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青枯病是世界范围内的花生细菌性病害,东南亚及一些非洲国家发生普遍而严重,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山东、江苏等地,河北、安徽等省偶尔发生。然而近年来,由于品种单一、耕作粗放、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花生青枯病发生程度及危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搞清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对花生的青枯病进行综合防治,对于花生的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根据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特点,总结出青枯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驻马店市花生主要病害有花生青枯病、花生茎腐病,花生褐斑、黑斑病等几种主要病害,其它病害为次要病害。这四种主要病害对花生的产量影响很大,对这四种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的认识对科学指导防治有着重大意义。1花生青枯病的发生状况症状及防治方法1.1发生状况花生青枯病俗称死  相似文献   

3.
巴蜀地区花生青枯病的分布、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蜀地区(原四川省)花生青枯病的发生、分布及防治对策作了调查研究,发现巴蜀地区有花生青枯病发生。发病面积3万hm^2左右,约占全国发病面积的10%。明确了四川盆地南部的酸性土区是主要病区,其次是江河沿岸的老冲积黄壤和新冲积潮沙土区,尚未发现石灰性紫色土上有花生青枯病。试验证实硫酸铜、西力生、托布津等杀菌剂和2~3年轮作,对花生青枯病无防治作用,而选用抗病品种能有效遏制花生青枯病蔓延为害,并筛选出一批抗病品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花生青枯病是迄今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花生细菌性病害。我国是世界上花生青枯病面积最大的国家,17个省、自治区病地面积达30万hm2以上。山东省是我国  相似文献   

5.
1.花生青枯病的分布与为害特点花生青枯病是迄今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花生细菌性病害。目前我国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浙江、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15个省(区)都有该病的发生。其中南方沿海的广东、广西、海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我国花生叶斑病、青枯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茎腐病等花生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危害程度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展望了我国花生病害防治的发展趋势,认为今后应加强花生抗病育种与栽培、病害专家系统及抗病基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7.
花生青枯病属于一种细菌性病害,俗称死藤、死头或是花生瘟。其病因属青枯假单胞杆菌。这种病害的发生期是从幼苗期至荚果充实期,但在花期发病时最为严重。这种病害一旦发生将对花生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每年都会有花生青枯病发生,给花生的产量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池宁  宋昊 《新农业》2024,(2):15-16
<正>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逐年升高,不科学的轮作制度和耕种方式导致花生的病虫害发生率也逐年升高,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病害,是我国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会导致花生植株枯死、产量降低,若该病发生于结荚期,可导致花生产量损失80%以上,所以农户应加强对花生青枯病的重视,做好防治措施。1病原花生青枯病的病原是青枯假单胞杆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钝圆,  相似文献   

9.
致使花生枯萎死亡的病害主要有青枯病、茎腐病、根腐病和黑霉病等. 1 花生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病害,河南省7月份暴雨后骤晴的天气最易发生,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地块发病率达50%以上.该病发生在花期和结果初期,病株呈失水状萎蔫,3~4d后死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花生在我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花生青枯病发生面积、发病程度也逐年上升。花生青枯病是对花生生产威胁最大的病害,据田间调查,一般田块发病率8.3%—38.5%,严重的可达80%以上,且造成品质和等级的下降,必须积极防  相似文献   

11.
花生茎腐病和青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信阳花生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花生病害也逐渐增多,花生茎腐病和青枯病每年均有发生,病株轻的在10%-20%,严重的可达到50%以上,甚至成片死亡。特别是今年温暖多雨,土壤湿度大,茎腐病、青枯病发生较往年更严重。  相似文献   

12.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的细菌性土传病害,该细菌致病性很强。由于花生青枯病逐年加重,经过多年的防治和探索,总结出发生规律与防治办法,以供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花生青枯病的危害、病菌特性及常规防治措施进行阐述,分析了花生青枯病与连作的关系,并提出改良土壤生态环境、利用生防菌防治花生青枯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福清市种植的抗青枯病花生品种,特引进7个品种,鉴定其青枯病抗性。结果表明:泉花646青枯病抗性最强;泉花27产量高,青枯病抗性较强,这2个品种适合在福清市青枯病发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采用7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机械起垄栽培比较试验,考察经济性状和实收产量。表明:1、远杂9307综合表现最好,可用作大别山区花生起垄栽培品种。2、中花413实产最高但青枯病发生较重,建议在大别山非青枯病疫区慎重推广;对照鄂花6号产量稳定,青枯病发病轻,可在大别山区继续种植。3、豫花9326空秕荚果多,表现较差,不宜在大别山区用作起垄栽培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6.
高莉  刘轩武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42-142,159
介绍了花生青枯病发生特点,并提出了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以期为花生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桐柏县花生青枯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花生青枯病是花生枯萎病中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山东,辽宁、河北等地都有发生。在桐柏县,七十年代该病开始发生。近几年,发展快,危害重,给花生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成为生产中的一种障碍。现将我们对病害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花生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也叫做死藤、死头、花生瘟。其病原属青枯假单胞杆菌。涵江区花生种植面积达1.3万亩次,每年都因花生青枯病发生,给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据调查,花生青枯病发病率一般为15%-23%.严重的达55%以上,甚至整片枯死。损失程度因发病早晚而异,结荚前发病损失达80%以上,结荚后发病损失达55%-65%,收获前半个月发病的损失也可达15%-20%。  相似文献   

19.
由于重茬种植,花生抗病力,天气土壤环境,害虫侵害等原因,导致花生青枯病的患病率提高,花生青枯病的危害极大,一旦患病年亩损失率在10%-30%以上,给依靠种植花生为生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本文主要从花生青枯病的分布入手探寻其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依次进行花生青枯病防治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花生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一般重病区减产20%左右,高的可达50%,严重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一、发病症状青枯病是一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花期发病最重,病菌主要从根部侵染,使主根尖端变色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