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6-7月份,湖南省大通湖一家渔场的草鱼,不论是常规草鱼,还是杂交草鱼[赤眼鳟(♀)×草鱼(♂)];不论是池塘养殖的二龄草鱼,还是大湖养殖的三龄及以上草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白肝症状,特别是杂交草鱼因白肝病导致大量死亡。一、草鱼白肝病的发展与治愈过程1.大湖三龄草鱼白肝病6月16日与7月1日两次对大通湖草鱼进行了检测,发现大湖养殖的3龄和4龄草鱼,大多数的肝脏色泽较淡,呈灰白色或花斑色,少数为白色。但肠道充实、饱满,无肠炎、烂鳃  相似文献   

2.
一例团头鲂患多种病害并发的诊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5月26日下旬我县许多鱼种养殖大户及邻近的邵武市部分鱼种养殖户所培育的草鱼种发生严重病害,造成许多草鱼种死亡。经笔者诊治的17例病例为草鱼种患车轮虫病、烂鳃病、疖疮病和肠炎病并发病。通过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湖南地区每年4-5月,都是1、2龄小草鱼容易大量死亡的阶段。4-5月处在春夏过渡阶段,气温、环境等变化大,容易导致草鱼发病,甚至导致死亡;每年都有很多养殖户反映,此阶段病害治愈率不高。2018年4-5月,观察湖南地区很多久治不愈的草鱼养殖池塘,发现许多池塘感染鳃霉。鳃霉感染小草鱼,在池塘中表  相似文献   

4.
<正>一、发病情况2019年6月中旬,在重庆市荣昌区某草鱼养殖场发生草鱼患病死亡现象,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打开鳃盖,发现鳃丝腐烂、鳃丝末端黏液较多,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图见彩中插2),现场初步诊断为草鱼烂鳃病。在显微镜下观察病鱼体表发现有锚头鳋和较少量车轮虫寄生,鳃丝表面没发现寄生虫侵袭  相似文献   

5.
<正>疾病的暴发常常使养殖户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细菌性疾病,一旦暴发,短时间内鱼群大量死亡,无法控制。烂鳃病就是一种草鱼易感的细菌性疾病。2014年9月遵义县九龙银都渔业公司养殖场草鱼烂鳃病暴发,死亡草鱼达4000多千克。下面就本病例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细菌性疾病的防治进行探讨。一、九龙银都养殖场草鱼烂鳃病发病原因分析1.发病特征及直接发病原因发病开始于2014年9月12日,等9月28日笔者到达现场,草鱼几乎死完。剩下的草鱼都奄奄一息,  相似文献   

6.
正草鱼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养殖鱼类。我国草鱼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技术较为成熟。草鱼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多,春末夏初一般是"老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并发症)的高发季节。根据烂鳃病发病原因可分寄生虫性、真菌性和细菌性三种。寄生虫性烂鳃病例进行镜检时,可发现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或黏孢子虫等常见寄生虫;而真菌性烂鳃病例的镜检则会发现鳃霉菌丝;细菌性烂鳃病病原包括鱼害黏球菌等。目  相似文献   

7.
鱼病的研究,早期以寄生虫病为主,接着是鱼细菌性病的研究,最后才开始病毒的骈究。我国1952年开始研究寄生在草鱼苗和夏花鱼种阶段的鳃隐鞭虫,寄生鳃丝部位。在江苏、浙江养鱼地区十分流行,引起草鱼大批死亡。还有不少种类的原生动物,也引起草鱼发病,如车轮虫、小瓜虫、斜管虫、杯体虫等。由原生动物孢子虫引起鱼病较普遍。白鲢最敏感,草鱼也有寄生,病原体是鲢碘孢虫。草鱼细菌性病有:肠炎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疖疮病、白皮病、竖鳞病和尾柄病等。1954年浙江卫生实验院首先报道有关草鱼肠炎病研究,同时中科院水生所在浙江菱湖鱼病工作站分离到一种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对健康鱼进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7月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如下,供业内参考,并为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1病害1.1发生病害的品种淡水有鲤鱼、草鱼、鲢鱼、鲫鱼、鱼、罗非、鲟鱼和中华鳖;海水养殖有牙鲆、大菱鲆、河、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共14个品种。1.2发生的疾病种类病毒性病有出血病、白口病、白斑病、淋巴囊肿和红肢病5种;细菌性病有赤皮、烂鳃、肠炎、烂尾病、腐皮病、黑体病、红体病、腹水8种;寄生虫病有绦虫病、锚头鳋、三代虫、孢子虫、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和异钩虫病8种;营养性病有白化病1种;水质污染危害1种,共计发生23种病害,同比增加15%。1.3非测报区情况淡水的水霉、三毛金藻在本月份出现,发病水温在20℃以上,应引起重视。2各养殖对象的发病情况2.1草鱼平均发病率4.85%,同比增加4.49%;平均死亡率0.68%,同比降低3.25%。计发生赤皮、烂鳃、肠炎、锚头鳋、三代虫、出血病6种病害,其中三代虫病发病率最高,为21.8%,死亡率最高的是烂鳃病,为3.9%。2.2鲤鱼共发生出血病、肠炎、烂鳃、孢子虫、三代虫、车轮虫、斜管虫、绦虫病和指环虫9种病害,平均发病率为3.35%,同比增加3.26%;平均死亡率为1.03...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9月,吉林省龙王地区一淡水混养池塘暴发烂鳃病,笔者先对发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后又在实验室对病鱼进行检查,通过目测、剖检及镜检发现病鱼鳃上寄生着大量指环虫和车轮虫。由于该池塘草鱼与鲤鱼混养,存在指环虫及车轮虫并发症,此类病在吉林地区较为少见,本  相似文献   

10.
一、3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3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发病率与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主要病害有鱼类水霉病、泛池、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纤毛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海水鱼本尼登虫病和隐核虫病、鳖白斑病和腐皮穿孔病、虾类白斑病、红体病、红腿病、桃拉病及病因不明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鳜鱼、鲢鱼、鲫鱼、鲈鱼、斑鳢、鳙鱼、鳖、对虾共10种;在局部地区养殖草鱼锚头鳋病、泛池以及鲢鱼、鳙鱼、鲈鱼水霉病发病率高于50%、鳜鱼烂鳃病发病率高于60%、对虾红体病发病率达到80%、红鳍笛鲷和高体鰤本尼登虫发病率达到100%;草鱼烂鳃病死亡率32%、鲢鱼泛池引起的死亡率50%、对虾红体病死亡率60%.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海安及周边地区群众养草鱼的积极性较高,草鱼种需求量正逐年递增,育种业主凶利益驱动片面追求草鱼种出产量,千方百计强化育种,重投入轻管理,导致草鱼种小车轮虫病并发烂鳃病的流行,并成为该地区提高一龄草鱼种产量与质量的制约因素。笔者结合鱼病门诊诊疗与现场处理实践,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5-7月,我县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鱼类病害,在笔者接诊的许多病例中,草鱼、鲫鱼等患指环虫病、车轮虫病和烂鳃病并发病的病例尤其多,这些病例的每口池塘面积1~6亩,每口池塘每天死鱼30~120尾,从发病到基本治愈的时间均在半个月以上,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在笔者诊治的多例  相似文献   

13.
草鱼出血病及烂鳃、赤皮、肠炎四病是草鱼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也是危害一龄草鱼种最严重而普遍的疾病,其发病率有时高达90%以上。一旦发病往往是两种以上同时并发,甚至四病一体,而且发病季节长、死亡率高、流行广。草鱼是我市池塘养殖最主要的品种之一,由于草鱼“四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正>在草鱼整个养殖周期中,二龄草鱼阶段是发病死亡率最高的阶段,特别是每年返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多种病原体不断涌现;在高密度混养池中,草鱼常常暴发性发病死亡,而同池其他鱼类却安然无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草鱼抗病能力低下,易感染多种病原体"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鲂"被混养在同一池塘时,草鱼,特别是二龄草鱼常常大量发病死亡,而同池其他鱼类却很少被感染。显微镜检测  相似文献   

15.
草鱼鱼种在夏花至1冬龄期间,病害较多,成活率较低,一般仅20~30%,主要病害有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及寄生虫性车轮虫病、隐鞭虫病、斜管虫病等。一般使用药物进行防治,取得一定疗效,但药物防治破坏池塘水体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草鱼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我县池塘养鱼草鱼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很高。主要是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及出血病等。发病季节为4-10月份。有的是急性型,来势较猛,短时间造成大量死亡。有的是慢性型,没有明显的高峰期。草鱼病发生、死亡原因较复杂,但其发病和死亡与池塘条件及日常管理所造成的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当年草鱼及一足龄草鱼。该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流行广,严重地影响养鱼生产。草鱼出血病通常分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肠炎型和并发型。现将我们于1981、1982年对病鱼的血液、肝、脾、肾、肠、骨胳肌和鳃等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所作的测定和观察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8.
肠炎病是危害草鱼最严重的鱼病,它流行季节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草鱼养殖造成很大损失。为了弄清肠炎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探讨防治措施,1996年起我们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协作进行立项研究,现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及症状草鱼肠炎病的流行季节一般在5~7月,主要危害二龄草鱼种,这种病在我区所有养殖草鱼地区均有发生,该病往往与烂鳃病、赤皮病同时在鱼体上发现,一般死亡率在70%~80%。患肠炎病的病鱼,一般体色黑暗,尤其头部及背部更为明显,有的鱼肛门肿胀外突,呈紫红色,部分病鱼腹鳍、尾鳍基部及鳃红肿。剖开鱼腹腔,可见腹腔积…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与渔业》2009,(5):37-37
4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4月份主要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纤毛虫、指环虫、车轮虫、锚头鳋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对虾白斑病和桃拉病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罗非鱼、鳜鱼、加州鲈、长吻能、鳖、南美白对虾共8种。局部地区养殖草鱼烂鳃病发病率达到65%、死亡率达到40%,叉尾鲴细菌性败血症病发病率达到50%、死亡率达到45%,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发病率达到60%、  相似文献   

20.
草鱼为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养殖面积广、产量大,自80年代我国养殖草鱼暴发了病毒性出血病。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 Disease of Grass Carp)主要在我国中部及南方各省流行,主要感染当年草鱼、青鱼和罗汉鱼,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二龄以上的成鱼则较少发病,症状也较轻。此病流行于20℃以上水温,25℃~28℃为发病高峰。病鱼体表、鳃盖和鳍条基部可见大量出血;撕开表皮,可见肌肉出现点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