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筛选与全麦粉品质相关的重要营养功能的特征指标,对比评价中国、美国和加拿大26种品牌的市售全麦粉以及6种小麦粉的营养品质,测定了样品中的矿质元素、氨基酸、二十八烷醇、阿魏酸等含量。结果显示26种全麦粉样品中的矿质元素Mg、Ca、Mn、Fe、Zn含量明显高于小麦粉;全部6种小麦粉产品中均未检出二十八烷醇,且阿魏酸含量远低于大部分全麦粉产品。相对于小麦粉,筛选出了矿质元素Mg、Ca、Mn、Fe、Zn作为全麦粉主要营养指标,二十八烷醇和阿魏酸作为全麦粉2种新的功能特征指标,为评价全麦粉营养品质的标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分析和田石磨全麦粉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等成分并对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评价,为和田石磨全麦粉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国标法(GB)对和田石磨全麦粉进行营养成分含量检测,利用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法、致血栓指数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评价.[结果]和田石磨全麦粉营养物质多样,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微波辐照对全麦粉储藏稳定性及品质的影响,通过对全麦粉进行不同微波功率和不同微波时间处理,分析了全麦粉储藏过程中菌落总数以及脂肪酸值、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全麦粉脂肪酸值和菌落总数增加速率得到抑制;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先增加后降低;气体释放曲线的最大高度(H′_m)和产气量(R_1)逐渐增加,气体保留体积(R_2)先增加后降低,发酵性能得到改善;馒头比体积与综合评分先增加后降低。当微波辐照功率为400 W、处理时间为120 s时,全麦粉可以更好储藏,同时全麦粉面团的粉质特性、流变发酵特性及馒头的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鲜全麦粉及储存3个月后全麦粉中脂肪氧化酶(L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色泽性状与LOX、PPO活性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储存时间对全麦粉色泽的影响及其品种间的差异,为全麦粉或面粉色泽的改良和相关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63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LOX、PPO活性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用色差计法测定全麦粉色泽性状。【结果】品种间LOX、PPO活性、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它色泽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新鲜全麦粉和存储3个月的全麦粉的LOX、PPO活性变化较大,储存期间LOX、PPO活性丧失较快,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稳定;储存3个月后的白度和亮度等色泽性状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变化不大。新鲜全麦粉的白度和亮度均与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黄度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OX活性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LOX活性与白度、亮度和黄度间相关均不显著;储存3个月的全麦粉的白度和亮度仅与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全麦粉色泽改良中,PPO活性和类胡萝卜素的遗传控制是关键;通过储存全麦粉或面粉的方式并不能大幅度的提高其亮度、白度和降低黄度。所以,遗传育种方法是改良小麦粉白度性状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等品质性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碾皮设备对小麦进行碾皮处理,对比普通小麦粉和不同碾皮时间下的全麦粉农药残留量、呕吐毒素含量、含砂量、干湿面筋含量、粉质特性、流变发酵特性、淀粉糊化特性以及馒头的品质指标来研究碾皮技术对全麦粉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碾皮时间的延长,小麦碾皮率逐渐升高,全麦粉中的农药残留量、呕吐毒素含量和含砂量呈现下降趋势;全麦粉精度和亮度增大,干湿面筋含量逐渐降低,但始终高于普通小麦粉,弱化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全麦粉面团产气量和持气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并在碾皮时间为20 s时达到最大,淀粉糊化特性总体呈增加趋势;全麦馒头的亮度、比容随着碾皮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其感官评分在碾皮时间为20 s时最高。综上所述,碾皮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全麦粉和馒头的品质,碾皮时间为20 s时,全麦粉及其馒头的各项安全指标和品质特性均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麦粉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全麦粉、麦胚、麸皮、小麦粉中挥发性成分,为开发全麦粉食品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ME-GC/MS),对全麦粉及其组分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小麦粉和全麦粉分别有24和29种挥发性成分,生麦胚、熟麦胚、生麸皮、熟麸皮分别有27、37、36和27种挥发性成分。从全麦粉中共检出29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7种(17.15%),烃类9种(9.5%),酮类3种(3.77%),醛类4种(39.16%),酸类1种(0.76%),酯类1种(0.72%)。【结论】 全麦粉中挥发性成分数量高于小麦粉,3-甲基-1-丁醇、2-甲基-1-丁醇、1-戊醇、十二烷为全麦粉区别于小麦粉的挥发性成分,糠醛、3-甲基-丁醛由麸皮熟化得到。  相似文献   

7.
全麦粉的营养价值已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及消费者的认同,而获取营养价值最大保留而加工性能优良的全麦粉是全麦制品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全麦粉的两种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全麦粉制备技术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全麦粉标记物烷基间苯二酚(ARs)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对全麦粉和小麦粉中ARs同系物组成进行分析,实现全麦粉真伪品质评价。【方法】 探究高效液相条件,建立ARs同系物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C17:0)、5-十九烷基间苯二酚(C19:0)、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C21:0)、5-二十三烷基间苯二酚(C23:0)和5-二十五烷基间苯二酚(C25:0)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以国内外全麦粉、小麦粉及小麦麸皮等共47份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ARs同系物的含量,分析其ARs同系物组成,并进行热图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选用ZORBAX SB-C18(150 mm×4.6 mm,5 μm,Agilent)色谱柱,流动相选用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甲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在紫外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流速0.5 mL·min-1、进样量20 μL条件下,可在35 min内有效分离5种ARs同系物,各个同系物的色谱峰峰形对称,分离度好。经方法学评价,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灵敏度,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6—0.19 μg·mL -1,回收率为81.16%—112.92%,精密度标准偏差为0.02%—4.02%,可作为ARs同系物的测定方法。通过热图聚类分析可知不同检测样品中ARs同系物组成及总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麦粉样品ARs同系物组成中C21:0最多,占33%—61%;C19:0次之,占12%—44%;C17:0、C23:0和C25:0的含量占比较小。美国、加拿大全麦粉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和含量相近,国外全麦粉中ARs同系物组成含量高于国内全麦粉。国内全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比小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高,但个别小麦粉除外。小麦麸皮F1中ARs同系物组成和总含量显著高于全麦粉和小麦粉,其ARs总含量高达1 795.78 μg·g-1,与其他样品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主成分分析得出,麦粉样品间的主要差异指标为ARs同系物组成含量,作为第1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8.40%。小麦麸皮与其他麦粉样品的相对分散最远,中国小麦粉的分散度最大。美国全麦粉和加拿大全麦粉几乎重叠,而中国全麦粉和部分小麦粉与美国、加拿大全麦粉部分交叉。【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液相方法能够有效、快速的对全麦粉中ARs同系物进行定量,适用于麦类全谷物产品中ARs同系物含量的测定。同时,通过全麦粉和小麦粉中ARs同系物组成对比分析可知,全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优于小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过去传统单调的小麦加工制品——特制一等粉、特制二等粉、标准粉已远远适应不了当前新形势的需要。营养型,专用化的小麦粉研制是摆在我们制粉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式对黑小麦面粉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普通白小麦为对照,通过测定黑小麦面粉的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这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采用回归性分析进行试验论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小麦品种间,黑宝石1号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在全麦粉、麦仁粉、普通粉中均为最高,其抗氧化活性在全麦粉、麦仁粉中最高。在不同的加工方式下,4种小麦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均是全麦粉最高,麦仁粉次之,普通粉最低,花青素含量则呈现不一致的趋势。进行回归分析时,总酚、总黄酮含量对抗氧化活性影响均显著,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6 5和0.766 4。说明,黑宝石1号是一种较好的黑色食品原料,全麦粉的抗氧化物质含量最高、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全麦粉标记物烷基间苯二酚(ARs)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对全麦粉和小麦粉中ARs同系物组成进行分析,实现全麦粉真伪品质评价。【方法】探究高效液相条件,建立ARs同系物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C17:0)、5-十九烷基间苯二酚(C19:0)、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C21:0)、5-二十三烷基间苯二酚(C23:0)和5-二十五烷基间苯二酚(C25:0)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以国内外全麦粉、小麦粉及小麦麸皮等共47份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ARs同系物的含量,分析其ARs同系物组成,并进行热图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用ZORBAX SB-C18(150 mm×4.6 mm,5μm,Agilent)色谱柱,流动相选用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甲醇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在紫外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流速0.5 mL·min-1、进样量20μL条件下,可在35min内有效分离5种ARs同系物,各个同系物的色谱峰峰形对称,分离度好。经方法学评价,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灵敏度,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6—0.19μg·mL-1,回收率为81.16%—112.92%,精密度标准偏差为0.02%—4.02%,可作为ARs同系物的测定方法。通过热图聚类分析可知不同检测样品中ARs同系物组成及总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麦粉样品ARs同系物组成中C21:0最多,占33%—61%;C19:0次之,占12%—44%;C17:0、C23:0和C25:0的含量占比较小。美国、加拿大全麦粉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和含量相近,国外全麦粉中ARs同系物组成含量高于国内全麦粉。国内全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比小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高,但个别小麦粉除外。小麦麸皮F1中ARs同系物组成和总含量显著高于全麦粉和小麦粉,其ARs总含量高达1 795.78μg·g-1,与其他样品相比差异显著(P0.05)。经主成分分析得出,麦粉样品间的主要差异指标为ARs同系物组成含量,作为第1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8.40%。小麦麸皮与其他麦粉样品的相对分散最远,中国小麦粉的分散度最大。美国全麦粉和加拿大全麦粉几乎重叠,而中国全麦粉和部分小麦粉与美国、加拿大全麦粉部分交叉。【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液相方法能够有效、快速的对全麦粉中ARs同系物进行定量,适用于麦类全谷物产品中ARs同系物含量的测定。同时,通过全麦粉和小麦粉中ARs同系物组成对比分析可知,全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优于小麦粉中的ARs同系物组成丰富度。  相似文献   

12.
小麦制粉产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小麦制粉产品稳定同位素指纹相对于全粒粉是否存在分馏效应,这些产品能否用于小麦的产地溯源,以及利用稳定同位素是否能实现对小麦制粉产品来源地的鉴别还不清楚。系统分析全麦粉及各制粉产品中碳、氮同位素在地域间、基因型间的差异,揭示小麦制粉产品碳、氮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及相关性,为小麦及其制品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2014年将3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邯6172、衡5229和周麦16),种植于河北石家庄赵县、陕西杨凌区和河南省新乡辉县。每个地域3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0 m~2,试验田按照当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管理。2015年收获期于3个地域共采集27份小麦样品,小麦籽粒粉碎制得全麦粉;同时将小麦籽粒加工制粉,得到面粉、次粉和麸皮。利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测定全麦粉及制粉产品(麸皮、次粉和面粉)中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较分析解析碳、氮同位素在不同地域、不同基因型以及不同制粉产品间的差异,结合皮尔逊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解析不同种类样品碳、氮同位素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地域来源全麦粉及制粉产品中碳、氮同位素均有显著差异(P0.05),碳同位素在地域间变化趋势为杨凌辉县赵县,氮同位素在地域间变化趋势为辉县赵县杨凌;全麦粉、麸皮和面粉中碳同位素及各类产品中氮同位素在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次粉中碳同位素在邯6172和衡5229之间有显著差异;碳同位素在全麦粉和不同制粉产品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面粉对13C略显富集,次粉和麸皮相对贫化13C,而氮同位素在四类产品间无显著差异;全麦粉和各制粉产品碳、氮同位素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碳同位素在小麦不同制粉产品间有显著差异,氮同位素在小麦不同制粉产品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制粉产品与小麦全麦粉中碳、氮同位素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全麦粉及制粉产品中碳、氮同位素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可用于小麦及其制粉产品的产地溯源。  相似文献   

13.
《新农业》2015,(5)
<正>1正常状态面粉是由小麦磨制而成,有富强粉、标准粉或精面粉、全麦面粉的区别。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氨基酸、面筋和B族维生素。富强粉色泽洁白,标准粉是指每100公斤麦粒磨出85公斤白面的面粉,介于高筋粉与低筋粉之间的面粉,也叫中筋粉,通常用来做饺子、包子、馒头之类的食物,呈淡黄白色,全麦面粉呈浅棕白色。新鲜面粉略带香甜味,无异味。2手把手鉴别第一,看,精度高的富强  相似文献   

14.
糯小麦与普通小麦配粉粘度参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2个糯小麦和2个普通小麦品种面粉及其配粉的粘度参数变化.结果表明,糯麦粉与普通小麦粉粘度参数存在较大差异:面粉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反弹值均以普通小麦粉较大,差异达1%显著水平;峰值粘度以普通麦粉较大,但与糯麦1号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稀懈值则以糯麦粉较大,差异达1%显著水平.随着添加糯麦粉比例的增加,配粉处理的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反弹值呈显著下降趋势,峰值粘度表现为先降低而后升高,稀懈值则呈明显上升趋势,糊化温度升高但变幅较小.配粉糊化特性的变化趋势与添加的糯小麦品种类型关系密切,糯麦1号配粉与糯麦2号配粉的变化特征明显不同;以豫农949与糯麦1号配粉效果最优,有利于改善面条品质,新麦18号与糯麦1号次之,糯麦粉添加比例以10%~20%为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小麦粉和藜麦粉为主料,谷朊粉、瓜尔胶、食用盐、食用碱等为辅,旨在研制出一款适合大众接受的藜麦杂粮面条,实验结果显示:在藜麦粉30%、小麦粉70%、谷朊粉2.9%、瓜尔胶0.25%、食用盐2%、食用碱0.15%、水40%时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烟草甲的行为调控防治和监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在实验室内研究全麦粉挥发物和烟草甲信息素提取物对烟草甲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全麦粉挥发物和烟草甲信息素提取物对烟草甲成虫均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而且二者适当剂量的混合物对烟草甲成虫的引诱作用与商品烟草甲信息素诱芯引诱作用相当。[结论】全麦粉挥发物和烟草甲信息素提取物具有开发为烟草甲引诱剂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小麦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各品质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为小麦营养品质的改良和高、低类胡萝卜素含量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25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对其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氧化酶(LOX)活性、白度和黄度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来源地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250个小麦品种(系)籽粒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LOX活性、白度和黄度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全麦粉黄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OX活性、全麦粉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北方地区小麦品种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平均值高于南方地区。[结论]来源于不同生态区域的小麦品种籽粒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若干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全麦粉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白度等性状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麸皮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大量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但由于麸皮的混入,全麦粉产品的发酵性和适口性较差,使得全麦麦粉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麸皮稳定化等现代加工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全谷物食品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烘焙类全麦食品消费量显著提升。[方法]本研究以麸皮经稳定化处理后的运黑161全麦粉为原料,配以适量面包专用粉加工制作黑小麦全麦面包,以面包比容、质构特性、感官评价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配粉比例和真菌α-淀粉酶、脂肪酶、硬脂酰乳酸钠等最佳添加量,并经多元回归拟合,得出回归模型方程。[结果]回归模型方程为:Y=84.6-1.87A+3.23B+2.21C+2.82D-3.15AB+AC+3.05AD+3.93BC+0.88BD-1.05CD+0.083A2-6.92B2-2.65C2-2.53D2。通过Design-Expert优化,运黑161全麦粉最佳理论添加比为39.36%,真菌α-淀粉酶最佳理论添加量为272.77 mg·kg-1,脂肪酶最...  相似文献   

19.
选用130份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全麦粉白度,黄度,类胡萝卜素含量和RVA参数,并进行相关,方差,聚类分析和根据来源地分类.结果表明,LOX活性品种间差异极显著;LOX活性与全麦粉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麦粉黄度极显著负相关;采用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共聚为三类;不同来源地小麦品种(系)间LOX平均活性差异性较大;讨论了LOX活性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选用130份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全麦粉白度,黄度,类胡萝卜素含量和RVA参数,并进行相关,方差,聚类分析和根据来源地分类。结果表明,LOX活性品种间差异极显著;LOX活性与全麦粉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麦粉黄度极显著负相关;采用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共聚为三类;不同来源地小麦品种(系)间LOX平均活性差异性较大;讨论了LOX活性在小麦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