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吉林省玉米生产品种的选择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对24个主推品种进行1年4个地点的产量对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地点内区组试验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地点间、品种间、品种×地点间互作效应差异均极显著;品种×地点间互作效应品种表现优良的为京科968、吉单50、农华101、迪卡159、天农9、先玉335和迪锋128,玉米产量-含水量关联分析以先玉335、雄玉581、迪卡159、迪锋128较优;公主岭的迪锋128和先玉335,农安试验点的迪锋128和吉农大988,松原试验点的迪锋128、雄玉581和先玉335,吉林试验点的迪锋128和迪卡159产量和含水量均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2.
一、23个玉米主导品种:通单248,吉单631,禾玉33,吉东28号,吉单535,宏育416,先玉335,吉农大935,绿玉4117,美育99,良玉188,郑单958,良玉208,农华101,良玉11,银河32号,绿玉9915,华旗338,迪卡516,吉单50,吉单558,宏育29号,恒宇709。二、16个水稻主导品种:长白19号,长白25,白粳1号,东稻4,吉农大603,九稻58,东粳3,吉粳88,通禾858,吉农大858,吉粳511,通科18,吉隆868,吉粳83,九稻63号,通育245。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吉林省8个中晚熟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品种达到国家一级玉米容重标准,商品品质优良。淀粉含量农华101最低,为淀粉普通型玉米;禾玉33最高,达到74.86%,其次是良玉208和吉单558,这3个品种达到国家高淀粉玉米二级标准;先玉335、迪卡516、郑单958、良玉188淀粉含量为三级,这7个品种可作为高淀粉玉米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产量表现为农华101良玉208吉单558郑单958先玉335良玉188禾玉33迪卡516。品种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显著。指出品种种植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正>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化榜课题组选育的玉米杂交新组合"科育186",在2012年和2013年区域试验种植中,平均公顷产量分别达到12882.8公斤和12798.7公斤,比对照品种美国先锋公司的先玉335分别增产2.4%和5.8%。近日,该新品种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4016"。  相似文献   

5.
九单64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抗病、具有吨粮田潜力的的高淀粉玉米杂交种。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06043)。品种组合为九122×丹340。  相似文献   

6.
耐密植新品种"天育108"是吉林云天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2015年~2016年高密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3563.4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5%。2016年,吉林省高密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3080.5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7%。该品种具有耐密植、产量高、茎秆坚韧、抗倒伏、品质好、熟期适宜等特点。2016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7052,正式定名为"天育108"。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熟区种植,耐密植,公顷保苗6.5~7.0万株/公顷。  相似文献   

7.
以东北农区代表性的3个密植型玉米品种6606、新春18、先玉335与3个平展型玉米品种丹玉69、农大84、辽单28为材料,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对氮素吸收利用、产量构成及土壤硝态氮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密植型玉米产量高于平展型玉米,其中新春18的产量为最高,达到11 177.4 kg/hm(2),比平展型玉米高出23.3%~...  相似文献   

8.
正吉林省宏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注册资金3 000万元。是以玉米品种为主导,向日葵品种、高粱品种齐头并进,集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种子公司。下设三个全资子公司和一个研发中心。在全国8个省设有40余个测试站。拥有一支由多年玉米育种工作经验的专家和优秀青年技术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目前,宏泽公司已有泽玉709等5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审,有泽尔沣99等10个品种在吉、黑、蒙、冀等地通  相似文献   

9.
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单631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2005年以自选系吉D83为母本,自选系吉D315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日数124d,需要≥10℃积温2 550℃,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吉单631比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先玉335增产5%~7%,具有抗倒伏、增长潜力大、粗淀粉含量高、产种量高等特点,适宜东北春玉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中地8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育成的玉米新品种。通过对中地88选育过程中所采用种质的系谱演变进行分析,及连续10年多生态异地网络化抗逆测试、试验示范等综合测试,认定中地88是一个具有突出优良性状,明显超越农大108,甚至超越郑单958、先玉335的大品种,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推广前景。该品种不仅具有较大的遗传研究价值,而且其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价值巨大,值得重视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适宜松嫩平原中南部地区增密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提高种植密度,提升粮食产量,对4个新近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耐密性研究。设置中高密(75 000株·hm-2)和高密(90 000株·hm-2)两个密度水平,通过对玉米主要生育期、植株性状、倒伏率、空秆率、果穗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等生理指标的调查与测量,研究参试品种的耐密性及高密度种植对玉米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出苗期无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高,部分参试品种拔节期延迟1d,抽雄期、吐丝期延迟1~2d,果穗秃尖增长明显,籽粒百粒重降低;参试品种抗倒伏能力较强;龙作1号在两个密度条件下空秆率均较低,表现出了较好的防空秆能力;4个参试品种在密度升高过程中产量变化趋势不一致,稷秾108呈产量增加趋势,其它品种呈产量降低趋势。其中,利民33在中高密条件下产量最高;稷秾108在高密条件下产量最高,适宜高密度种植;利民33穗位相对较低,更符合机械化收获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吉林省9个中晚熟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期评价出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的优良品种,促进吉林省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产量表现为吉单96>秋乐126>农华205>锦华150>天龙华玉117>良玉918>先玉1224>郑单958(CK)>宏兴528。对品种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是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显著。参试品种籽粒均达到国家一级玉米容重标准,商品品质优良。农华205、宏兴528、先玉1224、天龙华玉117和锦华150达到国家高淀粉玉米二级标准;郑单958为三级标准,这6个品种可以作为高淀粉玉米品种进行种植推广。指出品种在推广种植中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梯度干旱胁迫下玉米光合碳的日变化及品种偏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日周期是玉米生育周期中的基本代谢单元。光合作用是对环境最敏感的生理过程之一,光合碳代谢是玉米进行干物质积累的根本途径,规律性的光温变化环境下的光合碳固定、分配决定了玉米的代谢特征和环境适应能力。生产中,玉米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很多品种的区域性特征明显。为了探究玉米品种光合差异,明确叶源器官的光合速率、光合初始阶段产物浓度的日周期变化特征,以及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特性,挖掘筛选玉米品种差异评价新指标。【方法】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先玉335、浚单20、农大108和ND66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5%(水分供应充足对照)、65%—70%(轻度干旱胁迫)、55%—60%(中度干旱胁迫)和45%—50%(重度干旱胁迫)4个土壤水分梯度处理,借助日变化分析法,于6:00—18:00以3 h的时间间隔对5个玉米杂交种吐丝期穗位叶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分别在5个时间点(0:00、4:00、10:00、15:00和20:00)同步对穗位叶的蔗糖浓度、淀粉浓度及相关比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在日周期中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充足水分供应下在正午前后达到峰值,干旱胁迫导致峰值降低且提前出现,不同品种表现一致。玉米穗位叶蔗糖、淀粉浓度的日周期变化特征都为单峰曲线,前者高峰出现时间早于后者,峰值低于后者;干旱胁迫下,穗位叶淀粉浓度随胁迫加重而降低,蔗糖浓度较为稳定。将日周期中光合初始阶段玉米叶片蔗糖及淀粉浓度的提高值及二者的比例分别与光合速率积累量建立关系,得到单位光合速率对其的贡献率。综合比较而言,单位光合速率对淀粉浓度提高的贡献率农大108最高且稳定,有明显的淀粉积累优势;单位光合速率对蔗糖/淀粉比的贡献率,先玉335比值较高,有偏蔗糖积累代谢的特点,农大108比值在多个处理中稳定低于其他品种,属于淀粉积累偏向型。【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单位光合速率对蔗糖/淀粉比的贡献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玉米光合碳代谢类型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黑龙江省种植结构的调整,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由以大豆为主转变为以玉米为主要作物的玉米种植新区。为了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选择抗玉米大斑病品种及科学布局,以黑龙江省依安县为第三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的代表,对该地区的29个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的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较大,病情指数变化为3.70~45.93。抗病性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抗病性较好的品种(病指≤15)为德美亚3号、吉单441、德元101、哈丰1号、稷禾农18、吉农大516、龙单48、龙作2号、北种玉1号、富单1号、良早66、育丰325、龙育415、九单503、垦单10号、禾田1号、吉单27、育丰311、嫩单15、宏育415、良玉21、吉农大212和龙垦9号;抗病性中等的品种(30≥病指≤15)为克单9号、东农254和吉单519;抗病性最差的品种(病指30)为丰单4号、华农292和龙单20。  相似文献   

15.
2006~2010年吉林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10年采用苗期人工接种、田间病谱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对1 083份次水稻区试品种(系)进行了抗稻瘟病鉴定,其中AF7-4、春丰E001、东稻06-605、丰育107、宏科36、吉04-6、吉2004F16、吉2004F82、吉2006F32、吉2006F46、吉农大31、九05B14、九05D14、九06D18、农大45、松辽05-3、通系07-4007、通系07-852、通系925、通系929、通育05-9107、通育05-9122、通育05-9213、通院512和裕丰047等25个品种(系),在吉林省各稻瘟病区经过3年连续的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对穗瘟的抗性水平均达到中抗以上。  相似文献   

16.
玉米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利用湖南及我国西南主推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通过产量及产量抗旱系数相关分析筛选出产量、抽雄至吐丝间隔、根深、株高和千粒重等5个指标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的良好参数;本文提出了综合隶属度值评价玉米抗旱性的方法,该方法鉴定抗旱强的品种是富友9号、洛玉1号、临奥1号、科玉2号、农大108,抗旱中等的为渝单7号、联合3号,抗旱性较差的有东单57、科玉1号、东单16,综合隶属度值评价结果与品种多年生产上抗旱性表现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利用湖南及我国西南主推的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通过产量及产量抗旱系数相关分析筛选出产量、抽雄至吐丝间隔、根深、株高和千粒重等5个指标可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的良好参数;本文提出了综合隶属度值评价玉米抗旱性的方法,该方法鉴定抗旱强的品种是富友9号、洛玉1号、临奥1号、科玉2号、农大108,抗旱中等的为渝单7号、联合3号,抗旱性较差的有东单57、科玉1号、东单16,综合隶属度值评价结果与品种多年生产上抗旱性表现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先玉335”是美国先锋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良玉米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它的容重776克/升,粗淀粉含量72.55%,粗蛋白含量10.91%,粗脂肪4.01%,赖氨酸含量0.33%,总养分超过85%。达到国家一级粮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建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充实期相关性状的关系。【方法】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品种(长城799和农大364)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3,5,7,10,15,20,25,30,35,40,45,50,55,60 d取果穗中部籽粒,观测胚乳细胞数目、单粒质量、灌浆速率、淀粉含量、籽粒淀粉磷酸化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动态,并分析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与籽粒灌浆期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随着灌浆期的延长,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胚乳细胞数、单粒质量、淀粉含量均呈"S"型曲线增长,籽粒胚乳细胞数在授粉后20 d基本稳定。胚乳细胞数与单粒质量、淀粉含量和灌浆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充实期的生理状态影响着籽粒灌浆,淀粉磷酸化酶和蔗糖转化酶活性在灌浆期呈现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时间因品种而异,紧凑型玉米酶活性最高点出现时间要晚于平展型玉米;籽粒胚乳细胞数与这两种酶活性均呈显著相关。【结论】玉米籽粒中胚乳细胞数与胚乳细胞的充实状态、籽粒单粒质量、灌浆速率、淀粉含量、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要提高玉米产量,应在灌浆前期提高胚乳细胞增殖速率和灌浆速率,保证光合产物快速充分地运送到籽粒中去,使籽粒淀粉积累达到最佳状态,进而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20.
玉米粗缩病是安徽省玉米产区重要病害,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唯一经济高效的防治措施。于2009年,对安徽省33个玉米品种进行粗缩病田间鉴定。根据相对抗病指数,将品种分为高抗(HR,0~0.20)、抗病(R,0.21~0.39)、中抗(MR,0.40~0.59)、感病(S,0.60~0.79)、高感(HS,0.80~1.00)5类。鉴定结果表明:高感粗缩病的品种有13个(病指在52.1~100),分别是鲁宁202、雅玉12、弘大8号、滑玉13、苏玉20、郑单23、浚单18、中科11、益丰29、郑单958、申源213、蠡玉13和济单8号;感粗缩病的品种有8个(病指在41.0~52.0),分别是隆平206、浚单20、先玉335、金赛29、鲁单661、中农大236、鲁单981和金赛6850;中抗粗缩病的品种有5个(病指在31~40),分别是齐单1号、中农大311、利民15、皖玉17和东单80;抗粗缩病的品种有5个(病指在14.1~30.0),分别是中科4号、宿单9号、蠡玉35、鲁单6018和蠡玉16;高抗粗缩病的品种有2个(病指在0~14.0)分别是登海3号和农大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