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问题的引出引用汪培庄教授著的《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一书。例:环境单元分类。每个环境单元可以包括空气、水分、土壤、作物4个要素,环境单元的污染状况由污染物在4个要素中含量的超限度描写,为了示意,假设只有5个单元,污染数据为:Ⅰ(5,5,3,2),Ⅱ(...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现代细菌分类研究中的多元分类和系统发育分类的特点和应用,阐述了植物病原细菌从高级分类单元(界、门、纲)至属、种及亚种(致病变种)水平上的分类进展,讨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北京山地与山前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过去地理发生学土壤分类体系用地带性理论代替以土壤本身性状为划分依据的土壤分类方法,从而导致在土壤分类中,对土壤属性的定量化研究不够,分类单元的概念与边界模糊,以及违反分类逻辑等问题,通过对研究区土壤特性及发生特点的研究,建立了一个以定量化的土壤本身性状为分类标准的符合科学分类逻辑的便于实际应用于土壤调查的本区土壤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4.
腺水螨属Lebertia Neuman, 1880隶属于蜱螨亚纲Acari,水螨亚股Hydrachnidiae,腺水螨总科Lebertioidea,腺水螨科Lebertiidae。目前其亚属级分类单元的划分存在特征依据相对分散,分类系统观点不统一等分类学问题。作者通过梳理腺水螨亚属分类历史沿革,比较接受度较高的Cook(1974)和Gerecke(2009)亚属级分类系统及其所依据的分类特征,分析两种分类系统的特点,探讨亚属级分类单元的相互关系,并针对探讨所得的疑问和问题提出未来验证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次生林主要类型生态位土地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帽儿山地区次生林为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生态位土地分类。在分类模型构造的研究中获得了生态位土地分类的模式:应用交互信息分析方法确定次生林与生态位分类因子的依存程度→以精度和可靠性为原则选最终土地分类因子→以信息增量为判别分类的测度--处理基础数据,计算各次生林立地组的信息量并存入计算机=---判别空间单元的分类归属。在地图分析模型的构造的研究中,应用空间插值和领域分析获得了各空间单元的海拔  相似文献   

6.
杨咏明  苏世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15-11817,11821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环境效率评价体系是现在被广泛接受的科学评价体系。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用来分析评价比较不同决策单元间效率的数学方法,而且在环境效率评价体系中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总结了环境效率评价中应用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别从DEA模型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的横向方面和DEA模型方法中指标选取、外部因素、决策单元内部复杂性、污染物排放及其分配等纵向方面去分类综述,最后指出在环境效率评价方面未来DEA方法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人居环境的理论来源与基本内容,在对现有人居环境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人居环境分类体系,认为人居环境的不同分类可借鉴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分类方法,为人居环境提供更加现实的研究范式和理路。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省122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选择8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市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排序和分类,研究了各类县市区分布情况和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县域经济分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婷婷  弓弼  王晓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29-15232
研究围绕着国内外治污性湿地的发展,提出治污性湿地的定义、分类,探讨了治污性湿地建设的指导原则,针对湿地的治污流程提出相对应的治污性湿地景观结构,包括预处理单元、湿地单元和后处理单元3部分,对这3个单元的景观营造方法进行了探讨总结。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焉耆盆地应用WASSI模型,须在焉耆盆地划定水文响应单元。通过ARCGIS软件引用适度指数法划定子流域后,增加了不同土地利用分类阈值,对比分析后叠加了合理阈值,通过土地利用图划定出水文响应单元。结果表明,采用土地利用分类阈值为18%时划定水文响应单元为佳,此时水文响应单元数划定为11个。在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定中主要影响因素是子流域划分以及土地分类利用图阈值,采用合理土地利用分类阈值所得的水文响应单元应同时具有利于计算和阈值适中两大优点。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湖南省3次土壤普查的基础上,详述了湖南省现行土壤分类系统的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6个分类单元,综述了1965年至今的湖南土壤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的探索性研究概况,指出了湖南现行土壤分类体系中存在有待定量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等问题,由此展望了开展湖南土系调查与土壤基层分类研究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林恭华  慈海鑫  刘永安  苏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44-3947,3950
利用matK、rbcL与trnL基因,分析了中国薯蓣属植物缠绕手性的系统发生关系;利用matK基因,从大分类单元角度进一步分析了缠绕植物的系统特征。结果显示左、右旋缠绕植物物种存在显著的系统发育特征:matK数据中的右旋薯蓣聚成独立的进化枝与rbcL基因的分析共同支持右旋物种的单系性;rbcL和trnL的数据均较好地显示了右旋薯蓣的单系特征[除多毛叶薯蓣(D.decipiens)和甘薯(D.esculenta)外];在大分类单元上,缠绕植物手性性状则呈现出明显的多系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国区薯蓣属的分类中,手性特征是较可靠的性状特征,《中国植物志》薯蓣属章节直接将右旋物种归入周生翅组(sect.Enantiophyllum)较合理。但在世界范围上看,在小分类单元的薯蓣属内和薯蓣科及其他大分类单元内,手性特征都具有单独多次起源的性质,因此在执行分类时应当慎用这个性状。对于手性特征的起源问题,最新的观点倾向于否定南北半球物理差异相关的假说,但其结论的正确性有待商榷。结合地质事件研究薯蓣属等具有两种手性方向的小分类单元,以及构建突变体的方法,有助于最终解决植物手性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利用matK、rbcL与trnL基因,分析了中国薯蓣属植物缠绕手性的系统发生关系;利用matK基因,从大分类单元角度进一步分析了缠绕植物的系统特征。结果显示左、右旋缠绕植物物种存在显著的系统发育特征:matK数据中的右旋薯蓣聚成独立的进化枝与rbcL基因的分析共同支持右旋物种的单系性;rbcL和trnL的数据均较好地显示了右旋薯蓣的单系特征[除多毛叶薯蓣(D.decipiens)和甘薯(D.esculenta)外];在大分类单元上,缠绕植物手性性状则呈现出明显的多系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国区薯蓣属的分类中,手性特征是较可靠的性状特征,《中国植物志》薯蓣属章节直接将右旋物种归入周生翅组(sect.Enantiophyllum)较合理。但在世界范围上看,在小分类单元的薯蓣属内和薯蓣科及其他大分类单元内,手性特征都具有单独多次起源的性质,因此在执行分类时应当慎用这个性状。对于手性特征的起源问题,最新的观点倾向于否定南北半球物理差异相关的假说,但其结论的正确性有待商榷。结合地质事件研究薯蓣属等具有两种手性方向的小分类单元,以及构建突变体的方法,有助于最终解决植物手性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余庆号河小流域景观分异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探讨了景观相的分类原则,提出了分类的依据及分类系统,划分出了景观相类型单元,并完成了1万详细景观图,为景观相分类、景观相调查与制图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为小流域综合研究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打叶风分单元片烟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及变化趋势,为打叶后片烟的分类复烤、醇化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期进一步提升烟叶原料的模块化水平、均质化水平和纯净化水平。【方法】以2018年云南石林红大C3F初烤烟叶为研究对象,在打叶工序稳定生产的条件下,对各级打叶风分单元(四级打叶单元11个风分口)分离的片烟进行多次取样,测定其常规化学成分、多酚类化合物和致香成分含量,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不同打叶单元及风分口片烟的各项化学成分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规律性变化趋势;一级打叶单元片烟的总氮、莨菪亭及醛类致香成分含量较高;二级打叶单元片烟的糖类、总植物碱、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较高;三级打叶单元片烟的醇类、酮类和酯类致香成分含量较高;四级打叶单元片烟的钾、氯及酸类致香成分含量较高。(2)三类化学指标的聚类结果显示:四级打叶单元11个风分口的片烟样品可以聚成三大类,分别为一级和二级打叶单元、三级打叶单元以及四级打叶单元。【结论】不同打叶风分单元的片烟内在化学品质存在明显的分类现象,可以为分类复烤和差异性醇化工艺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RAPD在真菌分类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RAPD的原理和特点及其近年来在真菌分类鉴定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RAPD在真菌种间、种内,以及种以下分类单元的分类鉴定、疑难种的鉴定和个别菌株的鉴定上的研究进展,并列举了代表性的应用实例。同时对RAPD在真菌分类鉴定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在该研究领域中的广阔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土壤基层分类单元是联系土壤分类与农林生产的桥梁。为促进土壤基层分类与中国国标分类系统的整合,本研究对实体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和理化性状进行分析,按照国标《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 17296—2009),确定不同土壤剖面的亚类、土属和土种的分类归属。建议在国标栗钙土土类中增加相应的北方红土质土属,并丰富土种的名称。  相似文献   

18.
土地类型反映了土地的自然属性,是土地资源评价和土地利用的基础。本文结合公主岭市余庆号小流域实际工作,探讨了吉林省丘陵区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和依据,提出了分类系统和分类单元,对高级类型单元区域环境条件进行了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19.
浙江灰岩分布区土地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浙江灰岩分布区土地特点,提出了土地纲、类、型、相、面五级土地分类系统,并重点研究了灰岩丘陵土地基层分类单元的划分,经应用试验表明,该分类系统能正确地反映灰岩丘陵土地的本质分异,从而为土地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小腹茧蜂亚科系统发育研究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为评价多年来一直使用的Mason分类方法的科学性,各国学者使用了支序分析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验证.研究认为Mason(1981)废弃广义绒茧蜂属Apanteles(s.1.)是正确的.使用形态学及雌雄外生殖器方法的研究者基本上证实了小腹茧蜂亚科族级分类单元可以分为两个主要分支,即绒茧蜂族Apantelini+小腹茧蜂族Microgastrini和拱茧蜂族Fomicini+盘绒茧蜂族Cotesiini+侧沟茧蜂族Microplitini,从合意支序图可以看出:小腹茧蜂族和盘绒茧蜂族可能是并系群,其余3个族的单系群可以成立.而使用形态学方法或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研究者不支持Mason的族级分类单元,只同意现已确认的属级分类单元.显然,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才能明了小腹茧蜂亚科族、属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