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滇杨优树无性系物候期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测41个滇杨优树无性系的物候期数据,以物候期距同一对比标准时间(2008年3月1日)的天数对数据进行转换,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以此将滇杨优树无性系分为5种物候类型,即总体物候出现较晚类型,总体物候出现较早类型,生长期较短类型,生长期较长类型和中间型物候类型。观察滇杨优树无性系苗期物候变化突出的指标,其中,展叶始期的差异最小,落叶始期的变幅最大。  相似文献   

2.
柳树无性系在北京地区的苗期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种柳树无性系在北京地区的扦插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进行观测,记录物候期和年生长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柳树的物候型,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确定物候期与生长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扦插成活率方面除G102和毛枝柳外,其他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均在72%以上;健康状况方面除少数无性系出现了日灼、倒伏、干梢和病虫害现象外,大部分无性系苗期生长状况较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不同无性系的物候期存在较大差异,叶变色期最为明显,极差达48 d,差异最小的是展叶期,极差仅为7 d。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4个物候因子综合为2个主成分,依据主成分值聚类,将50个无性系分为3个物候型,即长生长期物候型、短生长期物候型和中间型物候型。综合分析物候因子和生长因子得出,除展叶期以外的其他物候因子与生长因子之间相关紧密,物候因子对生长量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即萌动发芽越早,落叶越迟对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3.
南方型美洲黑杨种质资源物候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石首南方型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中的443个黑杨种质为对象,对其进行物候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美洲黑杨无性系物候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的物候期表现出不同的时序特征,变异最大的物候是叶变色始期,变异系数达到52.74%,其次是叶全部变色期和芽膨大始期。与变色落叶相关的各物候期之间相关性极显著,与萌芽相关的各物候间也显著相关;同时,第一主成分是与叶黄叶落有关的因子,第二主成分是与萌芽展叶有关的因子,第三主成分载荷较高的是落叶末期和全部落叶期,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7.29%。不同种源地的纬度与萌芽展叶物候期呈正相关,与叶变色落叶物候期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引种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引进的59个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无性系苗高广义遗传力为84.79%,遗传变异系数为10.55%;地径广义遗传力为79.22%,遗传变异系数为11.8%。以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为指标,应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选出表现好的欧洲黑杨无性系13个,其苗高遗传增益为12.3%,地径遗传增益为12.2%,其中的N8,N51,N48表现特别突出,综合评比超过或接近参照种欧美杨107号,如果选择这3个无性系,则苗高遗传增益可达18.5%,地径遗传增益可达23.5%。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外缘绿洲区中苦马豆种群地上部分各构件数量、生物量、能值和营养成分的测定,旨在揭示不同物候期苦马豆种群生殖构件特征及生殖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随物候期的变化,苦马豆生殖分配逐渐升高,在成熟期达到最高(40.75%);叶和茎生物量分配都随物候期而降低。(2)营养构件数量特征的表型可塑性普遍低于生殖分配,生殖分配表形可塑性随物候期而逐渐下降。(3)生殖构件各性状与其相关性状呈现出线性和幂函数正相关关系,其中以线性关系为主。(4)花(荚果)中能值和营养元素分配都随物候期而增加,在成熟期后占主要比例。总体上,苦马豆有性生殖构件中生物量、能值和营养物质分配是随着物候期而增加的,与营养构件间存在相互竞争和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基质的筛选(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was aimed to select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media for container seedling of triploid clones of Populus tomentosa that was carried out. [Method] The sandy loam, peat, perlite, vermiculite, riversand, sludge were taken as media of hardwood cutting and survival rate, seedling height were taken as indexes to select media for container seedling of triploid clones of Populus tomentosa. [Result] Different mixedmedia had great influence on survival rates of container seedlings. Taking peat and vermiculit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5∶2 (M10) or peat ,vermiculit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7∶2 (M11) or sandy loam (M1) as media would generate higher cutting survival rate that was higher than 90.0%.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ce in height increments of container seedlings. Taking sandy loam, peat and vermiculit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6∶2∶2(M5)or sandy loam (M1), seedling height of 60-days the seedling was over 37.0 cm.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cost analysis of nursery medium, the optimum medium for hardwood cuttings container seedling-raising of triploid clones of Populus tomentosa was sandy loa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茶黄蓟马在芒果园的田间发生规律,明确芒果树不同物候期茶黄蓟马最适合的监测方法,为芒果茶黄蓟马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10和2012年的2月20日至当年11月30日,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芒果品种园、芒果示范园对广西的两个主栽芒果品种金煌芒和桂热芒82号,从花期至小果期同时采用蓝板加诱剂法、蓝板法和弹击法,在果实膨大期至当年末次梢老熟采用蓝板加诱剂法,监测记录茶黄蓟马的发生动态,分析芒果树物候期、气象条件和品种对茶黄蓟马田间发生的影响.[结果]芒果盛花期至小果期、嫩梢期是茶黄蓟马发生高峰,随着花期结束、果实膨大与嫩梢老熟,田间虫口密度逐步下降.高温干燥天气适宜茶黄蓟马发生及繁育,其对芒果树品种不具有选择性.3种监测方法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717x+14.321(y:蓝板加诱剂法,x:弹击法,R2=0.777,P<0.05)、y=1.256x+0.288(y:蓝板加诱剂法,x:蓝板法,R2=0.979,P<0.05)和y=1.375x+11.080(y:蓝板法,x:弹击法,R2=0.801,P<0.05).[结论]茶黄蓟马的田间发生动态与芒果树的物候期、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与芒果品种无关.弹击法、蓝板法和蓝板加诱剂法均与芒果茶黄蓟马的监测结果相关,但从可操作性方面考虑,在芒果初花期至小果期宜采用弹击法,在其他物候期宜采用蓝板加诱剂法.  相似文献   

8.
以34个引种欧洲黑杨无性系及107杨、陕林3号2个对照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无性系的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及水分处理间在各项生理指标和生长指标上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分处理间的差异要大于无性系间的差异.数量遗传分析表明,各生长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表型变异系数和广义遗传力一般均大于生理指标;水分因子对无性系苗期生长具有较大影响,对遗传型的直接选择以生长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9.
黑杨派杨树杂交F1子代苗期遗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美洲黑杨I-69(Populus deltoides cv.'Lux')和欧美杨I-72(P.×euramericana cv.'San martino')为母本,分别与美洲黑杨PE-3-71(P.deltoides cv.'PE-3-71')、PE-19-66(P.deltoides cv.'PE-19-66')...  相似文献   

10.
倪杨  陈敏  郭利民  苏衍修  贺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19-6521,6596
[目的]选择生长快、抗病性强的适宜制浆造纸工业应用的杨树新无性。[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29个黑杨无性系苗木的生长性状和叶部病害的抗病性进行调查,并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各无性系的2年生苗高、地径生长量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140-29、313杨和599杨在当地生长速度最快。各无性系苗木对黑斑病、角斑病、黑星病和锈病的抗性差异很大,从免疫到高感均有。通过对生长量和抗病性2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在当地条件下苗期生长速度较快、叶部病害种类少且抗病性较强的无性系01号杨、02号杨、599杨、N-179、桑巨杨、82-130和82-133。[结论]为该地区选择优良的杨树无性系营建纸浆林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胡杨幼苗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北京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满足首都园林绿化市场的需求,为北京市引进胡杨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二年生胡杨幼苗引种栽培试验,研究了胡杨幼苗的物候期规律、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移栽技术,总结了胡杨的来源及特性、繁育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研究表明:胡杨幼苗在北京地区4月中旬开始萌芽,4月下旬开始展叶,11月中旬落叶结束,进入休眠,能够完全适应北京地区自然环境,可正常生长发育。与原产地物候期相比,北京地区胡杨幼苗的物侯期变化较迟缓一段时间,生长期和赏秋色叶期均延长近1个月。胡杨二年生幼苗移栽繁育成活率可达88.25%,生长状况良好。移栽当年地径平均生长量为2.6mm,最高生长量为5.3mm;苗高平均生长量为46cm,最高生长量为82cm。在北京昌平地区胡杨幼苗的生长量比原产地额济纳生长量大。胡杨的适应性良好,病虫危害轻。  相似文献   

12.
4个黑杨派新无性系苗期生长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Logistic方程对黑杨派(Populus aigeiros)杨树4个无性系的扦插苗高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显著,并以此将无性系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对影响苗木生长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认为气温对苗高生长影响最大,降水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无核黄皮叶片中矿质元素质量分数的年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郁南县无核黄皮Clausena lansium‘Yunan Seedless’为试验材料,在秋梢期、花芽分化期、开花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收获期6个时期,对其叶片矿质元素进行分析,研究黄皮不同物候期叶片矿质营养元素的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个果园在年生长期内,收获期氮、磷、钾营养水平降到最低,随后因施肥在新的秋梢期而迅速恢复。3个果园自秋梢期到来年收获期叶片钙、锰的营养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之后到了新的秋梢期有所下降。镁、钼在整个生育期相对稳定。3个果园铜呈现波动性的变化,新城果园在翌年成熟期铜降到最小值,新的秋梢期达到最大值;农科所果园在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秋梢期降到最小值;农委果园在花芽分化期达到最大值,果实膨大期降到最小值。3个果园锌的季节性变化各不相同,新城和农委果园在开花期降到最低值,之后逐渐升高,分别在收获期和新的秋梢期达到最高值;农科所果园锌水平在幼果期降到最低值,在新的收获期又再度增加。3个果园的铁呈现波动性变化,新城果园在开花期降到最低值,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农科所和农委果园在秋梢期达到最大值,分别在新的秋梢期和开花期降到最低值:3个果园硼的营养水平在开花期最小,新城和农委果园在收获期达到最大值,到了新的收获期又下降,农科所果园在新的收获期达到最大值。图5表1参10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不同育苗方式对喜树苗木的物候期和高生长进行观测,结果表明:3种不同育苗方式对苗高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营养袋方式培育苗木优于苗床育苗;根据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34d)、生长初期(60d)、生长盛期(120d)和衰退期(60d)等4个时期,苗高生长有明显的“慢-快-慢”的生长节律;采用Rich-ards函数可以很好地精确定量化描述1a生苗高生长过程,拟合精度检验性好,可应用于生产实际;最后总结了喜树苗木培育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1980~2005年玉米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16个站点1980~2005年的玉米物候资料分析表明,玉米播种与出苗微弱提前,但成熟明显推后,导致玉米生育期明显延长:玉米播种期、出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均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除播种期外,玉米各个物候期与降水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导致玉米生育期缩短,年降雨量的减少导致生育期延长。因此,未来气候暖干化将对玉米生长、质量和产量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分和氮肥是影响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 ric ana‘74/76’生长的重要因素.以1年生欧美107杨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氮施入量对欧美107杨苗高的影响,并建立水—苗高的水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下苗高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各因素效应顺序为氮施入量>水肥互作>灌溉量.欧美107杨苗高在300~360 cm的水肥方案为灌溉量8.45~19.25 kg·株-1,施氮肥量4.57~9.12g·株-1,即施尿素413.94~826.31 kg·hm-2;苗高在360~400 cm的水肥方案为灌溉量36.02~41.87 kg·株-1,施氮肥量8.68~ 11.43 g·株-1,即施尿素786.08~1 035.05 kg·hm-2.水肥优化管理方案可为定向培育1年生欧美107杨苗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Pb污染土壤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土培研究了在单一因素影响下,不同浓度的Pb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分析测定了其抗性生理指标的改变以及地上部分和根的Pb累积量。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Pb(〈100mg·kg^-1)单一污染时,对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初期有促进作用(P〈0.05);高浓度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浓度的升高(200-2000mg·kg^-1),抑制作用和毒害作用都加强。同时,随Pb浓度增加,叶片和根中的Pb含量也增加,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显著升高;MDA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POD活性先略微降低,而后也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从光合生理方面了解砧木对黄果柑的影响,以枳壳、红橘和香橙为砧木,黄果柑实生苗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等日变化参数和光合响应曲线,以及核酮糖1,5 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含量、Rubisco活化酶(RCA)含量以及 Rubisco基因 (rbcS和rbcL)及其活化酶基因 (rc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嫁接的黄果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3种嫁接树的净光合速率均大于实生苗;其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此外,香橙嫁接的黄果柑叶片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Rubisco含量和RCA含量及较强的rbc和rca基因表达。综合比较分析,香橙砧适宜作为黄果柑的砧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筛选有效又经济的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方法]以砂壤土、泥炭、珍珠岩、蛭石、河沙、草浆污泥等作为扦插基质,以成活率、苗高生长量作为指标,对三倍体毛白杨容器育苗基质进行筛选。[结果]不同混合基质对容器苗成活率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泥炭与蛭石配比为5∶2(M10)、泥炭与蛭石配比为7∶2(M11)以及纯砂壤土(M1)为基质的扦插成活率较高,达到90.0%以上∶不同混合基质对容器苗高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砂壤土、泥炭以及蛭石配比为6∶2∶2(M5)以及纯砂壤土(M1)为基质组合的60 d苗高生长量达37.0 cm以上。[结论]结合育苗基质成本分析,确定砂壤土是三倍体毛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的最适基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沙坡头区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春小麦物候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4节气气候变化及春小麦物候期的响应.结果表明,沙坡头区24节气的平均气温呈单峰型准正态分布,小暑和大暑是全年最热节气,平均气温均为23.1℃,小寒为最冷节气,平均气温为-7.3℃;平均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呈单峰单谷型,升温幅度最大值出现在春分,为0.25℃/d,降温最大幅度出现在霜降,为-0.26℃/d;相邻节气之间平均气温变量曲线也为单峰单谷型,峰值出现在清明,变量达0.22℃,是上升最快的节气,谷值出现在霜降,变量为-5.5℃,是气温下降最显著的节气;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沙坡头区后16年(2000-2015年)各个节气平均气温比前15年(1985-1999年)气温普遍偏高,差值在0.2 ~3.3℃;惊蛰、清明、芒种和小暑4个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中,芒种和小暑平均气温随年份呈显著性升高.平均气温对各物候期影响十分显著,气温升高,加速了物候进程,春小麦营养生长期出现延长现象,生殖生长期出现缩短现象,其全生育期呈现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