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PLA生物降解膜、渗水膜和普通塑料膜比较试验研究,对玉米的关键生育期、生长特性及产量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探讨新型覆盖材料在陇东雨养区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3个处理对玉米的关键生育期影响较小,生育周期均为140 d;渗水膜能够有效增加玉米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粒重和产量;PLA生物降解膜和渗水膜处理的百粒重均小于普通塑料膜;3个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均没有形成显著性影响,PLA生物降解膜和渗水膜具有同普通塑料膜相同的增产效应,可以在该区域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和明确生物降解膜在干旱地区玉米生产中能否代替普通地膜,比较了覆盖生物降解膜和普通地膜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物降解膜覆盖的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穗长略低于普通地膜,差异不显著,秃尖长高于稍高于普通地膜;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低于普通地膜,减产1.40%,相对于普通地膜“白色污染”的严重性,生物降解膜的减产程度基本可忽略不计,由于其可自身降解,有效减少农田残留,可以代替普通地膜用于干旱地区玉米生产。产量与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黄土旱作区保护性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耕作和免耕两种耕作方式为基础,研究不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秸秆地膜双覆盖4种覆盖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耕作方式下秸秆地膜双覆盖增产效果明显,传统耕作增产98.9%,免耕增产78.8%;秸秆地膜双覆盖可以有效促进春玉米穗部性状的发育,显著增加百粒重和穗粒数,从而达到增产效果。免耕秸秆地膜双覆盖可提高籽粒中养分比例,氮素养分比例提高14.6%,磷素养分比例提高12.1%,钾素养分比例提高28.9%。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23-24
进行定西市安定区不同降解地膜覆盖对玉米保墒增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解膜全膜覆盖和普通聚乙烯地膜(对照)全膜覆盖在土壤耕层含水量、玉米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等方面表现差异不大,以光解膜全膜覆盖的玉米产量最高,鲁家沟镇试验点产量为9 877.5 kg/hm2,增产率为5.9%;内官试验点,产量为8 677.5kg/hm2,增产率为2.7%。由于玉米生长的中后期,降解膜全膜覆盖的地膜大部分降解,降低了土壤0~30 cm耕层含水量,导致玉米生育期延长、经济性状下降、产量低,所以不宜在安定区推广。建议在安定区进一步试验光解膜全膜覆盖和普通聚乙烯地膜(对照)全膜覆盖。  相似文献   

5.
地膜降解特征对土壤水热效应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可降解地膜降解特征对土壤的增温保墒效应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在河西绿洲灌区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进行了玉米覆盖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及露地栽培对比试验。基于各测试指标2015年、2016年2年的平均值,结果表明:不同降解膜降解速率有明显差异。降解膜A、B、C在覆膜80 d内性能比较稳定,在覆膜170 d时,降解膜A质量损失率仅为12.3%,降解膜B和C质量损失率高达82.4%、91.4%。3种降解膜具有显著的保墒性能,随降解膜破损度的增加,保墒性能降低。在苗期,0~120 cm土层,降解膜A耗水量比普通膜降低6.4%,降解膜B和C增加5.2%、6.5%。在收获期,降解膜A、B、C耗水量比普通膜增加8.8%、9.5%、11.2%;覆盖降解地膜能明显提高玉米播种至拔节期0~15 cm土壤温度,但与普通地膜相比,降解膜A、B和C土壤温度仅降低0.5、1.5、1.4℃。三种降解膜产量显著高于露地对照42.2%、37.1%、38.3%;与普通膜相比,降解膜A增产0.6%,降解膜B和C仅减产3.0%和2.2%。综合上述研究结果,降解膜A增温保墒效果好,玉米产量高,但降解效果最差。降解膜B和C具有较好的增温保墒效果,可满足作物对温度水分的需求,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并且灌浆中后期降解速度加快,降解效果好。研究认为,在河西灌区降解膜B和C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玉米生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作物产量,研究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利用大田试验进行地膜覆盖处理与无膜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地膜处理相对于无膜处理,有显著的保温保墒作用;能够加速玉米生长;两年试验分别增产3.8%和4.9%,说明覆盖地膜对玉米具有明显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单粒精播条件下不同地膜对花生个体发育和群体结构的协调发展以及产量的影响,以"宁泰9922"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花生不同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之间植株性状、物质分配及产量等的差异。结果表明:各覆膜处理对花生生育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效果随有效覆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普通白膜对花生生育促进和增产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15.53%;普通黑膜、PPC白色降解膜、PPC黑色降解膜较对照增产分别为13.96%、13.55%和12.74%,且三者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地膜覆盖条件下黄土高原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评价地膜覆盖玉米的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应,为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生产合理利用地膜覆盖技术提供指导。【方法】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与EI Compondex文献数据库,收集了从2000—2017年间已发表的黄土高原地膜覆盖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文章数据,综合分析了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黄土高原半膜覆盖平均产量为9 348 kg·hm~(-2),较对照产量7 059 kg·hm~(-2)增产33%,全膜覆盖平均产量为9 191 kg·hm~(-2),较对照产量5 910 kg·hm~(-2)增产56%,半膜覆盖或者全膜覆盖均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但是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之间玉米产量相近,没有显著差异。另外,半膜覆盖海拔高度超过630m时或全膜覆盖海拔高度超过900 m时,玉米增产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可能与覆膜提高土壤温度有关。半膜覆盖平均蒸散量为385 mm,较对照蒸散量389 mm减少1.0%,全膜覆盖平均蒸散量为366 mm,较对照蒸散量357 mm增加2.8%,半膜覆盖玉米蒸散量较不覆膜有所减少,但是全膜覆盖显著增加了玉米蒸散量,不过2种覆膜措施的蒸散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半膜覆盖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17.3 kg·hm~(-2)·mm-1,较对照水分利用效率13.2 kg·hm~(-2)·mm-1增加31%,全膜覆盖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17.5 kg·hm~(-2)·mm-1,较对照水分利用效率11.7kg·hm~(-2)·mm-1增加50%,半膜覆盖与全膜覆盖均显著提高了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但是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之间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相似,没有显著差异。覆膜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其降低土壤无效蒸发量(57 mm),提高玉米潜在的蒸腾效率有关(11.2 kg·hm~(-2)·mm-1)。【结论】在区域尺度上半膜覆盖与全膜覆盖对玉米产量、蒸散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具有等效性,考虑到地膜的环境污染与经济成本等因素,推荐黄土高原玉米栽培选用半膜覆盖。  相似文献   

9.
地膜覆盖条件下黄土高原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合评价地膜覆盖玉米的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应,为黄土高原地区玉米生产合理利用地膜覆盖技术提供指导。【方法】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与EI Compondex文献数据库,收集了从2000—2017年间已发表的黄土高原地膜覆盖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文章数据,综合分析了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黄土高原半膜覆盖平均产量为9 348 kg·hm-2,较对照产量7 059 kg·hm-2增产33%,全膜覆盖平均产量为9 191 kg·hm-2,较对照产量5 910 kg·hm-2增产56%,半膜覆盖或者全膜覆盖均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但是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之间玉米产量相近,没有显著差异。另外,半膜覆盖海拔高度超过630 m时或全膜覆盖海拔高度超过900 m时,玉米增产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可能与覆膜提高土壤温度有关。半膜覆盖平均蒸散量为385 mm,较对照蒸散量389 mm减少1.0%,全膜覆盖平均蒸散量为366 mm,较对照蒸散量357 mm增加2.8%,半膜覆盖玉米蒸散量较不覆膜有所减少,但是全膜覆盖显著增加了玉米蒸散量,不过2种覆膜措施的蒸散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半膜覆盖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17.3 kg·hm-2·mm-1,较对照水分利用效率13.2 kg·hm-2·mm-1增加31%,全膜覆盖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17.5 kg·hm-2·mm-1,较对照水分利用效率11.7 kg·hm-2·mm-1增加50%,半膜覆盖与全膜覆盖均显著提高了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但是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之间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相似,没有显著差异。覆膜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其降低土壤无效蒸发量(57 mm),提高玉米潜在的蒸腾效率有关(11.2 kg·hm-2·mm-1)。【结论】在区域尺度上半膜覆盖与全膜覆盖对玉米产量、蒸散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具有等效性,考虑到地膜的环境污染与经济成本等因素,推荐黄土高原玉米栽培选用半膜覆盖。  相似文献   

10.
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旱地玉米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地区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旱地玉米土壤温度,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分别比常规种植(CK)高出5.4%、13.07%。其中,普通地膜的增温幅度最大,整个生育期内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在10 cm和20 cm土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覆盖方式均能增加玉米产量,其中以渗水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常规种植增产219.19 kg/667m2,增产幅度达32.66%。说明渗水地膜覆盖方式是辽西地区提高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的最佳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覆膜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生育期提前6 d,产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可增产1 882.5 kg/hm2,增产率为18.56%,可增收3 313.5元/hm2。覆膜处理的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极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植株整株鲜重和整株干重均极显著高于露地栽培;叶面积系数、根系数量、根系长度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不同材料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同一气候条件下不同材料地膜覆盖的集雨效果,为选择高效集雨保墒、环保无污染的覆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8-2009年于渭北旱塬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3种材料,在玉米不同时期进行覆盖(生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以不覆盖的传统平作为对照,比较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含水量、温度及玉米生长发育、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5~10cm土层土壤平均温度分别增加了1.6和1.3℃,0~2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增加了7.8%和7.3%,玉米生育期普遍提前,株高和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液态膜覆盖表现不稳定。2年试验中,玉米生育期覆盖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处理的籽粒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9.96%,19.67%和4.77%,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30.67%,29.69%和7.36%;周年覆盖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籽粒产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3.75%,23.90%和5.3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2.06%,31.59%和8.44%;生育期和周年覆盖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的增产作用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覆盖生物降解膜和普通地膜均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因此生物降解膜可以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材料覆盖对渭北旱塬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于2015年4~10月,在渭北旱塬设置定位试验,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覆盖降解膜、黑膜、白膜和秸秆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渭北旱塬地区,与露地栽培比较,3种覆膜处理均能有效加快作物生物进程,提高作物产量,以覆白膜增产效果最佳,但三者间增产差异不显著;而秸秆覆盖处理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减产。  相似文献   

14.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栽培玉米增产30%~70%,有的地方甚至成倍增长产量。覆膜后各种生育条件优越,促进早出苗,早吐丝,早成熟,根系亦发达。试验资料表明,根条数增加26.4%,根长度增加8.3%,单株重量增加219.9%,叶面积增加73.3%,叶面积系数增加61%,有效穗数增加16%,穗粒数增加110粒,百粒重增加4.1克,穗长增加2.3厘米,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冀西北寒旱区不同地膜类型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水分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了宣化区旱地不同地膜类型(白色、黑色)和覆膜方式(半膜覆盖、全膜覆盖)与露地栽培方式下主要生育期内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和收获期随机测量不同处理方式的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容重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覆膜效果,白膜覆盖黒膜覆盖无膜,全膜覆盖半膜覆盖无膜,覆膜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和产量。苗期黑色全膜土壤含水量最高,较其它覆膜处理分别增加了0.72%、1.35%、1.36%、2.63%;成熟期白色全膜土壤含水量最高,较其它覆膜处理分别增加了1.36%、0.1%、2.13%、2.91%。白色全膜产量最高为1 219.4 kg,较白色半膜、黑色全膜、黑色半膜和对照分别增产20.8%,11.7%,16.5%和22.9%。覆膜显著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而且白色全膜覆盖适宜在冀北寒旱区推广,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5种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色优质鲜食甘薯品种普薯32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以不覆膜为对照,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加甘薯产量,较对照提高3.7%~23.7%.地膜覆盖提高了甘薯大多数种类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其中银色膜和降解黑膜优于其余几种地膜;另外,覆白膜更有利于粗蛋白合成,覆普通黑膜有利于提高甘薯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覆银色膜和降解黑膜则有利于总糖和淀粉的积累.此外,普通黑膜、降解黑膜和白膜促进了β-胡萝卜素的合成.综上,地膜覆盖能够提高甘薯产量和商品率,以银色膜覆盖增产效应最高;而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生产中可根据栽培目标而选择不同的覆膜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天水市旱作区进行马铃薯现蕾期揭膜试验。结果表明:黑膜覆盖现蕾期揭膜的马铃薯折合产量最高,为24 415.95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8 693.4 kg/hm~2,增产率55.29%,差异极显著。马铃薯黑膜覆盖现蕾期揭膜的产量高于白膜覆盖现蕾期揭膜,白膜覆盖现蕾期揭膜的产量高于黑膜覆盖。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较露地栽培提早了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及成熟期;白膜覆盖提早10~17 d,黑膜覆盖提早6~13 d。  相似文献   

18.
为贵州叶菜型甘薯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5个叶菜型甘薯新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白膜覆盖、黑膜覆盖、不覆盖(露地)3种栽培方式,观察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5个叶菜型甘薯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品种特征特性差异明显,优缺点突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促进植株再生,延长采摘时间,增加采摘次数,极显著提高嫩茎产量,较露地栽培增产38.60%~150.00%;不同品种在白膜或黑膜覆盖下的增产效应不同,万菜薯19号、福薯18、黔菜薯1号以白膜覆盖最佳,分别较露地栽培方式增产305.57 kg/667m2、166.68 kg/667m2、516.697 kg/667m2;湘菜薯2号、广菜薯5号则以黑膜覆盖最佳,分别较露地栽培方式增产500.02 kg/667m2、483.36 kg/667m2。在产量、采摘时期、嫩茎粗细、口感等方面,万菜薯19号综合表现最好,黔菜薯1号、福薯18综合表现较好,可推广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湘菜薯2号和广菜薯5号综合表现一般,优势不够突出,...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地膜覆盖方式的增产因素,完善黔中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法,以露地直播(CK)为对照,比较侧膜覆盖(A)、宽行覆盖(B)、全膜双垄沟播(C)等3种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以及玉米根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覆膜方式有保水、增温的作用,覆膜方式提高土壤水分1.4%~3.5%,增高土壤温度1.7~3.8℃,缩短了玉米生育期5 d。总根干质量表现为CBACK,均随着土壤深度逐渐下降。覆膜方式(A、B、C)的株高和穗位高分别比CK增加了9.20%、7.70%、8.24%和13.56%、9.87%、13.11%,茎粗略有提高,叶夹角相反;玉米穗长、穗粒数及百粒质量分别增加了9.45%、10.96%、12.91%,8.40%、9.35%、9.80%和1.97%、2.15%、2.06%;纯经济收入分别增加了25.11%、29.62%和18.84%。覆膜方式通过改善土壤微环境、促进根系生长、营造良好群体结构等因素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0.
试验安排在驻马店市的新坡村与驻马店市农科所,研究了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比例对夏玉米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两地的夏玉米试验结果表明.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处理的产量均以控释尿素70%+普通尿素30%处理最好.新坡村与驻马店市农科所的产量分别为8 699 kg·hm~(-2),9 008 kg·hm~(-2),比100%控释尿素处理增产6.1%,6.4%,比100%普通尿素处理增产16.2%,16.2%,比对照增产55.8%,56.2%,它们之间的差异达1%显著水平.该试验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主要在穗粒数和百粒重方面,对穗长、穗粗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