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尘暴是强风与下垫面作用的结果.在足够的风力造成不同范围和强度的沙尘暴大气过程中,对沙尘暴源区、路径区域、沙尘物质、不同产生规律、供给量进行重点分析探讨,提出以地球空间下垫面植被为主要研究对象,即认为植被覆盖度、类型、植物生长季相等同自然气象因素相互作用,对沙尘暴发生发展有制约的作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在长城以北农牧交错带大面积的落叶林分结构简单,植被覆盖度低而近地面抗风能力差,尤其在落叶季节地面多为裸露,加之降水少,土壤含水量低,干燥松散,西北风强烈,沙尘迭起,造成沙尘暴大气频繁发生.因地制宜,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和发展常绿针叶林的营造,减少就地起沙(尘),提高抗风降沙尘能力,是减弱沙尘暴侵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天气现象叫做沙尘暴。沙尘暴是干旱区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受气候及干旱环境状况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沙尘暴也有紧密的关系。为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防范突发重大沙尘暴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2009年国家林业局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包括河北在内的北方各省区设立沙尘暴地面监测站,定点定位观测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毋忘我草     
我们经常抱怨。近些年来沙尘暴多了。 沙尘何来? 40%来自国外。60%来自国内。把这60%制住,至少能减轻沙尘暴的一大半。 国内自产的这60%的沙尘。一部分来自被过度放牧而破坏了的草原。另一部分来自不适当地开垦成为农田的草地。追根溯源,它的总根源还是草原。  相似文献   

4.
1935年4月美国的“黑风暴”席卷全国2/3的国土,刮走了3亿吨沃土,毁掉耕地2000多万公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几十万人流离失所,成了“生态难民”,发生在这个“黑色星期天”的沙尘暴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沙尘暴之一。事件原因是在美国西部拓荒者无节制开垦和过度放牧,破坏了摹脆弱的生态平衡,加之气候干旱,龙卷风夹带着黑色的土粒和泥沙,铺天盖地形成了一连串震惊世界的“黑风暴”。  相似文献   

5.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既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工作。今年我国频繁发生沙尘暴天气,直接原因是气候异常,但重要的原因是,北方一些地方毁林毁草开荒,乱采滥挖,草原过度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了土地沙化不断深入扩大。  相似文献   

6.
"沙尘暴"已经成为近年来公众常见的词汇。到底什么是"沙尘暴",它与"沙暴"和"尘暴"有何区别和联系?通过对沙粒与尘粒的粒径分析、比较,结合风力作用下沙粒和尘粒的运动特点,辨识了沙暴、尘暴和沙尘暴的区别与联系。结果表明:沙暴指粒级0.05~2mm的沙粒形成的风暴,尘暴指粒级0.002~0.062 5mm尘粒形成的风暴,沙尘暴指粒级0.002~2mm沙粒和尘粒形成的风暴;它们发生的机制具有相似性,但运移形式和影响范围不同,因而其危害方式、程度和防治对策亦有所差异。由于沙暴(沙物质源中不可能没有小于0.05mm的颗粒物)、尘暴和沙尘暴在理论上是按粒径大小来区分,只有专门监测机构才可以严格将三者分开,因此,对于普通公众,在不能明确是沙暴还是尘暴或是沙尘暴时,可统一称沙尘暴。  相似文献   

7.
沙尘暴成因及防治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华北是沙尘暴多发地区,一旦形成沙尘暴,其来势凶猛、影响范围广,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成为最具危害的自然灾害之一。据资料统计,沙尘暴频繁发生与土地沙漠化不断加重、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防治沙漠化、减少沙尘暴的形成已成为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国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沙尘暴灾害基本情况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的必要性。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和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沙尘暴灾害中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发挥更为积极的职责与作用,即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抓好预案的制定和落实工作,加强应对沙尘暴灾害的能力建设,建立沙尘暴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开展沙尘暴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研究,加强公众教育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沙尘暴造成的危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防治沙尘暴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沙尘暴防治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认识问题。因此,正确认识沙尘暴的来源、路径、危害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对今后制定防治沙尘暴的思路和措施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沙尘暴监测结果的分析,在长期指导防沙治沙实践的基础上,认为沙尘暴不可能彻底根治,但可以通过大规模建设以灌木为主的地表植被,进行预防和治理,再配合农业、牧业、水利及农村能源等综合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沙尘暴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以黑龙江沙尘暴地面监测站为监测点,定点定位观测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动态变化过程,收集与沙尘暴灾害相关的气象,土壤等环境信息,获取沙尘暴发生及变化的有关参数,为沙尘暴灾害预警,灾情评估和应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将呼和浩特市1955-2001年沙尘暴天气分别以月、日、时进行划分,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分位数图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每年沙尘暴天气出现次数符合正态分布,沙尘暴的发生主要集中每年的3~6月,平均每年发生3次以上。除19时、20时外,每天其他时刻发生沙尘暴次数也服从正态分布,每日的19时、20时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明显与正态分布不相符,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每月沙尘暴出现次数不符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2.
沙尘暴是河北省北部地区春季多发的灾害性天气.该文对河北省近年来沙尘暴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沙尘暴是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本文通过对美国西部大平原黑风暴控制途径的实地考察,结合中国沙尘暴发生和危害情况,提出了中国北方沙尘暴的预防对策,旨在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这纯粹是一个巧合——我国首次沙尘暴预警,竟意外的与一场大范围沙尘暴不期而遇。 3月1日19点30分,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准时播出。与以往不一样,那天的天气预报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沙尘暴预报。随着播音员裴新华的指点,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看到,我国西北部的部分地区次日会有扬沙或沙尘暴天气,而刚送走奥运评估团,正在迎接“两会”的北京,也在这次沙尘暴天气的影响范围。 首期沙尘暴预报播出,就真的遇上了沙尘暴,这对中央气象台来讲,算是碰了个“头彩儿”。而对我来说,不啻一记闷棍。我弄不明白,今年的沙尘暴咋就…  相似文献   

15.
沙尘暴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地面有干燥松散的沙尘源;二是有能刮起沙尘源的强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部(以下简称“三北”地区),分布着八大片沙漠、四大片沙地、多处小片沙地、大面积沙土与沙壤旱作耕地、广阔的过度放牧,植被稀疏的退化草原,以及城乡中的沙堆、浮土等,在“三北”十年九旱的春季,都构成广阔的巨量沙尘源。因而,发生沙尘暴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但是,由乔灌草所构成的森林植被,都可以将近地面的风速降低到起沙风速以下,使沙尘不会随风飞起。例如,新疆吐鲁番由灌草固沙带、农田防护林网保护的大面积农田;赤峰市太平地乡农田防护林网保护的6.8万亩旱作耕地;宁  相似文献   

16.
沙尘暴     
《森林与人类》2005,25(11):54-55
沙尘暴全球有四大沙尘暴高发区,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中国是沙尘暴高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冬春季节,沙尘暴从中国北部的广大地区漫天而过。蒙古国东南部的戈壁荒漠区、哈萨克斯坦东部沙漠区、内蒙古东部的苏尼特盆地、阿拉善盟中蒙边境地区、新疆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  相似文献   

17.
灾情评估是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开展沙尘暴灾害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分析沙尘暴灾害灾情评估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沙尘暴灾害灾情评估体系的思路,包括建立评估协调机构、加强部门合作,综合应用多种灾情评估方法、构建完善的灾情评估系统和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等。  相似文献   

18.
防沙、治沙,在西部地区进行林草植被建设,毫无疑问,是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然而,防沙、治沙,进行林草植被建设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科学技术问题,更涉及到政策与体制原因。换言之,政策与体制,是影响林草植被建设的深层次的重要问题,是造成沙尘暴原因背后的原因,也是过去研究工作中的难题和极为薄弱的问题。本文在对内蒙锡林郭勒盟的沙尘暴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揭示了政策和体制与沙尘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荒漠化、沙化日趋严重,就连号称八里里金川的河套地区也在所难免。河套腹地,阴山脚下,古郡五原也出现了活动的沙丘,在强风的作用下,沙丘随风移动,掩没村庄、道路、田地时有发生。每年春季,大风一起,黄沙遮天罩地,为沙尘暴助  相似文献   

20.
《国土绿化》2009,(11):12-13
陕西省历史上生态环境很好,但由于战乱、大规模开荒种地、过度采伐森林等,到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仅剩13.3%。冬春季狂风四起,沙尘暴不断,掩埋房屋、道路、农田。一到雨季,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冲毁房屋,淹没农田,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