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规露地栽培丝瓜 ,由于上市迟 ,经济效益差 ,既影响菜农种植积极性 ,也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反季节丝瓜的需求。我所在多年试验基础上 ,利用大棚作天然棚架 ,摸索出一条较成功的大棚丝瓜早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早春的温光资源 ,采用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三膜”栽培 ,使丝瓜提早上市 ,提高了丝瓜的总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 ,实现了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大棚丝瓜栽培宜选用耐低温、弱光 ,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低 ,连续结瓜能力强的早熟抗病品种 ,长江流域可选用长沙肉丝瓜。2 播…  相似文献   

2.
普通丝瓜是暑夏季节市民喜爱的蔬菜之一,江淮流域丝瓜以春季栽培为主.秋季利用空闲钢管大棚栽培1茬丝瓜,可延长丝瓜的供应期,获得较高的收益.传统栽培方式一般将丝瓜定植于大棚两边,由于定植株数少,产量较低,土地利用率也低,经济效益一般.为此进行了多年研究,在秋丝瓜种植中采取密植栽培,结合落蔓整枝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沈磊 《上海蔬菜》2012,(6):36-37
2009~2012年,我们在宣州区水阳镇裘公蔬菜示范园开展大棚丝瓜矮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试验,推广面积10hm2,采收期从5月中旬~10月中旬,平均每667m2产量15000kg,产值35000~45000元。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棚进行丝瓜栽培,可以达到早熟的目的,但是由于受到大棚空间的限制,主蔓到达架顶后一般都采用打顶或者直接将主蔓引到大棚架上的处理方式,这些做法不是影响丝瓜产量,就是增加了生产操作的难度。我们通过蔬菜生产科技入户实践,总结出了以适当留侧蔓,分批绕蔓上绳的整枝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大棚丝瓜早熟与高产之间的矛盾,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大棚落葵矮化密植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落葵营养特点、植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栽培种类,重点介绍了本地区落葵大棚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棚进行丝瓜栽培,可以达到早熟的目的,但是由于受到大棚空间的限制,主蔓到达架顶后一般都采用打顶或者直接将主蔓引到大棚架上的处理方式,这些做法不是影响丝瓜产量,就是增加了生产操作的难度.我们通过蔬菜生产科技入户实践,总结出了以适当留侧蔓,分批绕蔓上绳的整枝方法,很好的解决了大棚丝瓜早熟与高产之间的矛盾,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建漳州地区丝瓜设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实现了丝瓜周年生产,其中早春越冬丝瓜填补了当地蔬菜市场的"春淡",种植效益较高。该文从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及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闽南地区早春大棚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朱丽蓉 《中国蔬菜》2006,1(7):37-37
为了提高丝瓜单产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福建省平和县从2002年开始示范推广丝瓜大棚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2004年冬在山格镇按无公害标准种植了100hm2上海丝瓜,产品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准予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产品外观青绿鲜艳,瓜条笔直匀称,弯曲瓜条率3.6%。平均每667m2产量2250kg,产值7650元,纯收入4500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高产、优质、连续结瓜性好、适合本地消费习惯的丝瓜品种,如上海丝瓜、双青丝瓜、绿旺等。2…  相似文献   

9.
丝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蔬菜植物 ,其嫩果肉质脆嫩、清香可口、营养丰富 ,蛋白质含量比其它瓜类蔬菜高数倍 ,还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以及磷、铁、钙等矿质元素 ,且具有清热、开胃、润肠的作用 ,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蔬菜 ,故有“夏季人参”之说。丝瓜适应性强 ,结果期长 ,产量高 ,尤其是在选用早熟品种的基础上 ,采用大棚加小棚加地膜的“三膜”栽培 ,可获得早熟、高产、高效的栽培效果。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1 品种选择早熟栽培应选用早期易座果、耐低温、耐弱光、适宜密植、果肉厚、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的品种 ,如上海的五叶香丝瓜、扬州的早杂…  相似文献   

10.
丝瓜也叫天萝、水瓜,为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以嫩瓜供食用,供应期长,为夏秋季主要瓜菜品种之一[1].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及我国设施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丝瓜种植也迅速发展,逐步从露地栽培为主转变为设施与露地栽培并重的格局[2].近年来,秋冬季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冬季丝瓜主要依赖外地供应,价格不断上扬,大棚丝瓜秋延后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秋延后栽培播种期和定植期均处于高温干旱的气候恶劣时期,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通过连续多年对大棚丝瓜秋延后高密度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与示范,从筛选品种、确定播种期、调整种植密度、创新整枝方式等方面形成了大棚丝瓜秋延后高密度栽培技术规范,实现了丝瓜秋延后高效生产,并完成了专家成果评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将大棚丝瓜秋延后密植技术介绍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强 《蔬菜》2014,(8):51-54
为了解决南京地区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落后、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不多、大棚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总结出大棚冬春菜秧—早熟毛豆—丝瓜—夏秋萝卜—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每667 m2大棚全年种植5茬蔬菜(含套种)共计产量约为13 t,产值约为38 500元。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对各茬蔬菜的栽培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丝瓜在浙江湖州市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是城乡居民喜爱的夏秋季节消暑佳蔬。湖州市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采收期从5月上旬至11月中旬长达190天,每667 m~2产量12 500 kg以上。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的明显优势是播种时间早,采摘时间长,产量高,效益好;管理要求是采1批瓜,就要换1次头、整1次枝、落1次蔓、灌1次水、施1次肥。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技术,筛选适合湖州市种植的高产优质丝瓜品种,试验以江蔬1号为对照(CK),比较了三比2号、绿王子在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下的产量、瓜果性状、品质、商品率、抗逆性、抗病性。结果表明,绿王子表现产量较高、耐高温性、对病毒病抗性较强、商品率较高,综合性状表现最佳,是值得我市推广的丝瓜首选品种。三比2号作为短粗型丝瓜品种,成熟期早,食用品质优,可以作为搭配品种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4.
欧小球  唐瀚  邓大成 《蔬菜》2016,(5):50-52
在丝瓜繁育过程中,由于技术要求特殊、管理措施严格及气候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产量低、效益差,为提高丝瓜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湖南瓜类研究所在西北地区连续3年进行丝瓜密植制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栽培管理经验,为提高普通丝瓜杂交制种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滕久才  滕彬  陈春梅 《蔬菜》2016,(7):58-60
为了提高丝瓜的种植效益,麻阳县开展了多年的设施栽培试验示范,从园地建设、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棚内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了大棚丝瓜春提早高产栽培技术,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大棚秋延后栽培是蔬菜设施栽培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湖南常德市大棚秋延后蔬菜产业发展较快,其中白皮丝瓜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欢迎.白皮丝瓜以白佳栽培面积最大,该品种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丰产型杂交一代组合,植株长势旺盛,第1雌花节位5~7节,主、侧蔓均能结瓜,连续坐果能力强,果短圆筒形、白色有茸毛,平均果长23.2 cm、果横径4.5 cm、单果质量350 g左右,肉质紧密、口感爽甜、耐老,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大棚秋延后栽培产量在33 t/hm2以上,产值达到13万~17万元/hm2,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现将白佳丝瓜秋延后大棚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丝瓜营养丰富,肉质柔嫩,味道清香,是人们喜爱的蔬菜。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丝瓜由夏季生产扩大到常年生产,能周年供应上市。采用日光温室高密度深冬栽培,可大幅度提高产量,于12月中旬开始采收,“元旦”、“春节”期间大量上市,市场价格较高,效益十分可观。下面介绍日光温室丝瓜越冬茬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我地农民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1套大棚茄子/丝瓜-秋莴笋-冬莴笋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在当地广泛应用。现将该模式及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模式特点及经济效益茄子采用大棚越冬栽培,后在棚内套种丝瓜,待茄子快要拉秧时,揭去大棚膜,引丝瓜蔓上棚架,丝瓜采收结束,后连作秋莴笋,再扣上大棚膜栽培冬莴笋,形成1套1年3茬4熟高效栽培模式。茄子每667m~2产量2600kg、产值10400元,收益7280元;  相似文献   

19.
大棚长季节高密度吊蔓丝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长季节高密度吊蔓栽培丝瓜,丝瓜采收期长,产量高,效益好,每667 m2产值可达5万元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近年来,该技术在张家港市锦丰南港蔬菜基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效益,增加了专业户的经济收入,且其采收期在5~11月,填补了伏夏市场空缺,起到了堵淡补缺的重要作用.现将大棚长季节高密度吊蔓栽培丝瓜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早杂二号肉丝瓜是湖北省咸宁市蔬菜科技中心推出的早熟高产杂交肉丝瓜新品种。该品种以主蔓结瓜为主,宜密植,可像黄瓜一样搭架栽培,较长沙肉丝瓜和香丝瓜前期增产50%以上(见本刊2002年第4期),经济效益显著。2004年被武汉市种子管理站定为主推品种,现已在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安徽、山东、河南、湖南、西藏等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