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广西百色市德保县积极响应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的号召,以大会战形式推动林下养鸡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然而,由于养殖户的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受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在林下养鸡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技术问题,直接影响着林下养鸡产业发展和养殖户经济效益。多年来,笔者在林下养鸡技术推广工作中注重查找、总结和分析常见的技术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技术措施,收到良好效果,更好地促进林下养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速。2014年,德保县林下养鸡出栏400万羽,产值1.2亿元,养殖农民增收1 500万元。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振兴发展的大环境下,林下经济再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尤其是林下养鸡受到了广泛肯定。八角林养鸡模式是一种将现代养鸡与传统养鸡相结合的养鸡模式,主要配合八角林相对空旷且丰富的土地资源来保障鸡群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林业与畜牧资源的合理调配,从而实现经济双发展。以派阳山林场为例,分析了八角林下养鸡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八角林下养鸡技术要点,分析了八角林下养鸡经济效益,为健全八角林下养鸡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林下养鸡产业是当前我国禽类养殖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形式,该产业具有短频快等特点,同时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与我国林下养殖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匹配。本文就针对林下养鸡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在分析现状时结合钦州市林下养殖经济发展情况,对该产业的发展现有情况和面临困境进行全面分析,融合林下养鸡产业特点针对困境提出“破局”策略,并探讨林下养鸡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生活水平也相继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也来越高。当前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与传统笼养鸡相比,林下养鸡既可以提升鸡肉的口感也能保证鸡肉的纯绿色无污染。将资源二次利用,既能提升种植土壤的肥沃也能提升放养鸡的肉质,还能推进养殖业的发展。但是林下养鸡需要的条件比较复杂,对养殖基础要求较高,本文针对林下养鸡的饲养和管理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林下养鸡及其对林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林下养鸡技术和农作制度的创新两方面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林下养鸡的效益。分析了林下养鸡对林地环境中植物、动物和土壤的影响,适量的放养鸡群可以改善林地环境,林下养鸡作为一种对人类和环境都有益的农作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林下养鸡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养鸡作为一种新型的养鸡模式,具备绿色化优势,鸡肉及鸡蛋品质更高,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当前林下养鸡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选址不合理、防疫不到位等,严重影响了林下养鸡效益,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林下养鸡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林下养鸡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讨林下养鸡的可持续性,以浙江临安横路乡生态鸡场为实验点,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对生态鸡场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和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等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鸡的活动强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影响显著, 鸡舍附近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水解氮和微生物总数有所增加。②林下养鸡降低了植物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距离鸡舍越近多样性指数越低。③山核桃林比早园竹林的生物量和凋落物持水量高,有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更适合发展林下养鸡。这表明在林下养鸡,鸡的活动对样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影响。因此在林下养鸡时,通过调控鸡群密度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平衡,从而达到林下养鸡的可持续和高效益。图1表8参12  相似文献   

8.
林下养鸡是一种新兴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可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是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林下经济。文章阐述了林下养鸡的优势,分析了林下养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林下养鸡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的规模不断扩大,作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优势项目林下养鸡,在辽西北地区也悄然兴起。林下养鸡是一种集生态、绿色、节约为一体的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它对于减少林木果树病虫害、生产无污染的有机绿色禽蛋产品、林果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分析研究林下养鸡的综合效益,针对林下养鸡的特点,提出林下养鸡应注意的实际问题,对于提高林下养鸡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养殖业也呈现着高速发展的趋势,而且在目前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林下生态养鸡和防疫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着。由于在最近几年,人们对于食品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更愿意享受生态的绿色食品,而林下生态养鸡产业所养殖出来的生态鸡品种口味独特而且绿色健康,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以及喜爱。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下生态养鸡产业的快速发展,一定要注重林下生态养鸡产业防疫技术的提升,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下生态养鸡产业的高速发展。为此,本文针对林下生态养鸡和防疫技术做出了一定的讨论和研究,提出了一些较好的林下生态养鸡防疫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林下养鸡是“以林护牧、以牧促林”的生态循环养殖产业,能够充分利用林地、果园等自然生态资源以的放养方式进行。林下养鸡不仅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2.
油茶林地散养鸡群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油茶林地散养鸡群的林下经营模式,研究油茶林下养鸡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林下散养鸡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同时表层土壤会变得紧实。因此,在栽培管理上,应加强垦复,疏松土壤,保持土壤通透性,以确保油茶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中央十分关注“三农”问题,连续九年出台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要地位.产业化生态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右江河谷区域凭借其优越的地势环境及宜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规模化大农业生产,同时它拥有独特的经济林业资源,更适合当前地方政府倡导的林下养鸡等项目活动.文章在粗略分析右江河谷林下养鸡的发展优势以及效益的基础之上,对科学防控与管理也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以抛砖引玉,旨在为右江河谷一带林下养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拓宽农村农民收入渠道、实现农牧林业和谐发展略出薄力.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我们国家养殖业保持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养鸡产业的规模也随之提升,说明我们国家养鸡产业开始真正走入发展正轨,并且成为我国当前农业产品供应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可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式,养殖人员在对鸡群养殖时,经常会因为养殖技术不过关而使得鸡群生病,为养殖带来一定的困扰,除此之外,鸡疾病不但会对其他鸡群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带来大面积的病毒传染,对养鸡场经济造成损失的同时使鸡产品无法保持持续的产品供应,基于此,本文针对散养鸡疾病控制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林地是家禽饲养的新型环境,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林地资源,亦可以降低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成为家禽养殖的重要途径以及养殖户增收的重要方式,有效解决了家禽与人争粮问题。但林下养鸡常处于户外环境中,很容易使鸡感染疫病,影响鸡的正常成长。本文就林下养鸡中的疫病预防技术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有效防止林下养鸡过程中的鸡疫病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下养鸡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防疫和饲养。因此,本文重点揭示了农村养殖户的错误观念并予以纠正,可以作为农民养鸡技术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云县在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林下魔芋高产种植模式。该文介绍了林下魔芋种植的技术要点和其优势,指出现阶段云县林下魔芋种植在排水、除草、施肥、病虫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府应加强技术指导和资金投入和建立种植示范地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林下养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正常开展,这样才能够为人们解决更多的粮食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做好林下养鸡的疫病工作十分必要。本文针对目前林下养鸡疫病预防技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林下养鸡对林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养鸡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究林下养鸡的可持续性,在浙江省临安市中部於潜镇横路乡,通过典型样地法调查鸡群的分布对林地小气候、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核桃林较竹林更适宜于养鸡,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pH值增高,速效磷含量下降,适度放牧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20.
农机化发展作为农村生产力先进化的重要象征,是传统农业模式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发展农机化有利于农民增收,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结合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农机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基本现状,针对当前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研究如何创新农机化工作机制和工作思路来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