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8年引进16个杂交中稻优质新组合在我县中海拔省璜镇横溪村进行简比展示。结果表明,新组合野香优676、欣优827、泰丰优2098、内6优7075、荃优212、甬优5552、野香优航148表现较好,平均产量均比对照宜优673增产,增幅0.12%~20.51%。它们的植株性状、经济性状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闽清县中海拔中稻区扩大示范,但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对部分中稻新组合区试的基础上,2006年对11个中稻新组合进行区试,鉴定筛选适宜宁德市推广的优良新品种.区试结果表明:2005年、2006年两年区试表现比对照组合汕优63增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合性状较佳的组合有联大2008、Ⅱ优0323、双香2号、Ⅱ优6号和Ⅱ优1946,建议在宁德市稻瘟病轻发生区扩大试种、示范.2006年区试表现比对照组合汕优6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综合性状较佳的组合有Ⅱ优051、D优177、特优明4002和特优059,建议2007年续试;特优166和特优140两组合在2006年区试中表现不理想,建议中止试验.  相似文献   

3.
2018年,引进5个优质新组合进行单季晚稻栽培简比展示。经比较,5个新组合平均产量均比对照宜优673增产,增幅0.66%~6.33%,其中平均产量最高的新组合是嘉丰优2号,最低的是晶两优534;它们的生育期适宜,植株性状、丰产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下一年进一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4.
2009年,从省内外引进18个杂交中稻新组合在闽清县下祝、东桥2个乡镇中稻区进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全优3301、兴优15、Y两优302、玉优1号、广优明118、C两优396、奥龙优H282、两优688平均产量均比对照Ⅱ优明86、两优2186增产,增幅0.90%~28.35%,变异系数0.07%~7.81%,较稳产,其中Y两优302、玉优1号、C两优396、两优688米质较好,其他组合米质中等。以上组合可在中稻区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或推广,但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相似文献   

5.
浙优18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态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合作选育的籼粳偏粳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15~2016年本局连续两年在海拔730m的高海拔山区蕉城区洋中镇钟洋村作中稻种植,表现产量高、杂种优势强、茎杆粗壮、剑叶挺直、株型紧凑、耐肥抗倒、抗逆性强、后期转色好、米质较优,米饭适口性好等特点。本文总结了浙优18主要的特征特性和在高海拔山区作中稻种植产量表现与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水稻新组合。【方法】在土壤、水分、湿度、光照、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同等条件下,对"Y两优900""Y两优143""Y两优916""超优1号""Y两优8866""深两优5814",6个一季中稻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深两优5814"产量最高,其次为"Y两优143""Y两优8866",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抗性较高。【结论】"深两优5814""Y两优143""Y两优8866"适宜在灌阳作为一季杂交中稻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7.
D702优527(D优13)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D702不育系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晚稻新组合。2003年我县引进该组合,经过两年的中稻、晚稻试验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性好,深受我县广大农户的欢迎。现将该组合试验、示范情况及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增刊启事     
D702优527(D优13)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D702不育系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晚稻新组合。2003年我县引进该组合,经过两年的中稻、晚稻试验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性好,深受我县广大农户的欢迎。现将该组合试验、示范情况及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桃源县粮食总产,提高一季稻单产是关键。桃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为筛选出适宜本县种植的高产稳产水稻新组合,从有关科研单位引进了10个杂交中稻新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Y两优5867、晶两优华占、Y两优689、深两优865、深两优1815、深两优116等6个品种综合性状好,抗倒、抗病,耐高温又耐低温,有利于高产稳产,可以作为桃源县一季稻主推品种;隆两优1141、叁两优1813、徽两优1813这3个组合不适宜在桃源县推广种植;广两优143应慎重推广;深两优116在推广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大田用种量。  相似文献   

10.
"C两优396"是湖南农业大学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2011年福建松溪县以"两优培九"为对照,对"C两优3 96"进行了引种试验示范,总结了该品种在松溪县种植的表现及作中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引进15个中稻优质新品种在闽清县高海拔下祝乡后岭村进行简比展示。结果表明,各新品种平均每亩产量在514.16~670.13 kg之间,平均产量均比对照甬优9号(CK_1)、中浙优8号(CK_2)增产的新品种有3个,分别是秀优4913、泰两优217、甬优7860,增幅0.55%~23.34%,这3个品种生育期适宜,植株性状、丰产性、抗性均较好,建议2021年进一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12.
广8优673在寿宁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8优673系以广8A和福恢673为父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5011),2016-2017年在寿宁县鳌阳镇作为中稻试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介绍广8优673在寿宁县作中稻种植的性状特征以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广8优673新组合的栽培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县水稻以种植一季杂交中稻为主。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调优力度的加大,近年来,公司大力引进优质中稻新组合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我县推广的杂交中稻品种。近年来,全县种植优质杂交中稻逐年增加,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优质中稻品种栽培技术经验和做法,就如何使优质杂交中稻既保优又高产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合荣县不同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再生力强、抗性好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选择9个国标3级以上优质米杂交水稻新组合与四川省区试对照冈优725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季中稻:准两优1102、宜香优2115、江优126、深两优876、内香优18和Y两优6号分别比冈优725增产10.49%、6.39%、5.36%、5.13%、3.99%和3.88%;头季中稻+再生稻:江优126、宜香优2115、天优华占、准两优1102、内香优18和川优6203分别比冈优725增产3.72%、3.46%、2.25%、2.16%、1.56%和0.52%。品质优,产量优势明显,适宜在本县不同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新组合在浏阳的生态适应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引进49个杂交中稻和晚稻新组合,在湖南浏阳市张坊镇(山区)与沙市镇(丘陵区)进行了田间栽培比较试验,通过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比较,结果表明,D优6511、Ⅱ优416、川香优8号、K优817、天优290、五丰优998共6个品种的丰产性、抗性、分蘖能力、株叶型态等综合性状突出,建议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长汀县中稻常年种植1.95万亩,近年推广的良种有天优3301、Ⅱ优3301、宜优673、Ⅱ优沈98等,为长汀中稻的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为了探索后续中稻良种,我站2012年从福建农丰种业有限公司引进试种杂交稻新组合中浙优8号。该组合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优质、高产、迟熟杂交中籼组合。通过我县中稻区的濯田镇升平村、四都镇溪口村、红山乡腊溪村3个区试点试种,表现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7.
将8个早稻早熟新组合与对照品种浙733进行比较,分析了各新组合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结果表明:W两优3418较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增幅为6.59%;株两优4204、株两优21和株两优212较对照增产达显著水平,分别增产5.04%、4.85%和4.48%。上述4个新组合丰产性好、早熟、抗逆性强、落色好,可在南昌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于2015年引进15个杂交中稻新组合在闽清县中稻区的省璜镇下坂、玉水2个村进行新组合简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春优84、安优18、福两优366、恒丰优387、广8优673、荟丰优3301等7个组合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增幅3.59%~7.70%。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引进9个中稻—再生稻新组合进行对比试验,以Ⅱ优沈98为对照,从产量、穗粒结构、抗逆性等性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Ⅱ优3301、Ⅱ优沈98、嘉糯I优6号等组合,不但头季稻表现突出,再生季的再生率、产量也表现较优,较适宜长汀县推广;谷优3301、宜优99、宜优673因生育期较短,宜作搭配品种推广;其余需再试种考查。  相似文献   

20.
优质两系稻两优培九特性与栽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用培矮64S×9311培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1999年引进我区大池作中稻试种,全生育期期146 d,比特优63长2~3 d,表现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米质优,丰产性好。2000年在龙门和董邦中试点及其他地方作双早、中稻和双晚扩大种植,全生育期比特优多系1号和汕优多系1号长3~5 d,每667m2产量在600 kg左右。 1 特征与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