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188份巴西橡胶树种质材料进行AFLP指纹图谱分析,25对多态性引物在100~1 000 bp内共扩增出1 274条带,其中701条带具多态性,多态性达55.02%.每对引物扩增的谱带数在36~66之间,平均为51条.12份橡胶树种质材料具特征带.大多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都在0.84~0.94之间,占94.6%.说明大多数供试材料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小,这与橡胶树种质遗传基础狭窄,遗传差异不丰富相吻合.UPGMA聚类结果将供试材料分为3大类,5个类群,每个类群再细分为若干个小组,橡胶树大部分种质按照类群遗传特性聚集在一起,表明AFLP分子标记指纹图谱结果与表型鉴定种质结果一致,分子标记指纹图谱技术可以作为种质鉴定的辅助方法,从微观方面来进行种质的研究保存,为选育种提供好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
冬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冬瓜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67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7条引物,对57份冬瓜资源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共扩增出5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34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68.0%.冬瓜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6~1.00之间,大部分在0.70以上,表明供试的57份材料间遗传基础狭窄.利用UPGMA聚类分析,可将供试57份冬瓜种质划分为6个类群,类群的划分与地理来源有较高的相关性.本研究分类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已利用本研究分类结果配制出杂种优势强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要农艺性状及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0份入选菜用大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为拓宽菜用大豆种质资源基础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聚类将40份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AFLP标记数据聚类将40个材料划分为3个AGs(AFLP-based groups)分子类群,且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无关。另外,8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3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3.75个等位变异;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704-0.9998,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5980-0.7924,总体平均值为0.7094,说明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较高,遗传差异较小,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菜用大豆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筛选出的10对多态性高、条带清晰的SSR引物,以海南岛68份红毛丹种质为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SSR指纹图谱的构建。结果表明:10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20个等位位点,多态性条带比例为100%,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393;对68份红毛丹种质做聚类分析,遗传相似系数为0.290~0.664;采用引物?带型组合法构建了68份红毛丹种质的指纹图谱。该结果为今后红毛丹种质鉴定和分子育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武夷山84份武夷山名丛单丛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用39条ISSR引物进行样品扩增筛选,从中选出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16条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98条清晰可辨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87条,多态性比率达88.78%。84份名丛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8,平均Nei's基因多态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39、0.532,表明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同时,84份名丛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在0.34-0.93之间,平均值为0.70。根据Jaccard相似系数平均值,利用UPGMA聚类分析,将供试的84份名丛分成六大类群,并绘制亲缘关系树状图,揭示了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84份名丛之间的亲缘关系。该研究结果以期为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角梅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8份三角梅种质进行分析,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对68份三角梅种质资源的DNA多态性检测共获得了19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82条,多态性比率为93.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三角梅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0~0.97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7,这说明供试的68份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不是特别丰富、亲缘关系较近。在0.64水平处将三角梅种质资源分为A类群和B类群,A类群可分为2亚类,B类群还可分为6亚类。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三角梅不同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进一步明确了种质资源间的遗传距离,为三角梅优良品质性状的选择、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和良种繁育,提供了DNA分子水平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剑麻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研究剑麻种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筛选8个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Pst I/Mse I引物组合对40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扩增,共获得条带数785条,多态性条带数507条,扩增效率64.58%,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98.13条。其中,以P-GAC/M-CAC引物的扩增效率最高,达到78.63%;其次是P-GTG/M-CTC,达到71.28%;扩增效率最低的引物是P-GTA/M-CTT,为52.94%。表明供试材料在DNA水平上,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广泛的变异。各供试材料相似系数介于0.44~0.83,在相似系数0.51处可将40份种质划分为4大类。8组引物在40份供试材料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这些特异带型对供试剑麻种质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9个种44份野牡丹属种质资源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9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0条,多态性条带的比率为98.9%;16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13条谱带,其中101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9.38%。2种分子标记相比较,ISSR分子标记检测出的多态性比率更高。44份野牡丹属种质明显聚为2组,种质资源遗传相似系数在0.61~0.88,平均相似系数0.75。基于不同引物的条带组合构建了供试的44份野牡丹属种质资源的ISSR和RAPD指纹图谱,采用这2种指纹图谱可对供试的所有野牡丹属种质资源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9.
为给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育种研究提供依据,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74份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对AFLP引物共产生784个扩增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达96.91%;供试燕麦种质的平均Nei′s指数为0.382,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573,各供试材料的AFLP多态性丰富,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利用AFLP标记评价燕麦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对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供试燕麦种质的UPGMA系统进化树,74份燕麦种质可以聚为五大种质群,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及皮裸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ISSR和SRAP标记分析耐抽薹大白菜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6个耐抽薹大白菜品种进行ISSR和SRAP分析.结果表明: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20条清晰的谱带,其中76条为多态性条带,占63.3%;12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218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60条,占73.4%.ISSR标记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3个类群6组,分类结果与供试耐抽薹大白菜地理分布相似;SRAP标记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3个类群5组,标记划分类群与叶色分类比较接近.ISSR和SRAP标记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不显著相关(r=0.150).两个标记整合后聚类分析可检测到更大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SSR标记对24份西番莲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从45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6对扩增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组合。结果表明:16对SSR引物共产生68条扩增带,其中58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平均为85.3 %,24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的范围为0.09-1.0;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4份西番莲种质以0.45为阈值可分为7大类,SSR标记丰富的多态性可在西番莲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研究鹤蕉种质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合理利用鹤蕉种质资源、培育观赏价值高的鹤蕉新品种提供依据.采用8对E+3和M+3引物组合对52份鹤蕉种质进行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检测结果共获得1534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1 520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99.09%.揭示了鹤蕉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鹤蕉种质资源与其花型的大小表现出较为密切的关系;来源相同的种质基本上可聚在一起,反映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在相似系数0.56处将52份种质划分为5大类.8组引物在52份供试材料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特异带型,这些特异带型对供试鹤蕉种质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ISSR标记分析12份臂形草种质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17条ISSR引物分析12份臂形草种质遗传差异,结果表明:臂形草种质问的多态性高,17条引物产生了286条DNA片段,其中280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高达97.90%;每个引物可扩增出6~23条DNA片段,平均16.8条,种质问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86~0.968,平均值为0.681;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2份臂形草种质分为两类:一类为巴拉草和湿生臂形草,其余品种则聚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14.
利用SCoT标记对来源于四大洲的46份牛鞭草(Hemarthria spp.)种质资源[包括36份高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8份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及2份Hemarthria uncinata]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从48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好和重复性好的22条,对46份牛鞭草(Hemarthria spp.)种质资源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共获得597条带,多态性比率(PPB)为89.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24.3条,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443~0.877,平均0.623。46份牛鞭草种质资源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73,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86,表明46份牛鞭草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11~0.943之间,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高度相似,基本将供试材料按牛鞭草种类及地理来源分为4大类,表明46份牛鞭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牛鞭草种类及其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见,SCoT能用于牛鞭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是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本研究将有利于牛鞭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及评价利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SRAP标记分析花生属花生区组种质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4对SRAP引物分析花生属花生区组11个物种28份材料间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28份材料共扩增出327条多态性DNA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95条多态性DNA带,扩增变幅为2~25条。聚类分析表明,28份花生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12~0.75,平均为0.42,A基因组物种A. duranensis与栽培种花生的亲缘关系最近,可能是栽培种花生的A基因组的供体。28份种质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包含四倍体种质及A基因组的A. villosa和A. duranensis,第二大类包含B基因组、D基因组及其他A基因组。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似,仅将第二大类中的B基因组种质A.batizocoi独立作为第三大类;第一和第二个主成分可以解释81%(57.5%和23.5%)的总变异。  相似文献   

16.
栽培大豆品种间RAPD标记的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应用从6000多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的21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品种或品系及7个感病的品种或品素,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总DNA进行了随机扩增。有18个引物扩增得得到了稳定的RAPD图谱。OPH-06和OPH-10未能扩增到RAPD产物。  相似文献   

17.
利用SRAP标记分析文心兰部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30对引物组合对33份文心兰种质进行扩增,从中筛选出19个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共产生277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组合产生14.6个多态性条带,相似系数在0.280~0.927。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在值为0.37时,可将33份文心兰种质划分为4大类群。第Ⅰ类厚叶大花品种,第Ⅱ类为厚叶小花品种,第Ⅲ、第Ⅳ类均为类薄叶品种。 结果表明,文心兰种质的聚类与其遗传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主要杧果资源遗传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SSR技术,对48个杧果品种(系)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检测.14个SSR基因座在48个品种(系)中分别扩增出3~6个等位基因,共获得63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A)平均为4.50;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为2.66,各基因座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1929~0.686 3之间,平均0.533 7,平均杂合度观测值(Ho)和期望值(He)分别为0.424 1和0.594 3.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55 9~0.941 2之间,平均为0.705 3.以桂热杧06-3号与桂热杧06-5号两者之间的相似系数最小,而Keitt与红凯特杧及玉文杧与蜜桃杧之间相似系数最大.UPGMA聚类分析将48个品种分为5大类群.聚类结果表明,在分子水平上,杧果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胚性无直接关系;且广西本地杧果品种(系)多是象牙杧、青皮杧、吕宋杧或秋杧等的杂交子代或实生后代.  相似文献   

19.
Prolamin and albumn variations of the storage proteins in 76 cultivated buckwheat accessions (55 accessions of Fagopyrum tataricum, 21 accessions of F. esculentum) from 7 countr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PAGE and SDS-PAGE, respectively,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ultivated buckwheat at the level of proteins. A total of 18 prolamin bands were detected, among which 88.89 % bands were polymorphic. The number of albumn bands based on SDS-PAGE observed in accessions ranged from 4 to 10. Most intense bands were in the range of molecular weights from 29 to 97.2 kDa. The average of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 based on prolamin bands was 0.784 (in F. tataricum and F. esculentum were 0.892 and 0.681, respectively), while on prolamin and albumn bands was 0.742 (in F. tataricum and F. esculentum were 0.864 and 0.633, respectively). Accessions of F. tataricum and F. esculentum showed significant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in the A-PAGE and SDS-PAGE profile of the storage proteins. The clust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accessions could b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nd 3 subgroups. The genetic variations among cultivated buckwheat access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ir geographic origins in some degree.  相似文献   

20.
广东地区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ISSR标记,对广东地区30份野生狗牙根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5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明显、反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151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能扩增出10.0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总数为14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达93.7%。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0.58278~0.92715。基于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可聚为4类。POPGENE分析软件结果表明,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0.5689,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0.3813,每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61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