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茶须野螟Nosophora semitritalis (Lederer)是茶树上一种较为常见的食叶性害虫,其幼虫取食叶肉形成“窗斑”、缺刻,老熟幼虫常咬食1张椭圆形叶片制作蛹室化蛹,对茶叶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文章介绍了茶须野螟的主要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供茶叶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斑喙丽金龟Adoretus ternuimaculatus Waterhouse又名茶色金龟子。我国大多数省(区)有分布。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棉、玉米、高粱、豆类、樱桃、苹果、杏、梧桐、枫杨、柳等多种作物和果木。在婺源常见与中喙丽金龟Adoretus sinicusBurmeistes混合发生,且成虫栖息为害较集中,一丛茶树常聚集有数百头成虫在上取食,晚上观察时可听见“嗡、嗡……”的飞行声。国内此虫为害茶的报道甚少,为此,笔者对其作了初步观察。现作一介绍。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5~10.5mm,宽4.7~5.3mm,褐或棕褐色,腹部色泽较深。体密被乳白披针形鳞片,光泽较暗淡。…  相似文献   

4.
罗桂华 《茶叶科学技术》2002,(3):40-40,F003,35
园东山高山茶园,海拔700米,茶小绿叶蝉具有春季发生迟,呈单峰型、世代重叠严重的特点,根据茶小绿叶蝉趋嫩性强,又具有杂食性的习性,园东山茶园首先采取冬季清园、勤除杂草、及时采摘等农业措施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茶橙瘿螨是茶树上一种常见害螨,以成螨、幼螨和若螨刺吸茶树汁液为害茶树,减弱树势,对茶叶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文章介绍了茶橙瘿螨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该害虫的正确识别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对金龟甲卵毒力高、持续控制效果好的药剂,采用毒土法测定了几种代表性药剂对铜绿丽金龟卵的毒力及对不同发育时期卵的毒力差异,并评价了药剂对卵的持续杀卵作用及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虫酰肼的杀卵活性最高,LC_(50)为8.620 mg/kg,噻虫胺、吡虫啉和噻虫嗪次之,LC_(50)分别为15.776、19.249和22.669 mg/kg,毒力均高于常用药剂辛硫磷;而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腈的毒力较低。药剂对不同时期卵毒力以对1日龄卵的毒力最高,对5日龄卵次之,对9日龄卵的毒力最低。3种药剂卵期处理的综合防效及持效性以噻虫胺最好,以有效成分33.33mg/kg处理30d时,综合防效仍达95.88%;虫酰肼次之,以有效成分33.33mg/kg处理20 d时综合防效为75.00%;辛硫磷最差。因此,噻虫胺用于防治花生田铜绿丽金龟甲具有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茉莉栽培在我国历史悠久。茉莉害虫种类颇多,危害严重,影响茉莉花的产量和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茉莉主要害虫及危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是茶树上一种重要的食叶类害虫,常在茶园暴发成灾,严重影响茶树的树势和茶叶的产量。本文介绍了茶黑毒蛾的主要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为生产上正确识别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有机茶园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丽水茶区常发害虫有20~30种,以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 Watt、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a Voss)、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和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为害较重,  相似文献   

10.
对菠萝蜜上新发现的素背肘隆螽(Onomarchus uninotatus)和丽绿刺蛾(Latoia lepida)两种害虫进行了初步研究。详细描述了两种害虫的为害症状、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为生产上识别此类害虫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园杂草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除草因快速、高效、低成本等优点,受到农民的青睐。但是化学除草剂的过量使用,易造成水土流失,加速杂草抗性形成,污染地下水等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践行绿色发展观,发展替代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防控技术出发,综述了我国茶园主要杂草防控技术优缺点,提出不同技术的适用条件,以期为茶园草害防控和茶农科学除草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茶白星病是我国茶区常发真菌病害,近年发生面积及为害程度呈上升趋势,不利于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了茶白星病病原菌的鉴定,并进一步综述其分布与为害、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以供茶叶技术人员和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叶斑蛾属鳞翅目斑蛾科,以幼虫咀食茶树叶片为害,是茶树叶部害虫之一。本文主要从茶叶斑蛾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生活习性3个方面对其进行介绍,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茶农或技术员提供更直观的害虫识别与科学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14.
香蕉枯萎病在徐闻县呈逐年扩展的趋势,现结合我县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分析该病原菌发生的流行条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其中对隔离检疫、选育抗病品种和水旱轮作等有效措施作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5.
杨琦 《北方水稻》2003,(5):22-23
近几年,铁岭地区稻水象甲的发生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并表现出一定的发生分布规律及危害特点。根据稻水象甲传播途径多,适应性强,危害重,除治难等实际情况,结合本地条件,提出了检疫和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江平  吴满霞  韩仁甲 《茶叶科学》2006,26(4):315-316
据陈宗懋报导,茶茎溃疡病(Phomopsis theae)最早是1917年在斯里兰卡发现,印度、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和我国浙江相继报道。2005年,首次在安徽省岳西县和石台县无性系茶园中发生,迄今未见成功防治茶茎溃疡病的报道。我们对该新病害进行了症状观察、病原鉴定、环境条件分析和侵染循环记载,研究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及时控制了其传播与蔓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觉晚 《茶叶通讯》2005,32(2):19-22
作者根据多年实践调查和驻点指导示范,探讨了不施化学农药,实施生态控制茶园虫、病、草害的可能性。阐述了茶园虫、病、草生态控制的原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海南省琼海市近年来对水稻两迁害虫的监测数据,总结出两迁害虫的发生规律,并结合当地的防治实践,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近年来东源县水稻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特性,摸索出一套适宜在东源县推广的几种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措施,以推广高效、低毒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