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异种核移植作为新型发展起来的动物繁殖技术 ,在畜牧生产、医学、生物学领域愈来愈表现出其巨大的价值。人们以前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如在供体细胞方面 ,人们尝试使用了包括肝脏细胞、乳腺细胞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细胞 ,并采取各种措施处理供体细胞 ;而对于受体细胞多采用卵泡 -卵丘复合体进行体外培养或通过超排获得 ;比较各种融合方法 ,目前多采用电融合方法 ,也较化学融合、病毒介导融合等方法简单 ;至于重构胚的培养则多采用培养液体外培养的方法 ,此方法操作简单 ,也比较容易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同时也指出异种核移植仍存在如克隆的效率很低等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核移植(Nuclear Transplantation,NT)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核移植技术步骤、核移植研究概况及目前核移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希望能够对从事核移植研究的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随着多种克隆动物的相继诞生,人们越来越关注哺乳动物核植技术的发展。逐步成熟的核移植技术,必将给畜牧业和生物学、医学等研究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哺乳动物核植技术的研究简史、现状、相关机理、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对核移植的基本操作程序、细胞周期及受体卵质重编程序能力,对核移植克隆哺乳动物效率的影响,以及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5.
1981年瑞士日内瓦大学的Illmensee用受精卵核移植技术,首次制成了无性生殖小鼠,即所谓的“克隆小鼠”。随后不到10年时间,绵羊(Willadsen,1986)、牛(Prather等,1987)、家兔(Stice和Robl,1988)、猪(Prather等,1989)等家畜都成功地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了无性生殖后代。目前,哺乳动物的这一“复制”技术虽还不能即刻应用于生产,但可通过核移植来培育遗传性状完全一致的个体,这在畜牧科学或其他生命科学研究中会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此技术的一般程序和在家畜方面的成功经验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卵细胞的核移植仅有几年的历史,但已在小鼠及牛、羊、猪等动物中获得了核移植的后代,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下面就核移植法、融合法、研究成果与应用等作一介绍.一、核移植法据报道,迄今使用过的核移植法有三种,一种是 Illmensee 和 Hoppe(1981)的注入法,一种是McGrath 和 Solter(1983)的非破裂法,另一种是 Tsunoda 等(1988)的切开透明带法.Illmen-see 和 Hoppe 的方法是将小鼠囊胚(笫5天)的内细胞团和第7天胚胎外胚层的核注入除去雌、雄原核的受精卵细胞质内,然后移植到假孕小鼠的输卵管中,成功产下3只仔鼠.此后,他们用孤雌生殖卵的囊胚内细胞团的核进行了同样的移植,从重组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哺乳动物胚胎细胞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多种克隆动物的相继诞生,人们越来越关注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的发展.随着核移植技术的逐步成熟,必将给畜牧业和医学等研究领域带来深远影响。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的研究现状、相关机理及方法的研究,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影响核移植后小鼠重构胚存活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卵丘细胞、心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的遗传物质注射到去核的MⅡ卵母细胞中,获得各种重构胚胎,以分析对小鼠卵母细胞进行核移植操作获得重构胚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用Gi emas染料将挤出的卵母细胞质染色证实,可以完整地去除MⅡ卵母细胞核。对370个MⅡ卵母细胞进行去核,去核成功率为92.4%,注核成功率为82.1%;给予90 v/mm,80μsec,1次电脉冲刺激,融合率为72.1%;将融合激活后的重组胚转入KSOM培养基中,平均囊胚率达到35.8%。在胚胎重构过程中,出现了核仁显著变大,出现不同数量核仁的现象。通过比较各种重构胚胎体外后续发育,结果卵丘细胞重构胚胎的体外发育率最好。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Nuclear transfer,NT)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对核移植技术研究概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希望能够对从事核移植研究的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哺乳动物异种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异种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在同种细胞核移植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生殖技术,其在濒危动物保护、人类胚胎干细胞及生物基础学科研究等方面已展现出美好的前景.目前,该技术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动物异种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异种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发展的因素,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核移植方法对牛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牛皮肤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比较了电融合法和细胞质内注射法2种核移植方法对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影响.电融合法构建重组胚的效率显著低于细胞质内注射法(47.1%比89.0%,P<0.01);重组胚培养36 h后的裂卵率和培养8 d时囊胚发育率无明显差异(76.4%比73.2%,11.2%比12.3%;P>0.05),但相对于操作的卵母细胞总数而言,电融合法得到的总囊胚发育率显著低于细胞质内注射法(5.6%比10.9%,P<0.01).结果表明,用细胞质内注射法进行体细胞核移植效率更高.将发育到桑椹胚和囊胚期的95枚核移植胚胎移植到33头受体牛,其中31头受体牛在移植后第2个情期前返情;1头受体牛在移植后75 d返情,但未进行直肠检查,无法确定妊娠情况;1头受体牛在移植后60 d未见返情,直肠检查确证妊娠,93 d受体牛流产.胚胎移植结果表明,用细胞质内注射法构建的体细胞核移植胚胎至少可以维持早期妊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核移植研究的历史、现状、意义及存在问题,对其发展趋势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简要概括哺乳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详细综述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对待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发展,应该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RNA干扰(RNAi)由双链RNA引起,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是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抵御病毒感染及由于重复序列和突变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保护机制。论文从RNAi现象、RNAi发生机制、哺乳动物中的RNAi现象和RNAi与抗病毒感染等几个方面做了综述,详细介绍RNAi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哺乳动物细胞克隆是20世纪末生命科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对于优良种畜的复制、减少试验用动物数目、动物遗传多样性保存及濒危动物挽救、转基因动物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克隆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哺乳动物相继克隆成功,但也存在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的问题。作者阐述了动物克隆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DNA甲基化是基因组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之一.核移植重构胚在对供体细胞基因组进行甲基化重编程过程中会出现异常的甲基化模式,而异常的甲基化重编程是导致克隆胚早期死亡及克隆动物发育畸形的主要原因.论文针对体细胞克隆动物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模式、造成克隆胚胎甲基化异常的原因及异常甲基化对重构胚胎发育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深入研究核移植重构胚甲基化重编程的机制,有助于完善核移植技术,提高克隆效率,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基础研究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王怡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3):97-101
体细胞核移植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小鼠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实验动物模型,具有遗传背景清楚、繁殖周期短、饲养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作者简要回顾了小鼠体细胞核移植的发展史,并对体细胞核移植方法、影响核移植效率的因素,包括供核细胞的类型、供核细胞的体外处理、核质细胞周期协调、重构胚的激活、体外培养体系及核移植分子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小鼠体细胞核移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克隆)经过多年的发展,获得了多种后代。猪的核移植研究意义重大,应用价值颇高,是当今生物技术的热点研究之一。尽管猪核移植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移植效率依然很低。本文就目前已有的资料,综述了提高猪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各项技术环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