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在林分生长模型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数据编制了硬阔叶林分的地位级指数表,并建立了硬阔叶林分的生长模型。检验表明,所建模型达到了一定的精度,基本能满足森林经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十三陵林场森林健康状况及经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十三陵林场森林资源树种单一、结构失调等现状出发,借鉴前期研究成果,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对全场40块林班,798块小班,总面积8 504.88hm2的森林资源从小班和林班两个层次进行健康评价。依据此评价结果,提出森林健康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大边沟林场第21林班内的15个小班构成的小流域的森林功能进行调查,利用以往实验地森林各种功能的调查数据作为原始数据,用雷达图综合分析法进行森林功能的分析与评估。雷达图可以全面反映出森林各种功能的发挥效果,通过雷达图中的多边形的形状可以具体看出各个小班的各种功能的强与弱以及各种功能的对比。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试验地的15个小班的森林多功能性大致分为以下3种类型:综合发展型、稳定发展性以及滞后发展性。利用雷达图综合分析法评估森林多功能可为以后的森林经理和造林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 二、关于森林经营档案对调查小班蓄积精度的要求问题。目前二类调查时对小班不提出蓄积量调查精度,而小班又是建档的基本单位,蓄积没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三岔子林业局2018年森林资源调查小班数据库,对乔木林小班森林生态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岔子林业局森林生态功能指数平均值为0.60,森林生态功能评价良好。不同林分类型森林生态功能由强到弱分别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纯林。不同龄组森林生态功能由强到弱分别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幼龄林。优势树种蒙古栎、春榆和白桦的小班森林生态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在森林调查中,普遍采用航空象片,先在野外调查勾绘林、小班,再借助某种仪器或采用某种方法将象片上的林、小班转绘到底图上去,然后再在底图上进行面积量算,得到林、小班面积。把象片上的林、小班转绘到底图上是一个相当繁杂的过程,工效不高,往往要花费  相似文献   

7.
我们把用森林分类(即分层)抽样估测总体资源,用迥归估测林、小班资源的方法,称为森林分类迥归抽样调查方法。我队自1972年以来,一直采用这种调查方法。实践证明,森林分类迥归抽样成果,既能代表抽样总体森林资源的普遍性,又能够照顾到林、小班森林资源的特殊性。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种较好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地形因子自动提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DEM数据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小班地形因子进行求算的过程与方法,自动计算的结果符合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利用DEM数据进行小班地形因子的自动求算,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保证精度。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单位蓄积量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结合武汉市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十一五清查")研究建立森林小班单位蓄积量数学模型,对全市林地小班单位蓄积量进行回归模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角规测树".在降低调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快速、精确地进行森林蓄积量调查,从而全面革新了森林蓄积量的调查方法,为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探索出了可...  相似文献   

1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以来,林权的变化对森林经营和相关的调查规划设计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小班区划和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用分层抽样结合目测调查估测林班小班蓄积量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以营林区(作业区)为总体的分层抽样调查更好地满足经营利用规划设计的要求,我们于1966年在黑龙江省穆棱县代马沟林场进行一次抽样调查和目测相结合估测林班小班蓄积量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参与江西、江苏、福建、浙江、上海五省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对不同省份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中的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小班面积、岩石裸露地、林带面积、湿地、四旁树等调查因子技术处理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更趋合理的调查方法,为制定科学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类调查操作细则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班调查,可以满足蓄积量落实到山头地块,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和总体规划设计提供资源数据。抽样调查,可以给出可靠的精度指标,控制全部小班调查(总体)的蓄积精度。小班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常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抽样控制总体法。抽样控制总体的二类调查,如果在建立  相似文献   

14.
陈晓东  赵文雁 《绿色科技》2021,(7):83-85,88
阐述了一种近自然营林理念指导下的小班调查规划方法-在对小班开展全面踏查的基础上,记录小班内的立地和林分现状,设定本经理期内小班的经营目标和所需的经营措施,包括基础设施和森林保护规划,运用近自然可持续的森林经营理论,优先对营林紧迫度高的小班开展机械分布式的样圆调查,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森林经营活动的组织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中村林场已在约5万亩林地中实施了该方法并开展了充分的讨论、改进工作,引进了一套与该调查规划方法相匹配的调查指标、规划原则、应用平台和先进工具,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实施经验,提高了森林经营基础单元的调查规划质量和效率。通过对该小班调查规划方法的主要特点、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探讨,希望为广大务林同仁在森林经营调查和规划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卫片在森林二类调查中应用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8年开始在全区开展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2008年3月在宁明县开展了二类调查试点。试点工作应用了遥感高新技术,采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先进的图像分割技术,实现了小班区划的自动化,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地形图勾绘小班界线位移大、面积精度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场现有森林绝大部分遭受过严重破坏,形成了大面积的过伐林。为了解和掌握过伐林采伐后林分质量的变化情况,于1981年冬对我场北沟营林区三个林班中的三个小班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过伐林择伐后其林分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调查区林分概况和两次采伐位于我场的北沟营林区,在原13林班1小班、30林班1小班和31林班4小班内各设置  相似文献   

17.
林地小班(简称小班)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小班调查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小班边界和地形因子是小班调查的重要内容,快速、准确地获取小班边界和地形因子,对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指导林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基于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影像结合DEM的小班边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和基于DEM的小班海拔、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省正在开展县级林业区划工作,而森林资源调查是基础工作。此次调查按森林资源调查分类,属“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中的C级。二类调查的基本要求是“按小班提供蓄积量,同时用抽样方法控制调查地区总体的蓄积量精度”。具体的说,我省“林业重点县、……总蓄积量的精度,用‘分层抽样控制总体法控制’”。当调查的小班累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一类调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两种监测体系因调查目的及方法不同,因此监测获取的森林资源数据存在不一致。鉴于此,以保定市为例,开展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森林蓄积量数据对接方案分析研究。采用非线性指数模型分树种组构建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通过模型反演更新调整保定市内所有小班蓄积量信息,从而获取保定市各县(市、区)森林蓄积量信息;采取平差调整法实现保定市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蓄积量监测值对接。研究结果显示:1)分树种组研建的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评价指标均表现较好,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估能力;2)相比二类调查而言,采用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监测获取的保定市森林单位蓄积量(34.98 m3/hm2)与一类调查蓄积量监测值对比,其精度为91.06%,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相对误差,表明了小班蓄积量预估模型监测值的可靠性;3)对模型预估值进一步进行平差调整后,最终实现了一类调查与二类调查蓄积量监测成果对接,表明了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可见,研究的技术方案可为各省级行政区历年小班蓄积量监测数据对接更新及今后实现“一套数,一张图”提供技术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择既适应西藏独特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又能保证森林资源调查质量和满足精度要求的调查方法,是搞好西藏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保证。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结合波密县调查实践,就航天、航空遥感与地面目测和实测相结合,按小班提供各类面积、蓄积量,以系统抽样控制总体蓄积量及精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