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些年,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稳粮保供"政策的实施和推进,水稻种植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优质稻米产业逐渐兴起。淮安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具备较为优越的气候环境、品种资源、先进技术及产业链齐备等方面的优势,在过去全国稻米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随着优质稻米市场竞争加剧,淮安大米也面临主体品种不突出、技术创新集成不足、稻米品牌市场价值低、稻农收益下降等诸多问题。为此,笔者从建设优质稻米示范基地、创新集成优质稻米种植技术体系、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提升优质稻米加工企业水平、打造中高端品牌、延伸产业链等方面提出振兴淮安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当地水稻种植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增绿。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2015—2019年南京市六合区水稻生产现状,包括种植面积、产量、品种结构、种植方式、技术模式等情况,分析了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加快水稻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强化优质稻米的生产、加强稻米地方品牌的宣传等对策,以期为六合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吴江区优质稻米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优质水稻品种引进、优质稻米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优质稻米产业化经营、建立优质稻米品牌、建设优质稻米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改进和提高稻米精加工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新时期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水稻集成栽培在主攻单产的同时,还要兼顾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是稻米生产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环保型社会,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举措.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四川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人们的主要口粮作物。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四川省水稻单产低,稻米品质差。为了提高水稻单产,提升稻米品质,本文针对水稻在旱育秧栽培上的种植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水稻旱育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高产栽培的关键集成技术,以期为推进四川水稻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有机稻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水平不高、人员素质偏低、有机稻米质量不高、市场认同度低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探索出优质、高效的有机水稻种植技术,江苏农垦宝应湖农场自2015年起对有机水稻配套种植技术进行了研究。现从种植基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秧及移栽、水肥运筹、病虫草害防治、收割及品质等方面,对2015-2017年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通过集成的有机水稻配套种植技术,实现当地有机水稻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  相似文献   

7.
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稻米品质、绿色优质稻米生产现状及自然条件进行剖析指出:①吉林省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及优质品种品质中等偏下,与日本、韩国优质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②吉林省是我国优质粳稻主要生产基地,但名牌稻米产品不多,在国内外优质米市场竞争能力弱。③目前吉林省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先进,是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快速发展时期。作者同时提出了发展绿色优质米的生产对策:①吉林省具有独特的优质米生产环境和自然气候,要加强对稻米品质改良研究,提高稻米品质。②开展对绿色优质水稻栽培研究,建立绿色优质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③科学、合理进行绿色优质水稻种植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8.
水稻“武育粳39号”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熟晚粳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稻米品质优、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本文从试验种植 “武育粳39号”等水稻新品种探讨应用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价值,从而遴选一批适应性好、抗逆性好、抗病性好的水稻品种,探索一套优质高效、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和规模化种植品种组合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襄樊市引入、推广两优培九4.87万hm^2,占水稻面积的30.8%,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的特点,成为全市“优质稻米工程”主要品种。4a间,逐步形成了以两优培九为核心,建立保优高产高效集成生产技术体系,并推动优质稻米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鄂北地区两优培九保优高产技术与优质稻米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襄樊市引入、推广两优培九 4 87万hm2 ,占水稻面积的 30 8% ,表现产量高 ,米质优 ,适应性广的特点 ,成为全市“优质稻米工程”主推品种。 4a间 ,逐步形成了以两优培九为核心 ,建立保优高产高效集成生产技术体系 ,并推动优质稻米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优质稻米的需求持续增加。近年来,江苏省加强优质稻米的选育,也通过栽培措施来促进优质稻米生产。江苏省泗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利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为平台,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优质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为该县优质粳稻机械化种植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该县稻米品质的提升,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主要采用秸秆还田水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技术、秸秆还田机插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秸秆还田直播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秸秆还田水稻塑盘抛秧技术四种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了不同栽培技术对南粳9108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希望本次研究对掌握南粳9108在该县生育期表现和更好的提高优质粳稻的产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种水稻可以像种韭菜,割完一茬还能再收一茬吗?年初,安徽省池州市举办了一场优质稻米"盲评"活动。与以往优质稻米评鉴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参评的稻米是不同品种在绿色生产模式下的"二茬稻",即割了一茬还能再长一茬的再生稻。再生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因品种、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一、发展水稻产业的指导思想在稳定和恢复水稻面积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水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质绿色水稻生产,着力打造豫南和豫北两个优质水稻基地,积极鼓励农企对接,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生产的反馈引导作用,促进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扶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推广优质良食味水稻品种,加快豫南"再生稻"发展,积极推广稻田综合种养高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绿色水稻和有机水稻,促进"优粮优价",打响河南优质好吃稻米品牌,增加绿色优质安全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无公害优质稻米种植对田块质量的要求,提出了长丰县岗集镇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管理技术,以促进无公害水稻的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为积极推广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实现水稻栽培双优化、水稻生产无公害化、稻米品质优质化的目标要求,探索开创水稻生产优质、高产、高效新路子,我镇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2004-2005年在三新水稻示范园区示范种植“申优1号”杂交粳稻新品种,达到了高产、高效的目标要求,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稻生产的快速发展,对水稻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同时要求生产出对人类生活安全的优质稻米,以满足人们对稻米的饮食需求。因此,提出水稻安全生产技术,普及水稻安全生产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水稻食味,提高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以促进水稻生产的安全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港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80万亩以上,年产优质稻米25万t,是国家和辽宁省重要的稻米生产基地。本文在总结近几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东港市目前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高产、稳产和优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水稻生产技术管理意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和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优质、高效和安全已成为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新目标。为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定向培育了适合轻简化栽培的优质抗病中熟中粳新品种泗稻15号,并针对其生物学特性开展长期生产试验研究,集成了包含产地环境、产量及其构成、稻米品质、肥料施用准则、农药使用准则、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干燥、运输、储藏和档案记录等方面在内的泗稻15号优质稻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在解决水稻高产问题后,优质成为水稻品种改良的首要目标。稻米品质属综合性状,受品种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种植方式、加工方法、饮食偏好等诸多因素影响。简述浙江省粳稻品质育种的发展概况,对稻米品质评价、影响稻米品质因素以及提高稻米品质思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探讨浙江省优质粳稻品种的选育方向和发展趋势,为浙江省优质粳稻品种的培育以及优质稻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稻米是我国居民重要口粮,全国三分之二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稻米安全应该成为保口粮的关键。为了提高农业竞争力,提升稻米质量,必须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选用优质高产多抗水稻品种,采用科学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或者生物农药等绿色高效生产模式,实现水稻安全生产。本次示范试验选用优质水稻新品种“常香粳1813”,探索因种绿色高效生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