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总结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方法及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3月至2005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1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治愈。92例手法复位者复位成功84例,手法复位成功率为91.3%,无1例出现肠坏死及肠穿孔。52例行半择期手术者均无阴囊水肿及血肿,随访0.5~5a,无睾丸上移及萎缩,术后复发1例为疝囊较大、未作修补的病例。23例行急诊手术者中,15例出现阴囊水肿,2例阴囊积液,1例睾丸坏死;随访0.5~5a,5例复发,2例睾丸上移,2例睾丸萎缩。结论:对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应准确判定病情,符合手法复位者首选手法复位,对于新生儿最好采用镇静后自然复位;手法复位成功后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后3d至3个月宜行半选择性手术,尽可能减少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2.
1994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共作新生儿急诊腹部手术31例,现将手术护理措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26例,女5例;年龄4h~30d,平均6d。31例中包括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8例,腹股沟斜疝嵌顿5例,先天性肠闭锁4例...  相似文献   

3.
<正>成人腹股沟斜疝合并隐睾临床少见,多数普通外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缺乏诊治经验,若问诊及查体不全面则易漏诊,尤其对发生嵌顿的急诊患者更易忽视,术中偶然发现时颇感被动。我们收治1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急诊术中意外发现腹股沟管型隐睾,同期施行隐睾切除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52岁,已婚,育1子。主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52年,不能还纳伴疼痛1 d于2023-09-03日入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4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10例行手法还纳择期手术,其余38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腹股沟嵌顿疝的发生有其年龄特点,应防止误诊、漏诊;手术方法因人而定,关键是尽早处理以防肠坏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治方法。方法;对60例(72足)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手法复位X线下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的治疗。结采:60例(72足)中.48例(60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a以上,优42足,良6足.差12足,优良率为80.0%,其中手术组优良率为83.3%.非手术组为75.0%。结论:跖跗关节骨折脱位需早期诊断及治疗,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手法复位X线下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新生儿嵌顿疝并发睾丸及肠管坏死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6年 6月~ 2 0 0 2年 1 2月我院收治的 2 8例新生儿嵌顿疝 (男 2 8例 ,右侧 2 2例 ,左侧 6例 ,年龄 1 0~ 30 d,平均 2 1 .4d)的临床资料。结果 :2 8例中肠管及睾丸均坏死 1 8例 ,嵌顿时间(2 0 .4± 0 .5) h;仅睾丸坏死 8例 ,嵌顿时间 (1 2 .8± 0 .4) h;肠管血运好无肠管及睾丸坏死 1 0例 ,嵌顿时间 (8.1± 0 .3) h。 2 8例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 2 6例痊愈出院 ,2例死亡。结论 :新生儿嵌顿疝并发睾丸及肠管坏死的发生率高 ,出现时间早 ,应尽早诊断 ,早期手  相似文献   

7.
自从 L ichtenstein于 1986年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这一概念后 [1 ] ,使疝的治疗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并在国内外逐渐推广应用。我们采用聚丙烯网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35例 ,近期疗效理想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本组 35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9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84岁 ,平均年龄 5 7岁。按 Bendavid的 T.S.D分类 , 型疝 2 2例 ,其中 期 5例 , 期 8例 , 期 9例 ,包括嵌顿疝 2例 ,双侧斜疝3例 ; 型疝 9例 ,为 期病例 ,包括双侧直疝 1例 ; 型疝 4例 ,均为 期嵌顿疝。1.2 手术方法 期疝和疝囊较小的 期疝采用局部麻醉 ,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国产吻合器在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低位直肠癌97例,分为两组:吻合器组67例,采用GF—I管消化型吻合;手缝组30例采用人工手法缝合。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吻合器组均一次吻合成功,无吻合口瘘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200min。手法缝合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为6.7%,吻合口狭窄1例,发生率为3.3%,平均手术时间为245min。吻合器组局部复发7例,占10.4%;手法缝合组5例,占16.7%。吻合器组中50例随访5a,生存30例,死亡20例,5a生存率为60.0%,与同期手缝组切除5a生存率60.9%相似。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运用吻合器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能使更多的患者得以保肛,吻合成功率高,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缩短,能保证切除足够的原发灶及可能侵犯区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院采用国产JT-ESWLⅡ型碎石机对9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治疗前估计碎石效果差者56例,本院或外院曾原位碎石失败者38例),采用送行抽入输尿管气囊导管后ESWL,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94例中年龄18~60岁,平均35.5岁;男性31例,女性63例。上段结石58例占61.7%,中段结石25例(26.7%),下段结石11例(11.7%)。结石最小者0.6cmX0.5cm.最大者2cmX1.5cm。单个结石老89例,占94.7%,2个结石以上者5例,占5.3%。1.2治疗方法碎石当天先经膀胱镜逆行插入输尿管气囊导管(德国WALF公司生…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改良Halsted法治疗腹股沟疝早有报道,有关该术式的适应症、合理性等方面仍存在不同观点,本文就近10年来我们应用该法治疗86例腹股沟病的一些体会作一分析报道。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86例,男77例,女9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65岁;30岁以下5例,均为男性。86例中斜癫66例(双侧者9例),直迹13例,股癫7例;复发疯11例(8例斜迹,3例直疝)。病程最长43年,最短半年。1.2方法按改良Halsted修补法[1]及步骤进行。改进方面有:(1)清除精索肥厚的脂肪肌纤维组织;(2)腹外斜肌健膜切开线比切口下移Icm,延长上叶…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9年6月至1991年7月,对16例嵌顿包茎手法复位失败后改用皮钳法复位全部成功。方法如下:操作方法:会阴部常规消毒铺孔巾,阴茎根部阻滞麻醉,先用消毒针头穿刺水肿包皮,外加纱布剂压,使淋巴液流出,减轻水肿。于6点和12点钟包皮狭窄环处各上一把皮错,分别向前李开,明茎头徐少许消毒石情油,用双手拇指将阴茎头向内缓慢推人即可复位。体会:嵌顿包茎应及时复位,否则,包茎嵌顿因阴茎血液淋巴回流障碍时间越长,水肿瘀血越重,甚至温烂、感染、坏死,常造成手法复位失败、加重损伤。手法复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包皮四严重狭窄…  相似文献   

12.
鞍区肿瘤75例诊断、治疗及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鞍区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研究1987~2000年我院收治75例鞍区肿瘤的发病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内分泌学变化、定位与定性诊断、手术与放射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75例鞍区肿瘤(手术后病理证实)中,属垂体腺瘤41例(54.6%),颅咽管瘤20例(26.7%)。脑膜瘤7例(9.3%)。畸胎瘤2例(2.7%)。脊索瘤2例(2.7oA)。生殖细胞瘤1例(1.3%),其它恶性肿瘤2例(2.7%)。临床特点是:(1)视力、视野改变者25例(37.0%);(2)内分泌改变者27例(36.0%);(3)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者42例(56.0%)。术后结合放射治疗24例(35.0%).结合伽玛刀治疗2例。手术病死率为0%。平均随访3a,复发率为20.0%。大部分疗效满意。结论:首发症状 影像学检查 内分泌检查对该区域部分肿瘤可达早期定位定性诊断,并对手术设计有帮助。积极手术加放射治疗可提高疗效,微创显微外科技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麦粒肿迁延不愈或霰粒肿继发感染所形成的眼睑炎性肉芽肿,以往多采用手术切除,但手术治疗往往患者不愿接受,特别是小儿患者有时难以适合手术巨易遗留瘢痕。为此,笔者以2.5%强的松龙混悬液加庆大霉素行病灶局部注射替代手术疗法,现将我们治疗的100例作一报道。1材料与方法1.1病例及分组本组160例,其中男112例,女48例,年龄6个月~40岁。病程2周至1年。单个眼睑单一肉芽肿109例,两眼睑及多个肉芽肿者51例。将病例分为两组,其中注射组100例,手术组60例。1.2治疗方法注射组:用75%酒精消毒局部,在睑缘处用于棉签阻挡,以防止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引改后囊破裂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适应证。方法:对我院32例后囊不完全破裂的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以残留囊膜撑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随访3—12月,术后视力为0.04—0.5,矫正视力为0.5以上者ll例,占35.2%;0.1—0.4者18例,占67.6%;0.1以下者3例,占9.6%。均未发现人工晶体脱位病例。结论:后囊中央或旁中央破裂直径<4mm且近圆形,或周边破裂<1/2者,只要行适当的处理,可行囊袋或睫状沟植入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门静脉插管5FU化疗治疗大肠癌的确切疗效,我院参加了“全国大肠癌5FU门静脉插管化疗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已完成25例,现作一报道.1病例和方法1.1病例及分组:凡术中探查肿癌可作根治切除,无肝脏或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的大肠癌患者,按顺序抽签随机分为治疗组(手术+术后5FU门静脉插管化疗)和对照组(单纯手术).入选53例患者中,治疗组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3~76岁,平均49.3岁);对照组28例,年龄性别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1.2方法:术中用全国大肠癌SFU门回脉插管化疗临床协作研究中心提供的导管选择病变…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年龄≥60岁)肺炎文献所见不少,但来自亚热带的老年肺炎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对1985~1994年经体检和X钱胸片确诊的194例本院住院病例作一临床分析。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22例,女72例,男女比为1.69。l;年龄:60~69岁108例占55.7%,70~79岁78例占40.2%,>SO岁8例占41%。1.2临床表现本组194例中除咳嗽190例(97.9%)、咯痰176例(gO.7%)、肺部罗音180例(928%)和乏力、食欲减退、发热超过50%病例外,还有气急、胸闷、便秘、心悸、血丝疾、腹胀、呕吐、水肿、腹泻及肺部哮鸣音等诸多主诉。特别是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明确判断骨折类型并达到早诊断、骨折和损伤韧带正确复位和固定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9.8—1999.10踝关节损伤17例的X线资料,并重新按WEBER骨折类型进行分型。手法复位8例(A型3例,B型3例,C1C2型各1例);手术复位9例(B型5例,A型1例,C1C2型各1例,单纯下胫腓韧带损伤1例)。结果:手法复位8例随访3—10月,手术复位9例随访10月--3a,除了前者B、C型关节功能受影响,后者B型1例骨折畸形愈合和伴发创伤性关节炎及做右踝上截骨矫形术外,其余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良好。结论:WEBER保关节骨折分型方法对明确判断类型及有无伴发下胫肿韧带损伤极其重要,并可指导治疗;修复下胫腓韧带对踝关节的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极少见,我院近15年来收治并经手术证实12例,现就其穿孔原因,临床特征及诊治体会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3:1,7~10岁2例,10~14岁10例,平均11.8岁。本组首诊误诊7例(58.3%)。穿孔至手术时间由3~48h不等,平均12h。1.2临床表现  本组有溃疡病史者3例,病史时间2~8个月;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突发疼痛,恶心12例,呕吐10例,发热6例;腹肌紧张10例,压痛12例,反跳痛10例,肠鸣音消失8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  相似文献   

19.
肺结核的好发部位以观上肺野多见,下肺野少见,且易误诊、作者遇38例现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本组病例均经X线检查确定病变在下肺野,结合痰结核菌检查,又经住院或门诊抗结核治疗3个月以上确诊为肺结核者。发病年龄:18~30岁老14例,31~40岁者10例,41~59岁者6例,60岁以上者8例。主要症状:起病急,病程缓慢,以咳嗽、痰中带血、胸痛、低热最常见。全部病例无阳性体征。1.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全部正常,痰涂片我结核菌:26例阳性,8例阴性,4例未查。痰PCR-TB检查:33例阳性,5例未查。1.3X线表现病变部位:右下肺野34例,左…  相似文献   

20.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简称中浆病)属自限性疾病,多数病例能在3~6月内痊愈,但部分病例可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本文对7例曾用扩张血管、高压氧及中药等治疗均无效的病例,改用人体白蛋白治疗后获满意效果,现将结果作一报道。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18例,其中男9例,女9例,年龄28~51岁;视力0.3~0.8,视网膜后沉积物小中量,18例随机分为2组,白蛋白组7例(7例7眼);对照组11例(11例11眼)继续用以往方法,两组在年龄、性别及视力方面具可比性。1.2方法白蛋白组:用20%人体白蛋白静滴,每次50ml,隔洲一次,共用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