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与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广才 《作物杂志》1999,15(2):28-28
小麦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与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是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中的招标课题。该项研究的主要攻关指标为建立0.33~0.66hm2单产9000kg/hm2以上的样板田,并系统总结出相应的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我们课题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小麦高产栽培资料,借鉴国内外小麦高产栽培经验及本课题组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原理,集成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单项技术,结合当地生产情况,进一步深入开展试验研究,提出综合配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从探索小麦高产规律和生产管理诊断的需要考虑,实行超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2.
海河平原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河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2004年以来,在该区域进行小麦超高产(9000kg/hm2)典型创建的基础上,对超高产冬小麦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参数进行测定,并设置田间析因试验进行研究。明确了超高产小麦的品种类型和产量结构、群体性状及其共性特征、个体形态和生理性状特点以及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磷、钾、硫、锰、锌、铜、硼等无机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点。明确了实现小麦玉米两茬均衡超高产的适宜接茬方式及实现冬小麦超高产的播种期、密度、种植形式和水肥运筹技术,对实现冬小麦超高产的综合栽培生态条件进行了探讨,建立了海河平原冬小麦节水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技术体系体现在河北省的小麦生产技术规程及农民技术培训内容中,作为小麦生产的技术支撑,在小麦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1986年始,我们选用冀5418和偃大7916品种,进行小麦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小麦亩产超500公斤的形态生理指标与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1988~1989年度在安阳县水冶镇北段村的106亩高产田,实现了小麦平均亩产515.6公斤。其中6.7亩冀5418,亩产达640.9公斤,12.5亩偃大7916,亩产达578.0公斤。1989~1990年度,该地又实现了平均亩产502.1公斤,有10亩冀5418,亩产达596.6公斤,9.8亩偃大7916,亩产达552.0公斤。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黔东南水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情况,分析了超高产栽培水稻的生理生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提出了黔东南水稻超高产栽培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农大108玉米新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对氮、磷、钾的需求状况及最佳配比,为搞好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于1999~2000年在实施超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中试基地开发与生产示范课题过程中,连续2a进行了农大108超高产栽培密度及氮磷钾肥配施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1.1 试验地条件 试验地系中壤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前茬作物小麦产量450kg/667m2。土壤有机质1.18%,全氮……  相似文献   

6.
水稻超高产生理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水稻超高产的概念,介绍了水稻超高产的群体特征以及超高产生理特性、水稻超高产的栽培技术以及超级稻栽培的研究进展,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水稻超高产与超级稻栽培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不同栽培措施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阐明超高产栽培模式实现高产的生理原因,采用超高产栽培模式并以常规栽培模式作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头季稻籽粒灌浆特性和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稻强、弱势粒的生长潜势强,灌浆最大生长速率出现的时间早,灌浆速率在整个灌浆期的前、中、后3个阶段均较高,活跃灌浆时间较短,强、弱势粒较早进入灌浆盛期,同时,整个灌浆期头季稻强、弱势粒的Mg2 -ATP和Ca2 -ATP酶活性超高产栽培模式也都较常规栽培模式的高,尤其是在籽粒灌浆的快速增长阶段,超高产栽培模式的明显高于常规栽培模式,因而其头季籽粒灌浆呈现出灌浆起动快、灌浆强度大、灌浆后期“拉力”足的特点,从而有利于有机物质向穗部运输,这是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实现大穗、多穗、粒饱、结实率高的籽粒灌浆特性和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8.
新疆实现大豆超高产的品种与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处于欧亚大陆腹地,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量少,相对湿度低,病虫害少,灌溉农业,为实现大豆超高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自90年代以来,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承担国家、自治区、兵团多个有关大豆新品种选育和超高产栽培课题,选育出一批产量潜力大、耐肥水密植的高产大豆品种(系),对其生态指标、生理参数和高产潜力进行测定,制定出适合新疆生态特点的大豆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豫北地区实现小麦亩产超500公斤之路,从1986年始,我们选用冀5418和偃大7916品种,进行小麦高产栽培试验,研究小麦亩产超500公斤的形态生理指标与小麦高产栽培模式。1988—1989年度在安阳县水冶镇北段村的106亩高产田,实现小麦平均亩产515.6公斤,其中6.7亩冀5418,单产达640.9公斤,12.5亩偃大7916,单产达578.0公斤。1989—1990年度,该地又实现亩产502.1公斤,有10亩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水分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导因素之一,对小麦生理机能影响至关重要,由于水分生理与其他生理密不可分,就环境而言,水、光、温与渗透调节能力关系密切。因此,研究小麦水分盈亏对小麦光合生理指标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可为小麦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安徽省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200万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