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怀树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6957-6959
[目的]研究河西绿洲不同灌溉条件下,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对植株叶片水分状况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方法]设5个处理,分别为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 000 m3/hm2(F1)、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0 00 m3/hm2+抽穗水1 000 m3/hm2(F2)、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000 m3/hm2+抽穗水1 000 m3/hm2+灌浆水1 000 m3/hm2(F3)、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 000 m3/hm2+抽穗水500 m3/hm2+灌浆水500 m3/hm2(F4)、底墒水1 500 m3/hm2+拔节水1 000 m3/hm2+抽穗水1 000 m3/hm2+灌浆水500 m3/hm2(F5),灌水总量分别为2 500、3 500、4 500、3 500、4 000 m3/hm2。[结果]抽穗期到开花期,各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20~40和6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极显著相关;开花期至灌浆前期,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其中6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含水量达到显著相关;灌浆前期至灌浆中期,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正相关,但整个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未达到显著相关。灌浆中期的降雨提高土壤上层含水量,因此0~40 cm耕层土壤含水量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r=0.87~0.91);而灌浆后期,二者却表现出负相关(r=-0.55~-0.97)。[结论]该研究可为春小麦节水栽培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土箱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灌水频率(5,10,15 d·次-1)下,栽培辣椒的设施土壤的盐分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各灌水频率条件下,根据土壤EC值变化,均可分为3个阶段:快速降低阶段(第1次灌水后1-20 d)、缓慢降低阶段(第1次灌水后21-40 d)和稳定阶段(第1次灌水后41-62 d)。不同灌水频率下0-20 cm土层EC值,在快速降低阶段和稳定阶段表现为5 d·次-1>10 d·次-1>15 d·次-1,而在缓慢降低阶段却表现为5 d·次-1>15 d·次-1>10 d·次-1。0-20 cm土层积盐量,在缓慢降低阶段和稳定阶段,均以10 d·次-1灌水频率下最低,表明其对0-20 cm土层盐分的淋洗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更好地为风沙土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灌溉水量条件下风沙土地区膜下滴灌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灌溉水量对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和单株地上干物质重等营养生长指标影响较小;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穗粒重、穗重等产量构成性状和产量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灌溉水量为75%Er时产量最高,达到7.67t/hm3;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线性下降,25%ET时WUE最大,为1.30kg/m3。[结论]在风沙土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灌溉水量宜控制在25%ET~75%E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龙茶节水灌溉的需水规律及其水分利用效率。[方法]以2年生铁观音茶树为试验材料,研究微喷灌节水灌溉方式下乌龙茶的需水规律、灌溉水量、有效降雨量以及节水灌溉定额。[结果]5月、7~10月是乌龙茶的需水量高峰期,占全年需水量的59.15%。1983~2009年乌龙茶节水灌溉定额为551.4 mm,降雨有效利用率33%;其中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有效利用率分别为17%、50%和77%。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乌龙茶需水量下降,降雨有效利用量增加,而降雨有效利用率下降。[结论]乌龙茶的最佳灌溉量是40~50 cm土层的土壤湿度达到75%时的田间持水量。乌龙茶生长需水关键期7~10月,适宜的灌水定额21.0 mm,灌水次数10~15次,灌水周期8~12 d。  相似文献   

5.
谢曌  庄文化  刘超  李卓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298-11300
[目的]研究保水剂对紫色土壤持水能力及油菜(BrassicanapusL.)耐旱性的影响,为保水剂在农田种植油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在干旱胁迫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保水剂(占干土质量的0%、0.05%、0.10%、0.20%)对紫色土壤持水能力和容重的影响;在油菜的蕾薹末期至开花初期进行18d的干旱胁迫,随后进行正常灌水,研究保水剂对油菜耐旱性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随着保水剂浓度的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增加,容重降低;在干旱胁迫下,施用保水剂处理后的产量、抗旱系数、水分利用效率较不加保水剂处理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有机物积累量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结论]在紫色土中加入保水剂种植油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在不同温度和水分培养条件下其微生物量碳的变化规律,为揭示土壤微生物量碳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两个温度水平(25和35℃),5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20%、40%、60%、80%和100%),对水稻田和旱地土壤进行100 d的培养,分别测定其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结果]水稻田SMBC高于旱地SMBC,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在土壤微生物生长高峰阶段(17~25 d)不同温度对SMBC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温度对水稻田SMBC的影响在60%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中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对旱地SMBC的影响在100%处理中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培养的每个时期,SMBC均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培养高峰期,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间的SMBC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与温度间的互作不显著,但与土壤相对含水量互作显著;温度与土壤相对含水量也呈显著互作.[结论]在海南气候环境下实施有机物料还田时,应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最佳控水措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加土壤固碳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研究外源镁对强酸性紫色土壤阳离子交换效应。[方法]选择重庆地区强酸性紫色土壤为对象,采用1:5的土水比,用10emol(+)/LMgSO4溶液对土壤进行多次交换处理。[结果]在实验条件下,外源镁能快速取代土壤胶体上吸附的各种盐基离子,但对致酸离子(H+、A1+)则难以达到快速、完全取代,经5次交换后,盐基饱和度由46.6%上升至72.4%,土壤pH仅上升0.7个单位;Mg2+与Ca+、Na+的交换分别可以用指数方程Y=14.998e-1.4849x(R2=0.9938)、二次方程Y=0.011 1x2-0.1005x+0.233(R‘=0.986)进行很好地拟合;Mg“与K’的交换后期明显表现出有部分土壤次生黏土矿物层间固定的K’会被交换出来,导致被交换出的K’总量增加。[结论]在无酸碱中和的条件下,外源钱可以改变土壤胶体盐基离子的构成,但对于改良强酸性土壤并无实际意义,反之,过量的外源镁还可能造成土壤其他盐基离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兴安县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科学评价兴安县耕地综合生产力,配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法】根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标准,参照《耕地地力评价指南》技术流程,运用“兴安县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兴安县耕地地力进行等级划分与科学评价。【结果】兴安县耕地地力划分为7个等级,一、二等级田(地)面积为4344ha,占耕地总面积的12.7%;三、四、五等级田(地)面积为24255ha,占耕地总面积的71.3%;六、七等级田(地)面积为5430ha,占耕地面积的16.0%。【建议】在生产管理上,针对七级田地不同土壤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加强改造:通过深耕深翻,加深耕作层;合理施用化肥;加大有机肥的投入;推广绿肥种植,推行秸秆还田;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改良灌溉设施,提升耕地地力等级。  相似文献   

9.
张丰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19-8922
[目的]弄清不同灌水技术下香梨耗水规律,筛选适合干旱地区的果树灌溉技术,为该地区香梨灌溉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更好地指导果园适时灌溉,对水分合理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对新疆巴州灌溉试验站香梨地在不同灌水技术条件下香梨土壤含水量、植株生长及品质和产量的监测,分析香梨地土壤含水量和香梨不同生育期的耗水特征.[结果]单环管和双环管处理在整个土层深度上的土壤含水量低于地表双管处理和对照,与对照和常规滴灌相比,平均低14.8%和9.5%.单环管和双环管与地表双管处理相比,总耗水量分别减少了5.1%和3.1%,各处理品质差异较小,产量差异较大,2012年,地表双管处理的产量为27.2×10^3 kg/hm^2,比对照(20.7×10^3 kg/hm^2)高出31.6%,单环管处理(27.7×10^3 kg/hm^2)比对照高出34.2%.而在2013年,双环管和地表双管处理产量分别为11.6×10^3、8.2×10^3 kg/hm^2,分别比对照(7.1×10^3 kg/hm^2)高出63.0%和15.5%.[结论]在双环管的布置方式下,内圈环管直径100cm,外圈环管直径200 cm,滴头间距30 cm,滴头流量3.2 L/h的处理在香梨长势及产量等指标上优于单环管和地表双管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田土和旱地土添加火山灰石砾比例对烟草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植烟土壤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盆栽烤烟云87为材料,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纯旱地土、纯水田土及与10%、20%、30%的火山灰石砾混合、纯火山灰土等9个处理对移栽后苗期烤烟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其他处理,纯火山灰土处理的烟株苗期长势较好;纯水田土和纯旱地土处理的烤烟苗期长势相对优于添加火山灰石砾处理.在一定时期内,随着火山灰石砾比例的增加,水田土添加火山灰石砾处理的烟株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均有提升,旱地土添加火山灰石砾处理的烟株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呈增加趋势.在移栽后15~36 d,随着水田土添加火山灰石砾比例的增加,大田盆栽烤烟根系活力、NR活性显著降低,但叶绿素a与叶绿素b变化不明显.[结论]纯火山灰更有利于烤烟前期生长,水田土较旱地土利于烤烟前期生长;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土壤类型添加不同比例火山灰石砾对烟株生长的影响逐渐变弱.  相似文献   

11.
4种土壤对紫穗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对紫穗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方法]运用室内栽培的方法,测定了紫穗槐在沙土、山坡土、黏土、森林土中的发芽、生长情况。[结果]不同土壤中紫穗槐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现依次为沙土>山坡土>黏土>森林土。主根生长最好的是森林土。森林土的侧根生长最好,山坡土次之,然后是黏土和沙土。下胚轴在森林土的生长最好,在沙土的生长最差。沙土和黏土中紫穗槐根的生物量最好,并在第12天的时候开始就明显高于其他土壤。4种土壤中的下胚轴生物量都差不多,以森林土的较高,而山坡土的积累的干重较多。叶的干重以沙地的最高。[结论]紫穗槐在沙土中的发芽率最高,在森林土中的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2.
再生水中典型PAHs垂向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在模拟灌溉条件下,再生水中典型多环芳烃的迁移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土柱模拟试验,以再生水中多环芳烃萘、菲、芘为对象,北京市东南郊再生水灌区典型土壤为试验介质,对再生水连续灌溉时多环芳烃的迁移情况以及土柱出水中DOM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实际土壤介质对多环芳烃的吸附能力不能单纯用土壤有机碳含量很好地描述,组成复杂的介质对多环芳烃的吸附能力增强,萘的实际阻滞因子超过理论值约7倍;多环芳烃在非均质介质中的迁移存在界面效应,土壤有机碳含量差距越大,界面效应越明显;孔隙水流速以及孔隙尺寸增大,会造成固相上多环芳烃的解吸,发生二次迁移。微生物活动能促进多环芳烃的迁移。[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基于地下水质量安全的再生水灌溉模式的提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讨硫干沉降对中亚热带地区福建省北部米槠林和杉木林2种森林土壤氮素净转化速率的短期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室内SO2熏蒸土壤的方法模拟硫干沉降,设置0 mg S/kg(CK)、40 mg S/kg(LS)、80 mg S/kg(HS),在30℃和60%WHC条件下培养72 h,测定土壤有关氮素转化指标。[结果]2种森林土壤经10 h SO2熏蒸处理后,HS处理显著降低土壤pH(P<0.05),并至少持续24h,但LS处理pH降低不显著,表明森林土壤对SO2酸化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米槠林硫处理后前期(0~24 h)显著促进有机氮矿化(P<0.05),中后期(24~72 h)作用不明显;杉木林硫处理后前期表现出促进氮矿化的趋势,但仅HS处理的促进作用显著(P<0.05),中后期作用不显著。硫处理对2种森林土壤硝化速率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点。对于米槠林,LS处理后前期(0~24 h)有显著促进硝化作用(P<0.05),中后期影响不显著,但HS处理促进作用不显著;对于杉木林,中前期影响不显著,后期硫处理才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2种森林土壤pH与净矿化速率在前期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对pH相对较低(4.50)的米槠林土壤的净硝化在中前期有抑制倾向,而对pH相对较高(5.58)的杉木林土壤的净硝化在中前期有促进趋势。[结论]SO2沉降对土壤氮素转化影响可能与一般土壤致酸因子的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4.
大果沙棘温室嫩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基质和采穗期对大果沙棘温室嫩枝扦插试验表明:温室嫩枝扦插对扦插技术要求较高,采穗期一般为6月25日左右为最佳,扦插基质要求通透性好、保水性较好、营养丰富。大果沙棘温室嫩枝扦插中以基质C(50%森林土+30%耕作土+20%的沙土)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我国某典型工业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污染特征和产生原因.[方法]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检测方法调查工业区内水体和土壤中铬(Cr)、铅(Pb)、砷(As)和镉(Cd)的浓度水平,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一步对污染状况进行影响评价.[结果]水体中Cr质量浓度水平相对较高(最高质量浓度为303 μg/L);土壤样品中Pb、As和Cd污染极其严重(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2 719.7 mg/kg、91.8 mg/kg和19.6 mg/kg).根据我国地表水Ⅲ类标准和土壤二级标准值计算,水体中Cr最高浓度超过评价标准5.06倍;土壤中Pb、As和Cd最高浓度分别超过评价标准8.07倍、2.67倍和64.27倍.水体(/土壤)中Cr、Pb、As和Cd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53(/0.08)、0.05(/0.83)、0.43(/1.14)和0.08(/7.08);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90.9%(10/11个)的水样和70.4%(19/27个)的土壤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表明研究区域水体和土壤中4种物质复合污染相对严重.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Pb和Cd具有显著相关性(R2 =0.81),表明两者可能为复合污染,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污染源.[结论]来源解析表明,工矿业生产中用到的原材料及排放的废弃物是污染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郝伯为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6953-6956
[目的]采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探讨断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断根程度冬小麦的耐旱性进行比较。[方法]在对水分敏感的冬小麦花期开展试验。断根处理分小断根(A1)与大断根(A2)两种。小断根为单面刀在距小麦主茎一侧2 cm处垂直切下,深度为10 cm。大断根为单面刀在距小麦主茎两侧2 cm处垂直切下,深度为10 cm。于花期(2013年4月19日)给予各处理冬小麦一次性充分供水(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80%),此后不再供水任其水分胁迫自然加重并避免降水影响,测定供水后1、4、7、10、13 d各处理冬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对水分胁迫非常敏感,其参数的变化与水分胁迫的加剧密切相关。通过叶绿素荧光数据对比,在胁迫加剧的过程中断根处理小麦比对照小麦具有更强的耐旱能力,而双侧断根处理较单侧断根具有更强的耐旱力。[结论]该研究可为旱地节水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室研究应用发育于不同母质和不同利用方式的六种红壤,研究了持水特性和蒸发速度,结果表明,持水量主要决定于<0.01mm物理性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孔隙数量及不同孔径的组合,而蒸发速度则与粘粒含量和<0.005mm孔径的孔隙数量成正比.以比水容量达到10~(-2)ml/bar·g作为临界吸力值时各种土壤的吸力值;油泥土为0.1bar,黄筋泥,红紫砂土和黄泥砂土为0.3bar.从土壤条件考虑,上述土壤达到临界吸力值时一般应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干旱地区砂土地漏水漏肥现象以及市面上高分子保水产品成本较高、耐盐性差等问题,研究加入不同配比膨润土、甘草渣材料的砂土基质的保水性能,分析复合材料的最佳配比方案.[方法]以天然、廉价、环保的钠基膨润土和甘草渣为原料,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法,以纯砂土为对照,测量不同配比膨润土-甘草渣复合材料的砂土理化性质、吸水倍数...  相似文献   

19.
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沙土中的保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沙土中的实际保水效果和对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苛刻荒漠条件,考察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含量(0.10%、0.25%、0.50%、1.00%)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在沙土中的保水性能和对沙土的改良作用。[结果]复合保水剂具有良好的保水性,经过18次反复使用后,复合保水剂改良沙土效果明显。[结论]复合保水剂适用于沙土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旱地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品种的需水特性,并合理安排其种植区域.[方法]小麦品种分别为洛旱6号、洛旱7号、晋麦47.3个灌水处理分别为不灌水(0水)、灌1水(1水)和灌2水(2水).灌1水在越冬期灌越冬水,灌2水在越冬期与返青期灌水.灌水量均为900 m3/hm2.[结果]洛旱6号、洛旱7号实现了高产和抗旱的统一,同时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在灌2水和不灌水条件下,洛旱6号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灌1水的条件下洛旱7号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洛旱6号适宜旱肥地麦田种植;洛旱7号适宜在扩灌区种植;晋麦47适宜旱薄地麦田种植.[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高效利用水资源、品种合理布局及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