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黄牛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黄牛的分布、品种分类以及其优良特性和保护内容出发,分析了中国地方黄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危机,从而提出了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优良的地方品种,为我国专门化肉牛新品系的培育贮备遗传素材。○中国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2.
松原市自然条件优越,饲草饲料资源丰富,有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黄牛养殖产业历史悠久,养牛业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精准脱贫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养殖技术相对落后,对黄牛品种的选育不太重视,造成黄牛的优良性状退化,养殖效益不高。本文分析了黄牛品种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比较合理、科学的解决措施,建立牛品种改良新模式,促进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湘西黄牛是湖南省一个优良地方黄牛品种资源,作者从湘西黄牛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当前湘西黄牛保种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湘西黄牛保种选育及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黄牛选育改良及杂种优势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黄牛资源丰富,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好、肉质细嫩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生长速度慢、体型发育不佳、胴体产肉少、优质牛肉切块率低等缺陷。通过本品种选育和引进国外品种杂交改良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产业发展仍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门化肉牛品种。随着全球动物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肉牛种业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综述了我国地方黄牛品种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支撑肉牛产业发展的情况,对我国引进国外肉牛良种杂交改良各地黄牛品种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肉牛选育改良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对指导我国肉牛种业技术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养牛业是贵州山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恩南黄牛是当地的优良黄牛品种。对思南黄牛的品种特征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旨在为该县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水草丰沛,生态气候条件优越,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孕育了关岭牛、思南牛、黎平牛、威宁牛、务川黑牛、贵州水牛和贵州白水牛7个优良地方品种,是我国牛品种资源基因库的宝贵资源,也是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在长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工选择下,贵州地方牛种均具有体质结实、肢蹄强健、短小精悍、善于爬山、耐粗耐劳等优良特点;  相似文献   

7.
思南黄牛是一个适合在山上进行耕作和放牧、可以产肉多、数量庞大、商品率高的地方品种,在贵州等地被广泛应用于农牧业生产,为贵州本地人民带来了可观收益与极大便利,深受当地农民青睐。由于思南黄牛体型较小,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等不及国外肉牛品种,故多采用杂交育种。本研究综述了其品质特征、开发利用、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思南黄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讨论了该黄牛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开发利用思南黄牛和推动其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微卫星标记对4个贵州地方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推荐的23对微卫星引物,采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技术,检测了4个贵州地方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关岭牛和思南牛之间遗传距离最小,黎平牛和思南牛之间遗传距离最大;贵州4个地方黄牛品种两两间基因型一致的概率在关岭牛和思南牛之间的概率最大(2.892×10-23),在黎平牛和思南牛之间的概率最小(1.001×10~(-24));贵州地方黄牛品种71.3%的遗传分化发生在品种间,28.7%的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内。贵州地方黄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开展品种选育的选择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贵州优良草品种引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主要地方优良草种选育及利用在贵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石漠化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合近年来的科研工作,综述了贵州近30年来在主要地方优良草种选育利用方面的主要成就。结果表明,自贵州草地畜牧业兴起以来,广大科技人员为解决草地生产用种问题,先后引进国内外优良草种10余种累计100多份品种资源,并多次考察收集贵州野生牧草品种资源近1 000份,经过整理、鉴定,发掘了一批重要的育种材料。近15年来,采用引种驯化筛选、选择育种等方法先后选育牧草新品种9个,对促进贵州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还分析了贵州牧草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今后育种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鲁西黄牛是我国优良地方良种之一,菏泽市是鲁西黄牛的主要产区,随着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鲁西黄牛存在着增重慢、后躯欠发达、出肉率低的状况,制约着我市养牛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鲁西黄牛存养及生产性能调查分析,明确了改良方向,坚持选育与改良并举的方针,使鲁西黄牛四项体尺和体重指标、产肉性能等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为我国地方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探索出了成功经验,且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课题<鲁西黄牛选育与改良研究>[(97)菏星科成签字152号]获菏泽地区科委星火计划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调查分析贵州安顺市肉牛产业养殖、加工以及品牌销售等环节的发展现状,立足当地肉牛发展优势,剖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产、加、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对策建议,旨在为加快推进安顺市现代山地肉牛产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肉牛种业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辽市肉牛种业起步早,发展较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建立了完整的制种、供种、推广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现代家畜繁殖技术不断应用于家畜改良,优良种源逐渐实现从引进到自主培育,现代繁育技术和优良品种对肉牛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肉牛种业对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阐述通辽市肉牛种业从依靠优良品种引进到冷冻精液生产再到优良品种自主培育的发展历程,剖析目前通辽市肉牛种业在育种基础、联合育种机制、育种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实施肉牛种业提升工程、完善育种技术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育种机制创新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产业生产、市场需求、屠宰加工等3方面综合阐述了贵州省牛羊产业屠宰加工环节现状,旨在为贵州省牛羊屠宰加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调查研究表明,贵州省牛羊产业屠宰加工环节中存在市场需求大、养殖规模小,家庭作坊多、认证企业少,标准化建设滞后、自动化水平较低,产品多样化不足、同质化严重,品牌辐射局限、盈利空间较小等问题,由此提出在养殖规模化上求突破,保障原料供给;在产业集聚化上求突破,盘活加工资源;在生产标准化上求突破,提升产品质量;在价值最大化上求突破,增加产业附加值;在营销品牌化上求突破,推动牛羊出山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了解当地肉牛生产情况,莒南县畜牧局组织人员对全县肉牛产业基础条件、养殖规模、结构布局、养殖效益、存在问题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发展建议,对促进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东是全国的养牛大省,拥有3个肉牛地方品种,多个国外引进品种,形成了肉牛生产3大片区,但是地方品种牛的保护与开发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全省肉牛业的发展。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地方品种肉牛保护与开发的建议与对策,对改善当前的地方肉牛品种选育、保护与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的南阳牛、郏县红牛是由河南省经过长期不断选育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近年来,由于牛肉需求的不断加大以及对牛肉品质要求的提高,同时由于河南肉牛的遗传改良基础好,培育具有优良肉质的新品种成为当前河南省育种产业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河南肉牛产业也凸显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本文综述了河南省肉牛遗传育种现状、遗传育种相关研究进展以及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河南省地方牛种质研究及创新利用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发展迅速,而种业是肉牛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肉牛种业发展现状、取得进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肉牛种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陕西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饲草料及农作物秸秆资源,肉牛产业发展仍不充分,通过对陕西省自然资源、饲草料资源及近年来肉牛养殖的现状调查分析,总结了陕西省肉牛养殖业发展中繁育基础及品种改良滞后、养殖规模发展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一些问题,提出通过充分发挥资源潜力,科学规划区域肉牛产业,鼓励肉牛繁育场发展,推广肉牛养殖新技术应用,发展秸秆饲草收储加工企业等方法,促进陕西省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肉牛产业是玉溪市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本地黄牛约占玉溪肉牛存栏的70%~75%,本文通过对品种特性、当前养殖模式及发展潜力等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性的提出本地黄牛提质增效技术措施,为提升本地黄牛养殖效益,促进玉溪市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及贫困地区肉牛产业扶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调查河南省伊川县肉牛养殖现状以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为政府和伊川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肉牛发展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采用实地走访、查看及与合作社或企业负责人座谈等形式进行调研。经调研发现,伊川县肉牛养殖以品质优良的安格斯肉牛品种为主,加上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如母牛和新增肉牛栏位补贴、粮改饲补贴等,使得肉牛养殖在当地成为一种优势产业。河南省伊川县肉牛养殖产业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并就目前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