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盐渍双孢菇加工工艺及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近年来双孢菇大量集中上市而引发的“菇贱伤农”现象,提出了以盐渍加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的对策。总结了盐渍双孢菇加工工艺,分析了加工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发生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规避双孢菇种植风险,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流程:原料选择→切片→护色处理→烘干→包装。1.原料选择:原料菇必须新鲜,菌盖完整,选择菇伞肥大、菇柄短、色泽洁白的双孢菇作为干制原料。为保证干制品的质量,应将表面腐烂、伞开变色的剔除。选好的原料要分级存放,以便分别加工。2.切片:机器要手工纵向切片,按双孢菇等级分别加工,切片厚度4毫米左右,切片时,菇表面要不带积水,以免打滑达不到切片要求,切片做到均匀一致。3.护色处理:将切好的双孢菇片浸入0.1%的亚硫酸钠  相似文献   

3.
乔方  王继栋  黄晓钰  余海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095-7097,7099
[目的]为4-己基间苯二酚(4-HR)在食品贮藏与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性依据。[方法]应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析了4-HR与氯化钠、柠檬酸、抗坏血酸的交互防褐作用。[结果]4-HR对抑制马铃薯PPO活性有极显著作用,其次为抗坏血酸、柠檬酸和氯化钠,氯化钠抑制作用不明显。各因子对马铃薯PPO活力抑制效果最佳的用量分别为:4-HR 0.019%、柠檬酸0.57%、抗坏血酸0.027%,而氯化钠的水平变化对多酚氧化酶活力几乎没有影响。[结论]4-HR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柠檬酸和抗坏血酸与4-HR的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海红果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的问题,开发海红果无硫护色剂,选取护色剂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钠为影响因子,以海红果的褐变度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 V8 试验设计,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护色剂对海红果色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L-半胱氨酸>氯化钠>柠檬酸,复合护色剂的最优配方为0.06% L-半胱氨酸、1.68% 氯化钠、0.64% 柠檬酸,在此条件下,加工的海红果护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以双孢菇、菠萝为原料研制双孢菇菠萝复合饮料,对双孢菇原汁、菠萝原汁和糖酸的用量、稳定剂浓度及杀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双孢菇、菠萝原汁最佳添加量分别为25%、20%;产品的最佳配方为黄原胶0.13%,耐酸CMC0.08%,PGA0.07%,柠檬酸0.10%,乳酸0.03%.甜蜜素0.25%.蔗糖2.00%;最佳杀菌条件为121℃、10min.  相似文献   

6.
木材变色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在生长期间的活立木和采伐后的原木,经过加工的板材、方材,以及在加工干燥和使用期间的木材,常常都会在其表面或内部发生各种变色。不但影响了木材的美观,而且有的木材变色后硬度加强,质地变脆,从而降低了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在林业生产中加强对木材变色的认识和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蒋萌蒙  田呈瑞  孙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553-5555
试验优选了抑制双孢菇褐变的最佳抑制剂及抑制剂的复合。单因素试验表明:不同抑制剂对双孢菇褐变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是苯甲酸,其次是柠檬酸和异抗坏血酸钠,而NaCl、EDTA、环糊精单独使用抗褐变效果不明显;抑制剂两两复合使用时,抑制效果普遍较好,其中抑制褐变效果最好的是柠檬酸和异抗坏血酸钠的复合。利用单因素优选出的3种最佳抑制剂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柠檬酸0.80%、苯甲酸0.30%、异抗坏血酸钠0.70%复合时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达79.12%。  相似文献   

8.
为双孢菇产业发展,双孢菇生产企业和精深加工企业选择生产菌株提供科学依据,测定比较了国内外12个双孢菇菌株子实体的蛋白质、脂肪、多糖、粗纤维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并利用雷达图对双孢菇菌株5个营养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国内外主栽双孢菇菌株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5113菌株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高,分别为35.15%和4.54%;XXX菌株的多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63.51g/kg和8.14%;H901菌株粗纤维含量最高,为45.42%。5113菌株子实体的营养价值最高,综合评分为135分。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防止双孢菇褐变,从菇体细胞膜和色泽两方面考虑,在不同真空度下对双孢菇进行充氮处理,检测其烫漂前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烫漂后的颜色变化,从而找出真空充氮烫漂有效防止双孢菇褐变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真空度的提高,双孢菇的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含量增加,两者均在真空度0.100MPa时达到最大;真空充氮处理能显著影响双孢菇烫漂后的颜色变化,最佳处理是真空度0.090MPa下充氮,此时双孢菇的氧气含量为3.8%,褐变指数最小(28.74),褐变抑制率达17.52%。综合分析,真空充氮处理虽然不利于双孢菇细胞膜完整性的保持,但与沸水烫漂结合,能有效地抑制双孢菇的褐变,是一种有效的物理调控防褐变技术。  相似文献   

10.
双孢菇组织柔嫩、含水量高,保鲜期比较短,如果保存不善,很快就会发生开伞和变色,1~2天商品价值就会降低甚至丧失,因此双孢菇的保存方法很重要的。首先做到适时采收,双孢菇采收的最佳时期是菌伞将开但菌膜未破时。采收后在凉棚中将菇分好等级,把不适宜贮藏的开伞菇、病菇和有虫菇选出。1.低温冷库贮藏双孢菇采后经挑选分级,用清水冲洗干净,为防止菇色发黄或变褐,可放入0.01%焦亚硫酸钠水溶液中漂洗3~5分钟。迅速  相似文献   

11.
以不添加过磷酸钙(ck)作为对照,研究了玉米秸秆发酵料中添加干物质量的10%过磷酸钙(P)、10%过磷酸钙+10%的生物炭(P +BC)、 10%过磷酸钙+0.25%的腐殖酸(P+HA)对双胞菇菌丝体、原基和子实体生长阶段菌丝体胞外酶的活性及双胞菇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P、P+BC、P+HA处理增加了双胞菇菌丝体、原基、子实体生长阶段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过氧化物酶、淀粉酶的活性。P、P+HA处理显著增加了第一潮菇鲜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干物质、粗蛋白、总糖的含量。综合来看,玉米秸秆发酵料中添加10%过磷酸钙+0.25%的腐殖酸的情况下,双胞菇生物学效率和粗蛋白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双孢菇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各种辅料加工制得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即食性软包装调味制品,本文主要对双孢菇软包装调味产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产品质量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为工业生产本产品质量的监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地区双孢菇周年栽培技术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双孢菇生产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不能实现全年均衡供应,容易造成旺季菇贱伤农、淡季无货可供的局面。实现双孢菇的周年化生产可解决这类矛盾,增加菇农收入。总结了连云港地区双孢菇的周年生产技术,通过双孢菇春季、夏季、秋冬季全年生产,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提高了菇房的利用率,增加了菇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4.
朱斌  黄亚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06-5607
[目的]研究酒糟对双孢蘑菇营养成分、性状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利用酒糟栽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方法]以酒糟为主要栽培料,添加玉米芯、牛粪进行双孢蘑菇的栽培试验。[结果]配方中加入酒糟可以明显提高菌丝生长速度。酒糟40%、玉米芯20%、牛粪35%、过磷酸钙2%、石膏2%、石灰1%、pH值7.5~8.0条件下培养的双孢蘑菇子实体性状较好,产量最高,双孢蘑菇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达32.10%。[结论]酒糟是双孢蘑菇生长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15.
蘑菇属17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酯酶同工酶对野生双孢蘑菇和褐色、白色双孢蘑菇栽培种,大肥菇,美味蘑菇和姬松茸等蘑菇属17个菌株进行了酶谱带表型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双孢蘑菇与双孢蘑菇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为0.667,而与大肥菇和姬松茸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333;野生双孢蘑菇组织分离菌株、多孢分离菌株和单孢分离菌株遗传变异幅度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表明野生双孢蘑菇的遗传背景较单一;同时分析了大肥菇与美味蘑菇,褐色蘑菇彼此之间,以及白色双孢蘑菇菌株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纳米包装材料延长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制备一种含纳米Ag、纳米TiO2和凹凸棒土的纳米包装聚乙烯(PE)包装薄膜,研究双孢蘑菇在4℃下贮藏10d期间,纳米包装材料对其感官品质、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跟踪检测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失重率、白度、相对电导率、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分析纳米包装材料和普通聚乙烯材料对双孢蘑菇感官品质、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普通聚乙烯包装材料相比,添加纳米粒子的包装材料能够较好地抑制双孢蘑菇发生失水萎蔫和褐变现象,使其保持贮藏前洁白色的感官品质.贮藏10d后,纳米包装材料处理组双孢蘑菇的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1.46%、22.5%、3.50 μmol·kg-1、161.89 U·g-1·min-1,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组的1.86%、30.2%、4.66μm01·kg-1和233.84 U.g-1·min-1,(P<0.05),而总糖和可溶性蛋白等营养成分的保留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含量.[结论]纳米包装材料能够有效抑制贮藏期间双孢蘑菇感官品质的劣变,降低营养价值的损失,提高综合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7.
采收期对不同品种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采收期对不同主栽双孢蘑菇品种采收品质的影响,以4个双孢蘑菇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个采收期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中维生素C(Vc)、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总酚等内在品质指标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上5种指标在同一采收期的不同品种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采收期Ⅰ(菌盖直径2~3cm)时这种差异表现得较为明显。在采收期Ⅰ时,不同品种间Vc含量的变幅最大,即13.2~105.5μg/g,最大值是最小值的8倍;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5.9~21.4mg/g,还原糖为1.51%~2.14%,总酚含量为333~680μg/g,PPO活性为34.25~88.25U/(g.min)。从整体趋势分析,随着采收期的延迟,不同双孢蘑菇品种中除PPO活性呈持续增加趋势外,其Vc、可溶性蛋白、还原糖、总酚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采收期Ⅱ(菌盖直径3~4cm)或Ⅲ(菌盖直径4~5cm)达到最高。从营养学、生物学产量和贮藏特性考虑,综合分析以上5种试验指标,应选取未开伞且直径在4cm左右的双孢蘑菇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原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各级菌种培养料的选择对双孢蘑菇的生产周期及质量至关重要。研究对双孢蘑菇原种(也称二级菌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筛选,从污染情况、菌丝状态和生长速度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双孢蘑菇原种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是原种在晾晒12h的玉米粒培养基较其他晾晒时间及麦粒培养基上表现出生长快的优势,菌丝生长速度较为一致,满瓶时间也较为整齐,可作为双孢菇原种种生产时的培养基质,研究还发现加入石膏粉的玉米粒培养基的污染率明显少于无石膏粉的玉米粒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双孢茹营养丰富,栽培范围广泛,栽培条件要求不高,容易形成产业形势。为了提高双孢菇的产量,笔者规范了双孢菇标准化栽培技术,使其产量提高20%左右,可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周念波  李轶群  殷勤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42-14843
[目的]探索双孢菇菇柄中麦角硫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双孢菇菇柄为原料,采用氧化铝柱层析提取其麦角硫因,考察上样量、洗脱剂组成,以及上样液pH值和洗脱速度等层析操作对麦角硫因回收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上样体积20ml,洗脱剂70%乙醇,上样pH值9.0,流速2ml/min。在最佳条件下,麦角硫因回收率91.2%,纯度25.6%。[结论]该研究为双孢菇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及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