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骨骼肌作为脊椎动物机体的重要组织,其胚胎期发育起始于生皮肌节的肌源性祖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成肌细胞,进一步发育形成肌管,最终形成肌纤维。整个发育过程受到复杂严密的调控,任何调控异常都可能影响骨骼肌正常的发育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除了生肌调控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配对盒因子外,非编码RNA包括微小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形RNA(circular RNA,circRNA)都可作为重要的调节因子广泛参与调控骨骼肌发育过程。其中miRNA主要作用于靶mRNA,通过诱发靶mRNA的去稳定性和/或抑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相关基因表达;lncRNA长度较长,具有高级结构,可以在转录前和转录后水平,通过多种作用方式调控相关基因表达;circRNA主要作为miRNA "海绵",竞争性结合miRNA,进而参与骨骼肌发育调控网络。作者将从骨骼肌发育、miRNA作用机制、miRNA与骨骼肌发育、lncRNA作用机制、lncRNA与骨骼肌发育、circRNA作用机制、circRNA与骨骼肌发育7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非编码RNA调控骨骼肌发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骨骼肌发育与猪肉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且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ncRNA)对骨骼肌发育的影响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ncRNA主要包括微小RNA (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状RNA (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功能的RNA,最初被认为只是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ncRNA被证实参与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等生物过程,其中miRNA可通过与靶基因互补序列结合发挥功能;lncRNA与circRNA主要作为分子海绵竞争性结合miRNA,解除其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作者主要从ncRNA介绍及miRNA、lncRNA和circRNA对猪骨骼肌发育的影响等进行综述,并就ncRNA对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不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的RNA转录本,研究表明它参与了基因组印记、转录激活与干扰、转录后调控、染色体剂量补偿效应、发育调控等众多生物过程。作者就lncRNA的发现和分类、生物学功能及与肌肉发育相关lncRNA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非编码小RNA(small non-coding RNA,sRNA)是一类基因组中被转录但不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分子,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与蛋白质介导的调控系统不同,当细菌遇到不利的生长环境时,sRNA介导的调控可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应答。沙门菌RyhB-1和RyhB-2是两种相似性较高的s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在调控因子作用下共同或单独调控靶基因表达。铁匮乏时,RyhB-1和RyhB-2可促进沙门菌摄取铁元素、限制胞内非必需含铁蛋白生成以及加快铁硫蛋白的储存,是沙门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铁稳态的主要元件。此外,当沙门菌遭遇氧化应激、缺氧或酸性环境等不利环境胁迫时,RyhB可分别控制活性氧自由基的生成、平衡硝酸盐等无机物稳态、调节细菌运动性以及沙门菌毒力等应对环境变化。本文就沙门菌RyhB生理特征及其调控机制和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沙门菌RyhB的研究提供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5.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指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不表现出任何蛋白质编码潜能的一类RNA。lncRNA参与调控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和分化等,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密切相关,为lncRNA的研究能够为复杂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论文主要介绍lncRNA与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在多个物种中的研究逐渐升温。lncRNAs属于非编码RNA类型,在各物种中普遍存在。研究发现,lncRNAs在发育过程中对重要相关基因具有调控作用。越是在发育复杂的高等生物体中,其基因组产生越多的lncRNAs,其与生物进化呈正相关。在本文中,综述了lncRNAs作为重要的调控因子参与胚胎发育、染色体失活、神经发育等过程,为进一步研究lncRNA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编码RNA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而广泛的作用。但迄今为止,人们对非编码RNA的认识尚是初步的,对其基因在基因组中的确切数目和种类还不十分清楚。本文简要介绍了非编码RNA的种类、作用以及其基因的实验与理论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犬肿瘤性疾病是兽医临床上常发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高且危害大,是造成犬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对中老年犬。为了更好地诊断、治疗犬肿瘤性疾病,识别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并具有众多功能的RNA分子,能够通过调节基因转录参与肿瘤细胞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犬肿瘤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因此,本文针对非编码RNA在犬乳腺肿瘤、黑色素瘤以及骨肉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犬肿瘤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曾经被人们认为是转录过程中的“垃圾”,翻译过程中的“噪声”。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在转录的整个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可以参与细胞内的多种生物学调控。之前,lncRNA在人类的疾病、细胞分化等方面得到了高度注视和研究,而在家畜上的研究相对滞后,文章主要综述了lncRNA的生物学功能及在猪上的研究进展,为lncRNA在家畜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基因转录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nt)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lncRNA的表达水平通常低于mRNA,且无高度保守序列,缺少开放阅读框,但它们具有更强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lncRNA可以通过与DNA、RNA(mRNA,miRNA,环状RNA)和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来发挥其功能,因此可作为信号分子、诱导物等来调节复杂的基因表达网络。作为一种新的调节分子,lncRNA正在成为基因表达调控中新的重要参与者,且近年研究表明,其与家畜动物性状调控密切相连。本文对lncRNA在动物肌肉生长分化、脂肪沉积、毛囊发育和繁殖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lncRNA在家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能够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LncRNA能够以顺式和反式作用方式调节基因表达,是一类重要的基因表达调节分子.LncRNA参与细胞分化发育、X染色体失活、肿瘤、免疫、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多种生物过程和疾病的调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者主要对LncRNA的分类和来源、作用机制、研究现状及其在畜牧兽医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为LncRNA在兽医和畜牧业科学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18.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没有编码蛋白能力的RNA,通常被认为是一类异构体R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在许多重要的生物作用及人类疾病发展中起关键作用。lncRNA作为调节因子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各个层次,在表观遗传、转录调控及转录后调控等方面有着广泛功能。研究结果已表明,lncRNA表达水平的紊乱与人类各种癌症及其他疾病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基因调控网络的调控因子,lncRNA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相较于人类医学,lncRNA在畜禽上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作者对lncRNA的特点、分类、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及其在畜禽生长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lncRNA在畜禽生长调控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Jennifer E. Prittie DVM DACVIM DACVECC 《Journal of Veterinary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2010,20(2):167-176
Objective – To review the evolution of and controversies associated with allogenic blood transfus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Data sources – Veterinary and human literature review. Human Data Synthesis – RBC transfusion practices for ICU patients have come under scrutiny in the last 2 decades. Human trials have demonstrated relative tolerance to severe, euvolemic anemia and a significant outcome advantage following implementation of more restricted transfusion therapy. Investigators question the ability of RBCs stored longer than 2 weeks to improve tissue oxygenation, and theorize that both age and proinflammatory or immunomodulating effects of transfused cells may limit efficacy and contribute to increased patien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lso controversial is the ability of pre‐ and post‐storage leukoreduction of RBCs to mitigate adverse transfusion‐related events. Veterinary Data Synthesis – While there are several studies evaluating the transfusion trigger, the RBC storage lesion and transfusion‐related immunomodulation in 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s,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pertaining to clinical veterinary patients. Conclusions – RBC transfusion is unequivocally indicated for treatment of anemic hypoxia. However, critical hemoglobin or Hct below which all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quire transfusion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and there are inherent risks associated with allogenic blood transfusion. Clinical trial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RBC age and leukoreduction on veterinary patient outcome are warranted. Implementation of evidence‐based transfusion guidelines and consideration of alternatives to allogenic blood transfusion are advisabl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