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快"油—稻—稻"三熟制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开展了油菜育苗移栽、免耕撒播、免耕条播、免耕穴播4种栽培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以探索不同播种方式对双季稻区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能显著提高油菜苗期叶片SPAD值和干物质积累,有利于改善油菜产量构成因素。4种不同播种方式的产量大小顺序为:育苗移栽免耕穴播免耕条播免耕撒播;免耕撒播、免耕条播、免耕穴播比育苗移栽分别增效2238.24元/hm~2、781.75元/hm~2、543.79元/hm~2。因此,可因地制宜地发展"油—稻—稻"三熟制油菜免耕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杂交油菜德油6号的轻简高效栽培方式。[方法]在水稻收获后进行了免耕直播、免耕移栽和翻耕移栽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免耕直播油菜开花后的单株根系、主茎、叶片、花序以及单株总干重均显著低于免耕移栽处理和翻耕移栽处理,但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免耕直播油菜开花后主茎干重所占单株重的比例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免耕移栽处理和翻耕移栽处理。免耕直播处理的油菜单株角果数显著低于免耕移栽处理和翻耕移栽处理,而每角果粒数、千粒重以及经济产量在3种不同栽培方式处理间均差异不显著。[结论]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方式是一项重要的简化省工、节本增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双低油菜中双10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栽培方式及沟宽配置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沟宽配置、耕作方式下栽培对油菜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沟宽配置时产量有显著影响.免耕移栽纯利润最高,免耕直播次之,翻耕移栽最低;免耕直播利润率最高,免耕移栽次之,翻耕移栽最低.  相似文献   

4.
轻简化育苗移栽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三熟制地区稻稻油茬口矛盾突出、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探索油菜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以常规育苗移栽方式为对照,研究穴盘育苗、免耕打穴定植、翻耕开行摆苗等轻简化育苗移栽方式对油菜株型、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打穴定植处理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生物量、单株有效角果数、产量比常规移栽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减少,分枝高度略有增加,其中以穴盘苗打穴定植不覆土处理的产量降幅最小。翻耕条件下,开行摆苗处理的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产量比常规移栽处理显著下降。苗床苗常规移栽处理的产量最高,苗床苗开行摆苗处理的产量次之,穴盘苗开行摆苗处理的产量最低,但开行摆苗处理的移栽效率远远高于常规移栽。因此,综合来看苗床苗开行摆苗移栽技术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种移栽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不同播种移栽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免耕直播油菜为对照,开展了油菜翻耕育苗移栽和免耕直播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免耕直播油菜相比,育苗移栽处理能促进油菜生育前期的生长发育,增加油菜植株的绿叶数,提高油菜植株的生物学产量。同时,育苗移栽油菜有效分枝高度明显低于对照,一、二次分枝数及有效角果数则均高于对照,从而提高了油菜产量,其产量比对照增加23.49%。  相似文献   

6.
为杂交油菜免耕移栽种植方式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以杂交油菜贵杂5号为材料,在稻油复种免耕条件下研究了杂交油菜的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在苗期和角果发育成熟期,免耕移栽油菜的干物质积累量比翻耕移栽分别高28.25%和29.42%,且在角果发育成熟期达5%的显著水平。在现蕾期,油菜免耕移栽的叶面积指数比翻耕移栽高41.18%。免耕移栽油菜的产量为2 290.18 kg/hm2,比翻耕移栽略低,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免耕移栽油菜的每角粒数比翻耕移栽油菜低,但其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均比翻耕移栽高,同时影响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单株有效角果数,其次是每角粒数。油菜的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在终花期呈显著正相关。油菜免耕移栽的净产值为2 744元/hm2,比翻耕移栽高42.99%。  相似文献   

7.
以双低油莱中双10号为试材.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栽培方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油莱产量无显著影响;纯利润以免耕移栽最高,免耕直播次之,翻耕移栽最低;利润率以免耕直播最高,免耕移栽次之,翻耕直播再次.翻耕移栽最低。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广应用以节约劳动力投入为主的少免耕栽培方法已成为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南方油菜产区发展生产的必然选择。为筛选适宜云南不同生态产区最经济有效的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制定云南省油菜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2009~2010年度,在云南陇川、凤庆、丽江、腾冲、罗平5个具有代表性的油菜生态区,与传统精细栽培模式为对照,对当地主要轻简化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生产劳动力和肥料投入占总投入的85%以上,属于高劳动强度农业生产;轻简化栽培下油菜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产量均降低,其增产潜力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增加种植密度;以少免耕为主的云南常见轻简化栽培方式平均节约生产成本20.83%,节本增效66.49%,投入产出比提高29.68%;云南油菜轻简化栽培应因地制宜选用少免耕打塘点播种(滇南热区)、免耕撒播(滇中高稳产区)、免耕打塘点播(滇东北和滇西北冷凉地区)、免耕移栽(滇西)、跟牛点播(滇东旱地油菜产区)等轻简化栽培方式。为提高商品油菜籽的总产量,在部分有劳动力条件的滇中及滇中以南产区,仍以采用传统的翻耕栽培(直播或移栽)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9.
双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耕直播油菜是指晚稻等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翻耕,在封杀老草和简单整平后直接播种油菜种子的一种轻简栽培方式。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之优点。免耕直播与翻耕直播相比,可节约成本60—80元1667m^2,单产略增或持平,播种期提早2d左右。免耕直播油菜更适合机收操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蓝型杂交油菜稻田免耕和翻耕条件下直播适宜的播种量。[方法]进行不同栽培方式、品种和播种量的裂区设计试验,并计算植株性状与播种量间的相关性。[结果]翻耕直播比免耕直播的产量高,平均增产5.38%,达显著水平。但翻耕直播栽培与免耕直播栽培播种量相当,虽然产量略有增加,但增加的产值不足以弥补翻耕的劳动成本。不同品种播种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结合已有的研究统计,得出直播油菜的播种量为3.8~4.5 kg/hm2。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油菜的有效分枝部位增高,株高略有降低,主花序长变短,单株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减少,千粒重降低。[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直播油菜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耕作方式对杂交水稻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杂交水稻根系特性及增产的机制。【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翻耕和免耕)对直播稻和移栽稻根系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无论直播或移栽,免耕稻最高分蘖期的根冠比、单蔸根干重、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均高于翻耕稻,其成熟期0~5 cm土层的根重、根重密度和5~10 cm、10~20 cm土层的比根长也比翻耕稻高。在移栽条件下,免耕稻成熟期0~5 cm土层的根长、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高于翻耕稻,其最高分蘖期的根系32P吸收总量和根系氧化力分别比翻耕稻平均增加40.72%、13.81%;在直播条件下,免耕稻最高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32P吸收总量和根系氧化力分别比翻耕稻平均增加54.56%、19.53%、2.80%和12.59%、24.06%、74.19%,其孕穗期的地上部32P的转运率比翻耕稻平均增加13.68%,而其根系残留率比翻耕稻平均降低10.22%。无论移栽或直播,免耕稻的有效穗数比翻耕稻低,但其每穗粒数高于翻耕稻。在直播和移栽条件下,免耕稻的产量平均分别为8979.0 kg·ha-1和8588.0 kg·ha-1,比翻耕稻分别增产2.30%和1.19%,但未达到5%的显著水平。【结论】免耕稻相对于翻耕稻有明显的增产优势,是其根系特性的一种响应。  相似文献   

12.
以超级杂交稻"云光14"为供试品种,于2010~2011年在稻免油免、稻免油翻、稻翻油免、稻翻油翻4种耕作方式下,研究了水稻群体质量特性。结果表明:免耕移栽稻在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为2 329.27 kg/hm2,比翻耕稻高14.6%;免耕移栽稻的叶面积指数在最高分蘖期和孕穗期均比翻耕高;免耕移栽稻的净同化率均比翻耕移栽稻略低,但差异不显著。免耕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均低于翻耕,其中每穗粒数显著低于翻耕,而免耕稻的有效穗数高于翻耕稻。免耕移栽稻的平均产量为9 976.84 kg/hm2,翻耕稻的平均产量为10 041.76 kg/hm2,免耕稻的产量略比翻耕稻低0.6%,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连续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稻茬免耕直播、稻茬免耕点播、稻茬免耕移栽、稻茬翻耕直播的几种种植方式中,稻茬免耕点播的油菜生长发育,明显比传统稻茬翻耕直播理想,更容易形成较为理想的冬前壮苗,进一步增强油菜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大多数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平均比稻茬翻耕直播油菜增产14%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解决稻茬免耕油菜的产量不稳定和种植方式混乱这一难题,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4.
为免耕移栽油菜轻简化栽培施肥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稻田免耕移栽油菜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处理的油菜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不施复合肥的处理;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处理间的油菜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施用量70kg/667m2和60kg/667m~2处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余施肥处理,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复合肥施用量与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从经济效益和油菜田间性状考虑,稻田免耕移栽油菜复合肥适宜施用量在60kg/667m~2左右,可实现田间性状的合理结构,进而获得较高的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臻油89适宜的轻简、高效、节约的种植模式及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育苗移栽、机播机收和免耕直播等3种不同种植方式对臻油89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播机收和免耕直播方式下臻油89的全生育期分别为207d和204d,分别比育苗移栽提前成熟5d和7d。机播机收和免耕直播方式下臻油89的株高、分枝数、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育苗移栽,但机播机收方式的单位面积纯收入最高,达449.5元/667m2;免耕直播次之,为311.5元/667m2;育苗移栽最低,仅74.5元/667m2。机播机收和免耕直播方式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育苗移栽,其中又以机播机收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最高、最理想。  相似文献   

16.
<正>免耕直播是指前作收获后土壤不经翻耕,只封杀老杂草和简单平整后直接播种油菜种子的一种栽培方式,具有省工节本、产量与移栽油菜基本持平的特点。1品种选择直播油菜应该选择根系发达、扎根较深、植株抗倒伏的早熟或中熟偏早熟优良品种,如云油杂2号、云花油早熟一号、荆油2号等。2化学除草免耕栽培草害较翻耕栽培严重,除草一般采用两次化学除草方法控制杂草。第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通过对稻茬油菜翻耕移栽、免耕移栽、翻耕直播和免耕直播在成熟期、产量、经济效益的比较,结果表明油菜免耕种植可缓解当地水稻生产与油菜生产之间抢季节和争劳力的矛盾,且免耕种植可节本增效,因此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油菜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油菜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移栽的处理比直播的要提前1~3d成熟,免耕移栽和翻耕移栽的产量分别为2 431.5kg/hm2、2 502.0kg/hm2;移栽的产量远高于直播的产量;免耕移栽和翻耕移栽的净产值最高,分别达10 808元/hm2和10 746元/hm2,因此在油菜生产上可大力推广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油菜等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油菜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的技术。指出作物免耕直播与翻耕移栽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作物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稻茬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变传统的播种方式,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实现稻茬小麦持续增产及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发展趋势。为验证稻茬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在豫南稻茬麦区的可行性,根据不同耕作模式和播种方式设置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下稻茬小麦群体动态、叶龄、次生根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茬免耕直播小麦具有节本、增产、增效等优点,适宜在豫南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