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吐鲁番距乌鲁木齐180千米,交通便利,在吐鲁番同一温室内同时种植3~4个不同熟性草莓品种,可使其错期成熟,延长鲜果供应时间. 一、新型温室构造 温室骨架可采用钢木结构,坐北朝南,偏西5°~8°.内径长83米,跨度8米,栽培床下挖0.5~0.7米,脊高4.4米.前屋面角度大于53°~60°,形状为圆拱形;后屋面长度3米,角度为40°,墙体高2.7米,墙基下口宽3米,上口宽2米. 二、栽培技术 1.定植前准备 ①扣棚、熏棚采用无滴膜扣棚后,每100米2用硫磺粉0.25千克加锯末0.5千克拌匀点燃,密闭数日后,打开通风.  相似文献   

2.
<正>1日光温室结构温室坐北朝南,跨度9米,长度60~80米,前脊高0.8米,脊高3.2米,后墙高2.2米,墙厚0.8~1米,后墙南缘至中立柱0.8米,中立柱间距3米,前缘外挖0.3米×0.3米的防寒沟,后墙在  相似文献   

3.
袁森  刘芳 《农村科技》2012,(6):51-52
一、温室选择 最好采用建造规范的吐鲁番Ⅱ型全钢架日光温室,温室内宽8米,无立柱,墙体基础厚度5.0米,后墙高3.6米,顶宽2.0米,脊高4.5米,后屋面仰角38°~40°,后屋面宽1.2米。棚前钢架有2根下部是可拆卸的,方便小型农机具进入。使用乙烯-醋酸乙烯无滴膜(EVA多功能膜)覆盖,夜间覆盖优质棉被,严冬室内最低温度可保持在8~10℃以上,室内外温差达20%以上。室内建容积为3~5米。的蓄水池,配备滴灌设施,有条件可安装沼气设施。温室要求配备卷帘机。  相似文献   

4.
用于贮藏的大白菜应选择抗病、商品性好、产量高、耐贮运的绿帮品种。如新3号(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大连水师营91—12等。2温室准备一般用于冬春茬蔬菜生产或育苗用的温室经改造即可贮藏白菜。最好是无支柱的棚室,后墙有通风孔,设有排风扇,半地下式温室(即棚内地面低于外界地平面40-50cm)效果较好。入菜前10~15d扣棚,扣棚时,前底脚留30~50cm高风带。  相似文献   

5.
蒋学杰 《北京农业》2011,(31):11-12
<正>1日光温室结构温室坐北朝南,跨度9米,长度60~80米,前脊高0.8米,脊高3.2米,后墙高2.2米,墙厚0.8~1米,后墙南缘至中立柱0.8米,中立柱间距3米,前缘外挖0.3米×0.3米的防寒沟,后墙在距地面1.0米处每间留一个0.3米×0.3米的通风口,温室旁建操作室。温室后坡宽1.5米,用稻草、玉米秸秆等隔热保温材料铺成50厘米的厚度。前温室面由温室架、温室膜、压膜线组成。在寒冬,温室膜外加盖厚5  相似文献   

6.
电动卷帘机     
“中昌“电动卷帘机是温室大棚专用机械,主要用于卷、放温室大棚苫帘,适用于棚宽10米左右,高4~5米,长80~100米,有一定拱度的钢、竹木等骨架的温室大棚.……  相似文献   

7.
<正> 1 温室结构 冀西北高寒区建温室应采用东西走向、坐北朝南的一面坡温室,即朝南偏西5°。温室南北跨度6.5米,东西长60~80米,脊高3.2米,前沿1~1.2米,后坡斜长1.8米,抑角45°,用苇帘和秸秆铺好,穰泥抹平,厚度30~40厘米,温室的后墙高2米,后墙及两侧山墙用板打土墙,底厚1.2米,顶厚不小于80厘米。棚面略呈拱形,与地面夹角23°左右。  相似文献   

8.
张晓妮 《新农村(黑龙江)》2013,(22):193-193,192
近几年,洋香瓜市场看好,要获得洋香瓜的优质,高产,在生产中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大棚温室的构建 在临潼地区应建“一面坡,无柱式日光温室”。 技术参数:跨度7.5米,长度80米,后墙高3米,后面坡宽1米,山墙和后墙底宽1.5米,墙上宽1米。后面墙东西垂直,两头山墙南北方向南头向西偏15°棚面角度应以跨度除以2就是棚面最高点,形成45°角。在山墙上挖1米高,0.8米宽的洞作为出入口,沿出入口建缓冲房,房门向南,平时加锁,防止无关人员出入。  相似文献   

9.
<正> 1 选址建棚 油桃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良好、土壤肥沃、沙壤土质的地方为好。可选在3年生桃林中建,也可先选址建棚后移栽,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建棚时,采用竹木结构,东西向建造单面坡式大棚,后墙用空心水泥砖砌垒,棚背高3米左右、长50~100米、宽8.5米左右,支柱4~5  相似文献   

10.
鞠凤霞 《新农业》2011,(7):53-53
大棚卷帘机是温室大棚专用机械,已被广大种植户所认识,作用越来越明显,是大棚种植必需的机械装备。能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调节增加大棚光照时间,提高棚内温度;提高大棚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增加广大种植户的经济收益。目前卷帘机主要有两种形式:后墙固定式和棚面自走式两种,朝阳地区使用的多为后墙固定式。  相似文献   

11.
麻海燕 《农家顾问》2010,(12):35-36
1.棚室和棚址选择选择土质肥沃,土层厚,光照和通风条件良好,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棚。温室应坐北朝南,方位角南偏西5度;棚间距7米,钢架结构,跨度7米,长60米,脊高3米;前底角切线角60度,后坡仰角36度;复合墙体,墙体1.2米,内填珍珠岩,后墙设上、下通风口,下通风口,大小为20厘米×30厘米,  相似文献   

12.
1建造大棚适于种植桃、杏、蔬菜的大棚均适于栽培大棚枣,可以直接利用,新建大棚以东西方向,长度60米,南北宽8~10米,后墙水泥块或砖体结构,厚度1米左右,棚体高度2.50~3米为宜.  相似文献   

13.
杨建平 《农村科技》2014,(12):61-61
<正>2013年,阿勒泰市首次在温室大棚中试用碳纤维红外电采暖,通过1个采暖季的运行对比试验,对温室大棚生产中的应用碳纤维红外电采暖提供可行性依据。一、基本条件1.温室使用农业用电,供电线路安全可靠,100米×8米大棚负荷在26~28千瓦。2.温室高度3米以上,宽度7.5米左右,有缓冲间,后墙、后坡保温性能好,使用保温被保暖效果好。3.集中50~300座大棚以上,可使用智能集中控制,1个人在1台电脑上操作就可以管理全部大棚的供暖,实现蔬菜大棚管理科学自动化。二、使用特点1.降低温室种植成本如果温室后墙、后坡符合要求,使用碳纤维电采暖可实现蔬菜冬季生产时自动控制温度,实现1人  相似文献   

14.
温室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温室大棚草莓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扣棚及扣棚后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草莓温室大棚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建大棚种植桃、杏、蔬菜的大棚均能栽培大棚枣。新建大棚以东西方向为宜,长60米,南北宽8~10米,后墙可用水泥或砖体结构,厚度1米左右,棚体高度2.5~3米为宜。  相似文献   

16.
2002~2003年,四川省开江县种藕示范户张崇军,大胆革新莲藕栽培模式,连续两年采用大棚增温栽培新技术,使所产莲藕比传统方法提前2个月上市,每公斤卖到了4元以上,相当于莲藕集中上市时的近4倍,创出了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之奇效。现将其经验简单介绍如下。 ⒈搭设暖棚 大棚跨度9米,东西向(偏西南5度),长60米,后墙高2.2米,拱架间距3.6米,采用厚型无滴防尘膜覆盖,棚面角度为26度,棚前沿外侧挖一条宽、深各50厘米,长与棚长相同的防寒沟,填入麦糠等保温材料。 ⒉做池填肥 在棚内挖长55米、宽8米、深0.6米的坑池,铲平池底,将熟…  相似文献   

17.
秦基伟 《农家顾问》2008,(11):42-42
1.建棚 采用普通一斜一立式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大棚.南北宽8米,东西长40米.墙体用土筑成,后墙高2米.厚60厘米,脊高2.4米.棚内用水泥柱做支架,棚前坡以竹竿为横梁,覆盖普通聚乙烯薄膜.夜间加盖稻草苫。棚后坡用玉米秸、麦秸泥墩实.防寒保温。  相似文献   

18.
目前辽南地区使用的温室,多是由前屋面、后屋面、后墙组成。后屋面长1.2—1.6米,后墙高1.7米左右,宽0.5米左右。在生产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是:后屋面遮阴,影响光照;后屋面及后墙太薄,冬季保温性能不好,很难保持黄瓜生长所需的下限温度。近几年有的地方采取后墙培土,后屋面加厚等措施,多是一年一整理,用工量太大。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温室,前屋面采光角度科学,无后屋面,后墙高2.5米,后墙及东西山墙加厚到0.9米,(当地冻土层为0.7—0.9米),中间夹0.4米厚稻壳保温。后墙及东西山墙内侧抹白灰,增加反射光。(见图1)。  相似文献   

19.
温室卷帘机安装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卷帘机是温室大棚专用机械,它不仅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还可增加大棚光照时间,提高棚内温度,从而提高大棚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增加经济收益。目前卷帘机主要有后墙固定式和棚面自走式两种,现以后墙固定式为例,对其安装使用进行介绍。一、安装与调试1.安装前的准备需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求温室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平整度等,足以承受卷起在一条线上的草帘与卷帘机  相似文献   

20.
正一、育苗前准备1.扣棚播种前15天(2月15日左右)开始上棚膜扣棚,以增加棚内地温,便于耕作。2.整理苗床在棚内地温升高、土壤化冻后开始做畦。畦面净宽1.6米,埂底宽30厘米,上宽20厘米,高10厘米。在大棚中间和小垄垂直起1个40厘米宽、20厘米高的大埂,作为苗期管理和灌溉的通道,畦埂要打好、压实。3.修建蓄水池在大棚内靠近水源的位置修建1个蓄水池。蓄水池大小根据大棚长度和育苗量确定,一般长宽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