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压输电线和交流电气化铁路的建设加快了公共能源走廊的形成,其与埋地油气管道交叉、并行或者靠近引发交流干扰腐蚀问题,威胁管道生产安全,世界各国相继颁布了交流干扰腐蚀判断准则和相关标准。对于无阴极保护的管道系统,多采用交流感应电压、交流电流密度进行判断;对于有阴极保护的管道系统,多采用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密度之比进行判断。对于新建管道系统,避免公共能源走廊内交流干扰腐蚀最直接的方法是消除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等埋地管道的交流干扰源;对于在役管道系统,通过屏蔽网或者排流措施等减缓交流干扰腐蚀。对于交流腐蚀如何对阴极保护系统产生影响以及利用交流电压或交流电流密度评价交流腐蚀速率仍存在诸多认知空白有待填补。同时,需要因地制宜,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与油气管道的安全距离标准。  相似文献   

2.
高压线对埋地管道耦合干扰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高压输电线工频电磁场产生的交流电压引起附近埋地管道的交流腐蚀,进而影响管道服役寿命的问题,开展了高压线对埋地管道耦合干扰规律的试验研究。设计并建立了室内试验装置,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输电线电压、电流、高度等因素对管道感应电压的影响,为总结干扰规律、研究管道腐蚀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治理冻土区埋地油气管道管沟融陷工程病害,通过对管道病害现场调查,结合现场地质勘探、含水量试验测试及管周土体温度监测,分析了融陷病害的发生机理,并结合管沟融陷形成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冻土区埋地油气管道管沟融陷病害的发生与地层土质、土体含冰量、冻土类型、管道热扰动及施工方式等因素有关;冻土区埋地油气管道的敷设应选择合理的施工季节,综合分析冻土环境因素,确定合理的管道埋设深度,设置管道隔热保温措施,加强管道运行状态监测和科学管理,从而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研究成果可为冻土区埋地油气管道的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城市管网、公共走廊设施的快速建设,埋地管道受临近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线等干扰源的交流干扰影响日益严重,管道交流腐蚀问题尤为突出。埋地管道交流干扰防护主要采用排流器+浅埋式排流地床的防护方式,但对处于城市管网等受地理条件限制区域,以及沙漠、山区等高电阻率地区的受干扰管段,该排流方式的现场施工及排流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以大连-沈阳天然气管道(大沈线)为例,将管道阴极保护深井阳极地床的施工经验应用于管道交流干扰防护中,实践表明:选取合理的深井位置、深度、数量及地床材料,管道交流排流效果显著,且征地面积小、施工便捷、散流效率高,能够有效降低第三方施工损坏的风险。(图4,参20)  相似文献   

5.
针对长输天然气埋地并行管道泄漏爆炸造成临近管道破坏的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与有限元方法耦合模型对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并行管道结构响应及其安全间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爆炸对并行管道破坏形式为直接地冲击波超压破坏和土壤塑性挤压破坏,后者是主要作用。并行管道迎爆面正对爆心处受爆炸影响最大,最易发生失效破坏。X80钢材,外径为1 219 mm,压力为12 MPa,壁厚为22 mm的长输天然气埋地管道安全并行间距为10 m;其他条件相同,壁厚为26.4 mm、27.5 mm的长输天然气埋地管道安全并行间距为9 m。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讲,长输天然气埋地管道并行敷设时,应该优先考虑增大并行间距,其次为增加管道壁厚。  相似文献   

6.
埋地热油管道停输降温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介绍了数值求解埋地热油管道停输过程中管内油品、管外保温层和管外土壤温度场3个数学模型确定管道停输降温过程的方法,指出埋地不保温热油管道停输后,管内油品与管外土壤同时降温,管外土壤存在降温影响区,而埋地保温热油管道停输后,管内油品温降速度则明显小于不保温管道.  相似文献   

7.
刘成 《油气储运》2005,24(1):54-57
对拟建的临济复线原油管道进行了能耗分析与计算 ,得出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在现有土质及埋地湿度较大条件下的传热系数和实际有效厚度 ,以及埋地输油管道保温与不保温的实际能耗值 ,并对其能耗值进行了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敷设保温管道的综合经济效益优于非保温管道 ,且生产安全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埋地管道应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仕鳌  蒲红宇  刘书文  蒋洪 《油气储运》2012,31(4):274-278,327,328
油气输送管道大部分为埋地管道,其应力分析与工艺管道不同,关键在于准确模拟管道与土壤的相互作用。结合国际上广泛运用的CAESARII和AUTOPIPE软件设计思路,阐述了埋地管道应力分析模型中对埋地管道离散化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模拟土壤与管道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相关数据的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ASMEB31.4、ASMEB31.8及国内相关油气输送管道设计规范对管道应力的校核要求;结合工程实例深化了埋地管道应力分析方法,对于开展管道应力分析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增进对于管道应力分析及管道应力安全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埋地油气管道一旦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其危害巨大,因此研究温度和不均匀沉降耦合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力学性能,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十分重要。建立管道-地层整体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非线性求解。通过间接耦合法实现温度作用和隧道开挖作用的耦合,分别模拟了不同管径、壁厚、埋深条件下的埋地管道应力应变状态,得出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管道Mises应力和纵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和不均匀沉降耦合作用下,管径和壁厚对埋地管道应力应变状态有较大影响,管径越大,管道Mises应力越大,纵向位移越小,壁厚越大,管道Mises应力越大,纵向位移越大;当管道处在隧道上方时,一定埋深范围内,埋深对管道的应力应变状态影响较小,管道Mises应力和纵向位移随着埋深的增加并无明显变化;管道接口与直管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实际运行过程中应注重该部位的检测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长距离输电工程的发展,杂散电流引起的埋地油气管道电化学腐蚀日趋严重,其中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输电系统的接地流干扰将在管道防腐涂层缺陷处导致严重的电化学腐蚀,威胁管道运行安全。通过COMSOL软件对靠近接地极的埋地管道沿线杂散电流密度分布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各干扰参数(管道与HVDC系统电缆夹角、接地流、土壤电导率、与接地极距离、管道半径)对管道沿线杂散电流密度分布及干扰腐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管道与任一接地极距离小于5 km时,干扰腐蚀显著增强;管道与电缆夹角为0°时,干扰腐蚀最为严重;其余参数对管道干扰腐蚀均具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管道干扰防护及维修检测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图7,表2,参21)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输电线路故障运行时,接地点短路电流对管道的电磁干扰程度,利用防雷接地分析软件CDEGS建立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与埋地管道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短路电流幅值、土壤电阻率、管道间距下管道冲击电压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两种新型管道防护措施:①通过改变#形和方框射线形接地网形状参数,计算分析了管道冲击电压的变化规律,其表明接...  相似文献   

12.
高压直流输电、油气长输管道建设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能源优化配置,但高压直流接地极放电对埋地管道的强直流干扰问题应该引起足够关注。为进一步加强相关风险管控,回顾中国高压直流输电网的发展历程,对高压直流接地极放电影响管道的典型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实际提出后续风险管控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邻近油气长输管道路由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接地极对管道的影响具有干扰时间不确定、干扰机理复杂、干扰程度大及缓解困难的特点,是管道当前面临的突出安全风险。高压直流输电网调试或故障运行过程中,接地极单极放电会加速管道腐蚀。后续应从加强沟通协调和联合测试,深化腐蚀机理和规律研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等方面提升检测、研究及治理水平,全方位保障国家能源通道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3.
有/无固定墩跨越管道的内力和变形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邓道明 《油气储运》1999,18(6):17-20
考虑几何非线性,导出了有固定墩跨越管道的内力和挠度计算公式,并从中推荐了简单实用的计算式,通过比较有/无固定墩跨越管道的内力和挠度,得出结论:固定墩减小了管道的挠度、轴向拉力及当量轴向拉力,增大了轴向压力及应量轴向压力;当当量轴向力为压力/拉力时,无固定墩跨越管道的最大弯矩大于/小于有固定墩时的值;有固定墩跨越的管道嵌固端的弯矩与跨中的弯矩相比,绝对值大,无固定墩跨越管道的两者大小关系主要取决于  相似文献   

14.
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国兴  柳岩 《油气储运》2006,25(7):52-56
针对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特点,介绍了不同的站场和管道发生故障和事故的情况、概率及可能对输气系统造成的影响。列举了国内输气管道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事故和加拿大的几个典型管道事故案例,通过事故原因分析,并针对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在设计、施工及运行阶段降低故障和事故发生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父、母本不同行比、不同规格的隔离网以及不同的自然隔离距离,研究青菜TPS不育系繁殖技术和青菜杂交种沪青杂1号的隔离制种技术。结果表明,父母本适宜行比为1:3,无纺布的隔离效果比尼龙网罩要好,在自然隔离条件下,隔离距离不能小于500m。  相似文献   

16.
长输管道失效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输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杂质、应力、腐蚀介质等的作用,致使部分管段早期损坏,严重影响了管道的使用寿命。综合分析了引起管道发生失效的各个因素,建立了以管道失效为顶事件的原油管道失效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的分析,求出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并确定了长输管道的主要失效形式,提出了提高管道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籼稻恢复系R128和籼稻不育系龙特浦A为材料,研究不同高度的防虫网隔离对水稻(Oryza sativa L.)花粉飘移的影响。结果表明,2.0、2.5、3.0 m高防虫网隔离均能影响花粉漂移的频率,各处理同方向各处间的漂移频率随着距离的增大越来越小,差异越来越不明显;花粉漂移频率与风向和风速大小密切相关,即下风口的漂移频率高于上风口的漂移频率,防虫网隔离后漂移频率减少幅度较大;生产杂交种可以使用2.5 m和3.0 m高防虫网作为隔离屏障,不育系扩繁种子使用3.0 m高防虫网作为隔离屏障才符合种子的纯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站投产试运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目前我国长距离天然气管道压缩机站机组的配置情况及技术现状,预测了长距离输气管道压缩机站压缩机组的发展趋势,从设计、施工和现场操作三方面总结了压气站在技术细节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天然气管道压气站的顺利投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对埋地管道杂散电流干扰的影响规律,在17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附近的12条管道上安装了电位远程监测系统,对管道电位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通过管道电位变化分析接地极的干扰频次和干扰时间,以及管道受干扰程度、影响范围.监测结果显示:通过对管道电位长时间连续监测能够准确判断出接地极对管道的干扰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