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耕整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方法]在110 cm垄栽培模式下,对5种不同整地方式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容重、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结果]深翻、深松和旋耕均对各处理垄台土壤进行了扰动,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田间持水量增加。垄台土层容重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程度为秋灭茬旋耕+秋深翻秋灭茬旋耕+秋深松秋深翻春灭茬旋耕+春深松春旋耕;对垄沟容重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程度为秋灭茬旋耕+秋深松秋灭茬旋耕+秋深翻春灭茬旋耕+春深松秋深翻春旋耕;产量表现为秋灭茬旋耕+秋深翻秋灭茬旋耕+秋深松秋深翻春灭茬旋耕+春深松春旋耕。[结论]综合分析不同耕整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玉米产量及生产成本,秋灭茬旋耕+秋深松、秋深翻为玉米大垄合理的耕整地方式。  相似文献   

2.
深松旋耕分层施肥是利用深松旋耕机械将肥料分层施于距土壤表面8~25 cm的土层中。为了探明深松旋耕分层施肥对小麦季土壤磷素分布和小麦产量的影响,2014~2015年同时在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赵县试验站和辛集试验站,以肥料地表撒施后旋耕为对照(CK),分析了深松旋耕分层施肥技术对冬小麦产量以及0~60 cm土壤磷素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深松旋耕分层施肥技术后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平均增加4.52%,穗粒数和千粒重变化不明显,产量平均提高2.88%;翌年春季至收获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较对照增加52.63%,且0~40 cm土层的有效磷分布更加均匀。深松旋耕分层施肥能够明显提高20~40 cm土层的磷素含量,使小麦群体数量增加较多,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机械深松对土壤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2—2013年在稻麦两熟地区江苏省涟水县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机械深松处理,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时期、不同耕层均有增加,土壤容重有一定的降低,土壤孔隙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小麦的出苗率有所增加,千粒质量、穗粒数和穗数均有所增加,其中穗数的增幅最大,最终小麦的产量有明显的增加,说明机械深松技术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陇东旱塬区进行了小麦、玉米田机械化深松整地与当地传统耕作整地之间的对比试验,研究了机械深松对陇东旱塬区耕层土壤蓄水保墒性能及小麦、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夏季深松整地后,较常规翻耕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加2.32百分点,蓄水量平均增加140.1 m3/hm2;土壤容重下降0.037 g/cm3,降低3.19%;折合产量5675.70 kg/hm2,较常规翻耕增产596.10 kg/hm2,增产率11.73%.玉米深松整地后,较常规翻耕耕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加2.01百分点,土壤蓄水量增加80.85 m3/hm2;土壤容重降低0.065 g/cm3,降低5.40%;折合产量10971.9 kg/hm2,较常规翻耕增产1265.7 kg/hm2,增产率13.04%.说明小麦收获后夏季深松蓄水保墒和增产效果较好,玉米田深松整地适期为秋季玉米收获后覆膜前.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黄土高原旱作麦区降水利用效率,以小麦休闲期免耕为对照,设休闲期深翻和深松2种耕作方式,研究其对麦田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壤对降水的蓄积能力差异和小麦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与免耕处理相比,深翻和深松处理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分别显著降低1.61%和1.61%,土壤孔隙度分别显著提高1.41%和1.41%,显著增加土壤中≥0.25 mm团粒粒径比例,增幅分别为1.97%、1.64%,但深翻与深松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深翻和深松处理可以改善土壤生物性状,提高麦田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5.88%和67.60%、117.02%和155.44%,但深翻和深松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深翻和深松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小麦花后的耗水和土壤耗水量,使总耗水量分别显著增加9.33%和12.29%,降水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5.07%和7.70%,小麦产量显著增加5.06%~7.08%。可见,旱作麦区休闲期耕作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物理和生物性状,提高播前底墒,增加土壤对降水的蓄积能力,进而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耕作处理对白浆土养分状况及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表明,长期不同耕作处理对白浆土中养分影响不同。总的规律是:免耕比深松、普翻更利于有机质、全磷的积累和减缓全氮的下降。在对土壤中养分的有效化方面,免耕不如深松和普翻处理。三种耕作处理小区中,玉米、小麦、大豆产量均以免耕最低,玉米和小麦产量深松高于普翻。  相似文献   

7.
针对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耕层变浅、有机质含量偏低等问题,探究采取深耕深松与秸秆还田配套技术,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理化性状、作物根系发育、作物抗逆能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推广秸秆还田与深耕深松配套技术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耕作方式对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利用测墒补灌技术确定灌水量,研究高产条件下耕作方式对小麦的耗水特性、蒸腾速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7—2008年和2008—2009年小麦生长季,在高肥力条件下,设置条旋耕、深松+条旋耕、旋耕、深松+旋耕和翻耕5种耕作方式,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耗水量、旗叶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深松+旋耕处理的总耗水量最高,深松+条旋耕和翻耕处理次之,且两者无显著差异,条旋耕和旋耕处理低于上述处理,表明深松后小麦的总耗水量增加。深松+条旋耕处理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和开花至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及其模系数最高,深松+旋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处理均低于翻耕处理,表明深松+条旋耕促进了土壤贮水的消耗,提高了小麦灌浆阶段的耗水量,有利于籽粒灌浆。深松+条旋耕和条旋耕处理的灌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低于其它处理,条旋耕处理最低,深松+旋耕和翻耕处理最高且两者无显著差异,旋耕处理次之。灌浆中后期,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处理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两者无显著差异,翻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处理低于上述处理,表明深松有利于小麦在灌浆中后期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深松+条旋耕和深松+旋耕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且两者无显著差异,翻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处理低于上述处理,表明深松有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深松+条旋耕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益最高,深松+旋耕处理次之,条旋耕和旋耕处理低于翻耕处理,表明深松+条旋耕有利于水分的高效利用。【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深松+条旋耕是兼顾高产节水高效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耕深松对土壤蓄水及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中耕深松对土壤蓄水及玉米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应用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研制的1HS-1.2型中耕深松机,在位于阜新县他本镇马蹄营子村的国家“863”项目试验基地进行了玉米中耕深松试验,通过深松前后土壤含水量变化及玉米长势的对比,研究了中耕深松对不同时期土壤含水量以及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耕深松后土壤的水分含量比未深松土壤的水分含量明显增加,中耕深松后玉米根系的根长明显大于未深松根系的根长,中耕深松后玉米的产量每公顷增加幅度为21%.  相似文献   

10.
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旱地土壤环境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免耕覆盖与深松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降水贮蓄率、入渗、容重、养分、温度等土壤环境因子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2项技术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减缓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幅度,提高土壤对降水的利用率及小麦产量。增产最高可达18.89%与20.87%,但其应用效果年际间差异较大。免耕覆盖降水贮蓄率为34.8%~77.4%,深松覆盖为38.7%~75.0%;免耕覆盖的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为1.04~1.82 kg/m3,深松覆盖为1.07~1.77 kg/m3。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苗期深松对玉米和后期小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2012年在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卜庄镇后河村,研究了夏玉米苗期深松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夏玉米和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苗期深松能够改善土壤结构,起到降低容重和坚实度的作用,能够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的含水量。苗期深松处理当季玉米增产805.5 kg/hm2,增幅达7.65%,增产明显;下一季冬小麦深松处理的比不深松的增产746.5 kg/hm2,增幅达7.69%;第2年玉米增产457.5 kg/hm2,增幅达4.63%。建议玉米苗期深松1年1次或者隔年1次,对玉米和小麦的生产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寻黑龙江省早熟地区玉米最适深松时期及深度,探讨不同深松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2009~2010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进行了玉米不同深松时间及深度耕作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处理的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深松处理产量好于常规耕作,秋季深松春季、夏季深松常规耕作,秋季深松40cm处理产量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肥力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小麦田保护性耕作模式(免耕覆盖)与两种传统耕作模式(深松覆盖、传统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对山东省济南市小麦玉米连作栽培模式小麦季的土壤水分和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全生育期,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深松覆盖和传统耕作处理,传统耕作不覆盖土壤含水量最低;小麦田土壤养分,免耕覆盖栽培模式下土壤表层中有机质、全氮、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深松覆盖和传统耕作处理,与传统耕作差异显著;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酶活性,与传统耕作、深耕覆盖没有明显提高;小麦产量,免耕覆盖处理增产效果明显,比传统耕作和深耕覆盖分别增产14.63%和5.07%,与传统耕作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于2018~2019年冬小麦季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实验站进行,以冀麦585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旋耕、深松、深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麦田土壤含水量、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开花后天数的增加,各耕作处理下土壤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深度越浅其含水量越低,整体看,旋耕和深松处理的土壤蓄水效果较好。(2)旋耕处理可使旗叶叶片明显增厚,与深松、深耕和免耕处理相比,分别增厚12.9%、16.1%和29%;免耕基一节间的茎粗与旋耕和深松处理差异显著,分别增粗11.5%和7.6%。(3)4种耕作方式处理相比,深松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显著高于旋耕和深耕处理,分别高19.2%和14.3%。  相似文献   

15.
深松对土壤含水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深松处理,研究其对土壤含水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未深松处理,其产量也比未深松处理高,增产比例达到了7.96%,产量构成因素中穗粒数和有效穗数明显高于未深松处理,二者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由此可知,深松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玉米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吸收,保证玉米生长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增加玉米穗粒数和有效穗数,从而有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黑土区玉米田合理的深松方式,探索不同深松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田深松改土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改土后土壤容重和坚实度显著降低,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深松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其中以秋季深松30cm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深松对小麦根系的影响,通过黄淮海地区深松试验的长期定位,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旋耕、旋耕镇压、2013年深松旋耕镇压、2012年深松旋耕镇压、2011年深松旋耕镇压、2010年深松旋耕镇压6种处理,研究了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3年深松一次为最佳的耕作方式,深松比未深松的耕作方式增产12.5%。镇压可提高小麦出苗率,促进小麦成穗;深松可增加小麦总根长,促进根系下扎;深松可增加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促进根系对水肥的充分吸收;深松可增加次生根数,增强小麦的抗倒能力;深松可增加根冠比,提高小麦地上部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耕作模式下小麦玉米周年生产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2013年进行定位试验,设置轮耕、深松/深松、深耕/常耕、深耕/深耕和常耕/常耕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动态特征和小麦玉米生长发育及其效益。结果表明,深松/深松和深耕/深耕处理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养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为2.21%~3.44%;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提高了11.19%,15.25%和11.40%,处理间差异显著。轮耕和深松/深松、深耕/深耕处理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夏玉米的中后期绿叶面积和生物量,其中轮耕处理比对照叶面积增加15.50%(小麦)和3.30%(玉米),周年生物量增加12.59%,经济产量增加了9.89%,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变化顺序为:轮耕深松/深松深耕/常耕深耕/深耕常耕/常耕。5种处理以轮耕处理增益最显著,为4 072.09元·hm-2,其他依次是深松/深松、深耕/常耕、深耕/深耕、常耕/常耕。在黄淮小麦玉米两熟制度下,以轮耕处理对增加产量、提高土壤养分和周年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深松对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探讨干旱灌区玉米不同时期深松的作用效果。于干旱灌区,对伟科702进行秋季、春季、夏季深松,深松深度为40 cm,检测玉米生长前期和不同生育时期的不同土层土壤的物理性状,测定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时期深松对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的作用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异,在产量相关性状方面表现为,3个时期的深松均提高了玉米产量及千粒重、穗粒数、出籽率等,降低了秃尖和倒伏率;秋季、春季、夏季深松分别较对照增产10.4%、7.1%、3.8%。  相似文献   

20.
春季深松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农田表土流失、风蚀和犁底层加厚,为建制机械化的新型耕作制度,以德美亚1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春季深松30和40cm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深松对土壤紧实度、苗期土壤容重的降低和苗期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明显作用,其中,春季深松40cm处理效果较好;深松能够增加玉米产量,其中春季深松40cm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