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南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构建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文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8):206-210
西南地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存在3个制约因素,即山区比重高,农业土地和水资源日益减少;市场可进人性差,贫困问题突出;气象灾害及价格波动影响.通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是降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最佳途径.最后,指出西南地区农业发展的现实战略选择,即建立农业应对气象灾害的灵活机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西南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利用传统知识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建议加大有利于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能力建设是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必要战略选择之一。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的内涵、农业气象灾害适应的类型及强适应能力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构建纳入农业发展政策、实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立农户参与的基层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以农民生计为核心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适应能力和进行制度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吕崇健 《北京农业》2016,(5):132-133
气象灾害是制约生态与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而做好气象防灾减灾,不仅是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气象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在探讨贵州省气象防灾减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旨在提升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徐琰博 《新农业》2021,(2):9-10
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和冰雹等气象灾害,直接影响农业的产量和质量.为了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所造成的影响,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气象服务对策,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能力,提高农业种植效率,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农业的主要作用,具体论述了加强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尤为重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使气象服务更好作用于"三农",以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本文针对余庆县实际情况,阐述了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健全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滕州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滕州市农业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并提出加强气象观测体系建设,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加大气象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业气象科技支撑能力;抓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做好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升农业气象决策服务能力等方面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气象为农业科技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的生产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关系极其密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然而农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我国农业的生产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气象防灾减灾的任务异常艰巨。农业气象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措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并对其机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机制的设计方案,进一步构建了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高校机制范式。  相似文献   

8.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恒  鲍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2):166-169,248
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目前的农业保险是以气象灾害保险为主,且存在农业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滞后、农业灾害保险尚未规范化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指出衡量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成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农民自愿参保率的高低、政府参与气象巨灾风险分担、促进农民保收增收和适度的商业化运作。提出推进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引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市场竞争及灾害救济向参加灾害保险的客户倾斜的机制、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政府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培养农业气象灾害专业人员和加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组织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是现代农业发展关注的最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武汉市农业气象灾害、减灾方法及农业保险的分析,总结了武汉市农业气象存在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提出了对应各灾种的减灾建议,对武汉市农业保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武汉市农业气象减灾与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概述了农业气象服务作用及工作重点,接着分析了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几点增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对策,以切实提升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使气象服务能够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黑龙江省频发的干旱、暴雨洪涝、霜冻、风雹等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梁凤娟  张喜林  高贵荣  仇巧玲  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792-1793,1808
政策性农业种植保险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与保险行业新的有效合作,实现了多家共赢的可喜局面,具有在全区乃至全国的推广价值。在GIS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巴彦淖尔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平台,针对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建立分作物分区域的定量化监测与预报和影响分析评估业务,对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进行分析、预估、评估,实现了与天气、气候密切相关的重大农业灾害的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及其减灾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气象服务的现状、需求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芬 《农学学报》2013,3(4):62-67
中国农业生产的丰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气气候条件,频发的气象灾害每年给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是增强农业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和降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最佳途径。为此,对国内农村对气象信息应用的现状、需求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用户希望能够及时获取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希望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2)农村用户希望提供更加专业的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农业生产的天气信息;(3)农村用户希望有更多的手段和途径传播气象信息,解决偏远农村的气象信息传输问题,提高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4)农村用户渴望获得农村气象科技和防灾减灾知识。笔者还提出了提高农村气象服务能力的管理机制,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工程,提升农村气象服务的技术水平,扩大农村用户群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农业气象决策服务水平,增强针对气象灾害的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设计并实现了农业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平台利用气象资料和预报产品,根据农业生产和作物生长动态,集成气象背景、农业生产环境容量和作物平均发育期内生长适应性域的变化空间,建立由于气象变化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和知识经验周年服务表,借助计算机和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料数据库化,决策理论、经验和方法软件化。  相似文献   

15.
冯和平  李新林 《北京农业》2012,(18):163-164
图木舒克市气候属温带极干旱荒漠气候,光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结合近年来新疆图木舒克市气象站气象服务的得失和周边兄弟单位的工作情况,围绕农牧团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展开初步调研,在巩固、深化、拓展农业气象科研与服务的同时做初步探讨,探索适宜本地气候状况的气象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松  房稳静  陈天锡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510-6511
在当前气候变暖,气象灾害频发的条件下,驻马店近5年粮食连续丰产丰收,形成品优名牌特色,气象科技兴粮保障服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人影指挥作业系统、完善综合监测服务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气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并提出做好粮食安全生产气象服务工作思路及建议,对粮食核心区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超  王鹏云  黎成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171-172,193
围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以及气象为高原特色农业服务需求,在食用玫瑰生产基地建立农业气象自动监测站以及食用玫瑰的低温、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指标,形成面向产业的气象服务模式,将气象数据信息、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产品传递到食用玫瑰生产种植全程,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气象灾害的危害,为"三农"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翟国芳  唐磊 《北京农业》2012,(21):184-185
调查分析了昔阳县秋季连阴雨天气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强调了气象部门及时做好天气预报和灾害性气象信息预警发布的重要性,指导农民科学利用天气信息搞好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