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BJ系列精密零速播种机是黑龙江农垦燕窝岛集团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新产品。该机的播种部件实现了零速播种(种子落点相对地面的水平线速度为零,种子实际处于自由落体状态),其独特的播种方式使种子排列整齐,粒距均匀,变异更小,比传统的精密播种机播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正山药的繁殖材料有山药栽子、山药段子、零余子,在生产中常用前两者作为山药播种材料。近几年来,山东寿光种植户直接播种零余子,节约了播种材料,且山药当年就可获得高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零余子生产的山药外表根毛少,肉质洁白幼嫩,商品性好。目前  相似文献   

3.
2BJ系列精密零速播种机是黑龙江农垦燕窝岛集团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的新产品。该机的播种部件实现了零速播种(种子落点相对地面的水平线速度为零,种子实际处于自由落体状态),其独特的播种方式使种子排列整齐,粒距均匀,变异更小,比传统的精密播种机播种效果更好。1主要技术参数作业幅宽:3.9m作业行数:12行配套动力:55kW作业速度:6~8km/h排种器型式:窝眼槽橡胶圆盘式排肥器型式:外槽轮式机架型式:双梁式整机质量:1170kg外形尺寸:2400mm×4620mm×1280mm(长×宽×高)2结构特点2BJ系列精密零速播种机主要由机架、地轮、传动系统、播种单体、…  相似文献   

4.
以往,从土壤水分确定能否播种,往往以零至十厘米土层或零至二十厘米土层,甚至有的采用零至五十厘米土层平均的土壤水分百分数为标准。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表层土壤水分低,下层土壤水分高,上下层土壤水分一經平均,就不能真实地反映播种层的土壤水分。具体表現在測定时用的土层越深,土壤水分的数值就越大,反之則越小。一般說来,干土层对种子萌发出苗不发生直接影响,而只起着減少下层水分蒸发的作用。干土层有深有浅,如果机械地采用零至十厘米或零至二十厘米土层中平均土壤含水率为标准,来判断能否播种,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結論。我們在1965年在壤粘质土壤  相似文献   

5.
山药零余子栽培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日本大和黑皮山药的零余子为播种材料,对其栽培特性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以零余子为播种材料的植株,先展开叶片,然后茎再逐渐件长。2.其地下块茎在播种后48d左右出现,鲜重多分布在105~205g之间,平均鲜重达191.3g,所产小山药质量较好,既可作为种薯使用,又可大部分用于小型商品薯出售。3.所产零余子按粒径分级后16%的零余子粒径为1.4~2.5cm,可作为正常播种材料;39%的零余子粒径为1.1~1.4cm,仍需进一步选育;其余45%粒径为0.5~1.1cm,需淘汰。  相似文献   

6.
和硕县2010年种植山药26公顷,667米2产量2500~4000千克,产值17000~23000元。一、播前准备1.播种材料山药播种材料主要有山药栽子、山药段子和零余子。用零余子繁殖生活力较旺,可用来更换老山药栽子,一般3~4年更新1次。  相似文献   

7.
<正>一、播前准备1.播种前应仔细查看地块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作业质量和机械安全。2.备足种子、肥料和易损机械零、部件,以免耽误播种,贻误农时。3.种子必须干燥干净,不得夹杂秸秆和石块等杂物,以免堵塞排  相似文献   

8.
大中型播种机在小块地、山坡地或套种作物行间进行播种时难以适应,而传统人工播种的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播种质量差,针对这种情况,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研究设计了一种手持式播种(施肥)机,该机也可在作物根部进行追肥。主要由控制器、种(肥)箱、排种(肥)系统、鸭嘴式开沟器等零部件组成,适用于谷物穴播或追肥,可使传统的人工播种(施肥)操作变为半机械化操作,将开沟、播种(施肥)、覆土一次完成。它采用了简单可靠的机构和通用的零、部件,具有携带方便、使用可靠,耗材少、易加工、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速效氮+控释氮肥、控释氮肥3种不同的肥料运筹模式,研究2种不同播种方式(零共生套播、旋耕条播)和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较旋耕条播小麦分别提前了11、4、3、3、2 d,生育期比旋耕条播长9d.3种肥料运筹模式中以速效氮+控释氮肥处理效果最佳,能够显著增加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在零共生套播和旋耕条播条件下较常规施肥分别增加8.7%、2.1%、8.0%和3.8%、0.6%、6.6%.在总施氮量255 kg/hm2的相同条件下,速效氮+控释氮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显著,在2种播种方式下分别增产8.0%、6.6%.表明无论在零共生套播方式还是在旋耕播种方式下,合理进行速效氮、控释氮肥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小麦的穗粒结构,可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1播种前高产玉米要求苗齐、苗匀、苗壮,其中苗齐主要由播种质量把握,播种质量差会导致后期密度不够,对产量将造成严重影响。1.1春整地黑龙江省地区,春季播种时间紧迫,整地时间不充裕,建议有秋整地条件的地区,尽量秋整地,减少春整地的发生,若需春季整地,要求尽量减少耕作次数,多以耙地、旋耕为主,尽量避免旋地和深松。土壤条件好的地块也可尝试原垄卡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春季化雪作业,春季顶零耙地等,加速春季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三分公司,用7年时间研制成功的精密零速播种机,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很好地解决了各种高产模式播种时造成株距不匀的问题,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2.
正8月3日,"云天化·中国农大寨乐镇科技小院"落户贵州省纳雍县寨乐镇。科技小院以"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为宗旨,把前沿技术播种在农田,助力当地脱贫攻坚,为农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力量。科技力量助推产业发展"今天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当前正值纳雍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集中力量打好收官战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大学、云天化、滇泰农业公司齐聚纳雍县寨乐镇,为  相似文献   

13.
宋金鹏  佘东梅  吴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438-1439,1453
对影响均匀株距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并以精量播种玉米为例,讨论了型孔的形状、尺寸及排种轮型孔处的线速度对其形成均匀株距的影响、提出采用气吸式与窝眼式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使气吸所需的真空度下降,优化吸种效果;利用零速投种,降低投种高度来提高播种精度;合理设计种沟形状以减少种子散射。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中国西北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农艺技术要求,解决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所存在的挑膜、撕膜、穴孔错位等问题,研制了全膜双垄沟自走直插式玉米精量穴播机,为高性能膜上直插播种农机装备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依据直插播种作业原理,对样机结构组成、传动方案及关键作业部件进行分析;借助Step函数建立运动算例,对影响样机直插播种性能的盘形凸轮轮廓及所对应播种轨迹作分析研究,并进行田间播种试验。完成样机运动放大机构、直插成穴播种装置设计,获得盘形凸轮最大尺寸为182.719 mm,最小曲率半径为53.057 mm及相应Step控制函数;样机播种作业后穴孔错位率达0.43%,地膜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为45.5 mm·m-2。自走直插式玉米精量穴播机播种运动轨迹合理,直插成穴装置位于播种段与出土段的水平分速为零,能够实现对全膜双垄沟覆膜种床的自适应低损伤播种,符合膜上播种作业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稻套麦应用的必要性,总结了零共生期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播种、覆盖稻草、沟系配套、适时化控、科学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晚茬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BLJ系列精密零速播种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大豆“三垄栽培”、“大垄密栽培”、“深窄密栽培”等多种栽培模式的需要,为了提高播种均匀度,研制了2BLJ系列精密零速播种器。介绍了该播种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应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17.
<正>2BFM-2型精少量播种施肥铺膜机。能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打药、覆管、覆膜、喷洒除草剂等多项作业。一、播种机的检查1.检查工作机构的完整性,各工作部件,零件应完好无缺,无损坏变形。2.检查各工作部件,零件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安装,各配合间隙与尺寸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在阴雨天气影响下,稻茬晚播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罗麦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稻茬小麦晚播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小麦在播种期提前19 d情况下,全生育期增加17~19 d,成熟期提前1~2 d,有效穗数增加2.1%~4.6%,穗实粒数增加1.8~7.2粒,千粒重增加1.4~1.9 g,产量增加7.2~27.1 kg/667 m~2,同时对稻茬晚播小麦的茎秆性状也有显著的影响。在水稻迟收又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选择零共生套播种方式可以使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在阴雨天气影响下,稻茬晚播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罗麦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稻茬小麦晚播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小麦在播种期提前19 d情况下,全生育期增加17~19 d,成熟期提前1~2 d,有效穗数增加2.1%~4.6%,穗实粒数增加1.8~7.2粒,千粒重增加1.4~1.9 g,产量增加7.2~27.1 kg/667 m2,同时对稻茬晚播小麦的茎秆性状也有显著的影响。在水稻迟收又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选择零共生套播种方式可以使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全膜双垄沟播播种时撕膜及穴孔与膜孔错位等问题,设计了槽轮驱动垂直插入式穴播机,将槽轮机构的间歇运动和曲柄滑块机构的直线往复运动有机结合起来,成穴器垂直入土和出土,并在入土最低端强制开启,实现零速投种,种孔位置精确,解决了传统穴播机空穴率高及出苗率低的问题.通过建模仿真分析,该穴播机满足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播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