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农业》2017,(23)
正日前,《哈尔滨市贯彻〈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出台。《细则》涵盖社会救助基本内容和操作程序。同时,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等9项制度和社会力量参与作为社会救助基本内容,即"9+1"救助模式,构建起分工负责、相互衔接、协调实施,政府救助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细则》新增对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  相似文献   

2.
近日从省民政厅了解到,目前,我省共有259万城乡贫困群众纳入了低保救助范围,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据省低保局副局长王广焱介绍,“十二五”以来,我省城乡低保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了56%和62%,在全国较早地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省及地方财政每年列支1.2亿元,保证了临时救助工作的常态化实施。目前,全省基本构建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为支撑,以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发展的挑战和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自身的特点, 要求我省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做出相应调整, 应当以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为价值取向, 实现农村社会救助的法治化。农村社会救助要实现从绝对标准转为相对标准, 建立以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 各项专项救助制度为补充和各项配套优惠政策相衔接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同时, 加强农村社会救助的社会参与, 提高救助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5月起,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民政厅了解到,河南省正计划逐步在各地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这意味着困难群众如有生活、医疗、教育、住房等求助需求,只需到"一门式"服务窗口,就能得到及时救助。《办法》明确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现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文章从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及运行现状出发,结合山东省低保制度的实施情况,指出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有利于低保制度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如规范低保对象,科学确定低保标准;落实低保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健全基层低保机构等。  相似文献   

6.
对山东省Z市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访谈,发现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救助理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救助标准过低、救助机制不够规范以及社会救助法制化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拓展救助资金筹集渠道、提高救助意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救助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山东省Z市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访谈,发现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救助理念落后、资金投入不足、救助标准过低、救助机制不够规范以及社会救助法制化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并相应提出了拓展救助资金筹集渠道、提高救助意识、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高救助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持有农村户口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实施现金、实物或者帮助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标的社会救助制度,被誉为社会救助的"最后安全网",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的救助,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自然灾害救助,是指对因自然灾害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的人员,依法及时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保障其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安全住所、医疗防疫等基本生活需要。第四条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救助是维护和保障广大农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权益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农民教育救助制度必须完善农民教育救助项目,完善农民教育救助资金管理制度,畅通农民教育救助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195-197
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是中国特有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湖北省A县为例,探究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状况。调查显示,A县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供养内容范畴较粗、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的人员服务能力较弱、农村福利院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护理难等问题,应该从人、财、事三方面入手,改善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现状。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业》2007,(1):5-5
2007年农村低保制度覆盖湖南全省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建立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湖南省人民政府决定2007年在全省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此项制度的实施将解决农村120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对浙江省绍兴、诸暨、宁波、温州、丽水等市不同区镇农村低保问题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低保对象甄别困难、基层工作量大以及基层工作力量较为薄弱。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构建造血式及权利义务对等型救助机制、健全信用体系、加强基层人员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是解决存在问题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对浙江省绍兴、诸暨、宁波、温州、丽水等市不同区镇农村低保问题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低保对象甄别困难、基层工作量大以及基层工作力量较为薄弱。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构建造血式及权利义务对等型救助机制、健全信用体系、加强基层人员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是解决存在问题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脱贫是保障和实现农民教育权益、经济权益和政治权益的有效手段、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加快农村教育脱贫必须构建"以县(市)级政府为管理主体,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村办学体制;构建城乡教育互动交流制度;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涉及主体更多元、方式更多样。当前社会救助面临相关部门和组织多、信息复杂、经办分散、分类精准施救难度大等问题。基于我国社会救助模式的合理价值选择,提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而分析社会救助在管理服务上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从组织协调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基层经办机构、社会参与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构建多层次管理服务体系的思路。力求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能,促进互助共济社会救助共同体的形成,提升公众满意度,夯实我国民生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17.
社会救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稳定社会、促进发展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由此可见,城乡社会救助立法一体化的趋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200-202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具有低保障性的特点,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求。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各类主体往往会出现许多失信行为,影响社会救助的救助效率。对社会救助领域出现的一系列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旨在探究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内蒙古乌拉盖管理区以城乡特困群体为主要救助对象,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与社会保险、扶贫开发政策相互衔接的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面保障了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就学、就医、养老等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后期,农村社会救助面临着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的目标和任务,这就需要完善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鉴于此,以六安市舒城县为例,在回顾有关学者在农村社会救助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总结,剖析六安市舒城县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成效以及挑战,进而在资金保障、网络安全、队伍建设、组织参与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