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及覆膜下的株高、主茎粗、株幅以及分枝数。结果表明,覆膜和全施基肥能提高株高、主茎粗、株幅以及分枝数,在覆膜和施用基肥的情况下,合理的密度能使植株的营养生长大幅度提高,增加光合产物,为地下部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即在密度为50 000株/hm2、覆膜和施用基肥的条件下,马铃薯生长最为旺盛,营养器官达到最大,光合作用的产能也达到最大,可为地下块茎的生长提供最大的营养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烤烟不同栽培模式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方法]通过分析在相同生态条件下,采用2种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K326、云烟87 2个品种烤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总结出不同栽培模式对烤烟特性的影响。[结果]云烟87品种综合表现优于K326品种,栽培模式Ⅰ较栽培模式Ⅱ更加适宜当地烤烟的生态条件。[结论]该研究为培育和发展特色烟叶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食葵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是食葵栽培过程农艺和农机技术的集成融合,积极应用了现代农机和农艺的集成技术,解决了食葵高产栽培管理与全程机械化应用关键环节的技术融合问题,对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先进的技术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可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种子的投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达到食葵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中,均以旱作覆膜栽培(HF)产量最高,与水作覆膜栽培(SF)、旱作不覆膜栽培(HBF)、常规栽培(CK)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超级杂交稻组合88S/1128不同栽培模式产量从高至低的顺序为:HF>SF>HBF>CK.优质常规稻湘晚籼17号产量从高至低的顺序为:HF>HBF>SF>CK.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是HF产量高的主要因素;两个品种均表现HF干物质积累、单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SPAD显著高于CK、SF和HBF,但HF、SF和HBF株高不如CK.  相似文献   

5.
在农作物成熟收个完毕以后,不需要对耕田进行翻土处理,只需要将马铃薯播种以前的畦面处理好即可,然后将需要播种的马铃薯按照一定的株距和行距进行播种,播种以后需要在上面覆盖一定厚度的稻草,给马铃薯的生长营造一个适应的环境。免耕马铃薯覆盖栽培技术简化了传统马铃薯种植的工序,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成本和投入,并且在产量上也有很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压砂西瓜不合理补水带来的资源和生态问题,以‘W03-15×W08-15’和‘金城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栽培方式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栽培模式下压砂西瓜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覆膜栽培(FD)模式下压砂西瓜产量最高,干物质积累、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含糖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且4种栽培模式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对干旱缺水的宁夏中卫市香山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压砂西瓜不合理补水带来的资源和生态问题,以‘W03-15×W08-15’和‘金城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栽培方式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栽培模式下压砂西瓜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覆膜栽培(FD)模式下压砂西瓜产量最高,干物质积累、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含糖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且4种栽培模式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对干旱缺水的宁夏中卫市香山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天池3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田玉米单作、玉米+马铃薯间作两种种植模式下,按N:P=1:1和2:1两种肥力配比和3个肥力梯度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种植模式,采用N:P=1:1的肥力配比、低肥梯度处理能够满足天池3号玉米的基径、株高、叶片数及最大叶长等农艺性状的生长要求.不同肥力梯度对玉米产量及千粒重影响明显,表现为特高肥>高肥>低肥,且明显高于对照.采用N:P=1:1的肥力配比,在不同肥力梯度条件下,其千粒重和产量均高于N:P=2:1的肥力配比.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食葵育种中各农艺性状的选择和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对11份食葵材料7个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2对相关呈极显著性,3对相关呈显著性,各性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将产量性状分成2个主因子,分别为产量因子和商品性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1.694%。  相似文献   

10.
探究段木栽培模式及代料栽培模式对不同灵芝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以确定灵芝子实体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分别以段木及代料(木屑、麦麸、石膏)为栽培原料,比较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灵芝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以及灵芝子实体单重、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采用药典及国标方法检测灵芝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蛋白质、16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灵芝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个供试灵芝菌株在不同栽培模式下,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栽培模式下供试灵芝菌株子实体质量、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大,段木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117.15 g),生物学效率最高(7.54%),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40.58 g),生物学效率最高(9.02%)。不同栽培模式下相同灵芝菌株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7子实体中三萜及甾醇含...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免耕覆草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免耕覆盖栽培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其免耕栽培提供技术支撑。设计免耕稻草覆盖(T1)、免耕稻草覆盖+地膜覆盖(T2)、免耕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小拱棚(T3)、免耕覆土栽培(CK)4种免耕栽培模式,研究不同免耕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栽培模式各项农艺性状最优,产量最高。综合生产成本、推广方式等因素,T2栽培模式经济效益高,操作简便,更适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四种不同的栽培模式对比试验,研究其对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双株紧靠对穗粒数、秃尖及含水率影响较大,大垄覆膜使穗重、穗粒重及出籽率低于常规清种,大垄双行出籽率高于常规清种;产量方面:大垄双行最高,大垄覆膜最低,双株紧靠与常规清种产量相当,大垄双行模式为高产的适宜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不同农艺措施对地膜覆盖栽培油菜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移栽期、密度、氮素水平 3因素 2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 ,研究了不同农艺措施对地膜覆盖栽培油菜产量因素的影响及互作 ,根据地膜覆盖栽培油菜生长发育的规律 ,提出了生产技术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采用3414最优饱和设计方案,于2014年在辽宁省农科院以氮(纯N)、磷(P2O5)、钾(K2O)肥为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探讨氮、磷、钾肥3因素对食葵杂交种丰葵杂1号株高、盘径、茎粗和叶片数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施入不同配比的氮、磷、钾肥对食葵的株高、盘径、茎粗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有很大的影响:氮肥能有效地促进食葵的株高增加,而磷、钾肥在株高达到一定高度后,超量施入则降低株高;配施不同水平的氮、磷、钾肥均能增大食葵丰葵杂1号成熟期的盘径,而超量施用则降低盘径。氮、磷、钾肥增施能有效地增加成熟期茎秆的直径,而超量施肥则降低茎秆的直径。增施氮肥能持续有效地增加食葵的叶片数,而磷、钾肥的过量施入则会降低其叶片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进行了晚稻不同栽培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抛秧较手栽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了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栽培密度对辽宁玉米产区主栽品种与高密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郑单958、先玉335、铁研388的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农艺性状和产量,郑单958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先玉335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7.50万株/hm~2;铁研388则适宜高密种植,密度以7.50万~8.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对早稻进行了旱育手栽、旱育塑盘抛栽、水直播等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抛秧和直播比手栽不仅节省用工和用地,而且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130 cm纵横通透栽培的处理生育进程、抗逆性及产量均好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0.
\t\t\t\t\t目的\t\t\t\t\t辣木总蛋白含量高,但溶解差,水溶性蛋白提取率低,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酸溶法提取辣木叶中水溶性蛋白。\t\t\t\t\t\t\t\t\t\t\t\t\t方法\t\t\t\t\t以辣木叶为原料,分析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水浴时间和溶液pH值6个因素对其水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酸法提取辣木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t\t\t\t\t\t\t\t\t\t\t\t\t结果\t\t\t\t\t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溶液pH>料液比>超声时间>水浴温度,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70 (g∶mL)、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时间30 min、浸提水浴温度53 ℃、溶液pH 1.4、水浴浸提时间60 min,此条件下的水溶性蛋白提取率最高,可达(79.36±1.13) mg/g,与预测值80.194 mg/g基本相符。\t\t\t\t\t\t\t\t\t\t\t\t\t结论\t\t\t\t\t本研究提高了水溶性蛋白的提取率,对辣木产业发展及蛋白系列产品开发及蛋白活性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t\t\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