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
阳离子单宁-聚铝复合絮凝剂处理高有机物含量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37%甲醛溶液40mL,33%二甲胺水溶液80mL,室温下反应1.5h得预反应液。落叶松栲胶54.7g,60℃下与预反应液100mL反应2.5h,骤冷至室温,用氯化铵和盐酸的混合溶液调反应液pn值至4.5~5.0,继续反应1h。所得产物(CAT)与聚合氯化铝(PAC)混合反应得到复合絮凝剂,最佳反应条件为:CAT:PAC为1:4(质量比),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h。所得复合絮凝剂适用于室温下处理酸性高有机物含量废水,絮凝剂投加量100mg/L。可过滤态CODcr去除率可达60%以上,色度去除率70%以上,浊度去除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4.
5.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了絮凝剂产生菌(Pantoea agglomerans),它能够利用玉米淀粉废水作为培养基生产微生物絮凝剂,初步纯化的絮凝剂命名为M-7。对M-7进行了组成分析,并将M-7应用于河水的絮凝试验,结果表明:M-7不含蛋白质、核酸,含有单糖或多糖;M-7对原水的絮凝效果优于现有常用给水絮凝剂,其最优投加量为6mg/L,在200r/min搅拌1min,60r/min搅拌3min,静置20min的条件下,M-7对原水的浊度去除率达到93.89%。 相似文献
6.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原泥及沼渣中的微生物含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其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蛋白质、多糖等代谢物质具有一定的絮凝能力,可作为生物絮凝剂使用。污泥中微生物的一些胞内物质也具有一定的絮凝活性。为探索使用剩余污泥和沼渣制备生物絮凝剂的实验条件,采用酸法和碱法对剩余污泥原泥和沼渣进行了破解处理制备生物絮凝剂。结果表明:碱法破解原泥和沼渣效果明显优于酸法破解原泥和沼渣。当原泥和沼渣的碱解液碱度较高时,继续向碱解液中投加适量原泥或沼渣,仍可得到可观的COD释放量,且可降低原泥和沼渣的碱解液碱度。经过碱解处理后,剩余泥饼的有机质含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可分离制备纤维低聚糖.在其它分离条件相同、洗脱速度不同的情况下,完成一次分离需要的洗脱剂用量是不变的,洗脱剂用量对低聚糖的分离没有影响.采用一次分离技术可得到纯度分别为96.67%、68.76%和82.00%的纤维五糖、四糖和三糖组分,纤维低聚糖混合物的回收率为81.38%.将多次分离得到的各低聚糖组分在相同的分离条件下进行二次分离,五糖、四糖和三糖的纯度分别提高到98.45%、98.65%和98.12%,回收率分别为90.91%、47.42%和68.68%.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DAC)为主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了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A)乳液增强剂,并探讨了在漂白木浆中的应用条件如CPAA乳液用量、反应时间、硫酸铝用量、浆料pH值、搅拌速度对其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PAA乳液用量为0.8%(对绝干浆)、pH值7.0、反应时间10 m in、硫酸铝用量为0.5%(对绝干浆)、搅拌速度150 r/m in时,纸页裂断长和撕裂指数与未加助剂时相比依次增加28.7%和12.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的CPAA乳液具有预期设计结构。分析添加乳液前后纸页的环境扫描电镜照片对CPAA乳液的增强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羟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HPC-PAA)高分子复合物微粒为模板,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在模板表面聚合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形成HPC-PAA-PNIPAm复合物纳米微粒,平均粒径约为130 nm.调节体系的pH值至8.0去除HPC模板后,获得中空结构的PNIPAm-PAA纳米胶囊,粒径约为500 nm.以盐酸阿霉素(Dox)作为模型药物,考察了PNIPAm-PAA纳米胶囊作为药物载体的相关性能.研究表明:PNIPAm-PAA纳米胶囊和Dox分子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实现有效结合,载药量高达130%;同时,载药纳米胶囊表现出很好的药物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在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共聚改性PVAC的基础上,将改性PVAC乳液胶粘剂与UF胶粘剂进行适当组合,制造出可在常温下较快固化,具有较好耐水性和耐热性的两液型木材用胶粘剂,为PVAC乳液胶粘剂和UF胶粘剂的改性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了提高大叶相思幼苗在干热河谷地区造林的成活率,2008年在元江通过对其幼苗分别进行不同剂量的Pt菌剂、干旱胁迫和Pt菌剂+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出圃幼苗的苗高、地径、高径比、生物量等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及SOD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并比较其抗逆性,同时对不同培育措施出圃幼苗造林6个月时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随着Pt菌剂的使用量增加,大叶相思出圃苗木的高径比和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值逐渐降低,SOD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因而出圃幼苗的抗逆性增强;干旱胁迫和Pt菌剂的作用效果可以叠加。Pt菌剂10 g+干旱胁迫大叶相思的处理效果最佳,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以天然高分子羟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HPC-PAA)胶体微粒为模板,通过沉淀聚合法获得中空结构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酸(PNIPAm-PAA)纳米胶囊,平均粒径约为500 nm;然后运用静电作用自组装法和原位还原法将Fe3O4磁性纳米粒子负载于PNIPAm-PAA纳米胶囊上,制备获得Fe3O4/PNIPAm-PAA磁性纳米复合微球,粒径约为400 nm。制得的复合微球不仅具有一定的铁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5.5(A·m2)/kg,而且对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显示了较高的载药率和较好的体外缓释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载体应用于药物输送体系。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对环境危害很大,此类废水采用常规技术一般无法处理或者处理效果差且运行费用高。超临界水氧化(SCWO)是一种新兴的,很有前景的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环保技术,具有很多特色和优势。介绍了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小流量有机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中试装置,采用该装置对造纸黑液、制药废水、化工废水和军工废水等不同种类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进行了处理。最大处理量为12.5L/d ,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99%,处理后的排放水质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18.
19.
竹炭的微波处理方法与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竹炭吸附前,利用微波进行预处理的处理方法与效果。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竹炭的比表面积与吸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不同的竹炭用微波或NaOH加微波处理后.亚甲基蓝吸附值提高了34%-92%。该法用于吸附Pb^2+后的竹炭的洗脱,竹炭的吸附能力恢复到原来的90%以上。该法有望成为竹炭活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以大叶山杨的超级实生苗的当年生枝条、成年优树根部萌条当年生嫩枝和成年优树树冠当年生嫩枝切段做外植体,采用连续继代培养和微型嫁接法进行幼化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随连续继代次数的增加及微嫁接后再继代次数的增加,茎条的幼化程度随之提高,徽扦插生根率也在提高。成年优树根部萌条当年生嫩茎连续继代4~5次,微扦插生根率可达100%;成年优树树冠当年生嫩茎连续继代6~7次,微扦插生根率可达100%;用组培苗作砧木微嫁接后再进行微繁,连续继代3~4次,微扦插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