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通过三种施肥方法对影响寒地水稻产量及食味的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穗长、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与株高、穗长、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植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负相关。提出,在三种施肥方法试验下,水稻的农艺性状及食味品质间差异显著,施肥方法处理2实现了稻谷产量不显著降低的基础上,改善了影响稻米食味的粗蛋白、直链淀粉及胶稠度含量,从而为提高寒地水稻食味品质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粳稻食味品质改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进入21世纪,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粳稻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明显提高,品质稳定改善,改良食味品质是今后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食味品质鉴定方法,稻米淀粉种类和含量及分子结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其他物质含量与食味品质的关系,饭粒表面和内部超微结构与食味品质的关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与育种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日本粳稻食味品质研究现状,认为结合东北粳稻实际深入开展食味品质育种、栽培和生物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充分利用籼稻二次枝梗粒偏向穗轴上部分布、穗颈大维管束数和一次枝梗数多等有利基因,同时减少对食味品质的不良影响,是今后北方尤其是东北籼粳稻杂交优质高产育种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寒地粳稻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以337份高世代纯合品系材料为对象,对其11个品质指标进行相关、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构建准确可行的稻米品质评价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间呈显著正相关,食味评分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存在相关关系。在主成分分析中,累计方差贡献率80%以上的主成分共4个,综合得分排名前5的水稻品系分别为J139、J201、J141、J204和J138。以食味评分为因变量,糙米率、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含水量和直链淀粉含量为自变量得到回归方程。这些研究手段及回归方程可用于快速、准确分析新品系稻米品质,比较品系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8.
稻米的食味,品质与收获,干燥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米的食味、品质与收获、干燥的关系(日)森下光宏著,李雅娟(译)(大连水产学院养殖系116023)近年来消费者对稻米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他们所需要的是味道好的米。静岗县在扩大种植优质品种越光的同时,还采用了绢光、一目惚等,并积极地引进食味品质优... 相似文献
9.
10.
11.
黑龙江省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黑龙江省18个地区选择熟期适宜的18份大豆品种为材料,结合当地8个主要环境因素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大豆品质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经度、纬度、海拔、年平均气温、无霜期负相关,与年日照时数、降水量正相关.油分含量与经度、纬度、海拔、年平均气温、无霜期正相关,与年日照时数、降水量负相关.经度、纬度、海拔、年平均气温、无霜期等环境指标的提高对蛋白质含量形成和提高不利,却对油分含量的形成和提高有利;年日照时数、积温、降水量等环境指标的提高对蛋白质含量形成和提高有利,却不利于油分含量的形成和提高.这样的结论表明同一环境因素对蛋白质和油分形成可能具有互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麦收获指数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收获指数是指籽粒产量占地上部生物产量的百分率。研究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间与其产量的相互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方法,对影响收获指数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及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小麦HI具有较大的改良空间;HI与穗颈长、株高、穗长、小穗数、主茎生物产量有显著负相关,与单穗质量、产量呈正相关,与生物产量没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 87.427%,表明 3 个主成分已覆盖所有性状的主要信息;通过回归分析,小麦HI与单穗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千粒质量有显著回归关系。结论: 通过对10份小麦材料农艺性状的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HI受单穗质量、生物产量、千粒重影响较为明显有显著回归关系,与单穗质量、产量和穗粒数有明显正效应,生物产量对其有负效应。小麦HI提高可通过选育生物产量不宜过大,而穗粒数较高、单穗重较大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3.
14.
马铃薯是我国第六大粮食作物,2003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50万hm^2,产量超过6680万t,居世界第2位。其中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万hm^2,产量约为400万t,居全国第4位。我国马铃薯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过去50多年我国培育了170多个马铃薯品种,其中5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近年培育的新品种在薯块性状、食用品质、加工品质以及早熟性等方面,比过去以产量为主的品种有了显著的改善。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年生产淀粉量在300万t。我国马铃薯产业正处于一个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从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从低层次的市场需求向多样化市场需求转变的过程。马铃薯产业是我国的朝阳行业,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有数据表明,虽然我国马铃薯淀粉工业起步较晚,但近年全国马铃薯淀粉产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为世界第一。马铃薯深加工技术研究也已被列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然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当前商品薯生产所存在的问题:一是优质专用马铃薯品种推广速度慢,种植比例小,尤其是油炸型、淀粉加工型、鲜食和出口型专用品种;二是单产水平低,尤其是我省,平均产量只有14t/hm^2左右,比马铃薯高产的国家低1~2倍。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健全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规范种薯生产程序,标准化生产种薯,提高种薯的质量和数量,对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提高单产和效益,促进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寒地稻作区系指北纬43°以北的水稻种植区,本区内水稻种植以粳稻为主.随着寒地水稻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需求从数量向质量方面转化,消费者需求安全、卫生、富有营养、食味优良的稻米.目前,在发展无公害水稻生产的同时,提高稻米的食味品质,可以极大地增加稻米的消费量,满足人们对美味稻米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薏苡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2个薏苡种质资源的10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通径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薏苡10个主要数量性状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其中生育期与株高、主茎小花数、节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小花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生育期长的品种正向效应大于负向效应。生育期、主茎小花数、小花结实数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且以主茎小花数影响和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羊草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研究采用SPAD叶绿素仪和酒精-丙酮浸提法测定河北沽源和内蒙古图牧集天然草原羊草的叶绿素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探讨野外生态学实验采用叶绿素仪简便快速测定叶绿素的精确度。结果表明,在同一草原不同羊草个体之间羊草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SPAD值在一定范围波动,变异系数为20.457-36.921 %。河北沽源和内蒙古图牧集天然草原羊草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叶绿素SPAD值的增加而增加,呈线性函数、指数和幂函数规律变化,且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其中线性函数相关程度最大,可以更准确的预测羊草叶绿素含量。因此,可以利用SPAD-502叶绿素仪在野外条件下原位准确、快速地测定羊草叶绿素,为牧草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于1976年开始种植杂交水稻,以后面积逐渐扩大,目前一直稳定在60万hm2左右,1976至2000年全省累计增产粮食105亿kg,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浙江省人多地少对粮食的压力。浙江省于1976年开始种植杂交水稻,以后面积逐渐扩大,目前一直稳定在60万hm2左右,1976至2000年全省累计增产粮食105亿kg,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浙江省人多地少对粮食的压力。但是,在杂交稻米质上,不仅不能与国外优质米相竞争,而且与省内优质常规稻的品质相比也相对较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稻米品质要求越…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研究目的】水稻叶绿素变化与叶片衰老紧密联系,影响叶绿素变化有高温、强光等因素,但叶绿素变化与感光性和感温性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试图分析这两者间的联系,同时分析叶绿素含量本底与叶绿素变化间的联系。【方法】分别通过35、133个材料在广州和湖北荆州两地多组试验,研究用始穗期在不同生态区的变化,即利用出穗促进率,反映水稻不同材料的感光性和感温性,进一步研究出穗促进率与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关系。此外,对叶绿素含量本底不同的材料,按高低进行分类,探讨不同类型材料叶绿素的变化动态。【结果】在始穗后的第14天到第18天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减少百分率与出穗促进率呈显著的正相关,35、133个材料分别对应的相关系数是0.5093、0.3036。同时本试验还表明叶绿素含量本底高的材料,在始穗后第9-13天其叶绿素降低幅度较本底低的材料小,而在第14-18天降低幅度反而大,差异达显著水平。叶绿素高低两组材料分开进行出穗促进率与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相关分析,表明低SPAD值组的相关系数更高,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始穗后第14-18天叶绿素变化与感光性和感温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此期叶绿素变化可以作为反映感光性和感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广西优质稻生产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广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广西优质稻生产发展迅速,面积逐年扩大,部分基地县超过70%的种植面积.但是,广西优质稻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程度不高.特别是高档优质稻米至今不能自给自足.泰国香米仍然占较大的市场.所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优质稻生产,加速其产业化开发是广西现阶段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