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玉米是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旱田作物。玉米秸秆量较大,如何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为关键问题。2019年,为全面实现《打赢蓝天保卫战》3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黑龙江省政府提出了"疏堵结合""一主两辅"的总体思路,并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为"五化"技术工程。秸秆综合利用"五化"指的是秸秆燃料化、饲料化、工业原料化、基料化和有机肥料化,但是"五化"利用的秸秆总量不足50%。归根结底,秸秆还田是收口技术。目前,黑龙江省主要有玉米秸秆全量地表覆盖还田、玉米秸秆部分地表覆盖还田、玉米秸秆翻埋还田和玉米秸秆碎混还田4种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方式。在采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前,应注意选用秆强、抗倒伏、穗位低、生育后期脱水快的玉米品种,玉米采用配套合理密植、化控抗倒伏技术,确保玉米收获时不倒伏,或者在收获时不影响机械作业。现将4种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对玉米连作体系下秸秆覆盖还田分解慢、配套农机具现代化程度较低和秸秆肥料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本文提出玉米连作体系下秸秆覆盖还田关键技术体系,同时配套相关装备与机具,以县(区)为单位,建立玉米秸秆"一翻两覆盖"轮耕技术运行模式,促进作物产量提高。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对于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冬云 《安徽农学通报》2014,(11):99-99,128
总结了新乡市小麦、玉米两熟耕作制度下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玉米秸秆还田的优点,并针对小麦生产中实施玉米秸秆还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乡地区秸秆还田下的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农作物秸秆(以下简称"秸秆"。本文指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作为粮食生产的副产物,一直以来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目前,秸秆的利用基本上都是围绕"五料化"的技术模式进行。所谓秸秆"五料化"是指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一、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有机肥源。2000年以前,秸秆肥料化的形式主要是沤肥。该模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但肥效好,在整个秸秆利用中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也越来越高,随之也会生产出大量的玉米秸秆。而我国的秸秆利用率很低以致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为减少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必要思考玉米秸秆的合理开发利用。本文浅谈了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的几个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玉米秸秆基质生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技术规程,主要包括技术概况、增产增收情况、适宜区域以及玉米秸秆基质生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技术要点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是培肥地力、提高土地持续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同时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也给粮食生产带来许多新问题。本文结合菏泽市农业生产实际,阐述了小麦、玉米两熟耕作制度下秸秆还田方式与优点,分析了秸秆直接还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麦、玉米秸秆还田的技术措施及建议,对菏泽市及相同耕作制度的广大区域秸秆直接还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品种选择、机械整地播种、田间除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收获与秸秆还田等方面介绍了适宜宁夏灌区玉米生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简化了玉米生产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区域玉米轻简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技术及水平不断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高,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优化土壤结构,为种植土壤提供更多的有机物。近些年来,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提高了小麦的质量及产量,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以及该技术在小麦种植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促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作用能够在小麦种植中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逐步提升,其中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培肥地力、增加产量的有效手段。目前,玉米秸秆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中。该文通过对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小麦种植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从控制秸秆粉碎质量、精细化整地、及时查苗补苗、提高播种技术、合理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严格把关,才能充分发挥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提高小麦种植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整体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国人饮食习惯和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传统种植业方式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青贮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生物产能高,纤维品质优和持绿性好等优点。"玉米青贮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既可解决畜牧业饲料短缺问题,又可以解决秸秆留地问题,为此启东市大力推广玉米青贮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庄浪县畜牧兽医中心主持实施期限二年的"玉米秸秆青贮加工调制技术"项目相关技术试验,通过引进玉米秸秆收割粉碎一体化技术、青贮饲草取草技术、牛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和高效玉米秸秆调制4项技术,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机械化,提高饲草品质,缩短时间,以此推进全县养牛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000万公倾左右,但大量的玉米秸秆却浪费了。现有的玉米秸秆利用技术中,经济效益最高的就是秸秆青贮转化为畜牧饲料。但现有手工技术的难度大,不利于“产业化”生产。先进贮备和加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会给种植业、养殖业带来更高的利益,而且还会给农机生产企业和使用者带来更多的商机。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麦栽培过程中,运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随着科技的发展,玉米机械技术的大力推广,也为小麦的持续性生产创造了条件,使小麦产量能够稳步提升。玉米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养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稳定增产的目的。因此,把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运用到小麦栽培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提升小麦产量与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玉米秸  相似文献   

15.
李鹤 《河北农业》2010,(11):14-14
<正> 使用玉米秸秆还田就是利用农机具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为小麦底肥,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也为玉米秸秆成肥变宝开辟了新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促进了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6.
黄淮麦区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耕作区,近年玉米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针对国家黄淮南、北片审定的小麦山农20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应用现状,分析了玉米秸秆还田地块的耕作特点,提出了双国审小麦山农20品种在玉米秸秆还田生产中需要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青饲玉米是牲畜饲料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该文首先阐述了云南省丽江市农业生产现状,然后介绍了青饲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技术要求与机械操作技术要点,以期助力"粮改饲"结构优化,提升特色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培肥地力、提高土地抗逆性、减少化肥用量,促进玉米生产效益,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论述了该项技术的关键生产环节和技术,以期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能够切实提升玉米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避免秸秆过量燃烧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和破坏.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阿勒泰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并论述了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提出的"保护黑土地、筑稳北大仓"的大政方针,为了解决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有机质含量降低、耕层变浅、和玉米秸秆焚烧等问题,我们开展了玉米秸秆多种还田技术模式示范,并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的开展秸秆还田工作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