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江苏省各时期代表性中熟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品种改良过程中茎秆性状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的株高较半矮秆常规稻品种有所增加,株高的增加主要在于倒1和倒2节间长度的增长。现代品种各节间粗度和节间重量均较早期品种有所增加,以穗下节间和基部第一节间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各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中熟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品种更替过程中中熟粳稻品种叶片性状的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品种改良使得顶部高效叶叶位提高,剑叶与倒2叶、倒2与倒3叶之间的叶枕距加大,冠层高效叶片的大小及空间配置更加合理有序。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各时期代表性中熟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品种更新换代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改良,籽粒产量逐步提高。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总颖花量的增加,而总颖花量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的显著增多,杂交水稻相对较低的结实率限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发挥。随品种改良,生物产量明显提高,抽穗后增加的量尤为显著,而收获指数增加的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稻籼粳交 10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各组合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大小排序为 :抽穗期、株高、主穗千粒重、主穗结实率、穗长、主穗总粒数、主穗单穗重、穗颈大维管束数、剑叶面积、有效分蘖。狭义遗传力高的性状为株高、主穗千粒重和主穗结实率  相似文献   

5.
水稻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双回交试验设计系统研究了水稻6个根系性状的遗传。结果表明:各性状表现为数量遗传,只受细胞核基因控制。6个性状的加性效应及显性效应均达显以上统计水平,其中平均根长、根数、根基粗的加性率较高达40%左右。上位性效应对各性状尤其是根重、根中粗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又以加性×加性、显性×显性的贡献较大,只有平均根长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各性状的显性及上位性效应值基本上均为正值。因而既可以利用各根系性  相似文献   

6.
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的相关及根系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为开展水稻根系性状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选择指标,本文对12个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根系形态特征与地上部关系及根系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数、根重和根直径分别与地上部有关性状相关显著,可作为水稻育种中的根系选择指标。遗传分析显示,上述3个根系性状均为数量遗传,与细胞质基因无关。3个根系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加性、显性和上位性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江苏省杂交中粳与常规中熟中粳水稻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利用2013—2016年江苏省杂交中粳和常规中粳区域试验数据,对新选育的杂交中粳与常规中熟中粳品种的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中熟中粳相比,杂交中粳组合表现为植株高大、穗大粒多,但穗数较少、结实率偏低;主要品质性状表现为整体水平低于常规中熟中粳品种,但在整精米率和粒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粳稻育种的改良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根系性状和产量之间存在着联系,通过根系育种来改良水稻品种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之一。为研究水稻根系相关性状,设计了一种可以动态无损测量水稻表层根系的方法。将水稻植株种植于透明PMMA管中,利用可见光成像并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计算获取27个水稻表层根系性状。结果表明,水稻表层根系32~42 d生长速率达到最大,随后生长减缓或者死亡;质心位置在22~54 d下移较快,随后变化较小;表层根系与地上部分面积之比同产量之间存在类似于正态分布的关系,比例在0.45至0.65之间时产量较高;表层根系从上至下覆盖率递减,但不同品种水稻表层根系分布不同,最上方区域的表层根系覆盖率从最大45%到最小25%。该结果对水稻根系性状无损测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深入了解水稻根系结构和功能,以及推动植物表型组学的发展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用育种中常用的籼型和粳型水稻材料,研究了F1和F2代稻谷粒形性状表现。结果表明,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都是典型的数量性状,F1代粒形位于双亲值之间,其中籼籼交F1代粒形接近双亲均值,籼粳交F1代粒形位于双亲值之间而趋近粳形亲本;F2代各组合都出现了较大比例的超双亲粒形,但在籼粳交中,F2代粒形大多偏向粳型亲本,出现大量超粳型亲本粒形,只有少量超籼型亲本粒形出现。本研究对目标粒形组合和亲本材料的选育在双亲粒形的选择上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稻粉垄旱种苗期根系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粉垄机垂直旋磨粉碎土壤、自然成垄(厢),直接播种水稻。在旱种条件下,粉垄栽培的桂旱3号和培杂桂旱1号,其苗期根系长度比传统耕作对照(拖拉机旋耕深度18~20 cm)的根系分别增加61.77%、46.17%,差异显著,植株性状也相应表现良好。提出以根为本的作物栽培新理念,建议利用粉垄技术进行水稻的旱播强根干湿交替栽培和水插(抛)秧干湿交替栽培试验,以达到节水、保土、保肥、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正> 目前水稻生产正进入由数量转为质量的新时期。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加强对水稻品质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是当前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水稻的诸多性状中以籽粒性状最为重要,因为水稻籽粒的大小、粒重是构成水稻产量的三要素之一。1983年国际水稻研究会上把增加每穗粒数和增大谷粒作为水稻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而另一方面,水稻籽粒的垩白、粒形则又是影响品质优劣的重要性状。关于籽粒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文献[1][2][3]中已有报道。但系统地对籽粒性状遗传规律进行  相似文献   

14.
混栽对中熟中粳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中熟中粳稻品种按不同比例混栽,统计其高峰苗数、有效穗数、成穗率、穗长、总粒数、空粒数、千粒质量等,研究不同比例条件下混栽的分蘖成穗规律及对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混栽,对占比较少品种分蘖的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不同品种之间按照1∶1混栽,对弱分蘖品种分蘖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不同比例的混栽能够明显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增加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并提高结实率、生物学产量。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公主岭分中心收集的191份水稻品种为基础,在2010~2011年间进行种植试验,采集相关数据44 000余条。然后对每个性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自的分布规律,并对制定性状的分级标准分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辽粳系列水稻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芬  邵国军  韩勇  王铮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5):11-13,18
辽粳系列品种是指辽宁省稻作研究所选育的系列常规水稻品种。辽粳系列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良和抗病性强等优点。本文选用已审定并在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18个辽粳系列水稻新品种,对其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每穗成粒数的可塑性最大,千粒重的可塑性最小;偏大穗型品种其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密切程度高,高生物产量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多穗型品种其穗数与产量的密切程度相对更高一些;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其他因素通过总粒数对产量发挥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7.
水稻根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比较普遍的粮食物种,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按照稻米中淀粉含量的多少,可以将水稻分为籼稻与粳稻。这两种水稻生产量都比较高,其中粳品种主要分布在我国温带以及寒带地区,以东北地区居多。其口感较好,产量也比较大,属于生产量比较高的水稻品种。基于此,重点探析了粳品种的相关生长习性等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9.
水稻根系性状和叶片水势的遗传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雾培法对喜峰、旱稻子、桂朝2号、Lr58、中作9号、秦爱等6个水、陆稻品种组成的6×6完全双列杂交F#-1的根重、最长根长、根数、根基粗、根中粗、根冠粗、叶片水势等7个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果:除根重具有上位性外,其它6个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各根系性状均以显性效应为主,根重、最长根长、根基粗、根冠粗、根数还表现超显性。叶片水势的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大致相等,表现为完全显性。各性状的狭义遗传率以叶片水势最高,达62.29%,根冠粗、根基粗、根数次之,分别为52.27%、50.72%、50.05%,根重、最长根长、根中粗较低,分别为43.78%、41.83%、38.13%。根长、根粗与根数、分蘖数无相关。提出了用根基粗代表根粗并作为根系选择乃至抗旱选择的重要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辽粳系列品种选育过程,并对8个具有代表性的辽粳系列品种开展了品种特性研究,总结了辽粳系列品种的育种实践与品种特性.研究表明: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育种工作者通过采用以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为育种目标,以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优化性状组配为指导,以“扩大遗传背景、扩大变异范围,提高后代结实率、提高后代选择效率”为原则的技术路线,以籼粳杂交后代的理想株型材料为桥梁种质,当地主栽品种为骨干亲本,采用多元复合杂交技术,结合多点生态选择、联合抗性鉴定和南北异地穿梭育种等方法,选出一系列粳稻新品种.辽粳系列水稻品种大体上表现出了随时代发展而增产的趋势,品种由穗数型向穗重型逐渐变化,一次枝梗数多,成穗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