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乳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内蒙古自冶区奶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产业素质和而场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奶牛饲养量和乳制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首位。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存栏299.6万头,占全国的20%左右,产奶最934.92万吨,占全国25%左右。  相似文献   

2.
金海 《中国乳业》2012,(10):18-19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旭泥板奶牛养殖小区成立了奶农经济合作社,采取了"合作化、八统一"饲养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推行,实现了奶牛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保障了原料奶的安全,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此类奶农经济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和经验值得其它地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乳产业近几年持续高速增长,奶牛存栏数达到目前的181万头,稳居全国第1位。自治区政府提出,内蒙古奶牛基数已经很大,今后将适度发展,严格控制外购奶牛。  相似文献   

4.
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始全面实施政府保费补贴的奶牛保险。六年来,自治区奶牛保险取得了较快发展。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2008~2013年奶牛保险政策变化的梳理,总结出内蒙古奶牛保险政策发展的经验,为国内其他地区奶牛保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06,(19):5-5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养殖业产业的发展,建立奶牛养殖风险防范体系,有效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已经成为保证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内蒙古奶牛存栏数已达251万头,但是奶牛保险业务却举步为艰。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可持续价值方法,利用实地调研的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29个奶牛规模化养殖场的数据,从实物资本、土地资本、人力资本、能源资本以及环境治理资本五种资本出发,对不同养殖模式和不同养殖规模的奶牛养殖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度量和评价。结果显示,牧场的可持续性效率高于养殖小区;而牧场中大规模牧场可持续性效率最高,小规模牧场次之,中规模牧场可持续性最低。五种资本中土地资本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可持续性贡献最大,其次是人力资本和环境治理资本,而实物资本和能源资本的贡献最低。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提出了合理有序推进奶牛规模化养殖,加强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粪污处理的管理和扶持力度以及加强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引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吉林畜牧兽医》2006,27(7):64-64
鄂尔多斯市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暨畜牧业良种补贴试点项目工作会议获悉,在2005年国家实施奶牛良种补贴试点的基础上,内蒙古今年扩大到对奶牛、肉牛和肉羊进行补贴。  相似文献   

8.
李杰 《中国乳业》2010,(6):28-29
目前,我国的奶牛养殖水平较低,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奶牛养殖小区的发展是我国奶牛养殖业从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集中饲养过渡的一个阶段。这一过渡恰好解决了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奶牛养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养殖小区+农户+企业”的产业化格局,是从家养到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奠基石,能够加快奶牛养殖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奶牛养殖常规管理对于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壮大是有着重要的影响。论述了奶牛养殖户如何加强奶牛日常科学饲养和管理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养好奶牛以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牧业通讯》2005,(7):33-33
3月2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获悉,去年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存栏数及鲜奶产量持续增长,两项经济指标双双超过黑龙江省,位居全国之首。去年,内蒙古奶牛存栏数首次突破200万头大关,达到203万头。鲜奶产量达490多万吨,以61.6%的增长率创下了全国最快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奶牛产奶量,减少奶牛繁殖障碍以及生理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消灭对人体有害的人畜共患病,秋季奶牛管理工作尤显主要。本文结合奶牛养殖的生产具体实际,提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奶牛养殖场(户)做好奶牛养殖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夏时节,奶牛养殖效益大幅下滑,一度火遍全国的养奶牛热持续降温,走向冷清,一些捱不住亏本饲养的散养户开始忍痛处理奶牛。而此时,沈阳柳条湖奶牛养殖基地却是另一番景象,奶牛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但未因此减少一头奶牛,且良种奶牛的选配繁育工作仍按部就班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是我国的传统牧区,奶牛养殖历史悠久,其奶牛存栏、生鲜乳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是我国重要的生鲜乳主产区。奶牛养殖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当地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高于其它地区。在我国的奶业发展进程中,内蒙古的地位十分特殊。但是,内蒙古奶牛养殖一直以散养户为主,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奶牛场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但发展速度较快。为了摸清内蒙古奶牛养殖中规模化养殖、养殖小区养殖和散养户养殖这三种模式的生产管理现状,以及奶站的质量监管状况,本调研组在内蒙古奶业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对呼和浩特市和林县、赛罕区、土默特左旗,包头市九原区、土默特右旗,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的几十家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散养户进行了走访调研。上述地区都是内蒙古的奶业主产旗县,奶牛养殖规模大,人员集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乳业》2011,(10):61-61
【本刊辑】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该市奶牛存栏约100万头,基本实现良种奶牛100%全覆盖,奶牛年均单产提高到6吨/年·头。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局长范挨计介绍,呼和浩特已建成奶牛规模养殖场398个,奶牛种群质量和单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奶牛年均单产从1999年的3.5吨/年·头提高到现在的6吨/年·头。  相似文献   

15.
强化奶牛饲养管理,根据奶牛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采用奶牛无抗、健康、高效养殖微生态系统解决方案,做好奶牛各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不断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减少疾病发病率,延长奶牛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至关重要。使用微生态养殖奶牛能起到“调、补、控”三方面作用,即:调节瘤胃、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平衡,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及代谢功能,预防代谢功能紊乱。补充有益菌增强消化机能、提高消化率;补充维生素、有机微量元素。控制酸中毒、腹泻、乳房炎、真胃移位、胎衣不下、产后瘫痪、配种困难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的兴起,人们对奶牛疾病的预防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有些奶牛养殖场(户)对日常的消毒工作存在错误的理解,缺乏科学的消毒方法。下面笔者就奶牛养殖如何消毒进行论述,供广大养殖者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夏季除了疾病影响外,热应激影响到奶牛产奶量.高温对奶牛配种也形成不利影响,必须做好奶牛的保健工作.减少环境条件对奶牛产奶和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对乳制品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业集约化、规范化饲养水平比传统养殖模式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在奶牛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只着眼于奶产量的高低。把高产奶量成为奶牛生产追求的首要指标;而很少注意奶牛自身的健康和福利,导致很多进口高产奶牛利用年限低,  相似文献   

19.
孙世齐 《动物保健》2014,(7X):48-48
水是奶牛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物质之一,如果在奶牛养殖的过程中因为忽略水的作用而使奶牛用水不足,会使产奶量急剧下降甚至影响奶牛身体健康。在奶牛用水的选择方面要注意水源的质量并科学喂水,避免附近有污染源的水源并根据水质情况进行必要的处理,保证饮水源的质量标准。保证足量供水和灵活饮水是科学用水的基本要求,奶牛在饮食健康的前提下精心喂养,对于奶牛健康和增加产奶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量大幅增加,奶牛养殖小区(托牛所)的数量像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对促进奶牛业发展,提高奶牛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高牛奶质量,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使奶牛养殖小区稳步向前发展,在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