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石质山场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质山场具有造林难度大、投资高、植被恢复慢等特点,但是抓好石质山场造林对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淮北市山场总面积1.32万hm2,其中未绿化的荒山近8 000 hm2.这些山场以前植被较好,由于战乱、生产等多种原因,导致林木被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山荒岭秃,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均为石质山场,严重影响了淮北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制约了淮北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现有森林面积5479万亩,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23.5%,增加到25.1%,尚有宜林荒山荒地2 400万亩,山多林少,生态不平衡。西部的朝阳、锦州、阜新市的石质、半石质山地约占30—40%,大连市约占50%。这些地区的荒山土质瘠薄,春季干旱,现有的荒山荒坡,绝大部分都是这类石质山和土质瘠薄的阳坡,造林难度越来越大,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为提高造林质量,加速绿化,除狠抓了造林技术环节外,针对干旱地区裸根苗不易成活的问题,我省开展了容器育苗和容器苗造林的工作。据统计1985年大连、朝阳、锦州、阜新等4个市共生产了容器(苗)24 135 000个,其中“三北”地区生产了  相似文献   

3.
《国土绿化》2013,(6):52
安徽省淮北市森林资源总量少,全市有1.3万公顷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极差,大部分石质山地因人工造林难度极大而被列为非宜林荒山。去年7月,淮北市林业工作站依靠《石质山地营造林技术研究与推广》科技成果,承担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其他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淮北市石质山地  相似文献   

4.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5.
皖北石质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市石质山地造林已进行了10年,经不断探索、研究、分析、提高各项技术措施,总结出春季植苗造林、雨季容器苗造林、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四种造林方法,严把整地挖穴(炸穴)、客土回填、栽植、浇水、培大土堆、覆盖薄膜、垒鱼鳞坑保水埂7道关键工序,有效提高了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6.
今春以来,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努力克服春晚、春寒等不利因素,全省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共完成造林307.2万亩,占全年造林任务420万亩的73%,其中人工造林257.7万亩,飞播造林1.7万亩,封山育林47.8万亩。在造林绿化中,我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优惠政策,创新管理机制,吸引鼓励工商企业、广大林农等更多投资主体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张家口市通道绿化工程全面实行项目  相似文献   

7.
矸石山是目前煤矿最难处理的公害之一。仅山东省就有矸石山100余座,占地近万亩。为了探讨矸石山造林绿化的可能性,为大面积矸石山造林积累经验,我们从1988年开始,在坊子煤矿1号矸石山进行造林试验,历时4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石质山由于立地条件差,造林困难、投资成本高,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作为非宜林地而未纳入造林绿化范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造林技术的不断提高,推进石质山造林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拓展造林空间的必然选择。安徽省现有石质山20万hm2,其中已经造林2万hm2,仅占总量的10%左右,灭荒任务十分繁重。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石质山绿化需要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作支撑,同时也需要创新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参与造林。本文在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安徽省石质山造林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侧柏具有抗干旱、抗贫瘠等特性,是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从造林规划设计、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幼林管护等方面介绍了侧柏造林技术,可为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提高干旱山地针叶树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汪民(河北林校)目前,我省尚有大面积的宜林荒山,大部分在石质山地阳坡,上层薄、植被少、蒸发量大、降水少,造林很难成活,已成为林业“啃骨头”的艰巨任务。油松、侧柏等针叶树种虽然适应性强,是比较好的山地造林树种。但是...  相似文献   

11.
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容器育苗与容器苗造林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目的意义容器育苗与容器苗造林是当代世界林业的一项新技术,是提高干旱地区和瘠薄石质山地造林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是加快荒山绿化速度的有效途径。目前辽宁全省尚有宜林荒山地1800万亩,立地条件较差,特别是我省西部是“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地区,风沙大,降水量少,气候干旱。辽南的大连地区土质瘠薄,岩石裸露,这些  相似文献   

13.
<正> 以往在我省石质山地多采用侧柏造林。不仅树种单一,而且由于侧柏生长慢,造林后易遭羊群、毒蛾危害,致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较低,严重影响了山地造林的进展速度。为丰富石质山造林树种,探讨铅笔柏适生范,围加速石质山绿化进程,我们于1978年在肖县凤虎山林场的所里山、藏马峪、郭楼等石质山地营造了铅笔柏、侧柏对比试验林。经调查,1978年铅笔柏造林成活率为95%,侧柏为62%;1983年调查,6年生时,山坡上、中、下部平均生长情况:铅笔柏高2.59米,地径7.18厘米,侧柏高1.32米,地径3.83厘米。铅笔柏高、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承德县位于燕山深处,全县总面积为598.5万亩,在100多万亩宜林荒山中,干旱瘠薄的石质山阳坡占80%以上,造林难度大。为尽快绿化这部分荒山,应用推广了石质山干旱阳坡造林的科研成果,成效显著。 在干旱石质山阳坡造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石质山地具有干旱、贫瘠和土层薄等特点,其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分析了其合适的造林栽植技术和适宜树种的选用,结合笔者对石质山造林的长期实践,从改土、保水、选树、保苗及抚育各环节入手,对石质山地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石质山区造林绿化难度大,自然条件恶劣等现状分析,提出要解决这一难题,取得造林成功,可以借鉴和引入"三水"造林技术。并提出了石质山造林在集水、保水、供水方面可以借鉴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浅谈山地飞播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播区是飞机播种造林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我区的飞播造林经过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巨大成绩。1984年赤峰市喀喇沁旗在半干旱石质山地乔灌草混播油松飞播成功,开创了自治区山地飞播的新局面。近年来,山地飞播造林技术已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大青山沿线、乌盟山地飞机播种造林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仅就山地飞播的播区选择问题作一些粗浅探讨。对我区山地播区选择而言,自然条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降水量,这也是制约自治区山地飞播成败最主要的因素。目前我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7~9月季节性降水量100mm以…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省尚有宜林荒山3000多万亩。为了迅速绿化荒山,进一步探讨适合山地造林的树种,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我们先后于1972年和1974年两次去太行山区的阜平、曲阳、完县、唐县、邢台、内邱、临城等七个县的山区,对臭椿人工林和天然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调查35块标准地,8株臭椿树根系。调查范围都属石质山地的一般山区和低山丘陵地区,海拔100—800米,基岩是片麻岩、石灰岩(包括硅质石灰岩)。境内土壤瘠薄,水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省雨季造林工作已全面结束,各地将工作重点转向秋冬季造林准备。根据生产统计,截至9月10日,全省雨季完成造林15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91.9万亩,飞播造林28.9万亩,封山育林31.7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