,过量则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微生物除臭菌剂的除臭效果,推广微生物除臭技术,在湖南省长沙市某规模猪场2条生产线中各选择2栋保育舍进行微生物除臭菌剂的应用评估试验。试验舍利用背负式喷雾器对地面、墙壁、空气进行手动喷雾,每天喷雾1次,喷雾时间为每天下午17时30分,试验周期为30天;对照舍常规饲养。结果表明,2条生产线中,试验舍的氨气浓度和舍内温度均显著低于对照舍,湿度高于对照舍。  相似文献   

10.
EM是英文有效微生物的缩写,主要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有效微生物群,其发明人为日本流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首先应用于农业,后来又发展到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据有关资料介绍.EM菌剂具有促进动植物生长、增强畜禽抗病能力、去除粪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目前,在日本、泰国等国家已推广应用。为进一步验证其应用效果和实用价值,我们先后两次对282头生长猪按不同处理进行了饲养试验。现将结果简述如下:l材料与方法1.l材料EM菌剂,第一次试验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第二次…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发达国家,消费者可以无限制地获得营养价值和卫生标准非常高而且价格低廉的食品。食物安全保障如此之好以至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被人们意识到。食物安全保障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动物性食品奶、肉、蛋为食物安全保障做出了显著且重大的贡献。这些食品通常是能量、蛋白、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的丰富来源。此外,动物性食品中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通常较高。显然,伴随经济的繁荣,人们会改变膳食习惯,更多地消费奶、肉、蛋。能供应大量动物饲料的能力将最终保障食物安全,况且近年来全球饲料产量持续增加。饲料生产在利用能被人类直接消费的原料如谷物和油籽的同时,也利用了许多对人没有直接营养价值的原料。重要的一点是,要向现代消费者和政界权威人士证明:动物源性食品生产体系是可持续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外,当前采用的这一体系高度发达,以科学为基础,且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否则的话,将会造成大多数人的持续贫穷和营养缺乏。  相似文献   

12.
植物精油对单胃动物生产性能与健康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精油具有无残留、无抗药性等特点,符合健康养殖的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植物精油的组分及特性,饲料中添加植物精油对猪、鸡生产性能与健康的影响,并探讨了植物精油的抑菌和抗炎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氨基酸对瘤胃微生物群系特征以及发酵的影响。以4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羯羊为瘤胃液供体,采用人工模拟山羊瘤胃发酵装置。通过特定氨基酸缺省底物的方法,设定5个处理组:全量氨基酸(AA)组(A组)、蛋氨酸缺省组(B组)、赖氨酸缺省组(C组)、支链氨基酸缺省组(D组)以及芳香族氨基酸缺省组(E组)。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pH均在6.01~6.45之间变化,均值以C组(-Lys)最高为6.23;氨氮浓度变化范围为7.98~29.05mg·100mL-1,均值以A组(全量AA)最高为18.16mg·100mL-1;4组特定AA的缺省对瘤胃微生物(细菌和原虫)的限制性作用(相对于全量AA组)排序为(由大到小):支链氨基酸(BCAA)芳香族AA(ARAA)蛋氨酸赖氨酸;P/B比值以B组最高为101.37%,D组最低为88.22%,微生物AA-N、细菌AA-N和原虫AA-N分别以E组、D组和E组最高,均以C组最低;微生物的遗传指纹图谱表明细菌和原虫内部菌群结构因特定AA缺省底物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氨基酸对瘤胃微生物群系的生长以及发酵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环境温度是温热因素的主要指标,温度高低对家畜健康及生产性能都不利,高温可降低猪采食量和日增重,增加呼吸频率及减弱免疫功能作用,而低温导致猪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减缓。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不同温度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养猪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生长效率及其维持能耗是影响反刍动物机体营养代谢状况和生产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笔者简要总结了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生长效率与维持能耗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国家暂停征收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收费的政策自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通过对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介绍和甘肃省的执行情况调研,本文分析了该政策实施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水体微生物、蛋鸭粪便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分别采集样品检测饮水管、戏水池、排水沟、各级消化池的水样和鸭舍内粪样、运动场粪样及周边土壤样品,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与排水沟的微生物数量相比,各级消化池和饮水管的大肠杆菌数分别降低28.13%、32.42%、40.98%和33.94%,"沙门+志贺"氏菌数分别降低13.75%、53.13%、82.5%和79.38%,均差异极显著(P<0.01);(2)与鸭舍内粪便微生物数量相比,运动场的大肠杆菌数和"沙门+志贺"氏菌数分别增加3.08%和2.29%,但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的大肠杆菌数和"沙门+志贺"氏菌数分别降低9.00%和3.70%,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循环水养殖模式能显著减少各级消化池和饮水管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