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40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在北京的引种栽培及园林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6种野生花卉在北京园林中被广泛应用,7种野生花卉有一定应用,21种野生花卉虽然有引种栽培,但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较少,6种花卉目前还基本处于野生状态.因此需加大力度在北京园林中应用和推广野生花卉,使野生花卉真正服务于北京园林.对目前尚处于野生状态的5种野生花卉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均可正常生长,为其今后在北京园林中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野生花卉现状及开发利用的方法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气候带,其中“植物王国”云南、“雪域高原”西藏、“林海雪原”黑龙江等地区的野生花卉品种均有其特点。在我国不断的从国外引进吸收花卉品种的同时,欧美等国从包括我国的野生花卉在内的原生植物中,就培育出数以千计的园艺品种.其中部分经驯化的花卉后来又返销中国。至今.我国市场上主要的鲜切花品种仍是舶来之品。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21,(7)
野生花卉是生态系统和天然风景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现有花卉的起点物种都是野生花卉。野生花卉用途广泛,是将来发展的新花卉来源以及育种材料,其具有遗传多样性、多变性的特征,是未来花卉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与此同时,野生花卉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开发利用,才能实现野生花卉价值最大化。本文基于野生花卉的开发利用现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性描述,并对野生花卉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近20a来我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分区及专类调查进行了分述,陕西,浙江,安徽,云南,西藏和新疆等省(区)对所在地的野生花卉进行了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性的调查研究,专业调查主要集中在兰科Otchidaceae,高山花卉,百合科Liliaceae,观赏蕨类,水生观赏植物及野生观果树种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我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参59。  相似文献   

5.
浅谈引栽野生花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栽培花卉是人类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利用野生植物,并将其演变为栽培植物中分化出的一类观赏植物,也是按生物学规律,从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环境的野生花卉中筛选、引种、栽培、驯化、改良成的栽培花卉.花卉与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引栽野生花卉不单是为了观赏及装饰内外环境,更具有其深远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环境被破坏、污染,温室效应以及栽培花卉种性的退化等原因,急需引栽新的野生花卉.把野生花卉变成栽培花卉需要进行充分的科学研究,下面谈谈引栽野生花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冠层结构与林下野生花卉的关系,采用典型群落调查法,以南岭山地森林群落林下野生花卉为研究对象,研究林下野生花卉物种数量特征及冠层结构对其的影响,以期为野生花卉的园林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南岭山地森林群落1 hm2林下植被中共有野生花卉104种,分属55科92属,其中箬竹、瓜馥木和南岭箭竹为优势种;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表明,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和林下散射光对林下野生花卉多度的影响较其他冠层结构参数大;冠层结构各参数对3种色调(冷、暖、中性)林下野生花卉物种密度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3种色调的野生花卉物种密度均随叶面积指数与林下总光照先减少后增加;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和指示种分析揭示棱果花和巴戟天同为林冠开度与叶面积指数的指示种,对冠层结构变化有较强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正在适宜家庭养植的花草中,我只钟情于牵牛花,这是有着独特的原因的。牵牛花在众多花草中,算不得是宠儿,甚至一般都是野生,开在路边和山坡上,是万千花卉中一个很普通的品种,但它一生攀爬,每天争艳,不畏曲折,绽放生命的美丽,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  相似文献   

8.
1总则1.1根据《甘肃野生花卉引种与试验推广》课题研究表明,银露梅是一种很好的野生花卉。其枝叶繁盛,花白如雪,花期长达4个多月,秀丽动人,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野生花卉。1.2银露梅是我国常见野生花卉,分布广泛,主产西北、西南等地,以观花为主,可作花坛、花境或花篱。嫩叶可代茶,叶可药用,茎皮可作人造棉或造纸原料。为了大力发展这一优良花灌,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特制定本规程。1.3本规程主要适应降水量大、温暖湿润的天水、陇南、甘南及河西的祁连山区,其余有栽  相似文献   

9.
温州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宿根花卉品种较单调且大多引自国内外,本项目对温州地区几种观赏价值高的野生宿根花卉进行了引种驯化、栽培繁育技术的研究,重点推荐了7种观赏应用价值较高且几乎未进行园林应用的野生宿根花卉,介绍了其习性、主要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丰富温州地区的宿根花卉种类。  相似文献   

10.
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区域广、面积大,有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特别是野生优良花卉树种品种多样,种类繁多。在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中需求量大。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野生优良花卉树种,使其更好的为甘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羽叶青兰为唇形科青兰属多年生草本野生花卉,生长在天山西部、塔尔巴哈台山、阿拉套山、萨乌尔山的山地草甸及草原。羽叶青兰因其奇特的叶形、美丽的花姿、艳丽的花色具有很高观赏价值,作为伊犁野生花卉引种驯化繁育栽培的首选种,在园林绿化中可作花带、花坛、花镜栽培。  相似文献   

12.
北京山区几种野生花卉引种栽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北京山区野生花卉资源,近五年对北京西部及北部山区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到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90余种。从90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中选择3种(桔梗、歪头菜、薄皮木),分别进行了引种栽培(对温度、水分、光照条件的适应性等)试验。  相似文献   

13.
2010—2012年跟踪调查了长白山区典型的4条公路,对其路域范围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统计和性状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区路域常见野生花卉有18科45种,种类比较丰富;部分路域野生花卉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可用作公路景观绿化;野生花卉进行公路绿化应从安全、栽植方式、色彩搭配等方面满足公路特点。利用野生花卉进行公路绿化具有很好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但是目前相关的基础研究还非常缺乏。  相似文献   

14.
北京山区野生花卉的资源及其主要应用类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北京山区分布着众多的野生花卉种类,如何让这些宝贵的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项紧迫任务。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北京山区野生花卉资源的分布特点,提出野生花卉在园林景观创造、体现地方特色、丰富绿化植物种类、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途径。同时按照利用途径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筛选出一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野生花卉种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崂山的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研究,重点阐述10种可引种利用的野生花卉资源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分析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及其园林应用前景;并对崂山野生花卉资源引种驯化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打碗花作为一种野生花卉,在我国广泛有分布。近年来在乡土花卉不断强化的生态理念指导下,这种生活在路边、郊野、林下等地的小野花开始走进城市绿地之中。由于打碗花在广阔地域内均属乡土花卉,具有习性强健、群生能力强、花朵美丽可人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和观赏能力,从而具有广泛的园林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柴艳玲 《北京农业》2011,(6):130-132
中国有着让世界为之惊叹的植物资源,云南省的野生花卉资源为中国的花卉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后盾。云南省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植物王国",具有近2万种的高等植物,几乎占了全国植物物种总数的50.00%。在这些植物中,野生观赏植物约有3000种,无论春夏秋冬,都总有鲜花绽放。不仅为云南省野生花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条件,还能有效促使其与云南省蓬勃发展的花卉业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8.
开发利用多年生野生花卉资源,是丰富花卉种类,适应城市绿化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介绍并描述了八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的植物学性状、特点、产地、用途及引种时应注意的事顶。这些野生花卉,适合东北地区引种驯化。  相似文献   

19.
孙健  赵惠恩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1):132-135
为了给园林绿化提供更多观赏价值较高的蓝紫色花卉,对北京小龙门地区的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进行了实地踏查与整理。结果表明,北京小龙门地区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共有53种,隶属于17科、37属。结合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的形态特征和观赏特性,对其园林应用形式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蓝紫色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利用,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加强引种驯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野生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是我国花卉大省,其鲜切花生产规模及产量居全国第一.但云南省花卉产业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对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作者根据云南省野生花卉资源产业开发利用现状,全面分析了野生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云南省野生花卉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以促进云南省野生花卉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