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设置不施肥、单施化肥、稻草烧灰还田+化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化肥4个处理的大田定位试验,在氮、磷和钾养分相等条件下研究稻草全量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晚稻稻草全量还田有利于提高翌年早稻产量,较单施化肥与稻草烧灰还田相比,增幅3.4%~4.3%,而晚稻产量稻草全量还田处理与单施化肥基本持平,却显著低于稻草烧灰还田处理;与单施化肥和稻草烧灰还田相比,稻草全量还田提高了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活性碳、矿化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了5.93%~7.87%、27.14%~67.55%和11.41%~21.49%。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双季早、晚稻产量呈显著抛物线关系(r=0.982 9*和r=0.982 8*)。  相似文献   

2.
稻草全量还田对水稻生长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稻草全量还田对抛栽双季稻生长的影响,以淦鑫203、陆两优996和淦鑫688和五丰优T025为早、晚季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稻草全量还田不施化肥(SF0)、稻草不还田不施化肥(S0F0)、稻草全量还田施用化肥(SF)和稻草不还田施用化肥(S0F)4个处理对抛栽水稻生长发育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肥条件下,稻草全量还田较不还田能够增加水稻产量和有效穗。相同稻草还田条件下,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有效穗、穗粒数和产量。稻草全量还田,淦鑫203、陆两优996、五丰优T025和淦鑫688产量增幅分别为131.10%、109.52%、65.66%和56.69%;稻草不还田,产量增幅分别为135.93%、111.02%、72.72%和66.53%。相同施肥条件下,一次枝梗分化数、二次枝梗分化数、颖花分化数及退化率均是稻草全量还田大于不还田处理。一次枝梗现存数、二次枝梗现存数、颖花现存数与每穗粒数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水稻结实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稻草全量还田以及施肥能够提高稻谷的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3.
推广"绿肥—秸秆协同还田"技术模式,培育土壤肥力,实现绿色生产,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及套种绿肥技术的利弊、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对当前生态环保和农业增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稻草全量还田小麦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分析了涟水县稻草全量还田对小麦播种的影响,并根据多年实施项目跟踪研究和实践,提出稻草全量还田的技术措施,总结出一套适合涟水县稻草全量还田小麦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改善稻草全量还田质量、培育小麦全苗壮苗、提高稻茬小麦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以常规稻合丰占为材料,开展田间裂区试验,主因素设稻草不还田和全部稻草还田2种处理,副因素设冬闲和冬种绿肥并全部还田2种处理,研究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及其互作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和稻田CH4排放的影响,以期为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稻草全量还田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4.8%,主要原因是稻草还田促进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每穗粒数,但稻草还田极显著增加稻田CH4排放量,平均增幅为41.8%;冬种紫云英绿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平均增产3.6%,同时稻田CH4排放量也增加,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无论是对水稻产量还是稻田CH4排放,稻草还田和冬种绿肥处理之间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表明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独立的。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CH4排放的表现,冬种紫云英绿肥可作为华南双季稻低碳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栽油菜采用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技术,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生态优势、抗逆性优势和效益优势。通过稻草全量还田解决了稻草利用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克服了移栽油菜的干旱、渍害、冻害问题,节省了用工,增加了产量,实现了增效目标。油菜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高产高效技术包括应用培育壮苗、免耕摆栽、合理肥料运筹、加强田间管理、病虫防治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稻草全量还田后,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壤腐殖含量和有机质,但同时也给小麦播种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因素。本文分析了稻草全量还田后对下茬小麦种植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提高整地质量、种子处理、适当增加播种量、及时查苗补缺、播后和冬前强力镇压、重视配套沟系、合理运筹肥料、加大春季化学除草力度、注重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应变措施,确保稻草全量还田小麦丰产稳产,以期为稻草全量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有效地避免了因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经之一。为有效落实环保理念、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有机质、消除稻草全量还田对小麦播种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稻草全量还田后对下茬小麦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了稻草全量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优化整地效果、掌握播种时期与播种量、播后与冬前加强压实、合理施用肥料并落实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稻草全量还田小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籼型常规稻华航38号为材料,设置了T1(CK、不施肥、一季稻+冬闲、稻草移走)、T2(NPK全量、一季稻+紫云英、稻草移走)、T3(NPK全量、一季稻+紫云英、稻草还田)、T4(NP全量、K减半、一季稻+紫云英、稻草还田)、T5(NPK全量、一季稻+冬闲、秸秆全部移走)、T6(NPK全量、一季稻+油菜、秸秆全部移走)、T7(NPK全量、一季稻+油菜、秸秆全部还田)、T8(NPK全量,一季稻+油菜,稻草还田)、T9(NP全量、K减半、一季稻+油菜、稻草还田)共9个种植和秸秆还田方式组合处理,通过2016—2019年定位试验,考察了各处理对一季稻产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不施肥处理,施N、P、K肥在2016和2017年对一季稻产量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提升效果不明显;待土壤基础地力耗竭后,2018和2019年分别增产53.65%和21.93%,且均达显著水平(P<0.05);除2018年外,冬种油菜可显著提升水稻产量;秸秆还田或移走处理在水稻产量、株高、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方面差异均不显著;不同种植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主要通过调节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影响产量形成;冬种绿肥+稻草还田条件下,减量施钾50%依然能使一季稻保持稳产。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稻草还田腐熟技术对土壤培肥,增产节肥效果,2012~2014年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开展稻草全量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稻草还田3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3.9g/kg、全氮含量增加0.15 g/kg、有效磷含量增加4.2 mg/kg、速效钾含量增加33 mg/kg,土壤容重降低0.0 5 g/cm3,连续3年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比稻草不还田处理分别增产6.77%、7.08%、7.54%.因此稻草全量还田对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逐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增产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稻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及栽培技术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县水稻种植面积540 km~2,4430 km~2以上的水稻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为了应对本地区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高产的制约因素,对此开展调查和分析,摸索出秸秆全量还田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稻草全量还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何谓"移栽油菜稻草全量还田技术"?简而言之,就是油菜盖着被子种!"移栽油菜稻草全量还田技术"是溧阳市首创的一项新式栽种技术,它在节本省工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效益。每年10月下旬水稻收割油菜苗移栽后,农户们将田里剩下的稻草覆盖在油菜苗根部,这样做有多种益处: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油菜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有机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年在不同肥力水平的稻田试验,研究增施绿肥、稻草、商品有机肥及其组合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单施化肥相比,连续3年增施有机肥料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平均增7.2%,14.4%,10.6%和93.1%,其中肥力中等稻田增效明显优于肥力较高稻田,且随有机肥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容重则平均下降了9.9%。不同有机肥料处理间,对土壤氮积累贡献最大的为绿肥,但土壤磷出现下降;土壤有机质、磷、钾含量均以稻草还田处理增效最佳。增施有机肥料处理在不同肥力稻田中对水稻产量影响不一,肥力中等稻田平均增9.8%,其中以种植绿肥结合稻草还田处理产量最高,比化肥处理增18.0%;肥力较高稻田则以稻草还田处理产量最高,比化肥处理增3.2%,其余处理均减产。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绿肥与稻草联合还田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以中嘉早17和H优518为试验品种,于2013—2014年进行了不施肥(CK)、不施肥+绿肥还田+稻草还田(CK+GM+RS)、单施化肥(NPK)、化肥+绿肥还田+稻草还田(NPK+GM+RS)机插双季稻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论CK还是NPK模式下,GM+RS处理均能够促进水稻生长,显著提高机插双季稻的产量;与NPK相比,NPK+GM+RS处理显著增加了早、晚稻的有效穗(增幅1.75%和1.51%)、每穗粒数(增幅1.82%和1.46%)和产量(增幅5.39%和2.56%),显著增加了成穗率(增幅10.44%和2.07%)、总干物质量(增幅5.69%和7.01%)、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增幅5.10%和7.10%)以及抽穗至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增幅5.21%和4.51%)。综上所述,绿肥与稻草联合还田能够促进机插水稻生长前期分蘖早发,改善生长中后期群体质量,最终显著提高机插双季稻产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稻草全量还田替代部分化肥对双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研究等量氮磷钾养分施入条件下,连续7年机械化稻草全量还田减施化肥(SIF)、烧灰还田减施化肥(SBF)、单施化肥(F)和不施肥(CK)对双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投入条件下,与SBF和F处理相比,SIF处理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均减少0.06 g/cm3,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平衡土壤水、气状况,而前两者差异不显著;与F处理相比,SIF处理可以减缓土壤酸化,提高0.1个p H,土壤有机质增加0.83 g/kg,全氮和速效硅分别提高2.92%和42.19%,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土壤固碳量和固碳速率均呈SIFFSBF的趋势,在固碳减排上稻草还田具有更大优势。[结论]该研究为稻草资源有效利用和土壤合理培肥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针对苏北地区秋冬两季常年干燥少雨、播后灌溉困难、稻草还田加快跑墒等客观限制条件,创新性提出了稻草全量还田小麦底墒播种全苗壮苗技术,内容包括:(1)水稻收割前蓄足底墒;(2)稻草切碎并均匀抛撒;(3)施好基肥、增施磷钾肥;(4)适度浅旋耕埋草;(5)抢墒深播,适当增加播种量,增加土表稻草覆盖;(6)播后适墒强力镇压;(7)开挖田间沟系;(8)因苗追施返青肥;(9)重施拔节孕穗肥。新技术降低了稻草全量还田对耕作机械的要求、加强了土壤墒情管理、改善了还田施肥方案,仅利用底墒播种就能实现小麦全苗壮苗,颠覆了现有技术要求深旋耕埋草、增氮前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稻草还田对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和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稻草还田中、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21年稻草部分还田和连续4年全量还田对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及关键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连续21年稻草部分还田、连续4年全量还田分别与稻草未还田相比,在油菜籽脂肪酸组成上,均表现出油酸含量显著增加、芥酸含量略有下降的趋势,具有改善油脂组成的正向作用;连续21年稻草部分还田的油菜籽硫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劣于秸秆未还田,差异不显著。连续4年稻草全量还田对硫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与长期部分还田一致,但其蛋白质、脂肪含量与稻草不还田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稻草直接还田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撩穗收割与冬作物直播还田 1.适宜条件该技术适合晚稻草还田.收割时采用人工或机械撩穗.其中机械收割,稻草尾掉落田间,稻草全量还田.人工收割的稻草尾带离田间,65%以上稻草还田.实践证明,该技术适合除无法排干的潜育型稻田以外的所有农田.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能避免因稻草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该文重点介绍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下的小麦机条播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水稻秸秆切碎、机械还田及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田间管理措施,以期为水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麦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兴化市新垛镇实施稻麦秸秆全量覆盖还田技术项目的基本情况、技术模式与技术路线及实施效果与效益,详细地介绍了麦草机械化全量还田的技术要点和小麦稻草覆盖栽培配套技术,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