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饲料中的蛋白质1.1毛皮动物蛋白质推荐量1.2饲料中蛋白质不足出现的症状生长期的幼仔体小,肌肉不发达。公兽性欲不旺盛,精液品质差。母兽不发情,化胎或产仔少,母性差,造成幼仔成窝死亡。冬毛期生长推迟,毛绒发黄,针毛钩曲,绒毛空疏。换毛不好,换毛晚,翌年的繁殖能力差、空怀率高。2.饲料中的脂肪其中饱合脂肪酸易吸收,但不易被动物机体分解排出。不饱合脂肪酸易被动物吸收,也容易被动物机体分解利用和排出,是动物必需脂肪酸,不能合成,只能从饲料中摄取。2.1毛皮动物脂肪推荐量附睾小、精子形成困难,配种能力差。母兽发情不准,空怀多。2.3添…  相似文献   

2.
家兔的真菌病分为体表真菌病和深层真菌病,是由不同的真菌(主要是霉菌)引起的疾病。 本病各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和秋季换毛季节易发,各年龄兔均可发病,以仔兔和幼兔的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1幼兔从断奶到3月龄的兔称为幼兔。幼兔阶段死亡率最高,这与幼兔的生理特点有关。幼兔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同时又处在第一次年龄性换毛期。因此,对营养物质有很迫切的需求,经常可以看到幼兔贪吃。但是,幼兔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不完善,消化力差,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后其肠壁变得通透性增大,一些大分子的有害物质也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所以幼兔得病后常表现十分严重,死亡率很高。断奶后的幼兔得不到奶中一种抗微生物的乳因子,这种乳因子是由母乳中的一种基质同仔兔胃内的酶发生反应产生的。断奶幼兔胃内胃酸的浓度达不到成年兔的酸度,故幼兔特别容易感染球虫病,幼兔的死亡率高达54.66%~82.50%,大部分幼兔死于消化系统疾病及球虫病等。所以,养好幼兔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此阶段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不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养好幼兔,提高幼兔成活率,饲养者必须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切实抓好以下  相似文献   

5.
仔兔到40—45日龄即可离乳。离乳后20—30天的幼免死亡率较高,不易饲养。分析其原因是:幼兔离开了营养价值高的母乳,又正值第一次年龄换毛期,处于长肌肉长骨骼阶段,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补充到体内。但此时幼兔的消化器官还不能消化大量的饲料,尤其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更低。如饲喂  相似文献   

6.
1影响幼兔成活率的因素 1.1断奶时体况差 断奶前的饲养管理很重要,此时期仔兔的体质直接决定断奶后幼兔的抗病能力。实践中有些兔场不顾仔兔和母兔体质的好坏,一味地追求繁殖率,急功近利,其结果导致母仔体质不好,断奶后死亡率可达90%。再者是配套措施,若这些措施跟不上,很容易使仔兔感染疾病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未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从而严重影响养兔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养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农户在日常养兔生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8.
家兔换毛分年龄换毛和季节性换毛。在没有达到成龄之前,家兔存在年龄换毛。仔兔出生时无毛,4~5天后开始长毛,30天后乳毛全部长成。第一次换毛从此开始到100天止;第二次换毛约从130天开始到180天结束。6个月后为成兔,就变为季节性换毛。成兔为了适应季节气候变化,每年换毛  相似文献   

9.
春季的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雨少多风,阳光充足,是家兔生长和繁殖较适宜的季节。许多的养兔户为了想在当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大量繁殖家兔,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造成了生产仔兔多,幼兔成活少,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因此,广大的养兔户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兔阶段,一定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幼兔成活率,达到增加商品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1母仔分饲,按时补料养好仔兔是保证幼兔成活率的前提和基础。当母兔分娩后,要及时让仔兔吃到初乳,以后每天定时哺乳两次,取仔留…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仔幼兔成活率内蒙伊克昭盟农牧学校014300乔进华,李清亮出生至断乳为仔兔,断乳至三月令为幼兔。仔兔刚出生时体表无毛,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无视觉、听觉,生长发育迅速,到一月令时达到高峰。幼兔刚断乳,处在过渡时期,同时又是生长发育高峰和第一次年...  相似文献   

11.
仔兔刚脱离母体恒定环境的保护后,由于自身各项生理机能不完善,适应性差,特别是前几天内,仔兔眼未睁开长,时间处在睡眠状态,对初生仔免的存活是一个重要关口。怎样保证仔免初生后的成活和健康成长,从五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1得免初生后的管理仔兔脱离母体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周身无毛,自身的生理机能不健全,这时的管理是重要的。一是检查仔兔数量质量、产房的污染情况。二是把仔免由产房转入有幼箱记号管理。三是清除污物和淘汰残劣仔兔。四是对母兔舔不干净周身粘液的仔免进行1%温盐水洗涤,清除干净后放回育仔箱。五是十五日龄前…  相似文献   

12.
兔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幼兔肠道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及断乳前后的仔兔和幼兔,成年兔很少发病。大肠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又经常存在于兔的肠道内,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发病,当兔舍环境卫生条件差时,病原菌大量繁殖,此时常因饲养管理不善或气候环境突变等各种应激因素作用下导致兔肠道菌系紊乱,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引起本病的暴发。2006年5月,本县某村养兔专业户陆某饲养的635只兔中有132只仔幼兔发病,病兔表现拉稀为特征,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陆续出现死亡,后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兔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人工喂养,还是母乳喂养,仔虎、幼狮在30日龄左右都可以人工填喂肉泥,以满足幼仔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人工填喂肉泥后,母兽即不再舔食幼仔粪便,此时需用拧干的温湿毛巾揉擦幼仔的肛门部位,以促进其排便。即使如此幼仔仍可能发生便秘,常导致幼仔成活率较低。防...  相似文献   

14.
梁冰 《野生动物》1996,(4):16-20
本文记述1例笼养川金丝猴幼仔“粒粒”,从出生至169日龄成功地放归笼养群体的全人工哺育技术,同时对幼仔个体行为与母乳哺育幼仔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1)以优质人工乳哺育金丝猴幼仔,补加适量维生素和活性钙,于111日龄添加固体食物以后,随着日龄增长哺乳量递减,固体食物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加,206日龄断奶,幼仔健康成活;(2)主要护理技术为育幼期严格调控育幼箱内温、湿度,适度通风、日照,严格消毒和保育人员的精心爱抚:(3)20日龄开始社群行为驯化,145日龄开始放归训练,并逐渐延长放归时间,169日龄顺利放归笼养群体,为其同类所接纳,到180日龄摆脱对保育员的依赖,习惯于群体生活;(4)全人工哺育金丝猴幼仔与母乳哺育者相比,个体行为发育20日龄前差异不显著,20日龄后全人工哺育幼仔行为发育较迟缓。  相似文献   

15.
幼兔育肥指仔兔断奶后即开始催肥,至2.5~3月龄体重达到2~2.5kg时出售。此阶段幼兔生长发育快,但由于刚断奶,消化能力差,抗病力弱,适应性差。其育肥主要技术环节为:  相似文献   

16.
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由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加强,在野外金丝猴栖息地巡山保护过程中,时常可以发现金丝猴发病个体,特别是年龄不足1周岁的离群野生金丝猴幼仔屡见不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金丝猴幼仔行为发育还不健全,  相似文献   

17.
沈慧 《江西饲料》2008,(1):45-45
幼兔肥育是指仔兔断奶后即开始催肥,至2.5月龄~3月龄体重达到2-2.5kg时即可出售。此阶段幼兔生长发育快,又由于刚断奶,消化能力差,抗病力弱,适应性差,其主要技术环节为:  相似文献   

18.
(一)母狐的选种标准选择同窝在8只以上的、5月25日前出生的父母遗传性较好的母狐。成年母狐发情早、无吃仔恶癖、母性强,泌乳力强、产仔多、哺育的狐发育正常且不自咬的留作种用。对环境刺激过于敏感的,不宜作种用。8-9月份,应将那些体力恢复差的成年狐淘汰,选择发育好的狐种,注意观察秋季换毛情况,选换毛早、  相似文献   

19.
选择35日龄力克斯仔幼兔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 g/kg的新型豆科植物提取物,Ⅳ组为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比较新型豆科植物提取物对獭兔仔幼兔的免疫器官发育,血液生化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35~65日龄阶段,试验组I幼仔兔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2.80%,料肉比降低18.49% ,差异均极显著(P<0.01)。其余试验组也表现出比对照组有增加体重和提高饲料报酬方面的优势。 ②试验组Ⅰ与对照组仔幼兔的半净膛率相比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器官/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而血液生化指标有提高的趋势。表明新型豆科植物提取物对獭兔仔幼兔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提高仔幼兔免疫能力,增强机体抗病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仔幼兔成活率一直是影响家兔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因仔幼兔特殊的消化生理结构,在此两个阶段如果饲养管理没有跟上,营养不足或不平衡,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成为制约养兔增收的一个瓶颈。笔者在生产中调查了不同大小的养殖场(户),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结合仔幼兔的消化生理特点和死亡原因及獭兔场实际操作情况,提出了一套“提高仔幼兔成活率的关键技术要点”,这套技术要点在很多养殖场(户)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他们带来了较大经济效益,现奉献于后,以供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