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植物种质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植物育种的基础。因此,研究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对维持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是指植物材料在液氮(-196℃)超低温环境中可以长期保存,以保持其遗传稳定性。本文对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起源、研究现状、保存原理、具体方法、影响因素以及保存时间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概述了其在草莓种质资源保存、脱毒苗培育及草莓再生苗遗传稳定性方面的应用,提出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冻存机理、材料冻存前后生理状态和普适性技术体系方面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观点,并指出其在材料脱毒、抗性育种和遗传转化方面的广阔发展前景,旨在为该技术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超低温保存是目前长期保存植物种质资源最有效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数百种植物。综合国内、外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进展,从超低温的保存原理、保存程序、再生材料相对存活率测定及其遗传变异特性检测等方面对药用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果树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影响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各种因素及调控措施,介绍了材料经超低温保存后遗传稳定性检测方法,为今后果树种质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超低温保存是作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超低温保存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对广丰药薯茎尖的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程序进行优化,并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对其冻后再生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同时将超低温程序应用到江西山药其他地方品种,旨在为薯蓣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广丰药薯茎尖预培养的较佳时间为5 d,较佳的蔗糖浓度为0.75 mol·L-1;装载的较佳时间为40 min;脱水的较佳温度为0 ℃,较佳时间为60 min;冻后黑暗培养7 d可以显著提高其成活率。用AFLP分子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对茎尖冻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没有发现异常条带和染色体倍性变化,气孔观察也未发现叶下表皮气孔参数的显著变异。将这种超低温保存程序用于江西山药其他基因型,成活率约为40%~85%。该研究建立的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程序能保证江西山药的遗传稳定性,可为建立江西山药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库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植物种质资源是遗传育种的基础,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与应用对维持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超低温保存具有保存时间长、节约空间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离体保存技术.对热带作物组织器官超低温保存技术的意义、原理、方法以及复苏检测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可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以及生物育种的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超低温保存是目前木本植物长期保存的理想方法。综述国内外超低温保存技术在木本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方面的应用现状和超低温条件下的低温伤害及细胞超微结构改变,阐述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及各类超低温保存技术的优缺点和影响因素,指出广谱适用性问题、保存方法的可重复性问题和可操作性问题、投入产出问题是影响超低温保存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认为扩大超低温保存木本植物资源的种类、根据植物种类和外植体类型发展相应的超低温保存技术、根据保存目的合理选取保存材料及其保存方法、优先发展经济优势物种的保存技术、增加财政投入以研发新型超低温保存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蔬菜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人们在蔬菜种质资源保存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比较了传统的种子库法、低温保存法、组织培养技术保存法以及超低温保存法的优缺点,并对超低温保存法的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从种子低温保存技术方法、影响因素、生理调控及应答策略、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目前植物种子低温保存研究进展,并对种质资源低温保存技术的应用潜力进行展望,提出了植物种子低温保存的研究发展方向及建议,旨在加强植物种子安全合理保存.  相似文献   

10.
植物种质资源是植物育种的基础,理论上植物材料可以无限期的保存在超低温环境中,同时还能保持遗传稳定性。为植物种质的超低温保存的后续研究参考,从材料选择、包埋前预处理、包埋、预培养、脱水、冷冻、化冻与恢复培养等方法面对植物种质资源包埋脱水发超低保存的关键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介绍其优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为满足种质资源保存和交换以及杂交育种工作的需求,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日渐兴起并逐步深入,保存材料从农作物、果树逐渐扩展到药用植物、园林植物等各类植物花粉.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最初主要集中在保存技术方面,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完善,花粉超低温保存机理的研究也逐渐展开,超低温保存花粉效果的评价,也从花粉染色法、离体萌发法,逐渐发展到田间杂交育种的实际应用.该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成功进行了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的植物材料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花粉超低温保存技术程序,同时对保存效果的评价及超低温保存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果树种质资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旭  雷新涛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3):57-58,39
超低温保存是果树种质资源的最佳保存方法,玻璃化冻存法克服了传统的超低温保存方法操作繁琐耗时,且需要程序降温仪等设备困难,并且在众多植物材料中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前期建立的微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是怀黄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Huaihuang’)种质资源保存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微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后怀黄菊再生植株叶片的膜脂过氧化相关指标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常温保存植株相比,供试怀黄菊再生植株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保护酶系统除了POD活性稍有增强外,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显著增强;保存后再生植株叶片中SOD和POD同工酶的条带数目没有改变,但有些谱带的亮度增强。研究结果不仅从生理水平验证了怀黄菊经微滴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的再生植株增强了抗膜脂过氧化的能力,而且从POD、SOD同工酶水平验证了其遗传稳定性的保持,从而说明微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技术是保存怀黄菊种质资源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新疆的植物种类丰富而独特,为中国植物栽培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新疆及周边国家包括农作物、林木、药用植物及野生植物等植物种质资源的数字化整理、存储和查询,对于新疆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在研究制定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采集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关系数据库构建技术、ASP软件开发技术和WEB信息发布技术,设计开发系统软件.[结果]通过设计开发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实现了基于INTERNET网络的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的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化查询与发布.[结论]设计开发的新疆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合理、功能实用,运行稳定,满足了对新疆植物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及国内外种质资源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四海集萃     
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获新进展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与分类订正”,近日通过了同行专家验收。科研人员通过3年多的努力,在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收集保存了世界范围内13个种和2个变种的62份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收集保存芋属植物种质资源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同时科研人员还研究了世界芋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状况,为探讨芋属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中心提供基础材料;并对其保存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率先在国际上建立了…  相似文献   

16.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以其多态性、重复性、稳定性较高,易于操作分析、高共显性、易于分离条带及测序等优点,在植物遗传育种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分析SRAP标记的原理、特点,对其在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克隆、QTL作图、遗传图谱构建、种质资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并展望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前景,以促进SRAP技术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种质资源超低温冷冻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月明 《世界农业》1990,(10):25-27
超低温冷冻保存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现代保存技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近年来已取得了显著进展。超低温保存是将植物种质(包括种子、花粉、胚原、生质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等)贮存在-196℃的液态氮中。由于在此温度下几乎所有的新陈代谢活动都处于暂停状态,因此从理论上讲,液氮保存可使植物种质得到无限期保存。此外,液氮保存系统稳定可靠,操作简  相似文献   

18.
牧草核心种质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永亮  张新全  刘金平  陈永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25-2126,2151
牧草遗传资源为牧草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遗传基础,然而数量庞大的资源也给牧草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了困难。阐述了牧草核心种质构建的意义,开展核心种质研究的步骤、方法和内容以及核心种质的检验指标等;介绍了牧草核心种质研究的技术体系及可利用技术,为种质资源评价、开发和选育改良新品种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黑龙港流域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港流域的野生植物资源可分为野生药用植物、野菜植物、野生饲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蜜源植物、野生观赏植物和野生种质资源七大类,并对其分布特点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4份金花茶组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金花茶组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毛瓣金花茶和夏石金花茶DNA样品进行引物筛选,从50条iPBS(Inter primer binding site)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清晰的引物对所有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利用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采用iPBS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从50条iPBS引物中筛选出10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在24份金花茶组植物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280条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为28条,多态性条带268条,多态性比率为92.68%,平均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多样性信息指数(I)分别为1.9571、1.3544、0.2332和0.3767,表明金花茶组植物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4份金花茶组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43~0.836,在遗传相似系数0.680处,可将24份金花茶组植物种质资源聚为3组。【结论】iPBS分子标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便于操作,能有效进行金花茶组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供金花茶种质资源的品种鉴定、亲缘关系分析和分子辅助育种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