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设施栽培能够提高结果量,增加经济效益。温度和湿度的管理与调控,是设施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作者重点阐述了葡萄生长的土壤温湿度标准;设施葡萄生长各阶段的温度、湿度调控的具体要求与方法;葡萄病害发生与温湿度的关系等,为设施葡萄温湿度管理与调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掖市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温湿度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成功,人为控制环境因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温湿度调控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张掖市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室内温度、湿度变化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温湿度调控措施,以期为设施葡萄延后栽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设施葡萄的生长关键受温度与湿度的影响。温度包括棚温和地温(土壤温度),湿度包括棚内湿度和土壤湿度。所以在管理中,棚内必须安放棚温计、地温计和干湿温度计,严格调控地温、棚温和棚内湿度,为葡萄生长提供优良环境,并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葡萄设施栽培环境调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葡萄设施栽培中,环境调控对葡萄设施栽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方面阐述了葡萄设施栽培环境调控技术,以期为葡萄设施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玫瑰香葡萄设施温室栽培中,环境调控对玫瑰香葡萄设施温室栽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方面阐述了玫瑰香葡萄设施温室栽培环境调控技术,以期为玫瑰香葡萄设施温室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玲  方平 《北京农业》2002,(1):22-22
<正>日光温室葡萄在冬季要求夜间温度不低于 10~15℃,白天温度达到 30℃;土壤持水量在60%左右,空气湿度达到55%~65%,就能满足葡萄生长结果的要求。如果温湿度超出以上标准,就要及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适时扣棚根据葡萄生长特性及气候特点,一般12月下旬,等葡萄渡过休眠期后再扣棚。塑料膜应选择透光好的无滴膜,为保温夜间应加盖草苫。棚内温湿度控制扣棚后葡萄即可出土、上架。葡萄出土后浇足水,第一周实行低温管理,白天放下草苫,保持较高湿度;此间白天温度要维持在20~25℃,夜间棚温约为0~5℃,湿度保持在95%以上。葡萄进入萌芽期,白天棚温应严格控制,防止造成枝条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对鲜食葡萄"维多利亚"设施栽培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树形选择、修剪、土水肥管理、花果管理、温湿度调控等方面对其设施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宁夏设施葡萄生产中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浅谈西藏昌都设施葡萄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西藏昌都设施葡萄栽培关键技术要点,通过设施条件进行温湿度调控,可调控成熟期,满足不同季节市场葡萄供应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进行设施温室葡萄栽培,应用设施温室自动卷帘技术是一项事半功倍、一劳永逸的技术,它不仅大大缓解设施栽培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更快捷有效的调控设施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与光照,使温室更适宜葡萄的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设施环境各因子调控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葡萄的产量与品质,本文作者针对新疆的气候条件,详细阐述了温室温度、湿度、光照、CO2等环境因子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葡萄设施栽培中,栽培设施为其中的葡萄创造了适宜可控的小区环境,这些人为创造的环境条件对葡萄的生长发育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因此,环境调控的正确与否对葡萄设施栽培能否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环境调控中,温湿度的调控尤为重要,其调控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葡萄设施栽培能否成功。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设施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优选品种、整型方式、扣棚时间、温度管理、湿度管理与灌水、施肥与气体调节、棚内光照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1 巧调温湿度 避开霜霉病发生的最适宜温湿度(温度18℃左右,湿度83%以上)。上午将棚温调控在28℃左右,湿度在75%以下;下午调温在23℃左右,湿度在70%左右。前半夜巧用低湿度,将棚内湿度调在80%以下;下半夜巧用低温,将棚内温度调在13℃以上。这样在不影响黄瓜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可控制病害发生。 2 巧用高温闷棚 选在晴天中午将棚封死,使棚温迅速升至43℃以  相似文献   

15.
介绍保温设施葡萄保健栽培技术,包括温度管理、湿度管理、气体管理、肥料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此推动保温设施葡萄在嘉兴市的种植,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保温设施葡萄保健栽培技术,包括温度管理、湿度管理、气体管理、肥料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此推动保温设施葡萄在嘉兴市的种植,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设施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优选品种、整型方式、扣棚时间、温度管理、湿度 管理与灌水、施肥与气体调节、棚内光照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葡萄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应 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进行设施温室葡萄栽培,应用设施温室自动卷帘技术是一项事半功倍、一劳永逸的技术,它不仅大大缓解设施栽培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更快捷有效的调控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与光照,使温室更适宜葡萄的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自动卷帘保温设施能有效延长温室作物的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19.
《湖南农业》2022,(11):24-25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我国引进与推广了一系列新型温室设施装备技术系统,现介绍如下。一、温室控制系统温室控制系统是专门为农业温室、农业环境控制、气象观测开发生产的环境自动控制系统。温室控制系统可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光照、气压、雨量、太阳辐射量、太阳紫外线、土壤温湿度等农业环境要素,根据温室植物生长要求,自动控制开窗、卷膜、风机湿帘、生物补光、灌溉施肥等环境控制设备,自动调控温室内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弥雾调控技术下微气候变化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确定优质高产的弥雾调控方式,为促进葡萄节水提质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方法】在常规滴灌的基础上通过与微喷叠加,组成微喷弥雾调控灌水技术处理,监测各微喷弥雾调控处理下葡萄园温度、湿度、果实品质等指标变化,分析弥雾调控下微气候因子与葡萄果实品质的响应关系。【结果】采用弥雾调控可有效降低葡萄园温度和增加湿度,与CK处理相比,弥雾调控下葡萄园白天平均温度低2.9~3.3℃,夜晚平均湿度高4.7%~5.5%。在葡萄果实品质表现上,WP1、WP2、WP3和CK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20.2%、21.5%、21%和19.1%,总糖含量分别为18.26%、19.1%、18.33%和17.51%,总酸含量分别为4.1、4.0、4.4和6.4 g/L,Vc含量分别为2.51、2.83、2.77、2.11μg/g,同时,果粒重分别比CK处理高0.22、0.26、0.25 g。【结论】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晚上平均湿度是影响最大的关键微气候因子,在葡萄果实生长关键期采用架下弥雾调控技术,每天喷水1 h,当夜晚平均湿度值为46.2%~51.1%时,有利于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并可以用晚上平均湿度对该地区葡萄果实生长和品质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