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越冬温室条件下以全雌黄瓜品种津盛103号为试材,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合理疏瓜技术对黄瓜经济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滴灌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和2-3-2全雌黄瓜疏瓜模式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有效降低黄瓜畸形瓜率,本研究为全雌黄瓜的快速推广和转化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早春联栋大棚条件下以黄瓜品种津盛103号母本为试材,研究不同授粉节位对全雌黄瓜津盛103号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12节位授粉时,津盛103号黄瓜母本的制种产量最高,单株瓜数和千粒重较高,本研究为全雌黄瓜大批量制种和快速推广转化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黄瓜材料W为试材,研究了设施条件下嫁接黄瓜制种密度对黄瓜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嫁接黄瓜种子产量高于自根黄瓜,设施嫁接黄瓜制种的合理密度为3500株/亩左右,从而为设施嫁接黄瓜制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指导黄瓜育种生产。  相似文献   

4.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设施黄瓜的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碧玉'黄瓜为试材,在春播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灌溉施肥黄瓜对主要矿质营养氮、磷、钾的吸收分配特点。结果表明:黄瓜在不同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和分配比例不同,开花期、初瓜期、盛瓜期、末瓜期N素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4%、28.0%、52.2%和14.3%;P素为7.1%、37.6%、34.0%和21.2%;K素为3.4%、19.2%、54.5%和22.7%。黄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黄瓜整个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总量为25.09 g/株,三者的吸收比例为1:0.48:1.36。形成75—90 t/hm~2商品产量的黄瓜,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244.5—293.4 kg/hm~2、117.8—141.3 kg/hm~2、327.8—393.3 kg/hm~2。  相似文献   

5.
在海原县旱作雨养农业示范区进行了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的谷子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全膜覆土穴播谷子面积单位产量,密度过大则反之。因此,最佳播种密度为3.0~3.5万株/667m~2,产量达330.30~312.65kg/667m~2。  相似文献   

6.
设施黄瓜化肥减施条件下微生物菌剂应用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近年来辽宁省设施蔬菜的播种规模的扩大,其化肥使用比重大幅上升。为探索微生物菌剂在蔬菜化肥减施中的应用效果,在用肥量较大的设施黄瓜上进行了微生物菌剂的化肥减施小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施微生物菌剂黄瓜生育性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产量明显提高,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菌剂可使黄瓜增产426.3 kg/667m2,增产率为5.3%;常规施肥减肥10%增施菌剂处理可使黄瓜增产426.3 kg/667m2,增产率为5.3%,增产效果显著。可见,微生物菌剂可明显改善黄瓜生育性状,且在增产增收、减肥增效上效果显著,可为设施蔬菜化肥减施技术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密度和氮肥条件下棉花氮积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在农业部棉花产业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的物试验地设置棉花密度和氮素水平试验,研究密度和氮素水平对棉株生物量及氮素累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棉株总生物量、氮素累积量和生殖器官氮积累量随生育进程的增加而增加,但处理间有明显差异。处理8000/N2的植株生物量、氮积累量和生殖器官氮积累量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正常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这是历史发展长期进化的结果。在自然界里也偶尔出现雌雄同花顶穗结实的现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玉米返祖遗传现象(Phenomenon of atavism)。然而玉米的性別变异远远不止于此。据美国学者琼斯Jones 1934年)报道他曾经发现过功能上雌雄异株的玉米,后来尚有少数学者,例如爱麦逊(Emerson 1935年)等人则认为玉米雄穗结实受制于第一、二、三、四各染色体上有关的Ts和ts基因。国内在这一方面报导资料不多,再加上我们所看到的雌株玉米完全不同于琼斯所说的雄株只能产生花粉而不能结雌果穗;雌株虽然顶穗结实,但具苞叶。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控制棚内湿度,提高地温、节水、省工,减轻病害的发生,大棚黄瓜灌水采用滴灌技术,改变以前沟灌方式,在管理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每亩冬暖大棚比沟灌的黄瓜产量平均增产1 615 kg,产值增加约0.3万元。  相似文献   

10.
在降雨量450 mm的宁南山区,进行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马铃薯栽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条件下,种植密度以6.00万株/hm2为宜,产量达到28 863.6 kg/hm2,纯效益达21 883.5元/hm2,较3.75万株/hm2处理增产9 136.3 kg/hm2,增产46.3%。  相似文献   

1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拮抗细菌的发酵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20个菌株中,筛选出对黄瓜角斑病菌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一株拮抗细菌B9。通过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拮抗细菌B9的六个单因素试验;按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碳源乙酸钠、氮源蛋白胨、NaCl、MgSO4、K2HPO4、CaCO3共6个因素,分别取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出较优组合,通过方差分析出碳源乙酸钠和氮源蛋白胨为发酵配方的关键因素;确定该菌株的最佳发酵配方为:乙酸钠3.5%、蛋白胨1.0%、NaCl 0.9%、MgSO40.03%、K2HPO40.075%、CaCO30.04%。  相似文献   

12.
连作条件下设施黄瓜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及数量消长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黄瓜连种大棚以及黄瓜与番茄交替种植的大棚取土盆栽黄瓜,于开花期采集黄瓜根际土壤,用稀释平板法测定根际真菌、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同时用最大或然数法测定根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氧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结果表明,设施土壤中微生物种群以细菌为主,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黄瓜根际微生物总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细菌数量的变化上。随着设施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盆栽黄瓜根际微生物总量呈不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真菌、细菌和放线菌以及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细菌的数量均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真菌增加幅度较大,细菌和放线菌增加幅度较小;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则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减少。用黄瓜和番茄交替种植18年的设施土壤盆栽黄瓜,除了根际氨氧化细菌明显低于连作15年的土壤的外,根际真菌、细菌、放线菌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明显高于黄瓜连作多年的土壤,亚硝酸氧化细菌的数量也与15年黄瓜连作的土壤无明显差异而远远高于连作2年和7年土壤,说明不同作物春、秋季交替种植这一栽培方式更有利于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积累,不失为一种好的栽培方式,应该提倡。  相似文献   

13.
不同密度条件下油茶光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LI-6400光合测定仪对两种密度条件下的油茶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十二月下旬2种密度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成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时。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净光合速率与空气相对湿度、大气CO2浓度与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与大气温度存在负相关。对不同密度油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疏植的净光合速率为2.69,密植的净光合速率为0.76,说明密植和疏植之间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疏植光合效率高于密植。  相似文献   

14.
对油茶(Camelliaoleifera)枯叶在油茶林下灌草丛内及土块下的分解速率的研究,表明两种状态下油茶枯叶分解过程的共同特点是:枯叶的失重最先是由可溶性糖、丹宁、粗脂肪的分解而引起,纤维素、木质素分解速率较慢;随枯叶分解时间延长,C/N比值不断地下降。差异是:土块下的油茶枯叶失重率大于灌草丛中的油茶枯叶失重率,土块下及灌草丛中的油茶枯叶失重率180d时分别为28.68%和21.70%,545d时分别为61.2%和49.9%,910d时分别为78,4%和68.2%。得出土块下和灌草丛中油茶枯叶年腐解率分别为0.602g(g·a)和0.453y/(g·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从海南、安徽、浙江等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对黄瓜叶斑病新的病原菌菊苣假单胞(Pseudomonas cichorii)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抑菌圈法筛选黄瓜叶斑病病原菌菊苣假单胞的拮抗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以及gyr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分离的拮抗菌进行鉴定。采用单因子变量法对拮抗菌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从海南、安徽、浙江等地共分离出650株细菌,筛选出10株拮抗菌。其中编号为JNL的菌株拮抗效果最好。细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最佳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30℃、pH 7、碳源为半乳糖、氮源为硝酸钾、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生长效果最好。【结论】JNL菌株对黄瓜细菌性叶斑病新的病原菌菊苣假单胞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开发成生物农药或生物肥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弱光条件下黄瓜的生长解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了阐明弱光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育苗期进行3周遮光处理(自然光的53%),探讨弱光对RGR、NAR等的影响,其结果:(1)弱光促使茎部伸长,地上、地下部重显著减少,但叶片数差别不大,不同黄瓜品种对弱光的反应也不同;(2)处理期间遮光区的RGR低,处理结束后,随长势的恢复而提高;(3)弱先条件下的NAR显著下降,处理结束后,遮光区与对照区的差缩小了,品种间的NRA仍有差别;(4)弱光区的LAR比对照区高,出现了弱光反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单位加大对设施葡萄种植方法的研究力度,当地的红提和户太8号设施普通种植中开始广泛使用灌溉技术,极大的提升了当地葡萄产量和质量。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滴灌灌溉特性进行了简要概述,并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两个角度出发,对滴灌条件下设施葡萄的生长特性展开了探讨,希望对当地设施葡萄的种植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6,(4):502-505
研究了设施条件下不同p H值和不同培养料配方2种因素对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通过对菌丝的生长以菌饼萌生天数、平均每日菌丝生长长度、菌丝长势进行多重比较,子实体则以菌盖厚度、菌盖直径、菌柄长度进行比较,以筛选出最适宜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p H值范围和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p H值在6.5~7.5均适宜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白灵菇菌丝和子实体在培养料以棉籽壳为主料的配方中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两个品种不同叶位的光合能力。冬前叶的光合能力低于春生叶,春生叶以倒二叶的光合强度最高。旗叶的光合能力只是在灌浆期后才高于倒二叶。基本苗4~8万/亩的群体光合强度至越冬期能赶上或超过基本苗多的(16万/亩)对照处理,单株光合强度始終高于基本苗多的处理;单蘖的光合强度开始低于对照,至越冬期高于对照。春季控制分蘖数在40~60万/亩,可有利于单茎和群体光合能力的提高。盆栽群体条件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飽和点都高于单叶:光补偿点在3000~5000Lux,光飽和点則随每盆植株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控制春季分蘖,改善了群体內光照条件,促进了单茎健壯生长,在小麦生产中有利于粒多、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散射光薄膜在日光温室中的适用性,开展黄瓜育苗和栽培试验研究。[方法]试验以‘中农16号’品种黄瓜为材料,对比测试了散射光薄膜和同类普通薄膜覆盖下的温室黄瓜生长性状指标。[结果]在散射光薄膜B3.6(雾度36.2%)覆盖下,黄瓜苗期壮苗指数显著提高27.31%;在散射光薄膜B4.2(雾度39.65%)覆盖下,黄瓜定植后的叶片数、叶面积、地上/下部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雌花开花节位降低1.13个、开花时间提前1.53d,最终获得17.72%的增产。[结论]初步结果表明,散射光有利于黄瓜的生长发育,散射光薄膜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